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野生苦瓜与栽培苦瓜的生物学特性和光合特性差异,为苦瓜栽培、引种及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野生苦瓜和6个栽培苦瓜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苦瓜类型坐果后的生物学性状及坐果时的光合特性.[结果]野生苦瓜单瓜重小于或等于50g,栽培苦瓜单瓜重在300g以上;野生苦瓜的瓜瘤为刺瘤,小而密,栽培苦瓜多为条瘤或粒条相间;野生苦瓜瓜肉厚度为0.3~0.4 cm,栽培苦瓜瓜肉厚度为1.0~1.2 cm;野生苦瓜纵径在11.0 cm、横径在4.5 cm以内,栽培苦瓜纵径为20.0~48.8cm,横径为5.0~9.0cm;野生苦瓜单瓜种子数16~22粒,种子千粒重53.67~83.33 g,栽培苦瓜单瓜种子数23~47粒,千粒重180.2~206.67 g;野生苦瓜对枯萎病的抗性明显强于栽培苦瓜;野生苦瓜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为14.64~18.92 μmol·m-2·s-1、110.50~164.06 mmol·m-2·s-1、7.61~9.80 mmol·m-2·s-1和0.496~1.203 mol· m-2·s-1,而栽培苦瓜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为10.42~14.59 μmol· m2·s-1、137.85~258.00 mmol· m-2·s-1、5.63~8.08 mmol· m2·s-1、0.258~0.532 mol· m-2· s-1.[结论]野生苦瓜的瓜形小、单瓜重小、种子千粒重小,但其枯萎病抗性好、光合速率高,而栽培苦瓜的瓜形大、单瓜重大、种子千粒重大,但其枯萎病抗性相对较差、光合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宁夏进行露地覆膜立架苦瓜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苦瓜品种选择、苦瓜育苗、苦瓜田间栽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采收与包装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漠沙镇苦瓜嫁接苗培育及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苦瓜嫁接技术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蔓枯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提高植株抗性,为大田生产提供壮苗,推广苦瓜规范化栽培,减少农药使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期提高苦瓜栽培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们对苦瓜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的深入认识,人们对苦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苦瓜的种植区域由南方向北方扩展,栽培季节由春夏向四季栽培转变,栽培方式也由以往单一的露地栽培转向露地、大棚、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并且有的地区开始采用嫁接方式以提高苦瓜产量和抗病性。这些转变都为苦瓜的周年供应提供了可能性,苦瓜的储藏保鲜也成为影响其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将苦瓜采后处理及储藏保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依托农业技术援藏,引进优质苦瓜品种到西藏山南地区温室栽培,从品种特性到整地作畦、播种育苗、定植移栽、田间管理等栽培方面介绍了苦瓜引种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西藏地区温室苦瓜绿色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苦瓜别名凉瓜,金荔枝、癞葡萄之称,是葫芦科苦瓜属的栽培种,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苦瓜多食嫩果,果肉脆嫩,苦味适中,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它不仅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苦瓜性寒味苦,清暑解热,明目解毒。夏季常食苦瓜,有凉血解毒之功效,可防止中暑、喉炎、胃肠炎、皮肤炎等症,因而深受大家喜爱。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培育壮苗是苦瓜栽培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础。苦瓜  相似文献   

7.
苦瓜栽培要点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苦瓜栽培历史约600a,栽培区从南向北拓展,现已分布到全国大部分地区。苦瓜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有效消暑,平衡机体功能。在炎热的夏季,苦瓜既可清热,又能去火,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主要介绍了苦瓜栽培的要点和管理技术,对广大农民种植苦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山苦瓜早熟嫁接栽培研究试验表明:高山早熟嫁接苦瓜比实生苦瓜的生长势、抗逆性明显增强,早熟性、丰产性好,经济效益显著。在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生产示范,提出高山苦瓜早熟嫁接栽培配套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苦瓜是江油市主栽蔬菜种类之一,栽培面积约0.35万亩,主要栽培方式为春季保护地栽培。随着设施栽培不断应用,瓜类蔬菜连作现象日益突出,苦瓜枯萎病、疫病等病害发生普遍,造成苦瓜60%左右减产减收,给农户带来了较大损失。为了提高苦瓜植株根系抗病害的能力,促进其对水肥的吸收,增强生长势,提高作物抗逆性,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近两年来我们推广了苦瓜嫁接育苗技术,效果显著,植株发病率控  相似文献   

10.
苦瓜在我国长江流域很早就有栽培,是夏秋供应市场的一个蔬菜品种,近年来,栽培区域由南向北迅速发展,苦瓜在北方广大地区也逐渐受到欢迎,苦瓜不仅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喜食苦瓜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棚室苦瓜种植面积小,远不能满足市场冬春季节的消费需求,可见棚室苦瓜栽培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1.
从茬口安排、春萝卜栽培要点、苦瓜栽培要点、苦菊栽培要点、红苋菜栽培要点等方面介绍了拱形大棚春萝卜套种苦瓜复种苦菊-红苋菜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张慧 《现代农业》2014,(12):11-11
<正>苦瓜隶属葫芦科植物,原产于东印度,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华南、西南栽培较多,食用嫩果、有清凉、去热、消暑的作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甲和维生素丙,亦可药用。山东省寿光及周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苦瓜是一种高效高产蔬菜,笔者对近几年苦瓜保护地高产栽培经验进行总结如下:一、品种选择大多采用以主蔓结瓜为主的苦瓜品种。选择具有早熟、丰产、抗病性强、对光照要求不严的品种。如:玉溪大白苦瓜、滴水珍珠、建水白皮苦瓜、蓝山长白苦瓜等。  相似文献   

13.
<正>苦瓜,别名癞瓜、凉瓜,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苦瓜在北方地区的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并且消费市场已从高档消费群体转移到普通消费群体。切实搞好苦瓜的温室,对于延长苦瓜产品的生产期供应期,提高苦瓜栽培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一、苦瓜温室生产茬口安排一般在3月末至4月初在设施内育苗,终霜后定植于露地,6~9月收获。有条件的可进行设施栽培,温室育苗提早至2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或4月上旬在  相似文献   

14.
正苦瓜别名凉瓜,金荔枝、癞葡萄之称,是葫芦科苦瓜属的栽培种,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苦瓜多食嫩果,果肉脆嫩,苦味适中,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它不仅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苦瓜性寒味苦,清暑解热,明目解毒。夏季常食苦瓜,有凉血解毒之功效,可防止中暑、喉炎、胃肠炎、皮肤炎等症,因而深受大家喜爱。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育苗培育壮苗是苦瓜栽培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础。苦瓜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北方地区苦瓜栽培的主要茬口,主要有露地栽培、保护地早春茬、保护地秋冬茬和保护地间作套种,并从育苗、肥水管理、整蔓、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苦瓜的栽培技术,以便帮助提高广大苦瓜种植者的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人们对苦瓜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了解,喜食苦瓜的人越来越多,苦瓜已成为一种高档次的大众化食用品种。在保护地飞速发展的今天,苦瓜的供应从只有夏秋上市变为周年供应。但是,由于棚室苦瓜种植面积小,远远不能满足冬春季节消费需求,市场价格偏高,值得大力推广。现将棚室苦瓜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1 栽培苦瓜的棚窒结构必须合理。棚室栽培根据茬口安排,早春大棚栽培时,应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能、通风条件和适宜苦瓜生长的空间。根据苦瓜需搭架爬蔓的特点,大棚边高以1.2m、中间高2.3m以上、跨度10~12m为宜。越冬茬栽培的日光温室,必须具备前屋面采光角度合理,黄淮地区以北的日光温室采光角度以28°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7.
棚式苦瓜早熟丰产栽培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胡永军,肖波苦瓜起源于热带,耐热不耐寒,通常以夏季栽培为主。为增加冬春蔬菜,调节供应,笔者于1993年试验大棚苦瓜冬春栽培获成功。栽培情况如下:一、品种选择生产上蓝山大白苦瓜表现较好,该品种主蔓第一朵雌花着生节位...  相似文献   

18.
高山苦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以其清热消暑、味微苦而凉爽等特点日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夏季瓜类.在栽培上,苦瓜又具有较耐热、产量高、病害少、效益好等特点,成为磐安县新开发规模种植的高山蔬菜品种.近两年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探索出苦瓜栽培模式,相继推出了苦瓜-红椒(间作);苦瓜-棒菜;苦瓜-秋南瓜;苦瓜一豇豆(小青瓜)等4个兼种、轮作种植模式.现将高山苦瓜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苦瓜栽培在北方地区是新兴的一种特种蔬菜,有些地区在栽培技术管理方面经验不足,达不到预期栽培效果,经过几年在大棚内早春栽培苦瓜,总结出一套比较丰富的苦瓜栽培技术管理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茬口安排、春萝卜栽培要点、苦瓜栽培要点、苦菊栽培要点、红苋菜栽培要点等方面介绍了拱形大棚春萝卜套种苦瓜复种苦菊-红苋菜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