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微细化大米淀粉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法制备微细化大米淀粉,观察了不同球磨时间下大米淀粉物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大米淀粉研磨一定时间后,可以得到平均直径小于0.10μm的超微细粉体;机械力作用对淀粉颗粒的粒度、粘性、分子量及其与碘的结合等有影响;随着破碎程度的增大,淀粉的碘兰值、吸湿量、溶解率、胶稠度、透明度和酶解率都有所增大。在球磨前20 h,各指标变化迅速,20 h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淀粉微细化及其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细化后的淀粉,其结构及组成分布模式的改变对于改善淀粉及淀粉基降解材料的性能,提高降解材料中淀粉的添加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球磨设备对普通食用级马铃薯淀粉微细化,并对不同粒度梯度的微细化马铃薯淀粉糊特性研究,通过实验得出马铃薯淀粉微细化的最适宜实验条件为:球磨时间24 h,球磨机转数350 r·min~(-1),淀粉液浓度0.35 g·ml~(-1)。微细化淀粉的粘度变化趋势与原淀粉基本相同,其糊化及保温过程中粘度下降幅度,均随淀粉颗粒粒度的降低而呈现下降趋势;且微细化后淀粉粘度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采用机械活化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研究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添加剂(碳酸钠)用量等因素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对酯化淀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机械活化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条件为: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6%(淀粉干基),球磨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50℃,碳酸钠用量1%(淀粉干基),所制备产品取代度为0.026 3;产物红外光谱出现酯化特征吸收峰,表明淀粉成功实现酯化。  相似文献   

4.
淀粉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工业等生产的重要应用原料。淀粉有天然淀粉和变性淀粉之分,变性淀粉更能满足生产生活的特殊需求。其中氧化淀粉不仅能够改变食物的色泽、口感,还能改变食品的特性,在工业生活中应用更广泛,必不可少。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的研究工艺为基础,综述了淀粉的变性方法及淀粉来源、NaClo氧化性、反应介质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次氯酸钠氧化淀粉性能的影响。同时阐述了氧化淀粉在食品及工业中的应用,展望了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的应用发展前景,以期为今后制备次氯酸钠氧化淀粉提供一定的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5.
研究HCl,NaCl,KCl,Na2SO4和硬脂酸等工艺过程控制剂(PCA)对Ni-Al固液反应球磨过程、粉末产量和粉末纯度的影响.采用D5000型X射线衍射仪进行球磨产物的物相分析,JSM-6700F型冷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球磨产物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球磨反应过程中,PC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球磨反应的进行,提高了球磨产物的产量,粉末的团聚现象减弱,且PCA对球磨产物的污染很小.此外,分析讨论了PCA在固液反应球磨过程中的防粘机理.  相似文献   

6.
微细化木薯淀粉糊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真空球磨设备,以食用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不同粒度梯度的微细化淀粉,对因淀粉颗粒粒度效应引起的微细化淀粉糊化特性、聚集态结构、冻融性、溶解度等的改变进行表征。木薯淀粉经微细化处理后,其黏度变化趋势与原淀粉基本相同,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及保温过程中黏度下降幅度等均随淀粉颗粒粒度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微细化后木薯淀粉黏度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凝胶冷稳定性及溶解度有所提高,冻融稳定性与原木薯淀粉接近。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淀粉糊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显华  党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12-6514
[目的]优化马铃薯淀粉糊化工艺条件。[方法]以青海省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低温糊化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糊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马铃薯淀粉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马铃薯淀粉与水的比例1∶18,糊化温度55℃,40%的NaOH添加量1.0ml,糊化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淀粉糊黏稠、透明、糊化度达到96%。各单因素中,糊化温度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最大,马铃薯淀粉与水的比例(g∶g)、NaOH添加量次之,糊化时间对糊化度的影响最小,糊化温度和马铃薯淀粉与水的比例是影响马铃薯淀粉糊化度的关键因子。[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淀粉糊化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麦籽粒贮藏物质对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小麦籽粒贮藏物质中HMW-GS、LMW-GS、麦醇蛋白及淀粉组成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探讨了各组分的遗传基础及在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中的作用。HMW-GS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烘烤品质影响方面,其重要亚基及基因行为研究得比较清楚,正在育种中加以应用;LMW-GS的研究难点主要是分辨率低,被初步分为A,B,C3组,其在麦谷蛋白中的含量远高于HMW-GS,现正在研究新的分离技术,并初步研究了各组LMW-GS对品质的影响,麦醇蛋白在组成上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普通小麦中一共鉴定了111个等位基因,麦醇蛋白是含量最多的储藏蛋白,其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与HMW-GS、LMW-GS的组成、比例及相互作用有关,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以及淀粉的糊化特性对面粉制成品的外观和食用品质影响较大,因此,小麦品种胚乳淀粉性状的改良及其对品质的影响机理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薯蓣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而淀粉是其根茎中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综述了近年来薯蓣淀粉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薯蓣淀粉的颗粒结构,概述了薯蓣淀粉尤其是薯蓣抗性淀粉的应用,并探讨了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改性方法对薯蓣淀粉结构及应用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储藏对稻米淀粉的含量及其结构影响。分析了稻米淀粉的结构,讨论了储藏对稻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与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储藏过程中稻米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中不溶性组分的含量及其结构变化等的研究,将有利于解析储藏过程中稻米淀粉特性的变化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行星式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湿法细微化处理,并采用双酶法对玉米淀粉进行糖化,调查细微化对玉米淀粉结晶结构和糖化效果的影响。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玉米淀粉颗粒在湿磨1 h以后转变为非晶态;湿磨可消除液化反应对玉米淀粉酶解葡萄糖收率的影响,无液化反应时,湿磨1 h玉米淀粉的葡萄糖收率为99.5%,远高于原玉米淀粉的41.6%,在70℃的条件下液化,液化时间的长短对湿磨1 h玉米淀粉和原玉米淀粉的葡萄糖收率的影响较小,葡萄糖收率均维持在99%左右。由此可见,对玉米淀粉进行湿磨可使淀粉颗粒非晶态化,消除液化反应对淀粉酶解葡萄糖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药用三七球磨法超微粉碎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行星式球磨机对药用三七进行超微粉碎试验,就不同的球料比、转速、球磨时间对三七粉体粒径大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粉碎前后粉末的粒度分布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料比在m(研磨球)∶m(三七)=10∶1,转速500 r/min,时间90 min时得到的三七粉末粒度均匀,平均粒径11.992μm.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大片破裂细胞碎片,无大颗粒团块,表明单细胞充分破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复合光催化剂Bi2Fe4O9/TiO2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方法]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复合光催化剂Bi2Fe4O9/TiO2,通过XRD、SEM和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探讨Bi2Fe4O9掺杂量及球磨时间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当Bi2Fe4O9掺杂量为5.0%,球磨时间为12 h时,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56%。[结论]复合光催化剂光活性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催化剂中复合半导体结构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蔗糖、麦芽糊精、蔗糖酯为分散剂和润湿剂,对机械活化淀粉进行修饰化处理。以结块重和透光率比值为评价指标,考察蔗糖、麦芽糊精、蔗糖酯添加量对机械活化淀粉分散性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麦芽糊精、蔗糖酯都能提高机械活化淀粉的分散性;蔗糖、麦芽糊精提高产品的润湿性而蔗糖酯降低产品的润湿性。  相似文献   

15.
机械活化玉米淀粉免液化快速糖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机械活化玉米淀粉进行酶解研究,探讨机械活化对淀粉免液化快速糖化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玉米淀粉为原料,以糖化酶为糖化试剂,分别考察机械活化时间、糊化温度、反应时间、淀粉酶用量、pH、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糖化DE值的影响。[结果]机械活化淀粉水解DE值明显比原淀粉高,淀粉经机械活化后对糊化温度、反应温度的依赖性降低。说明机械活化能有效破坏淀粉紧密的颗粒表面和结晶结构,降低结晶度,提高糖化酶水解的反应活性,加快酶解速度,缩短酶解时间。[结论]淀粉经机械活化处理后甚至可不经糊化直接进行酶水解,从而实现淀粉的免液化快速糖化。  相似文献   

16.
板栗淀粉提取工艺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板栗淀粉提取率,以丹东产板栗为材料,研究板栗淀粉提取过程中亚硫酸浓度、浸泡时间、研磨时间4个重要工艺参数对板栗提取率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对提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浸泡时间>亚硫酸浓度>研磨时间,最佳组合为亚硫酸浓度0.26%,浸泡时间27~28h,研磨时间7~8min。  相似文献   

17.
关中小麦品种的籽粒结构与磨粉品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扫描电镜研究关中几个小麦品种(系)籽粒组织结构与磨粉品质关系的结果表明,胚乳栅栏淀粉细胞的数量,糊粉层细胞的质量与小麦籽粒角质率、容重和出粉率具有密切的关系;基质蛋白质质量与数量以及与淀粉粒结合的紧密程度对小麦品种磨粉品质和工艺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新疆春小麦磨粉品质与面粉品质性状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关系,为新疆春小麦品种改良、新疆拉面专用品种选育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36个新疆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出粉率、灰分、色泽、粗细度等磨粉品质性状与面粉品质、面团品质和淀粉糊化粘度特性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春小麦品种面粉色泽是磨粉品质的重要性状,与其他磨粉品质、面粉品质性状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呈显著相关。因此,在春小麦品种加工新疆拉面的品质改良中应重视磨粉品质的改良,特别是面粉色泽的改良,同时也要提高出粉率、降低灰分和破损淀粉率。新疆拉面的磨粉品质指标为出粉率≥60.77%,灰分≤0.45%,破损淀粉率≤3.77%,面粉颗粒度≤108.14%,亮度(L*值)≥90.86,红度(a*值)≥-0.82,黄度(b*值)≤9.00。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无溶剂机械球磨法和浸渍法合成了V/ZSM-5固体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N2物理吸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相、表面形貌、V的价态、比表面积以及V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催化剂中V元素的负载量接近(约为1.7%)。相比于传统浸渍法,本研究提出的球磨法无需任何溶剂,时间短(1 h),其合成的催化剂颗粒较小,比表面积更大(367.0 m^2·g^-1 vs 223.9 m^2·g^-1),且球磨法得到的催化剂V的价态较高,相同催化条件下球磨法合成的催化剂性能优于浸渍法合成的催化剂(45%vs 35%)。系统研究了不同实验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在温度180℃、水为溶剂、催化剂与底物质量比为1∶2、氧气3 MPa、反应时间30 min时,葡萄糖转化产甲酸的产率最高,达到45%。此外,在该球磨法合成的催化剂作用下,多种生物质基碳水化合物均能用来制备甲酸。本研究为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提供了另一种途径,简单、高效、易操作且环境友好,对于木质纤维素类农林废弃物向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抽穗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抽穗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阐明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机理及其时段效应。【方法】选用耐热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系,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抽穗结实期不同时段温度试验,研究抽穗结实期高温对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含量、RVA特征谱、Mg/ K及籽粒的淀粉粒结构的影响。【结果】抽穗结实期高温使两品系稻米长宽比变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淀粉RVA谱特征值崩解值降低,冷胶粘度、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升高,峰值时间延长,Mg、K含量增加,Mg/K比值降低;淀粉粒扫描电镜显示,高温条件下,淀粉粒间结合较为疏松,籽粒内大多以单个淀粉粒的形式存在,折光率下降,胚乳透明度降低,导致垩白形成。相同处理条件下,耐热品系996稻米品质受高温影响低于热敏感品系4628。抽穗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稻米品质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以始穗后8—14 d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其次为始穗后15—21 d、1—7 d、始穗后22—28 d影响较小。【结论】始穗后8—21 d是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的关键时期,对稻米品质形成具有决定作用,而结实后期(始穗22 d后)环境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