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切果蔬商品化处理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亚勤 《广东农业科学》2009,(5):133-134,152
鲜切果蔬是指果蔬经挑选、修整、清洗、切分、包装及冷藏等一系列加工处理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保持新鲜状态的产品,可直接烹调或食用.目前,鲜切果蔬的生产和消费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其具有特殊的加工特点,品质不易保持.概述了鲜切果蔬商品化处理过程中的不良品质变化及其保鲜措施.  相似文献   

2.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涉及成熟衰老等多种生理和生化反应,利用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果蔬成熟衰老过程中重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能够对果实成熟衰老、抗逆性、致敏性、外源处理调控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所涉及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外源调控机制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对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中保质保鲜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1 建立果蔬商品化体系 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都已发展到按照工业化生产经营模式运作。果蔬作为商品.其质量标准体系已成为行业规范和产品质量的有效保证。我国由于标准化起步晚,果蔬产业自身又存在着农民素质、生产体制、市场建设、行业管理等诸多因素制约,因此在标准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产品消费需求和产销模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配套的采后服务系统在果蔬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果蔬采后理论和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目前果蔬采后处理环节仍存在明显的断链,产地商品化处理技术服务体系成了提升果蔬采后水平的关键瓶颈问题。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果蔬采后技术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产地商品化的技术需求,以期为我国果蔬产地商品化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国内外果蔬商品化处理的现状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我国果蔬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提高商品化处理技术,达到与世界水平同步。  相似文献   

6.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应用的程度决定了产品附加值的高低,反应了果蔬产业发展的水平。本文就果蔬商品化处理中的机械采收技术环节进行了探讨,并对将来的研究与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陆琳 《云南农业》2013,(8):72-74
1采收、分级、包装及运输果蔬的采收、分级、包装和运输是进入正式贮藏或上市之前所要做的工作,采收和采后商品化处理主要对果品产生两个方面影响。一个方面影响果蔬品质及耐贮性,如适期采收、采后的分级挑选、合理包装、采后病虫害控制、采后及时预冷、合理码垛等都会对果品的贮运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影响果蔬的商品性。在商品流通领域,要求大小规格一致,外观漂亮,包装精美适当,确保货架时间。这就要求果品采后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包装。有的果品为使外观漂亮和延长货架期,还须清洗、打蜡,以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8.
1采收、分级、包装及运输 果蔬的采收、分级、包装和运输是进入正式贮藏或上市之前所要做的工作,采收和采后商品化处理主要对果品产生两个方面影响.一个方面影响果蔬品质及耐贮性,如适期采收、采后的分级挑选、合理包装、采后病虫害控制、采后及时预冷、合理码垛等都会对果品的贮运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影响果蔬的商品性.在商品流通领域,要求大小规格一致,外观漂亮,包装精美适当,确保货架时间.这就要求果品采后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包装.有的果品为使外观漂亮和延长货架期,还须清洗、打蜡,以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9.
<正>通常所说的商品有机肥是指以高有机质含量的物质(豆粕、动物粪便、作物秸秆等)为载体,经过加工腐熟等多道工序而生产并符合行业标准且商品化销售的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常见的形状有柱状和粒状等,颜色一般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商品有机肥的主要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0.
扬州福尔喜果蔬汁机械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果蔬商品化处理及果蔬汁深加工机械及工程设计、制造、销售的专业公司,专门致力于果蔬(汁)机械及工程的开发和制造,为行业客户提供制作精良、性能可靠的、价格合适的机械产品及交钥匙工程。  相似文献   

11.
日本果蔬保鲜技术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日本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过程,果蔬保鲜贮藏,保鲜包装及保鲜运销技术,低温预冷,气调贮藏,冰温贮藏等保鲜贮藏中的主要手段。针对不同果蔬品种的生理特性,很多规格不同的保鲜袋或功能膜,已发挥重要作用,预处理,低温,防菌防腐,乙烯清除等技术,为果蔬通提供最适环境,延长了保鲜期并改善品质。很多保鲜单项技术已商品化,应用普遍。多技术综合保鲜流通体系地正在走向实用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调研了射阳县大蒜商品化处理的现状,大蒜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商品化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射阳县进一步发展大蒜商品化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外果蔬采后的商品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商品化处理是果蔬采摘后的重要工作.一些发达国家特别重视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现在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并已在商业上大量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果蔬类食品前加工生产工艺及设备沈阳制冷技术研究所康景隆北京惠康制冷设备厂曾顺国果蔬食品前加工生产是速冻蔬菜前处理过程,也可以作为净菜加工生产。果蔬食品前加工生产工艺:挑选→清洗→漂烫→冷却→滤水→包装→预冷。主要包括以下设备:1.挑选、清洗机。将果蔬...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果蔬主要是指在土壤、灌水以及大气没有污染的土地下栽培果蔬,在果园以及菜圃的管理过程中不施用化肥。这样做可以生产出优质、洁净、没有农药残留以及无有毒、有害物质的果蔬。本文主要分析了无公害果蔬栽培技术,促进果蔬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6.
林玉 《当代农业》2001,(2):39-39
现代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具有标准化、组织化、自动化和配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果蔬采后保鲜和商品化处理,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和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提高和强化果蔬的商品性,是生产者、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现将部分果蔬中遇到实际疑难问题临纳整理,分期连载,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晚清蚕桑局是晚清局务机构基层组织形式,是地方劝课蚕桑的重要机构。其机构本身具备商品化经营特点,涉及到资金来源与管理、商品市场、区域与专业分工、近代工厂经营形式等内容。文章细致地描述了晚清蚕桑局的商品化经营活动,挖掘蚕桑局商品化经营特点,进一步呈现晚清蚕桑商品化经营机构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9.
果蔬含有大量的水分,属易腐性商品。采后不及时处理,就很容易腐烂变质。果蔬产品采后损耗惊人,浪费极大。发展中国家果蔬收获后的损失更为严重。为了使商品能贮藏更长的时间来满足全年供应,防止收获后损失的技术措施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否则花费极大心血而栽培出来的产品,可以在收获后7—10天内全部付诸东流。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对果蔬采后技术的重视甚过于采前的生产过程。产品从采收经过挑选、分级、洗涤、打蜡或药物处理、包装、预冷、贮藏、运输直至销售所花的费用占果蔬  相似文献   

20.
孙悦玲 《河北农业》2006,(10):33-33
蔬菜水果是鲜活食品,采收后的果蔬脱离了植株,在商品处理、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仍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果蔬贮藏保鲜的目的.就是要控制这些生命活动,来保持其品质,延长保鲜期。减少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