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刘峰  禹兰景 《防护林科技》2014,(11):104-105
针对石质山地干旱薄土层立地类型的特点,采用4种造林模式(侧柏容器苗造林、油松容器苗造林、山杏容器苗造林、油松+山杏混交容器苗造林),重点推广了轻型基质、空气控根等容器育苗造林新技术以及高标准整地、引水上山、施用保水剂、覆盖等综合配套抗旱造林技术,营造水土保持林73.4 hm^2,造林成活率95%,平均保存率92%,成为三北石质山地抗旱造林的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2.
油松是山西造林绿化应用最为广泛的针叶树种,容器育苗是油松的主要育苗方式.从苗圃地和容器选择、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播种及幼苗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油松容器育苗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油松全光容器育苗技术是一项新的育苗技术。从育苗地选择、育苗容器选择、营养土配置及土壤消毒、装袋及排放、种子消毒和催芽、播种以及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油松全光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4.
油松具有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介绍了油松的生物学特性、油松容器育苗技术以及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正>石灰岩干旱荒山大部分为经过多年造林剩下来的硬骨头山,常规技术造林成活率很低。为此,在遵化市石灰岩干旱荒山,于1990~1992年进行了油松、侧柏、山杏容器育苗造林试验,3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867万公顷,成活率均达到94%以上,达到了当年育苗,当年造林且一次成林的良好目的。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山杏容器育苗及雨季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辽西山地山杏容器育苗及其造林技术措施的研究,提出了山杏容器育苗的各项技术措施,以及造林时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措施.不但延长了造林时间,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高,而且为加快辽西地区林业建设步伐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提高辽西地区造林成活率的措施,在朝阳市开展了以山杏、侧柏、油松、火炬树4种常规造林树种,利用容器和覆膜处理进行保水抗旱对比试验,比较各树种在生长量、成活率和抗旱生理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山杏、油松、侧柏和火炬树使用容器的成活率、苗高和地径均大于未使用容器的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山杏、侧柏、油松和火炬树的膜瓶处理中含量均最高,膜瓶和瓶的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瓶和膜的使用可以提高4种植物的抗旱保水能力;丙二醛含量在山杏和油松的膜瓶处理中为最低,瓶和膜瓶的处理差异不显著,有瓶的处理比无瓶的处理表现出了较好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油松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2年生苗木合格率达到95.3%,其中Ⅰ级苗81.2%,Ⅱ级苗14.1%.同时,该技术可有效减少育苗工序,降低育苗成本,提高成活率和出圃率,是油松育苗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1997年,前郭县采用山杏容器育苗技术造林,解决了山杏直播造林和常规育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难题,为尽早嫁接大扁杏并建成大扁杏基地创造了条件,获得了很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1年生山杏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选用Φ13 cm×18 cm,Φ16 cm×20 cm,Φ18 cm×20 cm,Φ21 cm×21 cm,Φ25 cm×25 cm 5种规格的育苗容器,进行了山杏移植容器苗适宜容器规格的筛选试验。以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培育1~1山杏移植容器苗。结果表明,规格Φ18 cm×20 cm的育苗容器既能满足山杏苗木生长,投资又相对较低,是筛选的适宜育苗容器。  相似文献   

11.
为缩短移植容器育苗的周期,找出移植容器育苗的最佳育苗周期,以油松、侧柏为研究对象,于2005、2006、2007年对其裸根苗及移植容器苗进行3次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油松、侧柏移植容器苗14d苗木即可成活,缩短了油松、侧柏的容器育苗周期。速成移植容器苗,新生根数量明显的多于常规移植容器苗。新生根平均长度低于常规苗,不窝根,容器外无苗根;苗木无新梢生长,苗木抗恶劣环境高。油松、侧柏速成移植容器苗的育苗和造林成活率均为98%,明显的高于常规容器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油松是北方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利用塑料容器培育油松苗木,不仅育苗速度快,而且造林时间长、成活率高。从床面设置、基质选配、种子催芽等方面介绍了东会林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油松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分析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育苗成本及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容器袋油松育苗长期以来多在林区进行,营养土多用山林里的腐殖土配制,费时费工很不经济,而且破坏林区植被。自2004年3月开始,笔者经过3年的容器袋油松就地取土育苗试验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容器袋育苗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试验和工作总结,提出了宜君县油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主要包括育苗苗圃地及容器选择、作床、配土、种子处理、点播、苗期管理、造林时间及苗木选择、整地等技术。  相似文献   

16.
山杏容器育苗及其雨季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山杏容器育苗及其雨季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育苗地选择、作床、营养土配制与消毒、种子处理、装土、摆杯与播种、苗期管理、雨季造林技术等。提出了山杏容器育苗时间,在3月25日至4月5日播完;至少要生长100 d以上才能上山造林;雨季造林以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造林最佳时间;起运苗木时要控制容器袋内含水量,以不易散坨为标准;栽植时要掌握适当深栽、薄膜割开等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油松移植容器苗适宜容器规格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油松留床苗为试材,选用16 cm×16 cm,18 cm×18 cm,21 cm×21 cm,25 cm×25 cm 4种规格育苗容器,进行了油松移植容器苗适宜容器规格的筛选试验。以育苗容器的培育成本和生长量为指标进行秩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规格21 cm×21 cm的育苗容器属于既能满足苗木生长、投资又相对较低的适选育苗容器。  相似文献   

18.
从育苗地选择、营养土配制、作床、消毒、种子处理、装土、摆钵、播种、苗期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辽西地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同时阐述了油松的抢墒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9.
容器育苗是目前苗木生产中比较先进的育苗技术,推广范围不断扩大。本文介绍了阳城县油松容器育苗与山地育苗的对比试验,再次证明容器育苗能使苗木根系保持完整无损的自然状态,可以极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据多年实践,总结出采用永久性钢架屋脊塑料大棚培育油松容器苗的技术方法,包括建棚、整地、播种、管理,并对塑料大棚内、外5年间油松容器苗的高生长及造林成活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用大棚技术培育出的油松容器苗。不仅在高生长上明显优于棚外容器苗。而且造林成活率也有显著提高。该技术能有效缩短油松育苗周期。加快晋北地区造林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