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摸清贵州省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免疫与野毒感染情况,利用g E-ELISA方法,对从贵州省181个规模猪场采集的3 192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29个规模场存在伪狂犬病阳性样品,场点阳性率为71.27%(129/181),检出538份阳性样品,样品阳性率为16.85%(538/3 192)。其中:种猪场场点阳性率为64.29%(18/28),样品阳性率为30.81%(65/211);免疫猪场场点阳性率为51.39%(25/47),样品阳性率为9.20%(110/1 196);其他猪场场点阳性率为81.13%(86/106),样品阳性率为20.34%(363/1 785)。对从26个免疫猪场采集的1 061份样品进行g B-ELISA抗体检测,发现场点免疫抗体阳性率为100%(26/26),样品阳性率为60.79%(645/1 061)。对来自屠宰场等16个监测场点的179份扁桃体样品进行伪狂犬病病毒荧光PCR检测,检出1份阳性样品。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规模猪场存在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且隐性带毒情况较为严重;疫苗免疫虽有一定的免疫效果,但个体免疫抗体阳性率不高。调查结果提示,贵州省应加强PRV野毒检测,掌握病毒基因变异情况,科学调整免疫程序,从而为全省规模猪场的伪狂犬病净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上半年,我们应用ELISA检测法,对惠州市的6个县(区)67个猪场(规模场25个,非规模场42个)的1 419份猪血清(规模场887份,非规模场532份)进行了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的检测,结果1 419份猪血清中,有77份血清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43%.其中规模场的阳性率为2.48%,非规模场的阳性率为1 0.34%.67个猪场中,有17个猪场检出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场阳性率为25.37%.其中规模场的场阳性率为24.00%,非规模场的场阳性率为26.19%.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山东省枣庄地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5—2020年对该地区的83家规模猪场和92家散养户采集3 634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75家养殖场户中有73家群体显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群体阳性率为41.71%。3 634份血清样品中有905份样品猪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个体阳性率为24.90%;并对不同养殖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地区的部分养殖场户的猪场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毒株,该地区的养殖场(户)应加强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山东省枣庄地区猪伪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5—2020年对该地区的83家规模猪场和92家散养户采集3634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75家养殖场户中有73家群体显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群体阳性率为41.71%。3634份血清样品中有905份样品猪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个体阳性率为24.90%;并对不同养殖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地区的部分养殖场户的猪场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毒株,该地区的养殖场(户)应加强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5.
为了监测我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伪狂犬g 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12年2月~2017年7月送检的我国11个省份925个规模化猪场的44809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925个猪场中有508个野毒阳性猪场,占检测猪场总数的54.91%,检出9153份阳性猪血清,平均阳性率为20.42%。其中种猪的野毒感染情况最明显,检出率较高,阳性率为23.19%;育肥猪的阳性检出率最低为17.22%。调查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群中仍存在PRV野毒感染。同时,本调查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日龄猪的PRV野毒感染情况及该病的流行趋势,为我国伪狂犬病的净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河南省郑州市2018年规模猪场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利用gE抗体ELSIA方法,对免疫过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的36个不同养殖规模的定点监测猪场,进行gE抗体检测。2018年1—12月,共检测血清样品1 057份,检出阳性场27个,场群阳性率为75.0%(27/36);检出阳性样品309份,样品阳性率为29.2%(309/1 057)。结果表明,郑州市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面较广,流行率较高,存在较高的疫情暴发风险。存栏500头以下规模猪场的gE抗体阳性率(69.8%)是存栏3 000头以上的规模场(19.1%)的3.65倍,表明养殖规模越小,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风险越大。利用荧光PCR方法对gE抗体阳性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32份,阳性检出率为35.6%(32/90),表明感染猪群的持续带毒、排毒现象较为严重。建议规模化养猪场加强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和gE抗体检测,及时淘汰阳性猪,同时结合隔离、消毒等综合防控技术,逐步实现猪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  相似文献   

7.
2016年9月,为了了解淮安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规模养殖场防疫情况,对淮安区3个示范基地场及全区26个乡镇养殖户1146份猪血清进行了伪狂犬病毒g E抗体和g B抗体的监测和分析。其中,3个示范基地场665份,非示范基地481份。结果显示,共检出ge抗体阳性血清116份,阳性率为10.1%。3个示范场中,有2个示范基地场猪中检出g E抗体阳性,场阳性率为66.67%;3个示范基地场665份血样中共检出g E抗体阳性血清87份,抗体阳性率为13.1%;非示范基地481份血样中,共检出g E抗体阳性血清29份,抗体阳性率为6.0%。结果表明,淮安区生猪有伪狂犬野毒感染或因母本感染野毒导致母源抗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龙岩市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和流行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2011-2015年龙岩市6个区县猪场共21 840份商品猪血清进行gE抗体检测及分析。结果显示,龙岩地区5年来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阳性的猪场占55.4%,血清阳性率为19.9%。新罗区、永定区、漳平市的野毒阳性猪场和血清阳性率高于平均值,这3个区县伪狂犬病流行较严重。上杭县、长汀县、武平县的野毒阳性猪场和血清阳性率均低于平均值。2012-2013年龙岩地区野毒阳性猪场少于其他年份、血清阳性率均低于其他年份,2014-2015年龙岩地区野毒阳性猪场、血清阳性率持续上升。综上所述,2011-2015年间,猪伪狂犬病野毒在龙岩市各区县间流行。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了解云南省猪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采用ELISA-gB和ELISA-gE抗体检测方法对云南省部分猪场送检的602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检出疫苗免疫猪场伪狂犬病的抗体阳性率为92.73%,未免疫疫苗的猪场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率为38.46%。说明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在云南省猪场中普遍存在,疫苗免疫过的猪场伪狂犬病的抗体水平较高,但不同阶段猪的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湖北省崇阳县猪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状况,应用PCR技术对来自崇阳县不同规模7个种猪场的126份公猪精液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阳性率为0;同时采取了这7个已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血清420份,采用了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鉴别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检出猪伪狂犬g E抗体阳性10份,阳性率为2.37%。结果表明,崇阳县猪群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但感染率较低,不同猪场感染差异大。  相似文献   

11.
广西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广西猪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状况,应用PCR技术对来自广西46个种猪场的1940份公猪精液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阳性率为0;同时对广西25个已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猪场的1455份送检血清,采用了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鉴别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检出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11份,阳性率为0.76%。结果表明,广西猪群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但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林琳  艾启青  刘燕 《猪业科学》2019,36(10):76-78
为了了解福建地区免疫过猪伪狂犬病疫苗的不同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本实验随机选取福建地区4种不同规模猪场共158个,应用gE-ELISA方法检测了10 577份血清样本。结果显示不同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场率分别为56.25%、61.54%、71.93%和71.19%,血清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16%、20.56%、31.11%和31.96%;商品猪群和种猪群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06%和30.18%。实验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规模猪场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且不同阶段猪群的感染差异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南京市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5年对南京市40个猪场660份猪血清进行了伪狂犬病毒gE抗体监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全市共发现7个抗体阳性猪场,场阳性率为17.50%;共检出gE抗体阳性血清31份,抗体阳性率为4.69%。经产母猪gE抗体场阳性率最高,达28.57%,血清gE抗体阳性数占总数的8.57%;而8个后备母猪场均没有检测到gE阳性抗体;断奶前仔猪的gE抗体阳性也相对较低。结果表明,南京市猪场仍有伪狂犬野毒感染或因母本感染野毒导致母源抗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苏州地区猪伪狂犬病的野毒感染情况,对苏州市3个市(区)的18家自繁自养规模猪场共971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伪狂犬病gB抗体和gE抗体的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971份样品中,伪狂犬gE抗体阳性497份,gE抗体阳性率为51.18%,其中生产母猪样品394份,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为63.2%;公猪样品130份,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为46.92%.结果显示,苏州地区中存在猪伪狂犬病痛毒感染,且某些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长沙市规模猪场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对市内47个规模猪场送检的1534猪血清样品和22个已免疫伪狂犬基因缺失苗规模场送检的1300份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对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gpI抗体,下同)和免疫抗体(gB抗体,下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长沙市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gpI抗体阳性率为20.9%,场阳性率为44.7%;22个免疫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gpI抗体阳性率下降1.8%,场阳性数下降4.6%。结果表明,通过利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科学免疫,同时配合伪狂犬野毒抗体检测技术可以控制和净化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流行。  相似文献   

16.
利用ELISA方法对猪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进行检测,分析2010—2014年连续5年来自东莞32个镇街820个养猪场点12 108份血清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2010—2012年,东莞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程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阳性率最低(8.37%),2013年开始反弹,2014年达到46.97%;每年各季度均能检出伪狂犬病毒gE抗体,其中2014年第二季度的检出率最高,但在第四季度有所回落。分析认为,2013年后东莞市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出现了新变异毒株;定期监测猪群的伪狂犬病毒gE抗体水平,尤其是种猪,及时淘汰阳性猪,仍是控制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8,(6)
山西2013年以来,即使使用gE基因缺失活疫苗免疫的猪场,也有母猪发生流产、仔猪疑似伪狂犬病病死情况,给养猪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16年、2017年、2018年项目组对山西不同地市的11个规模型种猪场调研证实它们使用的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大部分猪场母猪采取普免,仔猪采取3次免疫;共检测11个猪场母猪血样388头份,野毒感染阳性率为57.94%,最高阳性率为83.33%;仔猪血样727头份,阳性率为34.66%,最高为70.00%,只有一个猪场仔猪没有检出野毒感染抗体。另外,从疑似伪狂犬病病死猪病料检测出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19份。初步掌握了山西猪伪狂犬病免疫与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该病流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2011年1—11月,先后从湖南省19个规模猪场采集1 096份种猪血清、551份仔猪和肥育猪血清样本,利用gE-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湖南省19个使用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野毒血清抗体的监测与全面分析,结果共检出12份阳性样本,总样品阳性率为0.73%,4个猪场检测到伪狂犬病野毒抗体,猪场阳性率21.05%;显示伪狂犬病仍然在湖南省呈地方性流行,感染压力仍然偏高。种猪野毒总阳性率为0.64%,其中阳性场种猪的阳性率为6.19%,种猪带毒现象仍然普遍。在伪狂犬病阳性场的种猪群中,阳性样本主要集中在后备母猪及胎次较高的母猪群,表明近几年伪狂犬病控制在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但种猪阳性率偏高仍是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的关键。在所监测的19个猪场中,仔猪群的样品阳性率和伪狂犬病阳性场仔猪的野毒阳性率都低于对应的种猪群,但有个猪场仔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种猪却没有,表明仔猪野毒感染不容忽视;在仔猪伪狂犬病阳性场中,野毒抗体集中在1~4周龄、17~24周龄。由于仔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既可能来自感染,也可能来自母源抗体,因此在进行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分群、分阶段检测,了解检测样品的来源信息和免疫信息,以准确分析和把握流行动态。结果还表明,生长育成阶段后期有野毒感染,此阶段感染是伪狂犬病流行的重要特点,这与有些规模猪场只重视母猪免疫、忽视仔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有关。目前,疾病呈多重、复杂的趋势,使用优质的gE基因缺失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净化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加强环境消毒,细化生产管理,安全引种混群、注重后备猪的选择、加强定期监测工作,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遏制湖南省伪狂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掌握现有防疫体系下福建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采用HerdChek PRV gE—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09年10月送检的8个市40个规模化猪场1214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猪场有25个,占检测猪场总数的62.5%;各猪场血清样品中伪狂犬病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3.56%;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母猪群的伪狂犬病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2.46%,其中阳性率最高为55.83%;不同胎次母猪群的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其中以莆田和南平地区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张建明 《养猪》2020,(2):105-106
研究旨在了解酒泉市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为该病的防控与净化提供数据参考,于2018年3—10月应用ELISA法对该市部分地区16个猪场共742份血清样品进行PRVgE蛋白抗体检测。结果发现:该地区伪狂犬病野毒场阳性率为43.75%(7/16),129份样品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7.39%;其中散养场较规模化猪场阳性率高,分别为25.29%和10.55%;不同类别猪群阳性率存在差异,以保育猪最高(21.81%),种公猪最低(9.38%)。结果表明,酒泉市猪伪狂犬病野毒在部分猪场流行情况较严重,相应猪场负责人需提高对该病防控的警惕性,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