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将粮食晒干,装进缸里,接着把松脂含量较高的松柴砍成拇指粗细的枝条,长短以贮存粮食的厚度为准,垂直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01,(5)
海带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奇特作用,就是它能用于粮食保鲜。在储粮缸里,放进干海带,可以杀死害虫,抑制霉菌,使粮食不会发生霉变。海带具有很强的吸湿能力,试验表明,如果在100千克粮食内放入1千克干海带,7天内海带就能吸收粮食中3%的水分,把海带取出后,经数十分钟海带就可以放出它吸收的水分。一份海带可以反复使用20次,也不会减弱它的吸  相似文献   

3.
《当代农业》2009,(5):18-18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合理的粮价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方面,现阶段我国粮价偏低,而农民种粮成本高,因此粮价要逐步提高。且上涨空间很大。现阶段粮食等农产品成本相对较高,把农民通过粮食涨价带来的好处和政府给的补贴基本给抵消掉了。  相似文献   

4.
河北邢台市隆尧农民张平亮发明了一种名为“奇升”的小吊机装置,利用此机械,可轻轻松松把粮食提上房顶。他先是用木棍做支架,再添上一个滑轮,一个简单的提升器就做成了,人站在院子里就能把粮食提到房顶上。  相似文献   

5.
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是2005年中央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在一些粮食产区,减少农业税和粮食直补政策,已经给许多农民带来了实惠。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全国不少地方的农资价格节节攀升,把农民朋友得到的这些好处给抵消了不少。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  相似文献   

6.
鱼养在缸里,花栽在盆里,都是平常事.假如让水里的鱼和盆里的花结成亲家,简单说也是鱼花共养,把动物和植物养在了一块儿。  相似文献   

7.
陈真真 《吉林农业》2011,(7):294-294
桦甸市桦源粮食经销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00万元,是一家从事粮食(玉米)收购、加工(烘干)、销售与一体的民营粮食企业。公司自成立已来,以农民的需求为经营导向,以农民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秉着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真正把服务三农做为公司的最高目标,立志打造桦源的百年基业。  相似文献   

8.
王宪魁强调。加快水利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龙江农业发展潜力在水、粮食增产在水、农民富裕在水,把水利工程建好了,就能够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让全国人民的饭碗里装更多龙江粮,让龙江广大农民“银子”缠满腰。  相似文献   

9.
张宝林 《新农业》2004,(10):4-5
近几年,我国粮食连年减产,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种粮积极性不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这一问题。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中突出明确了一条,就是“建立直接补贴机制,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即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直补机制,简单地说,就是把原来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一种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0.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建立粮食直补机制是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所做出的重大决策。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据对两年来粮食直补政策在浦江县的执行情况分析,粮食直补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田面积的稳定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实现了预期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编前话:5月,全国粮改会上,朱基总理的重要讲话不但扼要地阐明了要尽快优化、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的必要性,而且通过下调粮食收购价、缩小按保护价收购范围等,把农民进一步推向市场。举一反三,其实际意义又何止于粮食。他用粮食这一主要农作物为例,向全国农民揭示了在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总结了辽宁省粮食局2008年开展的“农民种植粮食成本调查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较系统地阐述了“农民种植粮食成本调查”的全过程,以期促进全国各地开展的“农民种植粮食成本调查”更具有统一性、规范性、科学性,使调查成果成为国家进行粮食宏观调控、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温岭农民杨理元,以其敏锐的市场意识发掘出了一个独特的“市场”,在自家的咸菜缸里找出了一条致富路。去年,他靠腌制咸菜获利70余万元。 杨理元腌制咸菜已有10多年历史,并在当地小有名气。早在80年代中期,杨理元发现,虽说这些年人们吃得越来越好,花样越来……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7,(23)
正在内蒙古通辽市,一种名为"粮食银行"的储粮、销售模式逐渐开展起来。农户的粮食经过吸粮机抽样、过磅称重后,可以像存钱一样把粮食存进"粮食银行",工作人员会把一本"粮食存折"送到农民手里。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粮,也可以随时变现,甚至可以用粮食换回农资产品。"粮食银行"还可以为农户提供烘干、仓储等服务,农民不用担心存进银行的粮食会变质发霉,也省去了翻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在世纪之交乃至21世纪,粮食供需不平衡仍是主要矛盾,需大于供的状况将会长期存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重视农村工作,特别是要把粮食生产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要依靠科技,通过发展规模经营,增加投入来保证粮食种植面积,保证产量,稳定社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补贴的政策绩效与粮食累进补贴方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2004年以来国家将以前实行的由流通环节改为直接补贴农民的粮食补贴政策产生的绩效:即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分析了不与当期播种面积和价格挂钩,而与当期农民实际种植面积和售粮量挂钩,向农民进行粮食直接补贴方式的局限性.提出把农民经营土地的面积和出售粮食的数量结合起来,实行累进补贴的粮食补贴方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从2002年9月起,安徽的来安、天长等粮食主产地先后开始“直补”试点,把国家以保护价形式通过国有粮食企业补贴农民的方式,转变为将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这项改革不仅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而且将深刻影响粮食产销的大格局。长期以来,国家在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利益上拿出了大量补贴,但由于补在流通环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企业对政策的依赖性,使企业出现“收粮靠贷款、储存有补贴、亏损就挂账”的现象,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有关专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粮食产销市场化,但是必须找到一个既能保护农民利益,又能减轻财政负担的办…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离开他们的积极性,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中,一些地方片面强调"压粮扩经",农民纷纷把种植粮食转为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一部分人增加了收入,淡化了种粮的积极性,在种经济作物的同时,也可能破坏了种植粮食的生态环境,为以后粮食种植埋下隐患.农业专家提出,一些地方农民把种稻田改为种杨树,从短期看,种杨树可能会比种稻谷划算,但是稻田耕作层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形成,而种杨树七、八年砍了以后,耕作层就完全被破坏了,那时候想要再改回来,就非常困难了.这种短期行为,究竟能为农民带来多少好处,实在不好预计.要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就必须让农民从粮食生产中获得经济效益,切切实实得到实惠,因此政府必须对种粮农民加以组织引导,强化服务,提供利益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也是西峰区区情决定的。近年来,西峰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不断扩大经济作物面积的同时,绝不放松粮食生产,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结构调整的基础。按照“稳定粮食生产,就能稳定农民收入,就能为结构调整争取主动”的思路.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粮食播种面积最低“警界线”.要求全区粮食播种面积最低不能少于45万亩。其中小麦22万亩,玉米7万亩。其它粮食16万亩。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各国把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都作为自己财政支持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安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新形势下国家财政支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本丈通过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与国家财政支持分析和国际比较,正确定位我国财政支持应以增加农民收八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为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