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旱作草田轮作中苜蓿、红豆草不同播种方式连续5年的产草量测定和7年的栽培试验结果,对苜蓿、红豆草不同播种方式的产出和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旱作条件下苜蓿、红豆草参与草田轮作的最佳播种方式、栽培管理技术及合理的利用年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豆科牧草红豆草的栽培技术及收获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草是饲养草食家畜的优质饲草。本文以在旱生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实践中,进行红豆草品种栽培试验材料为依据,主要阐述了红豆草生物学及植物学特性、饲用价值、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总结红豆草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红豆草属植物全世界约有一百多种,大多为野生种,栽培最多的有三种,即普通红豆草、外高加索红豆草和沙地红豆草。红豆草原产于东地中海地区和西南亚等地。红豆草栽培种于1954年从苏联、波兰等国家引入我国。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从事种植和研究普通红豆草已有二十多年的  相似文献   

4.
红豆草又称驴喜豆、粟毛豆,为多年生豆科红豆草属牧草。红豆草在我国只有二十多年的栽培史,经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栽培,均表现良好。是三北旱区有发展前途的草种,它已成为豆科牧草中的一颗新星。我们于1981年开始引种,在几个品种中,以青海红豆草、外高加索红豆草适应性更强。通过引种驯化,在我地均能较安全地越冬。试验结果表明,红豆草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牧草——红豆草的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草又称驴食豆、驴喜豆和圣车轴草,原产于欧洲,是豆科红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许多地方有引种,栽培效果良好。红豆草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一次种植可利用4-6年。  相似文献   

6.
红豆草为红豆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入上深l一2米;茎直立,分枝多,株高80~120厘米;叶为奇数现状复叶,小叶6~14对;总状花序,花冠红色或粉红色;荚小,每荚含种子1粒,种子肾形,绿褐色。一、红豆草的分布与栽种红豆草原产于欧洲,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我国新疆有野生种。在国外,红豆草为古老的牧草,早在1000多年前亚美尼亚人就已种植,具有“牧草皇后”之美称。我国从50年代引进栽培,但发展较快,现在全国已有50万亩种植面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大面积栽培,生长良好,被看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7.
红豆草在甘肃的宜植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豆草属(Onobrychis)在全世界约有140余种,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及亚洲西部与南部。但其中限于栽培的主要有三种:普通红豆草(O.viciifo-lia)、外高加索红豆草(O.transcauca-sica)和沙地红豆草(O.arenaria)。目前全国大面积栽培的主要是普通红豆草  相似文献   

8.
红豆草是豆科驴豆属草本植物,其栽培种引入我国的有普通红豆草、外高加索红豆草、麦罗斯红豆草。我国新疆有其野生种。我校自1960年起引入普通红豆草试种,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豆草确是一种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适口性好、栽培管理省工、病虫害很少的优良牧草,特别在土壤肥力瘠薄的干旱地区生产能力甚至超过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目前渭北旱原草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地广泛栽培的苜蓿和红豆草进行了田间丰产栽培试验研究。从几个方面讨论了肥力的影响作用,得出了红豆草亩施尿素15.0公斤,过磷酸盐75.0公斤,而紫苜蓿亩施尿素15.0公斤,过磷酸盐50.0公斤,能全面提高两种牧草经济性状的科学结论,对当前牧草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农牧业生产高速稳定的发展,具有耐旱抗病、速生高产和适口性强的多年优良牧草——红豆草引起了我国各省区的广泛重视,并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开来。红豆草又名驴食豆,是豆科蝶形花亚科红豆草属(Onobrychis)的多年生牧草。现在栽培最多的是普通红豆草(O.viciaeffolia Scop)和高加索红豆草(O.transcaucosica Grossh)。前者  相似文献   

11.
红豆草又叫驴食豆、驴食草、圣车轴等,豆科红豆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及南部。全世界有140多种,多为野生种,而人工栽培的主要有三种:普通红豆草、外高加索红豆草  相似文献   

12.
三、红豆草 红豆草又称驴食豆、驴喜豆和圣车轴草。原产于欧洲。是豆科红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有引种。栽培效果良好。试验表明。红豆草产量高。适口性好。易于栽培管理。营养物质含量高。是各种家畜喜食的优质牧草。被称为“牧草皇后”。红头草还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一次种植可利用4~6年,且与其它豆科牧草相比。红豆草最大的特点是牲畜食后不得鼓胀病。  相似文献   

13.
苜蓿和红豆草试验得克萨斯工艺大学研究了土壤湿度对苜蓿和红豆草的钙、镁、钾、磷、铜、锌和钙磷比的影响。牧草栽培在不同灌溉强度的壤土上。苜蓿进行6次刈割,红豆草4次刈割。查明了两个种的钙、镁、锌含量提高。红豆草镁和磷含量比苜蓿多约0.3g/kg干物质。红...  相似文献   

14.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是一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多年生豆科牧草,最适宜在我国半干旱、干旱地区栽培。自1978年农牧渔业部拨款在甘肃农业大学建立红豆草种子繁殖基地以来,该草在我国北方各省(区)便获得迅速发展,种子需要量与日俱增,供不应求。红豆草虽然可以进行分株、扦插等营养繁殖,但要求技术、设备复杂,不便机械化作业,同时营养繁殖只具有一个或少数的基因型而易遭病害,不利于在生产中广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4,(10):33-34
<正>红豆草,学名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系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Faboideae)驴食草属(Onobrychis)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属约130余种,大多野生。在我国西北地区栽培最多的为普通红豆草,20世纪50年代引进种植(1944年,我国草原学泰斗王栋从英国带入第一批红豆草草种在我国试种)。此外,还有高加索红豆草。普通红豆草原产法国,在欧洲、非洲和亚洲都有大面积的栽培;高加索红豆草原产前苏联。我国新疆天山北坡海拔10002000 m的半阴坡处和阿尔泰  相似文献   

16.
奇台红豆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奇台红豆草是新疆奇台地区的地方品种,已经有50年的栽培历史。为了正确地保种选种,2005—2007年以昭苏红豆草和甘肃红豆草为对照,对奇台红豆草的品种特性进行了全面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奇台红豆草的产草量均高于对照,但只有播种当年差异显著;种子产量试验期间也高于对照,并且差异显著;此外,在物候节律进程、生育期长短、生长速度和高度、叶片发病率等方面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别。营养成份的含量与甘肃红豆草基本相同,粗蛋白含量20%,单宁含量1.58%。试验证明,奇台红豆草是一个生物学和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红豆草在高寒牧区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川西北草地牧草资源十分丰富,但适宜人工栽培的豆科牧草种类贫乏。随着畜牧生产的发展,建立人工草地,种植优良豆科牧草,解决牲畜冬春草缺质劣,蛋白质不足已势在必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ap.)是豆科红豆草属的多年生牧草。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引进的12个红豆草品种,经过5年田间试验,从生育期、生长速度、茎叶比、鲜干比、鲜草产量及营养成份测定结果,筛选出北高加索红豆草、元毛红豆草和885红豆草三个优质高产的红豆草品种供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红豆草又称驴食豆、驴喜豆和圣车轴草,民间还有一种俗称:山红草。红豆草为豆科红豆属植物,学名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或Onobrychis sative Lam。原产于欧洲,是豆科红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许多地方如: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青海等地有引种,栽培效果良好。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2012年发布的信息,随着新疆定居富民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红豆草与鸭茅、红豆草与无芒雀麦2个豆科牧草混播组合,每个组合设比例为5∶5,4∶6和6∶4的3种处理,分别设置1∶1行,2∶2行和3∶3行的异行建植方式,在豆科牧草初花期与禾本科牧草抽穗期及再生草停止生长前,通过刈割测定草地群落各种群组分的产草量及牧草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采用间行混播的建植方式,对草地群落稳定性与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播牧草组合中,红豆草与鸭茅的混播组合在产量与品质上均高于红豆草与无芒雀麦;在1∶1行的建植上,其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优于其他建植方式;在混播比例上,红豆草与鸭茅组合,以4∶6的草群产量最高,平均可产干草1060.24g/m2;红豆草与无芒雀麦组合,以6∶4与5∶5比例的草群产量最高,平均干草产量达到1 026.72g/m2与913.24g/m2。在草地牧草营养品质上,红豆草与鸭茅在混播比例4∶6、建植方式2∶2行及混播比例6∶4、建植方式3∶3行的组合,牧草品质优于其他组合;而在红豆草与无芒雀麦组合中,表现出以混播比例6∶4建植方式3∶3行的营养价值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