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当今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景观空间是人们感受自然的重要空间,并且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在公共景观空间中居民可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加强户外运动,可以防止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实现生理和心理健康。山西晋商老街作为城市历史街区,具有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的资源优势,可以与公共景观空间更好地相结合。但其相对与新型城市而言,也有各类消极因素,针对各类消极因素,提出了平衡区域功能,提高与绿色空间的参与度;改善步行道路,促进与绿色空间的直接接触;营造景观节点,增加与绿色空间的视觉接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程度越高可供人们户外日常活动的场地越少。在城市化过程中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要创造城市绿色化,还居民以健康休闲的空间,关键在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科技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环境对人的健康的影响逐渐被重视起来。基于健康城市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建设研究。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地构成中的一部分,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距离居民最近的绿色空间,它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以公共健康为主的城市社区公园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总结社区公园健康的特征,建设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生态城市公园,引导人们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筑环境的碎片化地段通常指那些位于城市各个角落的空间,数量众多且无处不在,并且伴随着各种不同的空间功能,许多碎片化的地段处于城市公共开放的空间边缘地带。与大型开放密集的公园相比,人们更频繁地使用这些小空间。近十年来,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地面几乎由硬路面和水泥丛林覆盖,导致城市公共空间不断缩小、绿化率不断下降。以城市碎片化区域的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探索在有限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创造空间。这也是由于城市高度集约化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在为城市寻找更多的绿色资源。小规模城市公共空间的创建将为人们带来各种自发场所,增加社会互动行为的可能性,从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目的地作为城市人生活度假的后花园,景观环境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关系紧密,然而目前景观领域对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开放空间与医院公共绿地。基于此,试图通过对文旅景观的健康效用研究来引发设计的思考。首先梳理文化旅游的概念,然后从身体、心理两方面分析文化旅游与健康的联系。最后抛砖引玉提出了4个有助于健康的文旅景观设计方法,包括活用场地资源、种植健康植物、打造文创场景、重视人性化细节,以期望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项目也能为公共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工人社区作为工人生产生活聚集地,是户外体力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体力活动作为环境干预健康的有效手段,推动了英国工人社区开放空间的发展。按时间顺序,从绿色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和体力活动轨迹4个方面,梳理了体力活动推动英国工人社区开放空间演变的4种模式:散点状模式阻碍体力活动、块状模式改善体力活动条件、串联模式提升工人体力活动水平和融合模式下英国工人社区现状的多维发展。以期为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工人社区更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鑫  李珠 《现代园艺》2011,(15):108
"绿色,代表自然,象征生命"。当今时代,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命离不开绿色。在区域化、城市化的今天,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绿色开放空间的更加重视。文章探讨了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的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林佳 《现代园艺》2014,(12):88-89
城市滨水景观的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快速扩张导致城区自然(公共)空间越来越少。而此时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人们迫切希望近距离呼吸新鲜空气,接触大自然。因此绿道在国内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城市绿道给人们带来了近距离健身活动的绿色空间,经过这些年的城市绿道建设,有喜也有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从而指导我们以后的城市绿道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发展使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在感受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进入工作压力大、神经紧张、身心疲惫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慢生活"的生活态度,城市景观与城市慢生活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空间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景观、休闲绿地的填充,为居民生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慢环境。  相似文献   

11.
现代城市广场在当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中最具艺术性、最具活力和最能体现城市文明与文化的开放空间,它是大型户外公民聚集的地方,是现代城市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同时,也是打造优美和谐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既能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和灵魂,展示现代城市社会文化内涵和生活模式,也是发扬传播城市文化的最直观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邓波  张智 《现代园艺》2014,(5):65-66
城市的发展使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在感受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进入工作压力大、神经紧张、身心疲惫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慢生活”的生活态度,城市景观与城市慢生活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空间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景观、休闲绿地的填充,为居民生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慢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开放空间的更新应着重于每个场地的现在特质与未来发展。从在地性出发,皖北县城绿色开放空间的更新改造应着眼于人文关怀、场所回应、时空演绎三大策略,在适合自身的路径与模式上进行建设。以蒙城县梦蝶广场更新改造为例,结合场地要求,提出功能空间的在地修整、文化景观的在地延续、生态空间的在地提升,以期为后期皖北县城绿色开放空间更新提供思路,提升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对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在这个前提下,口袋公园应运而生。如何在密集的居住区和办公区"见缝插绿",且兼顾功能性与观赏性是每个景观设计师都要考虑的问题。以沧州市为例,从功能性和观赏性角度探讨了口袋公园建设,以期为小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水区作为户外活动的开放空间,具有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结合的特征。滨水空间为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提供开阔的水域和绿地,让人们摆脱城市的喧嚣。在这里人们能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并获得难以给予空灵和安静的人造环境。对于人群聚集的城市滨水空间,犹如城市的名片一般,其改造对整个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屋顶绿化,这是一种创新型的绿化形式,并且快速发展。屋顶绿化有效的利用了土地,改善着我们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城市绿化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屋顶绿化逐渐的被大众接受。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屋顶的设计是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海绵城市建设中应该注重环境问题,时刻保证国家城市建设的绿色环保要求。只有结合当地政府的支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才会有更好发挥空间,去建设一个健康绿色的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17.
唐山是震后崛起的新型重工业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激增,建筑层数增高,密度加大,导致土地资源锐减,供城市绿化美化的空间变得狭窄,绿地面积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绿色的需求,单一的平面绿化模式不能满足居民对绿色的渴望,从而使得利用攀援植物对城市进行垂直绿化就成为解决城市绿化用地紧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城市广场作为是城市之中的一个的重要的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是不可或缺的。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也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他既是城市的象征,也是反映城市精神,历史和文化的公共空间。营造雅致的城市广场景观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提速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城市病"中的生态问题。城市里的土地、树木被建筑物侵占,绿色植被大面积减少,人们在喧闹的生活中更渴望回归自然,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通过绿植装饰营造接近自然的都市生活环境,创造绿色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0.
姜雅雯 《现代园艺》2014,(20):147-147
当今城市的建筑不断向高层次、高密度发展,城市的绿地面积逐渐被无偿还地占用,城市高楼林立,而人们就像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渴望拥有更多的绿色空间,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在水平方向发展绿地已经越来越困难,我们只有向立体空间绿化方向寻求发展,让人们在高空中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绿化和景观。屋顶花园就是一建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覆土从而营造园林景观的一种空间绿化美化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