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绥芬河水域是黑龙江省的一条独立水系,主要流经东宁县由绥芬河下水磨河段入苏联境内,自海参崴入日本海。绥芬河是大麻哈鱼和鲤科唯一溯河洄游鱼——滩头雅罗鱼的溯河繁殖的母河川。近年来绥芬河水域的水产资源也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名贵经济鱼类大麻哈鱼的产量下降到每年只有800—1000尾。为了增殖绥芬河水域大麻哈鱼资源,恢复绥芬河母河川,1988年建立起东平县鲑鱼放流站。并于当年春季首次向绥芬河放流驼背大麻哈鱼苗80万尾,其中做标志鱼3万尾。今年6月至8月是放流驼背大麻哈鱼的洄游季节,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和东宁县鲑鱼放流站对这一人工放流科研项目进行了调查。截止今年8月末,已在绥芬河下水磨河段捕到驼背大麻哈鱼610尾,平均体重0.95—1.5公斤,平均体长40—50厘米,其中做放流标志的鱼5尾,被剪掉的仔鳍没有再生长出  相似文献   

2.
绥芬河滩头雅罗鱼的人工放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殖绥芬河滩头雅罗鱼类资源,开展滩头雅罗鱼人工孵化放流。1994~1996年5~6月,在绥芬河东宁河段采捕溯河亲鱼6 765尾,采卵7719.9万粒,利用自然产孵场生态条件孵化放流稚鱼5 972.5万尾。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1989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向绥芬河水系人工放流滩头雅罗鱼苗1566万尾。滩头雅罗鱼是我国稀有的经济鱼类之一,仅分布绥芬河、图们江流域。每年春暖河开,鱼群从河口溯游而上,在急滩上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首次向绥芬河水系人工放流滩头雅罗鱼苗1566万尾。滩头雅罗鱼为鲤科少有的溯河性洄游鱼类。每年春暖河开,鱼群从河口逆流而上,在急滩上产卵繁殖,故名“滩头雅罗鱼”。是我国稀有的经济鱼类之一,仅分布绥芬河、图们江流域。体重一投在0.5公斤左  相似文献   

5.
1994年4月10日,在位于黑龙江省东南边境东宁县境内冰雪初开的绥芬河上,鞭炮齐鸣、掌声震天,40余万尾大马哈幼鱼被顺利放入河中,欢快地告别故土,向大海游去。这是东宁县大马哈放流站从1988年开始,连续7年对大马哈鱼进行人工放流,并自1989年开始,年年都有放流标志的鱼游回故里,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大马哈鱼人工放流获得了进一步成功。农业部渔业局、黑龙江省水产局、牡丹江市水产局、东宁县水产局的有关领导,以及  相似文献   

6.
绥芬河是中俄共有的独立水系,它流经我省东宁县和俄罗斯注入日本海,河中盛产大麻哈鱼和滩头罗鱼等珍稀冷水洄游鱼类,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和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这两种鱼类濒临灭绝边缘。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上级水产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上世纪80年代末,东宁县鲑鱼孵化放流站建成,对以上两种珍稀鱼类实施人工增殖工作,16年来,该站在县水产局领导和组织下,累计放流大麻哈鱼苗739万尾、滩头鱼苗9900万尾。  相似文献   

7.
绥芬河三块鱼属(Tribolodon)鱼类的分类学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芬河是注入日本海的水系之一 ,其溯河洄游性鱼类种类较多 ,其中被当地渔民俗称“金滩头、银滩头和黑滩头”的鱼类是鲤科唯有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在分类学上一直都存在着争议。任慕连 ( 1 981 )将其归于三块鱼Tribolodonbrandti (Dybowski)的三个不同的洄游群体 ;尹家胜 ( 1 991 )认为金滩头和黑滩头为滩头雅罗鱼LeuciscusbrandtiDybowski的两个不同的洄游群体 ,而银滩头为黑滩头的性不成熟群体 ;董崇智 ( 1 995,1 996 )和张觉民 ( 1 995)认为存在两个种即珠星雅罗鱼Leuciscush…  相似文献   

8.
<正>滩头鱼Leuciscus brandti(Dybowski)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雅罗鱼属、滩头雅罗鱼种,学名勃氏雅罗鱼、滩头雅罗鱼、三块鱼(国际商品名)、远东雅罗鱼、亚细亚陆鱼,地方名有大红线、小红线、大白肚、金滩头、银滩头、黑滩头、高丽细鳞等,是鲤科鱼类中唯一溯河产卵的鱼类,分布于我国图们江及绥芬河流域下游纯淡水和河口的半咸水中。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笔者摸索出在土池中将滩头鱼水花培育成大规格鱼种的主要技术措施,即滩  相似文献   

9.
正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地方名:大麻哈鱼、秋鲑、大马哈鱼,是北半球著名的经济鱼类,栖息于太平洋北部(N33-N72)沿岸水域,是大麻哈鱼属在太平洋中分布相对广泛的一个种类。绥芬河水系大麻哈鱼类种群属于北太平洋亚洲群系滨海州地理生态种群,由日本海经下游(俄罗斯境内)溯入我国境内,每年9月上旬至10月末溯游到绥芬河东宁江段,是绥芬河水系重要的经济鱼类。我国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哈尔滨水产试验场于1956年在乌苏里江首次开展大麻哈鱼人工孵化放流;吉林省水产研究所于1962年在图们江开展人工孵化放流;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绥芬河滩头雅罗鱼孵化放流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绥芬河滩头雅罗鱼大批量人工孵化放流。1989年5~6月,在绥芬河东宁河段采捕、利用(?)河亲鱼3037尾,采卵1867万粒,利用自然产卵场生态条件孵化放流的雅鱼1323万尾(全长6.5mm)。  相似文献   

11.
正滩头鱼(Tribolodon brandit)为鲤科、雅罗鱼属,冷水性,是唯一在海水中生活的溯河性鲤科鱼类。体纺锤形,头长为吻长的2.7~3.6倍,吻尖、近圆锥形,吻皮突出于上颌前,口亚下位、弧形。分布于太平洋的亚洲沿岸,北自黑龙江河口,南至日本的本州富山县以北的沿海和河川。中国的绥芬河、图们江为其产卵洄游的河流,在绥芬河和图们江滩头鱼资源历来较为丰富,最高年产量  相似文献   

12.
勃氏雅罗鱼[Leuciscus brandti(Dybowski)]又名高丽细鳞、大红线、金滩头、银滩头,是鲤科唯一溯河洄游产卵的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图们江及绥芬河下游的纯淡水和河口的半咸水中。2006年,我市从吉林延边引进了该鱼进行了养殖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3.
绥芬河滩头雅罗鱼溯河生殖群体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绥芬河鲤科唯一溯河性洄游鱼类滩头雅罗鱼生殖群体生物学。通过1,793尾样品测定,对溯河期,产卵期,群体的年龄生长,体长体重,生殖力,性比,成熟系数,肥满度等主要生态学特征及种群数量作了研究。为开发,增殖这一稀有经济鱼类资源提供重要的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珠星雅罗鱼Leuciscus haronensis(Gunther)为鲤科鱼类中少有的溯河洄游类型。本研究采集了880尾2009年度绥芬河溯河洄游生殖群体样本,分析了溯河期、产卵期以及个体的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生殖能力、成熟系数、肥满度等主要生态学特征及种群数量。绥芬河珠星雅罗鱼生殖群体分三批溯河繁殖,即3月中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至4月末;5月初至5月中旬。每批次体色、性比、成熟系数、肥满度等均有所差异。其中第二批次洄游群体为主要的产卵群体。根据绥芬河珠星雅罗鱼的生态学特征提出了该鱼的增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图们江滩头鱼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滩头鱼Locus Brandti(Dybo-wski),又名三块鱼、勃氏雅罗鱼,俗称高丽细鳞、大红线等,为鲤鱼科鱼类中唯一生活在海水中的洄游性鱼类。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绥芬河、图们江。滩头鱼体长型、色彩艳丽、肉质细嫩、易上钩,是集观赏、食用、垂钓的鱼类品种之一。由于工业污染和酷捕滥捞,黑龙江、绥芬河、图们江中的滩头鱼资源急剧下降。仅图们江由建国初期年产滩头鱼2000吨左右下降至2000年年产几吨。滩头鱼在绥芬河几乎绝迹。由于滩头鱼肉味鲜美,多年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价格逐年上升,曾达到每公斤30多…  相似文献   

16.
滩头鱼是鲤科鱼类中唯一溯河产卵的鱼类,是集观赏、美食、垂钓于一体的优良养殖品种,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始终供不应求。本文介绍了滩头鱼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商品鱼养殖技术:在吉林省从5月上中旬开始喂养,到当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出塘,一般可将尾重50g~80g的滩头鱼鱼种饲养成尾重400g~600g的滩头鱼商品鱼,亩产可达500kg以上,亩利润可达9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记者:张建军\通讯员:高庆军)绥芬河是我省四大水系之一,经由东宁县和俄罗斯流入日本海,是中俄两国共有河流,有大麻哈鱼、滩头鱼等珍稀鱼类。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渔业资源呈现衰退态势。为保护好该河渔业资源,在县政府领导下,各涉渔部门联动,采取六项有效措施,实施从陆地到水体的综合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利用RAPD技术对绥芬河水系三块鱼属 (Tribolodon)的金滩头、黑滩头和雅罗鱼属的东北雅罗鱼 (Leucis cuswaleckiiDybowsk)进行属间、种间遗传物质相似性分析。样品取于溯河生殖洄游期 ( 4~ 6月 )。结果表明 ,金滩头和黑滩头种间的RAPD指纹图谱带型差异显著 ,平均带纹相似系数为 0 .3 0 ,遗传距离为 0 .70。东北雅罗鱼与金滩头和黑滩头属间的平均带纹相似系数分别为 0 .13和 0 .16,遗传距离为 0 .87和 0 .84。根据绥芬河水系金滩头和黑滩头间的遗传距离 ( 0 .70 ) ,将二者划分为 2个不同物种 ,即珠星三块鱼 (TribolodonhakonensisG櫣nther)和三块鱼(T .brandtiDybowski)。  相似文献   

19.
绥芬河珠星雅罗鱼溯河生殖群体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星雅罗鱼Leuciscus haronensis(Gunther)为鲤科鱼类中少有的溯河洄游类型。本研究采集了880尾2009年度绥芬河溯河洄游生殖群体样本,分析了溯河期、产卵期以及个体的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生殖能力、成熟系数、肥满度等主要生态学特征及种群数量。绥芬河珠星雅罗鱼生殖群体分三批溯河繁殖,即3月中...  相似文献   

20.
绥芬河鱼类区系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芬河是我国注入北太平洋日本海的第二条水系。由于该水系地处寒温带,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特殊,因而蕴藏着丰富的冷水性鱼类、溯河性洄游鱼类种质资源,仅大麻哈鱼类就有3种,每年5~10月回归溯河洄游:鲤科溯河性洄游鱼类有三块鱼、珠星三块鱼等,呈现出北太平洋日本海水系鱼类区系的特色,成为我国名贵珍稀经济鱼类地理分布的重要水域。在鱼类区系组成上,它与相邻的水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我国北方水域鱼类演替和区系划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绥芬河鱼类区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过研究。笔者在2005~2006年采集了大量的鱼类标本,整理和增补了10种鱼类,对绥芬河鱼类区系作了初步的概述,为我国北方水域鱼类演替、区系区划研究、开发利用及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