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立体农业从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时期创始,发展至今,历经2000多年,故有传统与现代立体农业历史发展类型之分。我国现代立体农业是在继承和改进我国传统立体农业内容和特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立体农业根本区别,就在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辅助能投入,从而促使我国立体农业由农业经验知识向农业经验科学知识向农业系统工程理论转化;由松散、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向密集、集约化转化;由自给、半自给小农自然经济向开放、半开放的适度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现代立体农业作为一种多产业、多层次、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农业技术,其形成与发展与传统立体农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2.
一年三熟间作套种立体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体种植、模式化栽培技术是通过问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高产高效模式.近几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普及,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类型日趋增多,内容更加丰富,效益持续增长,已成为我地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立体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立体农业的概念、产生和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与内涵,立体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立体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一、概念与类型立体农业是与平面农业相对而言的一种着重于垂直空间开发的农业技术,是多种农业技术武器武库中的一个成员,与经济有联系,但不要把农业经济上的多维立体开发引入立体农业的范畴。否则,把一般的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经济增值功能都包括在内,就有可能什么都是立体农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农业省,“地无三里平”是贵州全境皆山的生动写照,即贵州农业是一个纯山区农业。贵州山多,而且是石山多,土山少,岩溶(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73%以上,总厚度达6200—8500m,是全国岩溶最集中、比重最大的省,也是发展农业难度最大的一个限制因素和致贫的重要原因。因此,贵州的立体农业以山地立体利用和山区农业综合发展为主要特点,旱地的立体种植、林农结合的立体种植比较普遍,其他类型的立体农业,如立体养殖、立体种养等,有零星分布。豆贵州山地立体农业布局与地貌特声、的关系贵州地貌的立体…  相似文献   

6.
广东立体农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农业在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下降的广东21世纪农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广东立体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池塘饲养4大有鱼,稻田养鱼,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农田多熟复种,农作物间套种等是广东立体农业主要生产方式。近年,果畜(禽)结合的多种经营系统,鱼畜(禽)结合的立体生产方式在广东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该书是由卢良恕院士主编,约150万字,随文插图100余幅,专页彩图50幅,16开本,豪华精装,定价200元。   该书共分四篇,五十六章。第一篇,立体农业基础篇,主要阐述中国发展立体农业的社会经 济基础、历史渊源、兴起过程和现状,以及立体农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篇,立体农业理论篇,系统论述立体农业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增产增收原理与理论依据,研究的若干方法,区域布局与对策,应用与推广经验;第三篇,立体农业模式篇,全面总结适合我国旱地、水田、菜田、设施(大棚、温室),蔗田,果园、桑园、庭院、林业,胶园、水域、河网地区、滩涂、丘陵山区等各类生产条件的200多种优化的立体农业模式及其配套枝木,并对其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作了分析评价;第四篇,立体农业分省篇,各章分别介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体农业的推广发展情况,共涉及到500多种优化的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并对全国42个发展立体农业成绩卓著的县、乡,村、户典型作了实例分析。;订购地址:100026,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中国农学会 编辑出版部。银行汇款:北京农行朝阳支行,帐号:873-2542 8,户名 :中国农学通报编辑部。 订书联系人: 刘晓玲, 电话 :(010)64194480, 64194705。不另收邮寄包装费。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业立体污染是由中国农科院的一批专家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本文从技术路线、方法体系、防治技术、政策保障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农田立体种植农业生态系统模式越来越多,下面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粮、菜(粮)套种立体种植模式,粮、棉、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粮、油、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棉、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一、粮、菜(粮)套种立体种植模式与案例1.模式粮、菜(粮)套种立体种植模式主要以小麦与玉米套种、小麦与谷子套种、小麦与甘薯套种等一年两熟的粮食主体作物,在保证粮食作物持续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套种或复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或瓜果  相似文献   

10.
立体农业与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陆建飞,卞新民,李萍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210014)立体农业是在传统的润套作和多种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是中阔农民高效利用时、空资源的伟大创造。它是相对于平面农业而言的,是指在单位土地(...  相似文献   

11.
铜仁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仁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 ,区内山峦叠嶂 ,丘陵起伏 ,谷地纵横 ,地形地貌复杂 ,气候生态类型多样 ,垂直差异明显 ,素有“十里不同天”之说。全区平均海拔 70 0m左右 ,玉米种植在海拔 2 0 0~ 110 0m区域内形成带状立体分布 ,具有典型的立体农业特点。过去由于自然条件差 ,局部生态恶化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中低产田土比例较大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玉米生产发展滞后。近十余年来 ,玉米生产得到了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 ,通过各级农技部门的共同努力 ,初步形成了“杂交种、肥球育、分带种、定向栽、平衡肥、科学…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试验和示范,提出在实施有机农业生产中应用多抗系水稻品种的必要性和栽培技术要点.并结合稻田养殖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安全农产品,论述了立体农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朴钟锦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206-212
作为西方医学的一种自然疗法“顺势疗法”,其无穷小剂量原理与稀释振荡的制药方法,可以为农业立体污染无害化、减量化防治提供可资借鉴的新思路。它的安全、有效、无毒、无副作用、极具环保价值等特点,无疑有助于我们生产安全、有效、无毒、无副作用的环保型农用药肥,可为发展我国资源节约型农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本文重点从顺势疗法发展历程、作用原理和农业污染防治的应用可能性三个方面进行系统介绍,旨在为农业污染防治工作献计献策,为农业污染防治的专家学者们提供跨学科的相关信息,为我国农业立体污染无害化、减量化防治工作,提供一种具有借鉴和应用价值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生态农业的模式、布局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东省发展生态农业的现状条件、生态农业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概括了山东省发展生态农业具有的市场优势、自然环境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等有利条件,以及市场需求不明确、不具备农业规模化生产条件、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质量偏低、缺乏承担生态农业隐性成本的主体、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等不利条件。分析了在山东半岛及沿海生态农业区、鲁西平原生态农业区等山东省6个生态农业区形成的林粮立体生态农业、蔬沼种养殖立体生态农业、种养渔立体生态农业、种养结合生态农业和观光生态农业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农业生产过程特征和空间布局特点。提出了通过强化农业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和保护、加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强名优特色农产品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推进山东省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峡库区资源环境和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主要生产模式,即:种—养—加—销一体化模式、农林牧复合模式、农林复合模式、种—养立体农业模式和庭院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等,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此外,提出了实现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枣棉间作种植模式是目前新疆推广应用的立体间作模式之一。本试验对枣棉间作系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该间作系统的深层次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面,全境自西向东倾斜,平均海拔1100m左右,境内山原、丘陵、盆地(坝子)、谷地、台地交错出现,地形地貌复杂,垂直差异明显,生态类型多样,立体农业特点突出.  相似文献   

18.
荔波县地处贵州省南部,与广西接壤.境内气候呈立体分布,低海拔地区(蔬菜传统主产区),夏秋季炎热,不利蔬菜夏秋栽培;高海拔地区,夏秋季冷凉,适合发展蔬菜夏秋栽培.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中,高海拔地区的农户开始尝试番茄夏秋栽培,由于缺乏栽培技术经验,生产中常出现播期不适,经济效益差,甚至导致栽培失败.为此,在高海拔冷凉地区,进行了番茄夏秋栽培播期试验.  相似文献   

19.
种子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要求和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增效的内因.种子质量关系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历来都是社会舆论监督的热点和焦点.因此,在种子企业内部合理设置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明确其职责,对种子企业防止种子质量事故的发生,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种子企业设置种子质量检验部门的必要性、合理设置的基本要求及种子质量检验部门的职责进行初步阐述,以期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20.
巴东县地处长江巫峡和西陵峡之间,海拔66.8~3005米,立体农业相当明显.全县26乡(镇),481个村,3925个组,47.5万人,总耕地面积63.5万亩,其中旱田60.0万亩,水田3.5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过去,我站根据生产需要,在种子的生产、质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