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淫羊藿属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和物种多样性中心,各地区淫羊藿属植物大多数作为林荫园林花卉和传统习用药材淫羊藿入药,淫羊藿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对于植物学与中药学研究具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该研究从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化学成分标记和分子标记等方面,详细总结了中国淫羊藿属物种植物学系统发育与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为淫羊藿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茶属植物种类繁多,大多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用和园林应用价值。分子育种技术主要包括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工程技术。综述分子育种技术在山茶属植物中的应用,以茶、油茶、观赏山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遗传多样性分析与亲缘关系鉴定、花色、花型及叶色育种等方面入手,着重探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以期为山茶属植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15份杏种质(包括4个新品系)为试材,采用6个荧光SSR标记进行PCR试验,构建了4个杏新品系的分子身份证,以期为利用分子鉴定技术对4个杏新品系进行品种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利用6个标记共检测到47个等位基因,57个带型,平均每个标记获得9.8个带型;利用其中5个标记构建10位数的分子身份证,‘开园’‘春华’‘英华’和‘美华’4个新品系的分子身份证分别是2578231744、5878341744、277a231344和6768174612,既互不相同,也与其它种质的分子身份证不同。这些结果为4个杏新品系利用分子鉴定进行品种权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在桃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标记有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等几种方法。分子标记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新近形成的遗传标记方法 ,能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DNA)去揭示生物体的遗传本质。有关分子标记应用的原理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已有文献综述[1~ 2 ] 。本文根据笔者对 2 0 3份桃类植物的分子标记研究和国内外有关桃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报道 ,对分子标记在桃上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1 分子标记技术在桃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1 1 桃属种的系统发育和分类 笔者采用RAPD技术 ,用从 2 0 0多个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 ,对桃属主要种的DNA进…  相似文献   

5.
对西伯利亚杏、野杏、辽杏、大扁杏、普通杏等5种杏树的24个无性系进行SRAP分子标记,无性系间相似系数在0.73~0.88之间,在相似系数0.78处将供试无性系划分为6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杏树亲缘关系远近的顺序依次为:西伯利亚杏与大扁杏亲缘关系近,之后是普通杏,最后是东北杏。  相似文献   

6.
通过杏鲍菇多孢分离菌株的ISSR、RAPD分子标记和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得出子代杏1、杏3、杏4与出发菌株湘杏98有拮抗线,杏1、杏2、杏3、杏4四株子代均有明显的拮抗线。16条ISSR引物和19条RAPD引物分别扩增出99、154个条带,多态性条带分别占48.48%、61.00%;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分别为0.63~0.86、0.57~0.83。湘杏98、杏2、杏3在2种标记的聚类结果上存在差异。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从表型上(拮抗线有无)反应了菌株的遗传变异。RAPD标记遗传相似系数小于ISSR标记,表明ISSR标记更适合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杏属种质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杏属植物的种类、特点、分布和用途;并对近年发现的杏属新变种和变型(熊岳大扁杏、陕梅杏、辽梅杏、溆浦杏和大果辽杏)作了系统的描述;同时,对种质资源利用现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柑桔属植物分类系统,并分析RAPD、SSR、AFLP等标记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其在柑桔属植物分类与进化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了过去十余年分子技术在柑桔属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阐述了柑桔属植物的原生种类及数目、原生种类间进化关系、柑桔属种间进化和分类关系的情况,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子标记对桃、李、杏、梅、樱类植物系统发育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RAPD技术,利用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的22个随机引物对桃、李、杏、梅、樱类植物中的223个试材进行了DNA扩增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随机引物都能在桃、李、杏、梅、樱类植物的DNA扩增带中找到多态,但每类植物没有能区别其他类别的共有特征带。对22个随机引物180个位点上的RAPD带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前人从形态学、细胞学、孢粉学和酶学的研究结果,认为桃、李、杏、梅、樱类植物可划分为桃属、李属、杏属和樱属。  相似文献   

10.
新疆的野杏     
<正> 大量的调查研究材料证明,新疆是许多落叶果树的原生中心,杏就是其中之一。 世界上杏属植物共有8种,其中经济价  相似文献   

11.
扁杏是蔷薇科杏属植物,杏仁品质极佳,为我国特产。其具有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经济寿命长等特点,是我国北方主栽经济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杏杂种的分类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李、杏的杂交后代(下称李杏杂种)在我国炒得很热,许多人对此缺乏了解,笔者在此谈点浅见,供大家参考。在植物分类学上李和杏同属蔷薇科李亚科,这是全世界植物分类学家的统一认识,但是进一步分类到属的时候则产生了分歧,多数分类学家将李和杏等同划分在李属;部分分类学家(包括我国的专家)则将李和杏划分为两个属,即李归李属,杏归杏属。这说明李和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正是由于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所以二者比较容易产生杂交后代,其杂种既不完全像杏,也不完全像李,日本人称其为50%的李和50%的杏,其果实、种核、花、叶和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195-195
从芸薹属作物分子标记研究入手,综述芸薹属作物抽薹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在整个芸薹属中通过其与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共线性,从相关基因群的遗传演变角度对相关基因进行统一性研究还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4.
简要概述了藏杏在甘肃的新分布,并列出了甘肃杏属植物分种(变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杏杂合位点共显性标记的分离方式及连锁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秋平  刘威生  刘宁  张玉萍  刘硕  魏潇  刘有春 《园艺学报》2011,38(10):1983-1990
以‘串枝红’ב金太阳’杏的F1代为材料,在分析共显性标记分离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构建了两张杏分子连锁图谱。‘串枝红’图谱共14个连锁群,包含37个SSR标记和32个SRAP标记,连锁群总长度为1086.6cM,每连锁群平均长度77.6cM,标记间平均连锁距离为1...  相似文献   

16.
从芸薹属作物分子标记研究人手,综述芸薹属作物抽薹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在整个芸薹属中通过其与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共线性,从相关基因群的遗传演变角度对相关基因进行统一性研究还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为中国半特有属植物,由于雌雄异株,自然杂交明显,染色体倍性复杂等原因,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种类(品种)鉴定、系谱分析、遗传多样性研究等难度较大。DNA分子标记具有许多优点,它的发展和应用为猕猴桃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就DNA分子标记在猕猴桃系谱分析与品种(品系)鉴定、性别鉴定、染色体起源分析、胞质遗传与系统发育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指出了DNA分子标记在猕猴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鉴定,我们提出了杏属中的辽梅杏、陕梅杏和熊岳大扁杏及李属中的柰李共四个新变种。经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谷粹芝、陆玲妻弗等研究员审核认定。已于《植物研究》公开发表。现将其形态鉴定的主要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以168份杏育成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利用16对多态性好、稳定性强、带型清晰的特征引物,扩增等位基因,研究了不同杏树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杏种质资源鉴定和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杏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度平均值为0.715 8,Shannon遗传表型指数为1.497 3,说明杏的总体遗传变异偏高,品种多样性丰富。通过对杏的成熟期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发现,早熟和中熟2个类群的遗传数据相近,推测可能存在相近的遗传关系,晚熟与早熟类群等位基因数据差异较大,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0.
姜花属花卉种质来源广泛,包括栽培种、栽培品种及新育成品系等,从形态上常难以鉴定。该研究在全面收集姜花属主要花卉种质的基础上,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从多态性较好的12对引物中筛选出2对引物,构建了16份姜花属常见花卉种质的分子标记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条带清晰、结果稳定、重复性高,可用于姜花属花卉种质的快速、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