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不同剂量的2.5%保得乳油防治麦蚜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5%保得乳油施用有效成分为7.50、6.25g/hm2时,其防效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持效期达7d以上,对小麦生长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剂量的保得乳油防治麦蚜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5%保得乳油施用有效成分剂量为7.50g/hm2和6.25g/ hm2,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持效期达7天以上,对小麦生长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3.
对5种除草剂的14个组合处理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莠去津与3种除草剂分别混用的除草效果比单用莠去津好。筛选出了适合免耕春玉米田土壤封闭使用的高效除草剂配方,即每公顷用38%莠去津悬浮剂1650ml加90%禾耐斯乳油900ml,或96%金都尔乳油900ml,或33%施田补乳油1950ml,于玉米播后至出苗前施药,除草效果可达92%;对有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和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inn.)等难治的双子叶杂草较多地块,每公顷用96%金都尔乳油900~1200ml或90%禾耐斯乳油900~1050ml加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5~60g,防除双子叶杂草效果达96%以上;另外,对免耕春播玉米田使用土壤封闭方法除草,播种前或播种同时杀明草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树法 《作物杂志》2004,20(3):31-32
通过粉锈宁、井岗霉素以及两种药剂复配的不同浓度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用药量为20 %粉锈宁乳油750mL +5%井岗霉素水剂3750mL对水1200kg喷雾防效最高,达624%;5%井岗霉素水剂每公顷600 0mL对水1800kg,防效达602%;每公顷20%粉锈宁乳油1200mL对水1200kg,防效达502%。上述 3种配方对水600kg/hm2 喷雾防效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明确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达到合理使用的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0%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效果,和在杂草防除后对杂草氮、磷、钾及水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0%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效果十分显著,对防治稗草、马唐、旱莲草、马齿苋等一年生杂草均具有很好的效果,总草鲜重防效可达79.70%~93.23%。防除降低了杂草在玉米田间对水分和氮、磷、钾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玉米田间的水肥条件。在20%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后,玉米产量达到7436.29 ~7791.29 kg/hm2,增产效果显著,相较于空白对照产量增加20.89%~26.66%。研究认为,20%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控玉米田一年生杂草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推荐剂量为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45~60 g。  相似文献   

6.
保水剂在新疆葡萄、大枣上的应用研究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严重干旱的新疆哈密地区以葡萄和大枣两种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保水剂施用方法、用量对两种新植和挂果果树成活率、植株生长、果品含糖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并对保水剂施用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水剂直接拌土效果优于凝胶拌土;施用保水剂能显著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严重干旱时土壤含水量增加可达2倍以上;对于新移栽的果苗,10~30g/株的复合保水剂用量较为适宜,可以增加苗木成活率20%左右,并促进新梢生长;对于盛果期的葡萄树用100~200g/株复合保水剂较为适宜。复合保水剂为100g/株和200g/株时,葡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12.59%和25.29%,含糖量分别较对照增加9.92%和6.01%,每公顷分别增收2812.5元和5625.0元;在葡萄果实膨大期干旱胁迫时(正常灌水量75%的条件下),分别较对照增产38.46%和66.62%,含糖量增加0.78%,每公顷分别增收9967.5元和16605.0元。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 ,每公顷用 2 5 %螟蛾杀星 15 0 0g、 5 0 %赛利 12 0 0~ 15 0 0ml、 2 0 %达斯奔90 0ml 90 %杀虫单 6 0 0g防治水稻三代三化螟均具有较好的保穗效果与杀虫效果 ,极显著高于常规药剂 90 %杀虫单 75 0g的防治效果 ;三代三化螟中等以下 :发生时交替选用上述药剂 (配方 )于水稻破口初期用 1次药 ,即可有效控制其发生。  相似文献   

8.
防治绿色食品西瓜蚜虫的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3个不同类型6种不同药剂对瓜蚜的防效试验,并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防治西瓜蚜虫的最佳药剂。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32%印楝素乳油、20%红鼎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高渗吡虫啉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剂和48%毒死蜱乳油等6种供试药剂均可使用,20%红鼎啶虫脒可湿性粉剂综合防效最理想,48%毒死蜱乳油防效最差,不同类型药剂防效显示出不同特征,生产中应根据各种农药的作用特点以及瓜蚜的发生情况灵活选用适宜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在设施蔬菜上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毒死蜱,参照《农药残留试验准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对48%毒死蜱乳油在大棚、网室、露地不同栽培方式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进行了对比研究。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测定,在0.01~0.5 mg/kg的添加水平下,毒死蜱的平均回收率为84.6%~98.8%,3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7%~7.6%,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5、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剂量为有效成分1152 g/hm~2时,毒死蜱在大棚、网室、露地小白菜上的原始沉积量较高,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半衰期为1.56~1.71天,属于易降解农药,消解速度与栽培方式有关,在小白菜上的消解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露地网室大棚。施药剂量为有效成分576~1152 g/hm~2,施药1次或间隔7天连续施药2次,末次施药后14天,毒死蜱在不同栽培方式小白菜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国内标准规定的MRL(0.1 mg/kg)。建议48%毒死蜱乳油在大棚、网室和露地栽培小白菜上使用时,施药剂量不高于有效成分1152 g/hm~2,施药1~2次,安全间隔期为14天,此时小白菜上的残留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90.4%石蜡油乳油对棉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棉铃虫发生期,用90.4%石蜡油乳油600ml/667m2剂量喷雾防治,药后3d的防效达80.8%,药后7d的防效达81.2%,优于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125ml/667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了解浙江地区柑橘炭疽病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频率及其抗性分子机制。采用最低抑制浓度(MIC)法测定甲基硫菌灵对62株炭疽病菌株的敏感性,并利用PCR扩增的方法扩增12株代表性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中,对甲基硫菌灵高抗菌株56株(90.32%),敏感菌株6株(9.68%)。通过对12株代表性的炭疽病菌株部分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甲基硫菌灵的抗性菌株发生单一的核苷酸突变(A→C),导致抗性菌株(HR)核苷酸所编码的198位氨基酸由敏感菌株的谷氨酸(GAG)突变为丙氨酸(GCG)。柑橘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与β-微管蛋白198位氨基酸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对稻田稻螟蛉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第三代稻螟蛉严重发生的稻田内,进行了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20%甲维.毒死蜱WP1.5~1.8kg/hm2、30.2%甲维.毒死蜱EC1.05~1.35kg/hm2和20%甲维.毒死蜱EC1.5kg/hm2于药后第1~3天,20%虫酰.辛硫磷EC1.5kg/hm2和5%丁烯氟虫腈EC0.6kg/hm2于药后第3天的杀虫效果均达95%以上,40%二嗪.辛硫磷EC1.2kg/hm2于药后3~9天的杀虫效果稳定在80%以上。以上各药剂处理在药后第6天时,对初孵幼虫的控制效果均表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10%阿维·甲虫肼等6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化螟抗药性问题逐年加重,容易爆发成灾,有必要开展研究控制其危害蔓延。试验选用6种药剂对单季稻二化螟进行防治,在危害稳定期调查各个处理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药剂。结果表明: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1.2 L/hm~2对二化螟防效最好,5%丁虫腈乳油1.5 L/hm~2、5%阿维·丁虫腈乳油0.75 L/hm~2、5%阿维菌素微乳剂0.75 L/hm~2、40%三唑磷乳油0.975 L/hm~2防效一般,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150 g/hm~2防效最差。试验筛选出了10%阿维·甲虫肼,可临时替代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  相似文献   

14.
常用杀虫剂对新入侵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螺旋粉虱是新入侵中国海南的危性害虫,为迅速压低虫口密度,进而将其逐步扑灭,开展了螺旋粉虱的药剂防治研究;选用2.5%敌杀死乳油、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480g/L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5%功夫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等常用杀虫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0d,2.5%敌杀死乳油的防效在94.09%~100%之间,2.5%功夫水乳剂的防效在91.72%~100%之间,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的防效在32.24%~70.96%之间,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在-11.54%~21.54%之间;因此,2.5%敌杀死乳油和2.5%功夫水乳剂是防治时可供选用的良好药剂,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差,不适用于螺旋粉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出某种对水稻稻瘿蚊的效果不亚于益舒宝,但更经济、安全的杀虫剂。在大田中,以毒土施药法用八种杀虫剂及其混配剂对稻瘿蚊进行了试验。20d对稻瘿蚊控制效果最好的是益舒宝1800g ai/hm2(下同),和三唑磷1500g,防效高于97%;其次是阿维菌素21.6g及吡虫啉120g,防效达92%;锐劲特45g、乐斯本1440g、灭蝇胺840g的效果84%~90%;杀虫单2700g的效果仅52.5%。“益舒宝900g+三唑磷750g”,“益舒宝600g+三唑磷1050g”,及“益舒宝600g+阿维菌素15.2g”混用的防效可达100%。用三唑磷1500g ai/hm2以上剂量,完全可以控制稻瘿蚊的为害。  相似文献   

16.
2003~2004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铃·辛乳油对蔬菜上常发生的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斜纹夜蛾及棉铃虫为有效药剂。有效使用浓度为2000~3000倍液,防效达70%~90%以上。与当地常用有效药剂40%毒死蜱乳油相比较,氟铃·辛的2000、2500~3000倍液大体分别相当于毒死蜱1000、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花生田蛴螬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用不同杀虫剂,不同防治时期,施药方法和次数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40g/hm^2、辛硫磷乳油1875g/hm^2,米乐尔颗粒剂2475g/hm^2、特丁磷颗粒剂1875g/hm^2和复配制制辛倍乳油3000g/hm^2是防治花生蛴螬的理想药剂,播种期和花期各防治1次,防效达81.37%以上。播种期防治效果<花期防治效果<播种期防治+花期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防治钉螺的高效药剂,采用浸螺法测定了甲维盐与杀螺胺乙醇胺盐对钉螺的毒力,通过田间药效实验,评价了药剂组合对钉螺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甲维盐对钉螺显示了很好的室内毒力,LC50为0.039 mg/L,杀螺胺乙醇胺盐与甲维盐在1:20~20:1比例范围内对钉螺显示了很好的增效作用,CTC均大于120,其中以1:10增效作用最为显著,CTC为399.20, 24%杀螺胺乙醇胺盐.甲维盐乳油在0.5~2 ml/m2施药浓度下对钉螺显示了很好的田间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和克蜗特。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合湛江等热带地区防治甘薯小象甲的高效、经济、安全药剂,以甘薯小象甲成虫为实验材料,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药效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结果表明,3.2%阿维菌素乳油、20%虫酰肼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和16%虫肼·茚虫威乳油4种药剂对湛江地区甘薯小象甲防治效果较好,其中3.2%阿维菌素乳油和20%虫酰肼悬浮剂盆栽药效试验72 h防治效果分别为97.78%和91.59%;田间药效试验4天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1.01%和92.26%,8天后依然能达到70.76%,67.84%。3.2%阿维菌素乳油和20%虫酰肼悬浮剂对甘薯小象甲成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性,适合在湛江等热带地区作为田间防治甘薯小象甲成虫的主要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