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森林以及生态环境对人类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不仅仅发挥着经济建设的基础作用,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主体。因此我们在不断加强森林绿化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主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保护措施来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同时生态环境对经济的贡献也在逐步增大。林业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林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建议,以期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娜 《北京农业》2011,(12):152-153
森林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人类曾经因为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过惩罚。之后,人类逐步认识到森林生态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旺发达,在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指出目前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策略,最后总结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森林与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已,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要发挥出森林最好的生态效益,就必须充分提高林分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逐渐加剧,森林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逐渐加剧,森林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灾是对森林资源、林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天敌。多年来,临县林业部门高度重视林区森林防火工作,采取了组建护林队伍、林区隔离带建设、巡查野外火源、制度落实和奖惩机制等方面的措施,对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较大贡献。同时针对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因此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象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为改变这一现状,加强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充分发挥森林特有功能,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们对宁波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撰写本文,意在呼吁加强宁波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功能,减轻自然灾害,保护家园,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近几年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全国森林覆盖率有所提升,基本完成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工作。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环保事业,同时对经济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森林资源保护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意义,并总结当前阶段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常见问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策略手段,希望为该领域提供一定有价值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1.
森林构成了地球完整的陆地生态系统,它对于地球环境的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合理舒适的生态环境,让人类文明得以不断进步与发展。因此,对于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而维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就是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近年来,随着森林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不断探索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措施。目前,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理清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为实现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相关专业人士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和森林防火的管理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作为林业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森林资源对人类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做好森林防火的有关管理工作,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过多干预导致森林资源保护机制缺失,不仅严重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的基本稳定性,而且频发的森林火灾还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研究分析了林业资源保护的内容和防止森林火灾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保护问题,我国林业部门也开始大力进行自然保护区建设。本文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了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分析了自然保护区林业保护现状;从重视建设原则、提高建设宣传力度、科学管理自然保护区等方面,探讨了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问题,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提高生态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旅游发展关系入手,阐述了海南岛森林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应对策,旨在为海南岛生态环境及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可持续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森林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可以说,加大对森林的保护便是加大对人类社会的保护。但是就目前来看,至少90%以上的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引发,鉴于此,有必要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以求能够帮助民众更好地了解到森林在国家发展上的重要作用,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积极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公益林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各地区应当积极提升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基于此,本文以公主岭公益林发展为例,简要分析了公益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探讨了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公益林在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一个无法取代的生态系统。我国现有森林面积约1.24亿公顷,位居世界第八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2.98%,世界排名第121位。因人口基数较大,森林面积人均只有0.107公顷,而世界人均森林面积为0.65公顷。近年来出现的大气污染、雾霾天气、水体流失、土地沙漠化、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严重的污染及地质灾害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无论哪种灾害发生,都会给人类造成无法挽回损失,甚至会以付出宝贵的生命为代价。因此,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是与经济发展建设同等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资源,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安全至关重要。人类管理好森林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讨论了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管护好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以及加强森林管护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环境的基础,也是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森林,森林不仅能够防风防沙、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美化城乡环境,更是发展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深刻表明了林业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所占有的无法替代的作用,表明了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经济对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公益林也是实现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试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建设和保护生态公益林是优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