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土地利用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指出只有可持续利用农村土地,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用地,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并结合陕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提出了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晓林  张军  王乐乐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28-4932
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生活务件,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建立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分析了指标构成及其内涵,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碎散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是丘陵区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重大问题之一,以典型丘陵区——四川雁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例,运用Fragstats3.3以及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从景观指数、海拔高度、坡度、坡向、道路、河流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浅丘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找出了其存在的关系,并从改善居住条件和土地整理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碎散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是丘陵区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重大问题之一,以典型丘陵区——四川雁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例,运用Fragstats 3.3以及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从景观指数、海拔高度、坡度、坡向、道路、河流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浅丘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找出了其存在的关系,并从改善居住条件和土地整理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整理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春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27-1428
土地整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土地整理就是通过开展以田、水、路、林、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在论述土地整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土地整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土地整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它有效解决了"三农"问题的切入点。而土地整治对新农村建设过程起着重大作用,合理有效的土地整治有效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缓解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尖锐矛盾,需要进行土地整治。土地整治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农业上的支持,不仅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使农民个人收入不断增加,保证了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建设新农村与土地整治的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土地整治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作用,总结了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二者目标一致,内容交叉,资金互补,土地整理的开展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又能为土地整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以嵩县田湖镇为例,通过对项目区土地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状况和农用基础设施等的对比,阐述了土地整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取得的现时效益,即增加了耕地、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等,并针对土地整理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的组织、管理和资金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浅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土地整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农业与技术》2007,27(6):17-20
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了家喻户晓的热点话题,它关系着中国农村整体面貌的改变,包括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生产居住条件的提高等,指出要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整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诸如投资方向不合理、耕地方面重量轻质、农民权益受到损害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整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璞 《陕西农业科学》2007,(5):124-125172
论述了土地整理的内涵,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基本农田,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的作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新时期土地整理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提出了土地整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农村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提出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谢晓欣  吴宇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58-22660
以浙江省缙云县为研究案例,以农居点整理为切入点,从潜力、经济、生态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实行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缙云县存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不足、整理资金约束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生态环境潜在的负面影响较大等问题,增加了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目标实现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政策建议,即应从转变政府规划理念、合理建设工业园区、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合理选择整理模式、保障农民切身权益等5个方面配合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实施。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应刚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106-108,124
未来最主要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空间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上。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改善了农民的居住观念,构建了和谐的新农村局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解决了农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后顾之忧;同时,其体现了集约节约的用地理念,保证了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原则;也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巴南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展望了全面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整治现状,认为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经营者参与不够,现代农业市场需求与土地整治目标不一致,土地整治工程内容和设计标准不高,并且未实质性触及土地权属调整。鉴于此,笔者建议以土地整治为抓手,使土地整治工程走出困境,主张建立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设主体的土地整治管理体系,加大土地整治工程的单位面积投资力度,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目标,强化土地权属调整。研究旨在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措施建立现代农业园区,为周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区域范围内待整理农村居民点时序研究,对于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有序整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省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通过ARCGIS10.0空间分析功能,将距居民点最近的农用地图斑进行属性传递,从而得到其整理潜力的大小,并作为进行时序划分的主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温江区农村居民点一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万春镇、寿安镇、和盛镇和永宁镇,面积为493.87 hm2;二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寿安镇、万春镇、和盛镇和永宁镇,面积为1138.75 hm2;三级整理区主要集中在寿安镇、万春镇、和盛镇、金马镇和公平街道办事,面积为842.34 hm2。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顺序的确定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农产品供应安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为国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布局及质量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重庆市某区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通过文献综述法、实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剖析其土地整治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地形图测量、加强基础数据及资料的收集、建立特长专家数据库、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保证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挂钩政策的内涵、背景及其意义,分析了挂钩政策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内容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山东费县土地整理,对挂钩政策下的农村土地整理情况及其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詹莉  周慧  李保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12-2413
针对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的特点,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总体形势,介绍了陕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指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于缓解用地矛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重要作用入手,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规划、融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