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目的】掌握广西农产品产地土壤硒资源状况,为各级党委政府安全利用农业硒资源,开发富硒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110个县(市、区)1153个乡(镇、涉农街道办)3,610,262hm2农产品产地土壤开展调查布点、采样监测与结果评价,以硒资源普查数据为依据,建立农业硒资源普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管理平台,直观展示农产品产地土壤硒资源普查成果。【结果】广西农产品产地土壤硒资源普查28,568个点位平均硒含量达0.49mg/kg,是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和0.7倍;各地级市农产品产地土壤平均硒含量范围为0.34~0.57 mg/kg,分别是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7~2.9倍和1.2~1.9倍。广西农产品产地土壤硒分级点位集中分布在富硒和足硒等级,占普查总点位的95.1%,具体分布是足硒点位13773个,占48.2%;富硒点位13404个,占46.9%;缺硒点位1371个,占4.8%;过硒点位20个,占0.1%;水田、旱地、园地富硒和足硒等级分别占各自普查总点位的95.4%、94.8%和95.1%。  相似文献   

2.
广西富硒区土壤耐硒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广西富硒区土壤中分离出多株耐硒菌株,为土壤硒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主要富硒区永福、巴马、玉林寒山、桂平、藤县等地采集田间土样,利用稀释平板法并通过加硒培养对耐硒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结果】筛选得到8株耐硒能力较强的菌株,其在固体培养基中对硒的耐受浓度均在10 000μg/m L以上。8株耐硒菌株中,YLB1-33耐硒能力最强,其在含硒量为29000μg/m L的固体培养基中仍能微弱生长。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表明,YLB1-6为蜡质芽孢杆菌、BMB2-1和TXB1-8为短小芽孢杆菌、GPB2-5为苏云金芽孢杆菌、YLB1-26和YLB1-33为地衣芽孢杆菌、YLB1-2和YFB1-8为粘质沙雷氏菌。【结论】耐硒菌株的发现对广西土壤硒资源利用、富硒农产品开发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广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广西富硒农业产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总结归纳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广西富硒农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富硒农业产业现状:企业积极参与,开发面积不断扩大;富硒品牌初步打响,富硒效益逐步显现;总结完善经营模式,逐步完善管理机制。主要存在问题:起步晚,政策扶持少,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技术力量薄弱,带动力不足的。【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加快生产技术研究、实施品牌战略,加强监管等建议,实现广西的富硒产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重庆江津区土壤-稻米系统中硒和重金属的含量及迁移特征,明确土壤硒与重金属元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江津区水稻生产规模较大4个镇,于水稻收获季节布点采集水稻及根系表层土壤,测定土壤-稻米中硒和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江津区受试区域88.9%土壤硒含量达足硒和富硒水平,59.3%稻米达到富硒大米的标准。土壤与稻米中的Se和重金属Cd、Pb、Cr、As、Hg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5、-0.118、0.132、0.102、0.371~(**)(P0.01)、0.102,土壤中As与稻米中As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稻米对硒和重金属富集能力为:Cd SeHgAs CrPb。【结论】江津区具有开发富硒稻米的潜力,但研究区内水稻对Cd和Se的富集能力较强,存在潜在重金属污染,要充分利用研究区土壤硒资源,生产安全且富硒的稻米,需要解决Cd超标的问题,同时要密切关注土壤As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安康富硒资源一是富硒面积大。全市54.2%的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0.2 mg/kg)以上水平;二是富硒地层厚。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米,硒资源丰富,开发富硒食品产业具有可持续性;三是富硒品质好。富硒浓度适中,不含有毒元素。同时,还伴生锌、锶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而其他一些富硒区往往有汞、铅等有毒重金属的伴生和超标,非常适合天然富硒农产品生产。这是大自然赋予安康人民的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进一步开发利用硒这一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6.
(续第3期第39页) 七、富硒农产品的生产途径 1.利用天然富硒资源土壤我国有世界硒都湖北恩施,中国硒都陕西紫阳、贵州开阳,海峡硒都福建诏安,还有浙江龙游,湖南桃源、新田和浏阳,江西丰城,四川成都、万源,山东枣庄,青海平安.据报导:湖北鄂西地区每公斤土壤中硒含量达25.57毫克,一般地区0.31毫克.湖南省桃源县硒资源调查结果:全县土壤中硒含量的平均值为每公斤0.733毫克,是世界土壤硒中位值的1.83倍,是中国土壤硒背景值的2.53倍.我们要充分利用天然富硒资源土壤,大力开发天然富硒农产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不同地质背景的环境质量和产出富硒农产品的质量,评价不同研究区富硒农产品的优劣.[方法]研究了汕头市后坪、林招、金浦、兴平、东坑5个富硒土壤区Se的分布特征、成因来源以及所产出的富硒农产品,分析了研究区Se的迁移、转化和富集规律,按地质背景的不同分析了土壤有益元素、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及其对农产品品质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农产品的富硒主要受农产品类型、地质背景特征和土壤Se有效性的影响.[结论]农产品富硒的机制和Se的来源主要受不同地质背景下农产品对重金属元素吸收系数及营养元素含量高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高陕南农产品富硒品牌营销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党伟  余谦 《湖南农业科学》2009,(11):111-113,121
硒是人体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抗衰老、防癌等显著功效.如今,富硒农产品以其鲜明的形象和安全的品质成为新的消费潮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富硒资源也是安康最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在分析安康农产品发展现状后,就如何发挥安康富硒资源优势,打造安康市农产品"富硒"品牌,借助"富硒"品牌提升安康市富硒农产品市场营销竞争力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柳江区土壤硒资源状况,为当地利用农业硒资源,开发富硒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柳江区撤县设区前的12个镇的耕地土壤(水田、旱地)开展调查布点、采样检测及结果评价。以硒资源普查数据为依据,按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格式建立柳江区硒资源普查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制作柳江区土壤硒含量分区图,直观地展示柳江区土壤硒资源普查成果。结果:柳江区耕地土壤1601个普查点位硒含量在0.09~5.99mg/kg,其中,中位值为0.54mg/kg,平均值达0.59mg/kg,是全国土壤平均硒含量0.29mg/kg[1]的2.0倍,是广西耕地土壤平均硒含量0.49mg/kg[2]的1.2倍。柳江区12个镇耕地土壤平均硒含量在0.36~0.91mg/kg,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全国耕地土壤平均硒含量的1.2~3.1倍;与广西平均水平相比,有高有低。柳江区耕地土壤普查点位土壤全硒含量分级相对集中在富硒和足硒等级,占普查总点位的98.9%,缺硒和过硒等级点位占普查总点位的1.1%,其中缺硒点位8个,占普查总点位的0.5%;足硒点位544个,占普查总点位的34.0%;富硒点位1040个,占普查总点位的65.0%;过硒点位9个,占普查总点位的0.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研究富硒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促进富硒农业高效发展。【方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询问、查找文献资料等方法,从科技创新角度分析广西富硒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注重富硒农业开发,具备良好科研基础和条件,但在科研水平、标准体系、创新平台、科技人才、企业研发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短板,亟需政策扶持。【建议】加快广西富硒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议包括:加强科技研发力度;健全富硒标准体系;提档升级创新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交流合作;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促进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安康硒资源分布状况及富硒农产品开发现状,分析了安康硒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康硒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白及富硒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种植年限白及生长土壤中全硒的含量、白及不同采收时期和不同部位植株中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探讨白及块茎中硒元素随采收时间的动态特征,分析白及块茎的富集特征,讨论白及生长土壤与植株间硒的相关关系。【结果】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硒元素含量高于人工栽培的白及土壤硒含量,且野生白及土壤硒含量约是人工栽培的3倍;不同种植年限下白及土壤硒含量为3年 2年 1年,而不同种植年限下白及块茎硒含量为1年 3年 2年;白及叶中硒含量高于须根和白及块茎,白及块茎硒随种植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须根和叶中硒含量随种植时间延长先降低后增加。【结论】白及叶中硒元素与土壤中硒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白及须根中硒元素与土壤中硒元素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广西硒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对人类的生命活动有着多项重要作用。通过介绍广西的硒资源分布情况,分析当前广西硒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利用广西丰富硒资源,让富硒产业成为富民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玉米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为富硒玉米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同一环境中48块样地土壤及其收获的玉米籽粒为材料,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及玉米的硒含量,分析玉米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土壤平均硒含量增加,玉米平均硒含量随之增加;玉米平均硒含量与土壤平均硒含量的比值为0.196 3~0.201 6,玉米对土壤硒的吸收稳定。【结论】玉米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具有正相关性,在发展富硒玉米时,选择硒含量较高土壤种植玉米,以保证玉米产品的高硒含量。  相似文献   

15.
宜宾市富硒农产品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对宜宾市富硒农产品开发优势、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并提出促进富硒农产品良性发展的建议,主要涵盖的内容:详尽调查硒资源分布;制定硒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富硒食品标准体系;培育壮大富硒龙头企业;加强地域品牌建设;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韩爱武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4):157-158
该文阐述了潜山市硒锌资源含量、面积及分布现状,分析了潜山市富硒与富锌土壤质量优、区域产业基础好、农产品富硒占比高、政府重视等优势,指出了富硒富锌农产品的开发区域和方向,提出了树品牌、提质量、强宣传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对宜宾市富硒农产品开发优势、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并提出促进富硒农产品良性发展的建议,主要涵盖的内容:详尽调查硒资源分布;制定硒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富硒食品标准体系;培育壮大富硒龙头企业;加强地域品牌建设;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发展富硒产业有利于充分开发我国富硒土壤资源,改善各地区硒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现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分析富硒产业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统计数据,对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富硒产业起步较晚,依赖当地硒资源与政府扶持;富硒产品类型多样,但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健全,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硒资源分布状况、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政策、品牌和营销意识.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的建议,以发挥其社会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研究恩施茶区土壤及茶叶中硒含量,为湖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湖北恩施地区93个茶园的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恩施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变幅为0.13~43.50mg/kg,平均含量为1.52mg/kg,高于全国土壤元素平均值(0.1 mg/kg),属富硒土壤;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变幅为0.040~1.03mg/kg,平均硒含量为0.16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0.08~0.12mg/kg)。土壤中pH值范围在4.5~5.5时,土壤全硒含量与茶叶硒含量呈显著相关(r≥0.90)。【结论】恩施茶园大多为富硒茶园,茶园土壤pH值保持在4.0~5.5区间有利于茶树对土壤中硒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甘薯自然富硒能力测定及施硒方式对甘薯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富硒栽培技术,筛选富硒能力强的甘薯品种,使甘薯硒含量达到地方标准要求,为改善广西甘薯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栽的10个甘薯品种为材料,在大田土壤含硒量0.38 mg/kg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甘薯品种自然富硒能力的差异;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于薯块膨大期采用土施、喷施、土施+喷施3种方式对甘薯植株进行施硒处理,分析3种施用方式和不同施用量对甘薯成熟期薯块硒含量及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甘薯品种成熟期薯块硒含量变幅为0.0031~0.0137 mg/kg,不同甘薯品种茎叶硒含量均高于薯块硒含量;施硒处理后,甘薯薯块中的硒含量增幅为39.13%~192.75%,产量增幅为0.15%~27.68%。【结论】10个甘薯品种中,桂紫薇薯1号富硒能力最强;不同施硒方式可显著提高甘薯薯块硒含量,甘薯富硒效果为:土施+喷施喷施土施,施硒后对鲜薯产量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