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s Deyrolle(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 形态成虫:体长47—68毫米,体宽15—21毫米,黑褐色,头具细密刻点,前额两侧各有一条横沟,额区有粗密刻点。触角柄节和鞭节黑色光滑;自第三节起以下各节为棕红色,第三节至第九节端部内侧显著膨大,第九节膨大呈刺状;各节均被灰色绒毛,内缘有许多弯曲细刺,雄虫触角超出体长三分之一,雌虫较体略长。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对橙黄色或橙红色的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核桃果实害虫核桃举肢蛾的触角超微结构特征,为进一步利用触角代学通信系统开发新的防治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核桃举肢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及其鳞片细微结构分别进行观察。【结果】核桃举肢蛾触角为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雄成虫鞭节分别由45和51个亚节组成。雌雄成虫触角上存在9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B9hm氏鬃毛、锥形感器和钟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耳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各有2种类型,即长曲毛形感器和长直毛形感器、Ⅰ型耳形感器和Ⅱ型耳形感器、具缘毛腔锥形感器和无缘毛腔锥形感器。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亚节上的分布与数量各不相同,感器主要着生于触角腹面,长曲毛形感器和钟形感器仅存在于雄虫触角上。雌雄成虫的B9hm氏鬃毛分布于触角基部,且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触角柄节、梗节表面布满鳞片,鞭节除末端一节无鳞片外,各亚节背面和侧面均覆盖有鳞片,腹面无鳞片。鳞片上分布有小孔、纵肋、横梁和小梁等细微结构。雌虫各亚节鳞片上的纵脊间距、纵脊宽度、横梁长度和小梁长度均大于雄虫。小孔主要分布于触角柄节、梗节及鞭节基本的部分亚节上,小孔类型可分为单孔、双孔、三孔、四孔、五孔、六孔和七孔。不同部位鳞片上小孔的类型和分布存在差异,雌虫触角柄节鳞片上小孔类型比雄虫丰富,雄虫触角梗节和鞭节鳞片上小孔类型比雌虫丰富。【结论】本研究可明晰核桃举肢蛾触角感器类型及鳞片上小孔等超微结构特征,其具体功能还需结合电生理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1974年开始对竹小蜂进行观察,经过三年多时间,初步摸清了竹枝小蜂发生发展的规律。竹枝小蜂成虫分为两种,以蛹越冬的成虫为黑黄色。体长雌虫8—9毫米,雄虫4—5毫米。触角肘状,三节构成,有细毛,足6只,每足3节,均有细毛。翅展7—9毫米,灰褐色,头部有明显皱纹,  相似文献   

4.
涟篦夜蛾Episparis tortuosalis Moore在海南岛尖峰岭是麻楝的一种常见食叶害虫,1973年在广西夏石林业试验站苗圃中的麻楝苗木,曾遭此虫的严重为害。据印度森林昆虫学记载,此虫在印度为害麻棟和黄兰。在1973至1974年期间,我们对此虫进行了初步观察和药剂毒杀试验,现整理如下。一、形态 (一)成虫雌虫体长21毫米左右,翅展49—56毫米;雄虫体长18毫米左右,翅展45—50毫米。体褐色,胸部和腹部具粗毛,雄虫比雌虫体色略深,色泽也较清晰。触角雌虫丝状,雄虫2/3为羽状,端部丝状。前翅前缘直,外缘自翅尖1/3处微内削。后翅外缘中部外凸,然后内削。雄虫前翅外缘线、亚外缘线、后横线白色,中线、基线也白色,但较模糊,有一白色新月形  相似文献   

5.
柿蒂虫是柿树食果性主要害虫之一,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对柿果产量影响极大。博爱县近二十年来普遍发生柿蒂虫,造成柿树产量大幅度减产。为了及时防治虫害,促进柿树高产稳产,我们对柿蒂虫进行了几年的观察研究,摸索到一些防治方法,现简介如下。一、形态成虫:雌成虫体长7毫米,翅展15-17毫米。雄成虫较小,体长5.5毫米,翅展14-15毫米,头部黄褐色,有金属光泽,触角鞭状,复眼红褐色。腹部及翅紫褐色。胸部中央黄褐色,前翅近顶角处有一金黄色横带,前后翅缘具细毛,尾及脚黄褐色,腿节上着生与翅同色的一丛毛。  相似文献   

6.
云南木蠹象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对云南木蠹象雌雄成虫触角上的感器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木蠹象成虫触角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7个亚节组成.在雌、雄成虫触角上均存在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脚形感器、芽形感器、端指形感器和腔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端指形感器的数量较多;此外,雌成虫触角还有双芽形感器,雄成虫触角上还有耳形感器.与端指形感器、脚形感器、双芽形感器结构相同的感器在鞘翅目已有的研究资料中还未见报道.是新发现的昆虫触角感器.对云南木蠹象触角不同种类感器的形态、分布以及雌雄间触角感器的分布和数量差异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7.
<正>华北落叶松叶蜂(学名待定)属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在丰宁县为害华北落叶松,大发生时可将大片松林的针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为摸清其生活习性,寻求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1981年开始对该虫进行了室内和野外饲养观察,现整理报告如下。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5.9—6.2毫米,翅展12.5—14.2毫米。头大部黄色,触角窝至后头黑色,具刻点和茸毛。复眼裸,黑色。单眼3个,呈钝三角形排列。触角丝状,9节,具茸毛,背面黑褐色,腹面黄色;柄节圆柱形,  相似文献   

8.
<正> 松艺夜蛾(Hyssia violascens Hampson)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取食马尾松针叶。1984年该虫在我省宁德、建阳、福州等地猖獗成灾,被害马尾松林远看似火烧状,损失严重。这种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84—1985年在闽侯、霞浦等县观察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防治试验. 一、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16—17毫米,翅展37—38毫米,触角丝状。雄成虫体长14—16毫米,翅  相似文献   

9.
柠条豆象属鞘翅目、豆象科昆虫,它主要为害小柠条等锦鸡儿属植物的种子,是柠条林木的一大害虫。一、柠条豆象的形态特征成虫椭圆形,长3.5—5.5毫米,宽1.8—2.7毫米,体被灰白色绒毛。鞘翅,足黄褐色,头和前胸背板兰黑色。鞘翅上有数列刻点沟。雄虫触角锯栉齿状,长约4毫米;雌虫触角锯齿状,11节,长约3毫米。幼虫老熟时体长4—5毫米,头黄褐色,体淡褐色,多皱纹,弯曲呈马蹄形。卵椭圆  相似文献   

10.
双条杉天牛是我国柏类植物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在树皮下串食危害,造成树势衰弱,针叶渐枯。阜阳市1988年发现该虫危害,并呈蔓延扩散态势。一、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11~17.2毫米,雌成虫体长10.6~18.5毫米,体形扁阔,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头部黑色,口器朝向前下方。雌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2,雄虫触角略短于体长。前胸黑色,两侧缘呈弧形,具有淡黄色长毛,背板中部有5个光滑的小瘤突,排成梅花状,中后胸腹面均有黄色绒毛。鞘翅上有两条棕黄色或驼色横带,表面较光滑细腻,油浸状,色较暗,中部黑色横带常连成一片。雌虫鞘翅与前胸长度之比为1∶3.11。足黑褐色,被黄色竖毛。腹部棕色,被黄褐色毛。卵长2毫米,白色。幼虫扁圆形,老熟的幼虫体长22毫米,中等粗,初龄淡红色,老熟乳白色。头颅黄褐色,上唇横椭圆形,淡黄褐色,下唇舌小,被细绒毛。无侧单眼,触角3节。前胸扁平,背板有一个“小”字形凹陷及4块黄褐色斑纹,其上密生红褐色刚毛。前胸腹板中腹片分界不明,后方中部有一对圆形的光滑区,足长为光滑区的1.5倍,腿节与胫跗节约等长,前跗节端部尖,褐色。气门宽椭圆形,褐色,位于中胸的一对最大。肛部3裂。蛹长20~25毫米,谈黄色,头部下倾于前胸下...  相似文献   

11.
栗山天牛为柞树蛀干害虫,属鞘翅目,天牛科。 一、形态成虫长琵琶状,雌虫体长41~50mm,雄虫体长37~45mm。虫体灰黑色或棕灰色,密被黄色短绒毛。触角浅黑色,竹节状,雌虫触角长度与虫体相仿,雄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75倍。  相似文献   

12.
(3) 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Linnaeus)[鞘翅目,天牛科] 别名:青杨天牛;山杨天牛;青杨枝天牛。形态成虫体较小而窄,长形,基底黑色;全身被淡黄色绒毛,混杂黑灰色长竖毛。头被浓密黄色绒毛;雄虫触角约与体等长,雌虫约为体长5/6;柄、梗两节约为黑色,第3节长第于4节,第3节起雄虫各节前半部为黑色,后半部被银灰色绒毛,雌虫各节前1/3为黑色,后2/3被银灰色绒毛。前胸背板近于圆柱形,长、宽约相等,密布粗刻点,背板中区  相似文献   

13.
带岭新松叶蜂(Neodiprion dailinge—nsis Xiao et Zhou)主要为害红松幼树,幼虫多在树冠下部取食针叶。其形态及生活习性如下:一、形态特征1.成虫:雌虫体长6.5—8.2毫米,翅展17—18毫米。触角基部两节红褐色,其余各节黑褐色。头、胸部红褐色,上腭端部黑红色.足红褐色。翅透明,翅痣中央淡黄褐色,翅脉  相似文献   

14.
筛胸梳爪叩甲触角感器的电镜扫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筛胸梳爪叩甲成虫触角的感器类型、数量、形态及分布特征,比较雌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筛胸梳爪叩甲雌、雄成虫触角由1节柄节、1节梗节和9节鞭节3部分构成。雌成虫包括8类触角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弯膝形感器、鱼钩形感器、钉帽形感器、圆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又分2种亚型,锥形感器分3种亚型。雄成虫除上述8类感器以外还分布有1类凹槽钉形感器。在筛胸梳爪叩甲成虫触角上分布较多的前3种感器依次是毛形感器Ⅱ、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除凹槽钉形感器外,其他同类感器在雌、雄成虫触角上的数量及分布差异不显著。基于各感器的形态、数量及分布,对筛胸梳爪叩甲各触角感器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尺蠖是我场近几年来杨树主要害虫,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危害树芽、嫩叶,严重时一树有虫达千条以上,把整株树叶咬食殆尽,使长势衰弱,且易引起杨树溃疡病和腐烂病,致使整株死亡。为了保障林木的正常生长,几年来对杨尺蠖进行了观察,并开展大面积防治。现将观察及防治情况整理如下,提供参考。一、形态略述(一)成虫.雌雄异态。雌蛾无翅,体呈纺锤形,头和胸部较小,腹部肥大,体长10—16毫米,触角丝状,蛾体密布灰褐色绒毛,足细长,善爬行。雄蛾有翅,展翅28—38毫米,体长9—14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三角形,灰褐色,中部有黑色鳞片,并具波状纹三条,后翅灰白色。  相似文献   

16.
亚美尼亚木蠹蛾Cossus Cossus armeniaca Rthsch.1912(Daniel,1956),模式标本原产于苏联亚美尼亚的Hadjin。1982年6月在我国新疆阿尔泰首次采到该亚种标本,雌雄虫均小于模式标本。 雄虫体大型,呈灰褐色。体长24毫米,翅展60毫米。触角为单栉状,伸达前翅前缘几乎1/2处,鞭节为66节,端部节明显细短。下唇须灰褐色,长不过复眼前缘。头顶毛丛及领片为灰色,肩片为杂色。前胸后缘毛黄白色;中胸背板灰色,  相似文献   

17.
刺槐袋蛾(Acanthopsyche nigraplga Wileman)属鳞翅目袋蛾科。国内分布除江苏外,文献记载还有北京、河北、山东、辽宁等地。国外分布日本。幼虫主要为害刺槐、中国槐,也为害檀树、榨树、竹、杉木等叶片,文献记载还为害柏、核桃等。此虫以卵在袋囊成虫羽化后蛹壳内越冬,这在袋蛾科昆虫属少见。我们于1980—1984年对此虫进行袋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形态特征 (一)成虫 雄成虫体长9毫米左右,翅展23毫米左右,体黑褐色,被黑色浓毛,触角黑褐双栉齿状,前翅基部1/3处,后翅基部1/2处布有黑色鳞毛,前后翅的近端半部透明可见翅脉。雌成虫体长13—15毫米,  相似文献   

18.
脐腹小蠹成虫触角结构与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脐腹小蠹雌、雄成虫触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脐腹小蠹雌雄成虫之间触角形态及感器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触角锤头部感受器数量最多,约占全部感器数量的98.4%.触角上的感受器类型可以分为4种:锯齿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分别约占全部感器数量的57.7%,28.6%,12.6%和1.1%.锯齿形感受器在触角各部均有分布,其中,锤头部的约占全部锯齿状感受器总数量的99.2%,柄节和鞭节数量只占0.8%;芽形感受器被埋于触角锤头部锯齿形感受器下面或者分散于锤头部端部;锥形感受器散生在锤头部端部边缘,与芽形感受器混生;刺形感受器分布于柄节和鞭节的连接处.  相似文献   

19.
<正> 苹果烟尺蠖(Phthonosema tendinosaria Bremer)属鳞翅目尺蛾科,是刺槐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对刺槐人工林危害严重。据记载,此虫仅分布在四川、黑龙江。经过调查,发现洛阳地区也有分布。为了便于防治,近两年来我们对苹果烟尺蠖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一、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19—29毫米,翅展61—83毫米,触角丝状(见图—1)。雄虫体长17~27毫米,翅展54—61毫米,触角羽毛状(见图—2)。虫体均为褐色,复眼均为茶褐色。胸部背面有灰色的鳞毛,腹部密生黄色鳞毛,背部颜色略深。翅灰色,前翅基部有明显灰黄色或灰褐色斑纹,内横线、外横线、外缘线均  相似文献   

20.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重要食叶害虫。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野螟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利用触角电位技术分析触角对7种杀虫剂的电位反应。结果表明:黄野螟成虫触角长8600~9100μm,雌雄触角均为线状,感受器主要有毛形感器、鳞形感器、腔锥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6种。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广、数量最多。黄野螟雄虫的毛形感器在数量上多于雌虫。在触角电位检测中,雌雄黄野螟成虫存在差异,黄野螟雄成虫对乙多·甲氧虫酰肼的反应相对平均值最大;黄野螟雌成虫对苏云金杆菌的反应相对平均值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