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菌及甜瓜疫霉病菌颉颃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吐鲁番、哈密、石河子、库尔勒和莎车等地区采集到以棉花为主的9种植物根国土样和植株样36份,经室内分离纯化得到细菌菌株204个。以棉花、甜瓜上主要土传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抑菌测定,筛选到至少对1种供试病原菌有颉颃活性的菌株97个。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抗性稳定的高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资源,试验以搜集青岛柏乡、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楚雄、沈阳农业大学的根肿菌为菌源,对国内外19个大白菜品种接种鉴定。通过调查病情指数,分析抗性表现规律,筛选高抗大白菜品种资源。结果表明,搜集的4个地区根肿菌致病性存在差异,青岛柏乡的菌源致病力最强,其次为云南楚雄的菌源;沈阳农业大学和山东青岛农业科学院的菌源致病力最弱,没有显著差异,与Williams鉴别系统鉴别结果不同。19个品种依据抗性表现分4个类型,其中品种YCR1(GF15)、YCR2(金锦大白菜)、YCR3(亚非四号)、YCR4(琴萌CR1497)、YCR5(CR皇冠)对4个菌源均表现良好的抗性,为筛选高抗根肿病品种资源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白粉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汇录了吉林省白粉菌4个属:球针壳属PhyllactiniaLev、叉丝单囊壳属PudusphaeraKunze、叉钩丝壳属SawadaiaMiyabe、钩丝壳属UncinulaLev,共7个种。其中1个种为省内新纪录种,即细柱柳钩丝壳Uninulasalici-gracilistylaeHomma,有1个寄主植物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1995-1996年,从贵阳地区采集分离小麦白粉菌有性世代菌株45个,无性世代功株62个,分别接种9个鉴别品种上。鉴定结果表明,两类菌源在主要生理小种的组成,出现 及对9个鉴别品种的毒性频率等方面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5.
枯草菌净化污泥日本佐贺县外津渔场的养鱼池和水库养殖了25年来清淤,底部的残饵、鱼排泄物和有机物污泥厚达1.0~2.5m,使水环境恶化,经常发生赤潮和鱼病。该场在库底引入散播枯草菌后2个月,枯草菌即将污泥分解成土壤粒状,使污泥的平均厚度减少了10~25...  相似文献   

6.
对菌蚊科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概括,其中包括其生物学、分类与鉴定、地理分布、分类的系统地位和系统发育等,同时还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依据最新的资料,菌蚊科应由5个亚科构成,即真菌蚊亚科、粘菌蚊亚科、邻菌蚊亚科、滑菌蚊亚科和菌蚊亚科,其中菌蚊亚科包括2个族,即伊菌蚊族和菌蚊族。  相似文献   

7.
广西大豆锈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自广西3个地区的6个大豆锈病病原菌株,分别用10个鉴别寄主进行鉴定,根据病原菌致病力强弱所产生的病斑反应型,广西大豆锈病菌有生理小种存在,初步定为Ⅰ,Ⅱ,Ⅲ和Ⅲ号生理小种,I和Ⅱ号小种致病力次之,Ⅳ号生理小种致病力较弱。  相似文献   

8.
我国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用我国24个省、市(区)水稻和马唐上分离的1235个单孢菌株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的4个标准菌株进行杂交,多数菌株在培养基上形成了有性态的子囊壳。我国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和菌株之间有性态的能育性有很大差异,而子囊壳的产生和数量与配对标准菌株的交配型有关。供试菌株中存在着两种交配型(A和a),交配型A广泛分布于全国各水稻栽培区,交配型a仅来自云南和浙江两省的4个菌株。电泳分析9个稻瘟病菌代表菌株的可溶性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带的结果,未发现其多态性。本研究结果将为稻瘟病菌的遗传学和病害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贵州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1997年,从贵州省18个县采集分离小麦白粉菌有性和无性世代菌株101个,分别接种在9个鉴别品种上,共鉴定出26个小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的是315号小种,其次是311,1,7,15和377号小种。低毒力,中毒力和高毒力三类小种群的出现频率分别为25.7%,13.9%和60.4%。  相似文献   

10.
甘薯青枯菌的生理小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闽、粤、赣、江、浙5省甘薯青枯病区采集分离到甘薯青枯菌株(Pseudomonassolanacearum)通过对寄主范围,浸润反应和黑色素形成的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63个甘薯青枯菌株均能侵染烟草和多种茄科植物,但侵染力的大小因菌株间致病力的差异而不同,63个菌株均不能侵染香蕉,参试的26个菌株浸润烟叶24~60h均能产生淡褐色至深褐色的坏死枯斑反应,浸润烟叶能力的大小各菌株间略有差异,参试的2  相似文献   

11.
贵州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ep—PCR分子指纹技术对2003~2005年采自贵州省内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 grisea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显示,200个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2~15条DNA带,经UPGMA聚类分析,在0.774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划分为19个遗传谱系,141个单元型。优势谱系为GZL7和GZL6,分别拥有49个和26个单元型,其菌株分别占42%和20.5%。研究显示,贵州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揭示菌株的遗传谱系与品种和生理环境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湖南烟草青枯病土壤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室内对来自湖南嘉禾、郴县、永州、永兴、桂阳和湘西等23个烟区青枯病发病较轻的烟地根际土壤进行细菌分离,获得317个菌株。测定了这些菌株对青枯菌拮抗性,筛选出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菌株48个,其中最有效的拮抗菌株10个。对该10个菌株相互之间的拮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有6个菌株相互之间无拮抗作用,可在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四川稻瘟病菌群体致病性变异新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2002-2004年在蒲江病圃和室内进行,发现不同组合及其恢复系对稻瘟病菌确实具有不同的抗性。2004年20个主要杂交水稻恢复系接种118个稻瘟病菌株后,所有菌株均至少对5个恢复系具有致病力,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分化,使得同一田块病菌群体获得了对其他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其中对全部参试恢复系致病菌株出现频率为11.9096,显著高于仅对一个恢复系致病的菌株频率(P≤0.01),水稻多样化抗性逐步为病菌所克服。利用pot2-1和pot2-2引物,对68个对多恢1号致病菌株rep-PCR扩增获得多种指纹图谱,各菌株指纹图谱与其地区和品种来源无相关性,表明对多恢1号致病的菌株是由不同遗传背景的菌株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吉林省在1963-2001年开展了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先后提出了3套鉴别品种并采用3种命名方法,基本查清了吉林省生理小种的种类和优势小种。全省共有7群24个中国小种,以粳型小种为主,ZG1,ZF1小种为优势小种;用双名法命名,吉林省有44个吉林小种;开放式鉴别品种鉴定,吉林省有89个吉林小种;明确了吉粳60号、滨旭等品种抗病性丧失与吉林小种组成消长的关系,并对吉林省今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稻瘟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用重复序列探针MGR586与限制性内切酶EcoRI组合,分析了我国1980~1994年12个省(市)108个不同稻区401个稻瘟病菌株(下简称菌株)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依其MGR-DNA指纹(下简称指纹)的相似率,结合病菌的致病性测定,将表现为45个不同致病型的401个菌株区分为54个谱系,每个谱系的寄主范围有限,且与不同稻区稻瘟菌的群体结构差异明显。菌株的指纹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构表明,稻瘟菌有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并在适宜的气候和人工接种条件下,草瘟菌和稻瘟菌可彼此互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稻区稻瘟菌谱系和毒性之间的关系,以期明确该菌的致病性变异及其演化过程,为改进种质资源的筛选方法和持抗育种的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贵州小麦白粉菌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方法,对24个来自贵州代表性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的单孢培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指纹分析,并与传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筛选的30个引物中,每个引物对代表菌株分别扩增出3—7条带,选用条带比较明显的5条引物,扩增得到的39个RAPD位点,主要集中在分子长300—2500bp,其中28个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频率占71.8%。表明贵州小麦白粉菌遗传多态性丰富。从遗传距离的角度看.24个小麦白粉菌菌株的遗传距离变化幅度较大,分布在0.1719—0.8044。经0~1聚类分析,相同生理小种并不聚为一类,即小麦白粉菌毒性多态性与DNA多态性不形成对应关系,同一地域内的菌株在聚类图中近缘性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7.
以代表不同生化型的4个青枯假单胞菌的膜蛋白为免疫原制备了4个相应的抗血清,对我国植物青枯菌的血清分型进行了研究。琼脂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秋自我国6个省的19种寄主植物的212个青枯菌株可分为8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Ⅰ为优势类群,包括了主要茄科植物等13种寄主的147个菌株,占全部供试菌株69%。  相似文献   

18.
蚕豆茎疫病菌rep-PCR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云南省18个县(市)的蚕豆细菌性茎疫病菌34个菌株进行的rep-PCR分析结果表明,用引物BOX和ERIC分别扩增出25和24条多态性条带,分子量大小从100-21226bp,大多数条带主要集中在564-1375bp。蚕豆茎疫病菌菌株具有丰富的DNA多态性和较大的遗传变率。24-25个菌株在75%遗传水平相似。研究发现来自景东、昭通、玉溪、宣威、弥渡、文山、洱源、保山的菌株具有75%的同源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植物青枯菌致病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青枯菌致病因子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康耀卫,毛国璋植物细菌性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简称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大病害。青枯菌可以为害多种植物,据最近报道其可侵染44个科数百种植物,比50年代初记载的33个...  相似文献   

20.
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棉花黄萎病病原菌的分化,变异途径,研究方法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