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政府保费补贴政策结合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普遍原因,探讨农业保险的政府作用长效机制建设对提升农民参保意愿与政府保费补贴的效率、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体系十分必要。笔者首先结合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普遍原因,讨论政府介入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分析影响农户参保决策的因素和农业保险市场的交易成本,探讨保费补贴的运作效率,以此阐明我国农业保险政府作用应该进行长效机制建设;最后依据《农业保险条例》,从农业保险组织管理与基层服务体系、保费补贴政策、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市场监管内容等层面探讨政府作用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一、国外农业保险概况农业保险始于两百多年前西欧的农作物雹灾保险。最早是德国,其后法国、美国、奥地利、丹麦、瑞士等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办了农作物雹灾保险。随着农业保险的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成为了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政策手段。1.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美国模式。该模式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利用优惠政策诱导商业性组织介入其中,最终实现政府淡出、市场主导农业保险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畜禽养殖污染及其控制的显著外部性特征,使得政府成为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主体。政府通过运用强制命令型和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激励或约束畜禽养殖主体的环境行为,达到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政府本身也不是万能的,在环境领域,受环境决策失误与环境管理失灵两方面的影响,政府在环境监管上也存在失灵。因此,不仅要依靠有效的环境制度和有力地环境执法,还要对现有政府的业绩标准等进行修正,以解决决策失误、市场机制存在外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奶牛保险作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财政补贴"性质区别于其他财产保险;同时,又以"畜牧养殖"性质而区别于农作物保险和森林保险。笔者通过对我国奶牛保险政策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结合奶牛养殖及保险经营实际,着重从奶牛保险特点、功能及面临的挑战三方面,对我国当前实施的奶牛保险政策进行深入的解读,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1年生猪期货合约上市,"保险+期货"模式在国内各个省(市、区)落地。本文介绍了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以及通过该模式转移生猪市场风险的运行机制和重要意义。目前生猪"保险+期货" 正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存在生猪期货市场交易容量不足、风险管理公司代交易风险高等问题,同时交易所和地方政府针对项目的补贴目标各不相同,国家层面缺乏补贴指导政策等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有助于分散生猪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稳定生猪生产,因此日渐受到关注。然而,近期我国的实践表明,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推广面临着一些难点问题,包括如何应对巨灾损失、如何合理地界定政府角色、如何合理地设计保险单。要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我们需要从完善农业支持政策的角度审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支持职责,同时在保险单设计上坚持"本土化"。  相似文献   

7.
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是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中对社会公众健康及经济健康运行危害尤为严重的一类主要问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问题,主要是市场失灵问题,即表现为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扭曲、欺诈交易、偏好不合理和外部效应现象。纠正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的市场失灵,政府需选择合适介入的角度和做法,包括认清政府自身定位及选择主动培育市场和组合运用多种市场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猪肉贵,市民抱怨吃不起肉;养猪难,养殖户发愁赚不到钱。一头猪,牵动着全国上下亿万人的心。政府出手救市,而养猪保险成为国家对生猪市场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项民生政策。然而,在这项惠农政策背后,却引发了一系列违规操作、乱象丛生的局面。乱象:保险补贴竟成唐僧肉"育肥猪保险本来是一项惠农政策,可是现在却被保险公司和个别养殖户钻了空子,合伙套取政府保险补贴。"近日,湖南邵阳某地的养殖户杨文才(化名)向本刊记者反映。杨文才是湖南邵阳某地一家大  相似文献   

9.
<正>一、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务院《农业保险条例》,从制度设计和政策层面着力构建"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风险共担、自主自愿"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和体系。2008-2011年,四川省政府连续下发关于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文件,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畜牧业政策性保险,优化保险品种结构、增加补贴品种、提高优势畜禽保险覆盖范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意见》、《四川省特色农业保险工作奖补方案》等文件,推动保  相似文献   

10.
畜禽养殖业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是相关利益主体目标收益趋同、进而实现博弈均衡的过程。文章由畜禽养殖业面源污染现状展开,结合外部性以及动态博弈相关理论,从畜禽养殖业污染市场失灵的普遍原因探讨政府介入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政府、畜禽养殖者双方的污染防治行为,从博弈过程中梳理了政府政策对于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从政府政策角度分析了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发展任务。当前,大力发展涉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形势紧迫性。近年来,涉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部分问题。探索制定财政补贴、土地流转、融资担保服务、人才培养、保险服务等方面扶持政策,已是加快发展涉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12.
养殖业保险是一项政策性保险,河南省育肥猪保险费每头30元(保险期限为批投保6个月或年投保),按照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15%,市县财政补贴15%的比例,养殖户负担20%即只需负担3.6元;能繁母猪中央财政补贴50%,市财政补贴9%,县财政补贴21%的比例,养殖户负担20%即只需负担12元(保险期限12个月)。如果发生死亡,育肥猪保险金额800元/头,能繁母猪1000元/头。  相似文献   

13.
《农业新技术》2004,(5):1-4
身陷"怪圈"--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 农民想投保,但交不起钱;农民能接受的,保险公司又赔不起.高赔付导致了农业保险的高保费,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现在我国农业保险就这样在"怪圈"中徘徊.纵观我国20多年的农业保险史,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我国自1982年到1992年10年间,农业保险呈逐年上升趋势,到1992年商业性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17亿元,占当年国内财产保费收入193.1亿元的4.2%.1993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于多种原因,农业保险开始萎缩.1999年农业保险费收入仅为5亿元,占当年国内财产险521亿元保费收入的0.95%.到了2002年农业保险费收入为4.8亿元,占保险业总收入的0.16%,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04%,是20多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在保费减少的同时,农业保险的险种也在不断减少,由最多时的60多个险种,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个.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蜂业气象指数保险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蜂业》2014,(10):55-57
蜜蜂产业对人类健康、农民致富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受自然天气影响程度较大。探索如何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与分摊机制就成为了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不断思考和期望解决的课题,而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全面构建蜂业生产扶持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针对北京市养蜂农户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需求特点、参加保险的意愿及对蜂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天气因素,开展了蜂业气象指数保险需求调查,对气象指标的选择、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和参与保险的蜂农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为制订科学的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条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吉泰 《山东饲料》2013,(12):305-306
团体保险通过介入员工福利计划,成为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种"中间业务",具有突出的社会管理功能。团体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是以团体保险健康发展为前提的,而团体保险的发展又是以国家的政策支持、保险监管的完善、保险公司的规范运作以及企业的正确认识为条件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以来,礼县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为农民撑起"保护伞"。礼县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大力开展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品种由原来的11种扩大到14种,下达种植业保险任务13.9万亩、畜牧养殖2.94万头(只)、中蜂养殖0.6万箱,现已超额完成任务。截至目前,共承办农业保险理赔案件907件,理赔金额1 249.81万元,受益农户6 873户(次)。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黑龙江省养殖户畜牧业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黑龙江省6个县920户养殖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调查问卷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数据统计,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运用Logit模型对养殖户畜牧业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畜牧业保险需求意愿与养殖户年龄、受教育水平、养殖年限、政府灾害救助与购买意愿不相关;养殖户收入水平、畜牧业经营规模、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自然灾害对养殖生产活动的影响与购买意愿呈显著正相关(P0.01)。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养殖户对畜牧业风险的意识水平、多渠道加强宣传推广,稳定畜牧业保险政策、加强政府财政补贴支持力度,创新因地制宜的畜牧业保险险种、扩大保险责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若涵 《猪业科学》2015,(3):142-143
<正>李克强总理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翻牌"点名了29个需要重点发展的利好行业,这些行业或将得到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一系列"优待",它们的春天已然来临。细心的行业人士察觉到,这里面没有农业生产。作为一个需要用世界不足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国家,农业在国计民生中的位置举足轻重,然而在现阶段的中国,农业发展仍然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美国农业与中国有相似因素(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而且产业门类齐全、市场广阔、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联系等),但目前两国农业发展水平却相去甚远,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从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里学到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约有40多个国家推行农业保险。由于农业风险的相对集中性、风险损失的相对严重性、风险承担者的分散性、风险的明显区域性等特点,以及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的特性,许多国家采用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法,即国家通过设计合理的运行机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主要是经济、法律上的支持),使国家(各级政府)、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辑】据猪e网报道,2016年2月1日,记者从河南省畜牧局了解到,2016年该省将全面推进育肥猪保险,力争实现全省范围内全覆盖,让更多养殖户吃上"定心丸",解除后顾之忧。育肥猪保险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好政策,每头育肥猪保费30元,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补贴80%,养殖户自缴20%。保险期间育肥猪若因保险范围的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致死,农户可获得每头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