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望谟县石屯镇油茶基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望谟县石屯镇油茶基地土壤质量,做出较为全面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选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有效养分的指标参考贵州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用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另选取7种重金属(镉、铬、铅、汞、砷、铜、锌)作为污染指标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养分指标和污染指标利用SQI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较为丰富,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较次。油茶基地土壤养分综合指标平均值0.73,中等。重金属含量中所有样品都达到了"清洁"等级;综合污染指数为0.676,处于"清洁"水平。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为0.776,属于高等水平。当地应发展清洁农业,保证油茶产量,防治结合确保油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了凤凰县农村土壤中镉、铅、铬、汞、砷5种重金属的含量状况,重金属限值参照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Ⅱ级标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指标参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除了铅和铬之外,镉、汞、砷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情况,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全县土壤无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威宁县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威宁县2个苹果主产乡镇代表苹果园土壤样品中的镉、汞、砷、铅、铬、铜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镉、汞、砷、铅、铬、铜含量均没有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为0.63,土壤为安全级别,适合绿色食品生产.  相似文献   

4.
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整治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土样,选用pH值、有机质、全盐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个土壤养分肥力指标评价了复配土的土壤肥力状况,通过总砷、汞、铅、镉、铬、铜、锌、镍重金属的测试评估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复配土壤有机质处于急缺水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属中等偏下水平,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种植标准,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培肥调控措施。本研究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施用沼肥对温室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施用沼肥对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的影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施用沼液、化肥对温室黄瓜不同生育期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以及重金属镉、铅、汞、铬、镍、砷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不同的生长时期,沼液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的含量,沼液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的效果优于施用化肥。在黄瓜采收期,施用化肥和施用沼液均使土壤中的砷的含量有所下降,而土壤镉、铅、汞的含量呈现出随沼液的施入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明显,对铬、镍含量影响不大,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没有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定值,不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延安市蔬菜大棚土壤肥力状况,以延安市周边蔬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氮,并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延安市蔬菜大棚土壤pH范围在7.36~8.95,总体偏弱碱性;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46.56 g/kg、68.95 mg/kg和506.85 mg/kg,处于高或极高水平,而全氮和碱解氮平均含量为0.66 g/kg和67.16 mg/kg,处于偏低水平;蔬菜大棚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在1.08~1.89之间,处于一般肥力水平(肥力等级Ⅲ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氮、速效钾和全氮是引起土壤肥力变化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陕西白水县红富士苹果示范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查清渭北苹果主产区红富士果园土壤肥力状况,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集陕西白水34个示范果园的土壤样品,测定分析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白水红富士示范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15 g.kg-1的占79%,低于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Ⅱ级指标,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果园土壤有机质达到生产绿色果品标准;土壤全氮含量较高;有接近一半果园的土壤速效氮含量>50 mg.kg-1,处于适宜水平,其余果园速效氮含量均较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较高,可以满足苹果生产的需求;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除铜以外,都很缺乏,生产中应重视补充。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慈溪市蔬菜产区150个土壤样本,其重金属铅、镉、铬、铜、汞、砷平均含量分别为22,0.17,65,27,0.083,6.5 mg.kg-1。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00)为依据,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分析区域内蔬菜产区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93.3%的采样点位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同时结果显示镉是影响我市农业生产环境的重要风险因子。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比较慈溪市东部、中部、西部的蔬菜生产环境,发现3个区域均处于安全的、未污染水平且污染指数大小表现为:西部<中部<东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陕西省眉县与周至县猕猴桃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对其污染风险进行评价。【方法】于2012-10,在陕西猕猴桃主产区眉县和周至县10个猕猴桃果园采集40个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铬、铜、砷、镉、汞与铅含量,并计算各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结果】眉县土壤中铬、铜、砷、镉、汞与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7.68±8.84),(42.39±6.19),(29.12±1.56),(0.18±0.02),(0.054±0.017)与(7.03±2.46)mg/kg;周至县土壤中铬、铜、砷、镉、汞与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7.86±5.86),(50.02±6.57),(21.48±3.57),(0.22±0.10),(0.049±0.006)与(3.87±2.55)mg/kg。眉县5个猕猴桃园土壤样品中砷含量超标,周至县1个猕猴桃果园土样中砷含量超标。眉县猕猴桃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砷>铬>镉>铜>汞>铅;周至县猕猴桃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砷>镉>铬>铜>汞>铅。眉县和周至县猕猴桃果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86和0.65。【结论】眉县猕猴桃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属尚清洁等级,污染等级为警戒级;周至县猕猴桃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属清洁等级,污染等级为安全,土壤环境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中低产茶园土壤化学成分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地采样测定了云南省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和保山等地区中低产茶园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重金属元素等的含量。结果表明:其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8.53 g/kg;全氮、全磷、全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2、0.55、12.93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7.43、5.81、79.1 mg/kg,三大营养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特别是磷、钾元素成为茶园土壤养分供应的主要限制因子,建议在茶园中适当施用磷钾肥;少部分茶园铬、铅、镉、汞的含量超标,建议在茶园管理中注意所使用肥料、农药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对太原市敦化灌区5个乡镇的农田土壤重金属铜、锌、汞、镍、铅、铬、镉和砷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每个采样点分不同深度取样,共采集样品130个,其中表层土样95个,根据国标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最后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敦化灌区土壤属于壤土类,有机质含量1.69%,平均pH值为8.01,偏碱性;重金属平均含量除Cd(1.247 mg.kg-1)外,其余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值;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五个采样区的污染程度为:董家营村西(1.726)>王答乡南(1.524)>孟封镇北(1.500)>西谷乡东(1.474)>鹅池村南(1.344),平均综合指数为1.514。以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在所调查的8种重金属中,Cd污染程度最严重,污染指数达2.078,其他依次为N i(0.620)>Cu(0.392)>Zn(0.383)>As(0.247)>Hg(0.171)>Cr(0.113)。总体上,清徐县土壤重金属属于轻度污染,农作物已经开始受到污染,但重金属Cd达到中度污染,应引起注意及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2.
永胜县涛源村新垦土地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选择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对永胜县涛源村新垦土地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的土壤综合肥力属于瘦瘠水平,其中土壤呈碱性,有机质含量中等,氮、磷缺乏,钾稍缺。  相似文献   

13.
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土壤肥力特征与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晰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土壤肥力状况,采集该地4个葡萄生产基地县的典型葡萄园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分析其养分含量,并运用改进后的Nemerow综合指数法定量评价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土壤p H平均6.21,适宜葡萄种植;有机质含量2.93%,属一般水平;全氮含量0.17%,属较高水平,全磷含量0.09%,全钾含量1.44%,各采样区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29.50、78.04、351.38 mg/kg,均属高水平;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分别为4.65、61.46、36.86mg/kg,均属高水平,有效硼含量为0.91 mg/kg,属中等水平。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土壤综合肥力等级为Ⅰ级,即肥沃水平。土壤全磷、全钾和有效锰的肥力指数均为Ⅱ级,其他指标肥力指数均达到Ⅰ级,其中有效磷钾的肥力指数较高。这表明,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应适当控制氮磷钾肥施用量,防止养分过量流失,增施锰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在湖南省油菜主产区采集56个耕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主要养分与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研究土壤肥力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油菜主产区土壤pH呈弱酸性和微酸性,普遍缺乏有机质和氮、磷、钾、硼、硫、钼,还有约一半的土壤缺少钙和镁,而铁、锰、铜、锌元素丰富,土壤综合肥力等级评价结果为一般。镉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的样品分别占16.1%、1.8%和1.8%,但未发现铜、锌、铅、镍污染样本。据此认为,湖南省油菜生产中应合理补充有机质和氮、磷、钾、硼等元素,同时,部分地区还需采取降低镉有效性的改土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了解项目区的土壤养分肥力状况,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做到因土施肥,对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4400.00hm2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土壤中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氮、速效磷含量大部分偏高,有机质含量大部分处于中等,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低;土壤养分变化较大,含量分布不平衡,尤其是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表现更为明显。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土壤耕作措施进行肥力评价,提出施肥建议,指导无公害项目区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四大植烟区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省4个植烟区(攀枝花、广元、宜宾、泸州)的土壤样本进行养分测定,选取了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p H、速效钾、碱解氮、全氮、全磷和全钾8项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隶属度函数模型确定各评价因子隶属度值,进而根据加乘法原理计算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最后根据各样地IFI得分对土壤肥力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攀枝花和广元植烟区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含量都偏低,泸州植烟区除碱解氮外其他营养成分含量都适中,适宜烟草生长,土壤肥力较高。四川省4个植烟区土壤肥力可分为Ⅰ级(较高),Ⅱ级(中等),Ⅲ级(较低),Ⅳ级(低)四个等级。4个植烟区土壤肥力质量排名为泸州广元宜宾攀枝花。  相似文献   

17.
海口市海防林带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口市海防林带木麻黄林、景观林和无林空地的土壤容重、pH值、含盐量、含水量、有机质及N、P、K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内梅罗修正指数对土壤参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沙质海岸防护林带土壤pH值为中性;有效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严重缺乏;景观林土壤理化指标远优于其他2种林地;...  相似文献   

18.
秦岭太白山区鹿蹄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秦岭太白山区不同林分下鹿蹄草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状况,探索其空间变异规律,为野生鹿蹄草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秦岭北坡太白山区4种林分下鹿蹄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差异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在鹿蹄草根际和非根际间,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呈现出明显的根际聚集现象,根际平均富集率分别达34.64%,58.29%,126.94%,114.02%,96.38%,土壤全钾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土壤酶也表现出根际活性较强的特性,根际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比非根际土壤分别高出32.04%,22.40%,30.57%,8.17%。在鹿蹄草根际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与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氮、速效磷含量与脲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非根际土壤中,有机质与转化酶、脲酶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磷含量与 4种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秦岭北坡太白山区鹿蹄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与酶活性密切相关,各土壤酶活性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鹿蹄草生境的土壤肥力状况。因此,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该区域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荔枣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荔县冬枣产区土壤肥力状况,采集了303个有代表性枣园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H、有机质、硝态N、铵态N、碱解N、有效P、速效K、有效Fe、有效Mn、有效Zn、有效Cu等指标,用ArcGIS软件绘制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P、K的空间分布图,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枣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H值在各个采样点间的变异性较小,其余土壤肥力指标都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并且偏度和峰度>0,属于右偏态尖峰型;整体来看,大荔枣园土壤pH偏碱性,碱解N含量较为丰富,有效P含量中等偏低,速效K含量极其丰富,有机质含量较为缺乏。空间分布规律表现为土壤碱解N、有机质规律一致,东北区域低、其他区域高;有效P含量北部高南部低;除东北部少数区域外,土壤速效K含量普遍达到丰富或极丰富水平。主成分分析显示,有机质、速效K、有效Fe和有效P是影响冬枣园土壤肥力最主要的因素,通过对各乡镇的综合得分均值进行比较,发现各乡镇土壤得分高低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