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紫金四季"草莓叶片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组培快繁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紫金四季草莓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结果表明,紫金四季草莓幼叶较叶柄更适宜作为组培外植体,培养时叶片正面朝上放置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以MS+TDZ 2.0mg/L+NAA 0.1mg/L为佳,诱导率为50%;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其增殖系数为6.17;生根培养基为1/4 MS,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达6.6条。  相似文献   

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草莓脱毒苗是恢复草莓优良性状、防治草莓病毒病、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草莓脱毒苗工厂化生产应综合考虑生产效率、脱毒效率和生产成本,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验证用茎尖脱毒培养、增殖和生根培养方法培育草莓脱毒苗的效果,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长度为0.2~0.5 mm的茎尖、1/2 MS培养基培育草莓脱毒苗,虽然成活率较低,但脱毒率较高,既可简化脱毒环节、保证芽苗的增殖倍数、提高生根效果,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一定的脱毒率和成活率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草莓组培苗瓶外生根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草莓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生产上较多地采用组培法培养脱毒草莓苗并快速繁殖,但组培繁殖成本较高是一大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草莓组培苗瓶外生根的研究,探讨了影响瓶外生根的一系列因子,希望能将组培苗生根与驯化合二为一,简化繁苗程序,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4.
草莓组培苗来源于优质草莓母本园采集的优质、无病虫害、抗逆性强的匍匐茎茎尖,经过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再进行炼苗移栽。阐述了草莓组培苗炼苗移栽的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包括炼苗、选苗,基质的处理,栽植技术要点,移栽后的肥水、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5.
梁凤龙 《现代园艺》2013,(20):23-23,25
以7个草莓优良栽培品种的匍匐茎为起始材料,试验出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 0.5 mg/L诱导草莓匍匐茎芽和茎尖植株再生、增殖、生根的培养基,确立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同时探讨低成本下草莓试管苗的快繁技术,不仅能快速培养出大量脱毒苗,而且能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草莓脱毒技术原理,从试验室建设要求以及草莓茎尖采取、消毒、剥离、瓶内培养,生根、营养钵棚内培育、良种苗繁育,各种栽培形式品种定向,总结我们近几年实践经验,使草莓脱毒苗生产者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损失。  相似文献   

7.
草莓茎尖分生组织一步成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快繁草莓无毒苗,国内已有不少成功的报道。为了简化培养程序,省去无根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发根这道工艺,1992年我们进行了草莓茎尖分生组织一步培养成苗的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现以草莓匍匐茎尖为试材,在草莓组织培养初代接种过程中对茎尖消毒、驯化和培养基配制方面进行简化和廉价替代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逐层剥离初代接种效果优于常规接种;廉价替代培养基的继代和生根培养与常规培养基本相同;采用简化技术可降低成本55%左右。  相似文献   

9.
草莓热处理结合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莓品种"红颜"、"章姬"为试材,采用"茎尖培养+热处理"方法获得草莓脱毒组培苗,并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茎尖诱导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5mg/L+NAA 0.02mg/L。在继代与增殖培养阶段,初期MS+6-BA 0.5mg/L+NAA 0.05mg/L增殖效果最好,后期培养基MS+6-BA 0.2mg/L+NAA 0.01mg/L有利于壮苗。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1/2MS+IBA 0.1mg/L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100%。练苗移栽的基质为珍珠岩∶蛭石为1∶1,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国引进的草莓品种"赛娃"的顶芽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及组合对草莓组培苗快速繁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继代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 0.5mg/L+NAA 0.01mg/L;适合生根的培养基1/2MS+IBA 0.1mg/L;该试验为草莓大规模繁殖和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草莓‘红颜’和‘章姬’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暗培养时间、不同植物激素及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不同植物激素种类浓度及继代次数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以及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草莓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3 mg/L 6-BA+0.2 mg/L 2,4-D,暗培养天数15~20 d;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2 mg/L 6-BA+0.3 mg/L NAA,‘红颜’组培苗适宜继代4代,‘章姬’组培苗适宜继代5次;MS+0.5 mg/L 6-BA+0.05 mg/L NAA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红颜草莓试管苗进行春季移栽试验,研究生根培养时间、炼苗时间、移栽时间对试管苗春季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以确定试管苗移栽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红颜草莓试管苗在上海市高桥镇春季移栽时的最佳生根培养时间是14天、炼苗时间是3天、移栽时间是3月20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进行草莓快速繁殖的方法,主要摸索了激素对试管苗的分化,生根的影响及移植成活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反义乙烯受体FaEtr2基因对草莓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生  潘东明  温庆放  林义章 《园艺学报》2008,35(11):1587-1594
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草莓叶片,在卡那霉素选择压下连续分化选择、扩繁和生根培养,获得了26株转乙烯受体FaEtr2反义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该基因已经整合草莓染色体中。Northern分析表明,转入的反义基因对靶基因都有部分的抑制。对果实乙烯释放量测定表明,转基因草莓中乙烯释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草莓脱毒及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春玲 《北方园艺》2007,(5):210-211
剥离培养0.3mm的草莓微茎尖,脱毒率可达100%.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 BA1.0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十BA0.5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BA0.1mg/L 活性碳1.0g/L.  相似文献   

16.
以达赛莱克特草莓品种的匍匐茎茎尖为起始材料,进行离体培养,分化出再生植株。通过试验,筛选出芽分化、继代增殖、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系统的建立了草莓新品种较高频率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以MS+6-BA0.5mg/L+NAA0.01mg/L培养基诱导产生不定芽,在MS+6-BA0.6mg/L+IBA0.06mg/L培养基上增殖系数较高,可达9.73倍,有效苗最多。用1/2MS+IBA0.5mg/L+NAA0.02mg/L+AC0.15%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高达100.00%。最佳练苗基质是腐殖土∶河沙为3∶1,移栽大田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7.
草莓茎尖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童子一号草莓为试材,对草莓葡匐茎茎尖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低成本下草莓诱导分化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分别为:MS BA 0.5 mg/L、MS BA 0.5 mg/L,瓶外生根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为IBA 800 mg/L,在温度20~30℃、光强为4 000~10 000 lx、湿度为85%~95%时,组培苗生根性状良好.此方法繁殖的无毒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9%,每株成本也下降了75%.  相似文献   

18.
烯效唑在草莓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烯效唑对丰香草莓试管苗生长、生根及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继代培养中,烯效唑0.05 mg/L能使生长纤弱的多代次继代苗植株矮壮、叶片肥厚浓绿;在生根阶段,烯效唑0.03mg/L促进了根量增加且粗壮,从而提高了移栽成活率;在试管苗常温种质保存中,烯效唑浓度以0.10 mg/L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红颊”草莓茎尖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颊"草莓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试验表明:外植体诱导分化以MS+BA0.5~1.0mg/L+IBA0.05mg/L或MS+BA0.5~1.0mg/L培养基为好,继代苗苗高小于2cm时接种到MS+BA0.5+IBA0.03培养基增殖较好。生根培养基以1/2MS或1/2MS+活性炭生根效果好,生根率达95%以上。草莓组培生根苗移栽到珍珠岩5cm+泥头灰5cm+珍珠岩5cm夹层培养基质中炼苗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因型优质草莓组织培养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香’、‘章姬’、‘甜查理’、‘红颜’和‘卡姆罗莎’5个优质草莓品种的无菌丛生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激素配比和活性炭对草莓组织培养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草莓品种,其最佳增殖配方存在显著差异,5种基因型草莓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分别为:MS+0.8mg/L 6-BA+0.5mg/L NAA、MS+1.2mg/L 6-BA+0.8mg/L NAA、MS+0.8mg/L6-BA+0.8mg/L NAA、MS+0.8mg/L 6-BA+0.5mg/L NAA和MS+1.2mg/L 6-BA+0.5mg/L NAA,增殖系数分别为16.7、12.5、11.8、13.2和9.4。不同基因型草莓幼苗的适宜生根培养基有一定差异,‘丰香’、‘甜查理’和‘红颜’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 NAA,‘章姬’和‘卡姆罗莎’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 IBA,添加0.5%的活性炭可提高草莓的生根效果。草炭土+珍珠岩(1∶1)混合基质是理想的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为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