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放光合细菌、安装生物浮床单养和罗非鱼、鲫鱼、鳙鱼混养等3种不同模式对尼罗罗非鱼精准养殖水体水质和生长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70 d养殖周期内,除混养组合和对照组间的平均增质量率无显著差异(P0.05)外,光合细菌和生物浮床使罗非鱼的生长和成活率有显著提高(P0.05);3种养殖模式对试验周期内罗非鱼精养水体中磷酸盐和中亚硝酸盐浓度均具有不同程度降低作用,光合细菌组的作用尤其显著(P0.05),其后依次是生物浮床组、混养组和对照组;3种养殖模式对硝酸盐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3种养殖模式氨氮含量在养殖周期内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整个养殖周期内,光合细菌组水体中氨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对照组水体中氨氮含量始终高于其他组(P0.05)。结果表明,3种不同养殖模式在改善罗非鱼养殖水质的前提下,对罗非鱼的生长和成活率有显著提高(P0.05)作用。同时,此几种模式可为推动我国罗非鱼发展模式由资源高耗费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不失为罗非鱼生态健康高效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碳源对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养殖系统内水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在12个室内水泥池(3.0 m×5.0 m×1.2 m)中进行花鳗鲡—罗非鱼—蕹菜立体综合养殖试验,试验设置A(花鳗鲡单养)、B(花鳗鲡—罗非鱼—蕹菜)、C(花鳗鲡—罗非鱼—蕹菜同时添加玉米淀粉)、D(花鳗鲡—罗非鱼—蕹菜同时添加木薯淀粉)4组,其中,A、B组为非生物絮团组,C、D组为生物絮团组。试验期间不换水,仅投喂花鳗鲡商品饲料,两种淀粉的添加量为花鳗鲡实际摄食量的75%,此时碳氮比为12,试验共进行78 d。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方面,到试验结束时,生物絮团组在总氮、总磷、三态氮方面均显著低于单养组(P0.05);养殖期间,各组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变化剧烈,无明显规律,叶绿素a含量随养殖水温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OD含量随生物絮团形成量起伏变化;絮体体积形成量与总悬浮颗粒(TSS)变化规律一致;试验结束时,D组絮团蛋白质含量最高(23.68%),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B (P0.05);絮团组C的氮、磷利用率分别为31.43%、14.14%,D组氮、磷利用率分别为28.04%、13.69%,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18.43%,9.23%)和B(19.91%,8.42%);生物絮团组(C、D)在花鳗鲡生物量、终末平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方面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B)(P0.05),在饵料系数方面显著低于花鳗鲡单养组(A)(P0.05),但絮团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养殖组(B、C、D)在花鳗鲡生长性能方面均优于花鳗鲡单养组(A)。研究表明,在花鳗鲡综合养殖系统中,添加有机碳源能够显著改善养殖水环境,提升花鳗鲡生长性能及对饲料中氮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混养鲮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适宜的养殖模式,跟踪调查了2口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前期单养对虾,后期混养鲮(Cirrhinus molitorella)],测定了混养前、后养殖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群落组成,水质指标以及凡纳滨对虾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混养后,养殖水体总氮、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混养前(P0.05),磷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混养前(P0.05),混养模式对虾养殖产量提高;经鉴定,混养前浮游植物共6门46种,混养后共6门44种,混养前、后对虾池塘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67.32×10~6个/L和7.84 mg/L、53.69×106个/L和4.24mg/L,混养后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均降低;浮游动物混养前共4门23种,混养后共4门17种,混养前、后对虾池塘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3 014.6 ind./L和3.981 mg/L、1 201.65 ind./L和0.968 mg/L,混养后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密度均降低;混养后,浮游植物多样性提高,浮游动物多样性降低。以上结果表明,与单养模式相比,混养模式能降低养殖水体总氮、氨氮等含量,减少浮游生物数量,提高浮游植物多样性,同时降低浮游动物多样性,促进养殖水体藻相稳定,有利于提高对虾产量。  相似文献   

4.
益生菌产品具有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水生动物免疫能力、提高水产养殖的产品质量以及调节水体水质的作用,已在我国沿海地区以及南方内陆地区渔业养殖规模生产中得到应用,而北方内陆地区渔业养殖应用益生菌产品报道很少,特别是经济性水产品种类(如泥鳅、对虾、河蟹)繁育期应用不同益生菌产品的调控水质及对水产品生长效果影响的对比数据报道并不多。在此背景下,选取河北内陆地区目前常用的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3种不同的益生菌制剂,并设立对照组,以繁育期台湾泥鳅为试验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以探明此期内养殖用水中添加益生菌产品对养殖水质以及泥鳅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pH值指标而言,与对照组相比,芽孢杆菌对试验水体酸碱度的提升幅度不显著(P0.05),乳酸菌对试验水体酸碱度的提升幅度显著(P0.05),而光合细菌对试验水体酸碱度的提升极其显著(P0.01);就溶解氧(DO值)指标而言,投入光合细菌的试验组溶氧增幅显著(20.00%,P0.05),其他2个试验组溶氧增幅效果不显著(芽孢杆菌:14.44%,乳酸菌:11.11%,P0.05);就NH_4~+-N指标而言,光合细菌对降解水体的氨氮水平有明显效果,差异极其显著(P0.01),芽孢杆菌、乳酸菌同化氨氮的能力极微,3个试验组的氨氮浓度变化:芽孢杆菌、乳酸菌分别下降9.49%、11.68%,光合细菌下降32.85%;就NO_2~--N指标而言,芽孢杆菌、乳酸菌组均能降低水体中的亚硝态氮水平,分别为12.60%、9.84%;同时就生长效果指标而言,光合细菌对泥鳅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定生长率达到10.29%,同时存活率最高,高达99.45%。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是残饵和排泄物引起的水质败坏,导致养殖生物发病以至死亡.光合细菌技术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形成的生物技术,将天然水体自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光合细菌繁殖后引进养殖水体,达到净化目的.光合细菌在厌气条件下利用水中的有机质及其分解产物氨氮、硫化氢、胺等有害物质生长繁殖,从而减少养殖生物发病和死亡.光合细菌菌体无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65%以上)、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养分,作为优质饵料提高养殖生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光合细菌对观赏鱼养殖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微生物制剂厂生产的光合细菌菌种,经过复合培养,从DO,氨氮,pH,COD4个方面研究了光合细菌对观赏鱼养殖水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合细菌组pH均高于对照组;0~4d光合细菌组DO含量低于对照组,6~12d光合细菌组DO含量高于对照组,14~16d光合细菌组DO含量低于对照组;光合细菌组COD均小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氨氮含量均高于光合细菌组。研究表明,在养殖水体中施用光合细菌,能够有效降低水体的氨氮和有机物含量,可以增加水体的DO含量。因此,在养殖水体中施用光合细菌可以减少有害物质浓度,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从而改善了养殖水体状况,为实施健康养殖方式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GIFT)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罗非鱼的鱼菜精养模式、鱼腥草-罗非鱼-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鱼菜混养模式和罗非鱼传统精养模式等3种养殖模式对罗非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宏观水平的生长指标方面,鱼菜精养模式下罗非鱼肝体比系数低;样本鱼体重均重和肥满度在3种养殖模式间差异不显著。比较消化酶活力发现,传统精养模式胃蛋白酶在多数月份显著低于鱼菜精养和鱼菜混养模式,鱼菜精养模式肝蛋白酶活性最高,鱼菜混养模式在多数月份肠蛋白酶活性最高;7、10月份鱼菜精养模式肝胰脏脂肪酶和肠脂肪酶活性最高。鱼菜精养模式肠淀粉酶活性最高,肝胰脏淀粉酶在8月份最低,9月份显著高于传统精养模式,其他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鱼腥草生态浮床对水环境的改善使鱼菜精养模式下的吉富罗非鱼表现出较高的消化能力;鱼菜混养模式下鱼的放养密度过大造成拥挤胁迫最终影响罗非鱼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黄沙鳖养殖池塘种植蕹菜生物浮床,并进行水质、蕹菜生长、黄沙鳖生长监测,T1、T2、T3浮床覆盖率分别为0%、10%、20%。试验结果表明,T2、T3组的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总磷浓度均显著低于T1组(P0.05),黄沙鳖生长速度显著高于T1组,T2与T3组间差异不显著。在15 d生长期内,T2组蕹菜单株质量、新生芽数均明显高于T3组。在黄沙鳖养殖池塘放置生物浮床可有效控制水质、减少换水量、促进黄沙鳖生长,覆盖率可根据需要在10%~20%间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洞庭湖区不同养殖池塘的水质状况。[方法]以珍珠养殖池塘、四大家鱼苗种养殖池塘、四大家鱼成鱼养殖池塘、大水面、藕池、浮萍池等养殖池塘和进水沟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各水体中COD、氨氮、亚硝酸氮、总氮、总磷、可溶性磷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藕池中的COD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苗种池和进水沟的COD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7大水体中珍珠养殖池的COD最低;苗种池中的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大水面、进水沟和珍珠养殖池的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以珍珠养殖池的氨氮含量最低。成鱼池中的亚硝酸盐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珍珠养殖池和浮萍池中的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珍珠养殖池的亚硝酸盐氮含量最低。大水面中的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进水沟和浮萍池中的总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珍珠养殖池的总氮含量最低。大水面中的总磷含量与进水沟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浮萍池与藕池中的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珍珠养殖池的总磷含量最低。大水面中的可溶性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进水沟和成鱼池的可溶性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浮萍池和苗种池的可溶性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珍珠养殖池的可溶性磷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与管理以及合理、可持续的渔业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传统植物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降低养殖排放水污染,采用在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浮床底部放置生物陶粒基质的方法构建强化生态浮床,研究了该强化生态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用强化生态浮床净化水体16d时,对总氮(TN)、氨氮(NH+4-N)、亚硝氮(NO-2-N)、总磷(TP)、化学耗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8.57%、68.52%、77.05%、71.17%、47.22%,均显著高于凤眼莲组和生物陶粒组(P0.05);经强化生态浮床净化后的养殖水体中,TN、TP水平分别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排放水一级标准(SC/T9101—2007),NH+4-N浓度降至0.20mg/L以下,NO-2-N浓度降至0.01mg/L以下。研究表明,强化生态浮床中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