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棉农不注重棉田冬季管理,习惯于春季播前春耕、春灌,实际上,“冬季整好田,来年好种棉;冬闲浇好地,种棉不费力;冬耕加冬灌,虫少棉高产”。为此,棉农在冬季应采取以下措施。1冬耕棉田冬季深耕,可以将部分生土翻出,使地表杂草及作物残体埋于地下,疏松后的土壤还能提高蓄存雨雪  相似文献   

2.
马俊凯 《中国棉花》2010,37(4):35-36
棉花价格的涨跌起伏牵动着整个棉花产业链条上棉农、棉花企业和纺织企业的神经。2008年度的低棉价挫伤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棉农叫苦不迭。2009年度棉价大幅上涨,并未给棉农带来多少喜悦,种棉不合算;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惟恐亏损赔本;过高的棉价,给刚刚逃过金融风暴、稍微有点起色的纺织企业又添新愁。  相似文献   

3.
省委毛致用书记同张逢雨常委6月26日至7月2日视察九江市和上饶地区等主产棉区。先后到了德安、星子、九江、彭泽、湖口、都昌、波阳、万年、余干等县,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深入到棉区观察棉花长势,与棉农亲切交谈,并与地市县乡村的干部和植棉户进行座谈。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一路上毛书记、张常委对今年棉花生产作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指示,归纳起来为以下几方面:1要千方百计调动棉农种棉积极性毛书记、张常委在与棉农交谈和与干部座谈时反复指出,今年棉花虽然提了价,但粮食和化肥、农药涨价的幅度更大,影响了棉农种棉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曹涤环 《中国棉花》2000,27(11):41-42
近几年来 ,棉花市场疲软 ,其种棉比价不尽如人意 ,提高种棉效益 ,已成为棉区讨论的焦点 ,它既涉及到农业结构调整 ,又直接关系到棉田增产、棉农增收和种棉比较效益的提高 ,从适应市场农业和效益农业发展需要的观点看 ,为防止棉花生产出现大的滑波 ,保棉花总产 ,其棉田的根本出路在于增效。1 在品种上增效。更换定向品种 ,控制棉花品种“多乱杂”是切入点。 1 997年沅江市种棉 72 0 0 hm2 ,全部种植农业部和国家科委重点推广的优质棉 -湘杂棉 1号、湘杂棉 2号。通过全省统一测产验收全市平均公顷产皮棉达 1 560 kg,全市还涌现出一大批公顷产…  相似文献   

5.
药肥穴施防治多种棉虫夏志贤山东省曹县植保站274400近年来,在营养钵苗移栽时,采用穴施药肥兼治多种害虫,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保苗、健苗率达95%以上,深受棉农欢迎。1优点(1)药劲足效果好。用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80~100倍液处理饼肥,药液集中...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我省棉花生产遭受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大风、暴雨冰雹、外洪内涝、高温干旱接踵而来,从播种保苗到开花座桃的各个生育阶段,都先后受到灾害性天气影响,造成棉花迟播迟发,蕾铃大量脱落,大片棉田受淹,棉株受外伤和内伤都十分严重,给夺取棉花高产丰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由于棉区各级党政继续加强了对棉花生产的领导,政策落实,有关部门配合好,科学种棉水平进一步提高,布局调整渐趋合理,抗灾救灾应变措施有力,调动了广大棉农的种棉积极性,因  相似文献   

7.
当前棉花生产上盲蝽蟓难防治,棉花田间烂铃多成为棉农头疼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请教棉花专家,拜访种棉能手,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些技术措施,以便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刑银田 《江西棉花》2006,28(2):39-39
由于2005年棉农对其植棉的效益比较满意,所以2006年农民种棉的积极性比较高。据有关方面对农民种植意向的调查,2006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将比2005年有所增加。然而,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有限的资源,棉花种植地选择不好,将加大病虫害危害,造成棉花大量减产,所以提醒棉农,棉花要高产,选地整地最关键。  相似文献   

9.
2011年黄淮棉区棉花一播全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一播全苗是棉花生产中获取高产、稳产的基础,更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棉价上涨,棉农种棉积极性高涨,棉花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增加。2010年黄淮流域春播或套播棉区,棉花成熟期内较长时间阴雨寡照,棉种成熟度不好,  相似文献   

10.
临川县秋溪公社东溪大队第二生产队,有耕地面积196亩。五十年代开始种改良棉。实行稻棉轮作。是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我省棉花生产上一个比较高产稳产的水旱轮作产区。十年动乱以来,由于遭受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棉花单产不仅停滞不前,而且倒退到三、四十斤上下徘徊,最低的1977年,植棉126亩,亩产只12.6斤。干群对种棉存在严重的抵触情绪,棉农反映“种棉种棉不如荒田”。为了彻底改变这种棉花产量越种越低的落后面貌,摸索棉花高产经验,抚州地区农业局在公社党委的支持下,确定1980年在东  相似文献   

11.
植棉农谚     
年年换良种,丰收有保证。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桃。植棉不选种,每年减两成。选晒种很重要,发努率大提高.棉花要丰产,全苗是关键。棉种消毒净,棉苗少虫病。温水烫,小灰搓,保证出芽多。棉花播种要适时,切忌过早与过迟。早播弱晚播旺,适时播种棉苗壮。早播烂子晚播高腿,不早不晚杏花扭嘴。荷叶铜钱,下地种棉.枣芽发,好种花;枣芽发一寸,种棉不用问。椿芽一大把,赶快种棉花。植棉农谚@朱振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 ,随着棉价下跌 ,棉农收入大幅度下降 ,如何找到一条既稳定棉花产量 ,又确保棉农增产的好路子 ,是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和面对WTO的工作重点。南昌市在 1998年就提出棉田要“放宽行距 ,缩小株距 ,改棉花传统栽植方式为宽行窄株种植 ,使之易于间作套种”。通过 3年对多种棉田间套模式的试验与摸索 ,得出棉田套种无籽西瓜效益较好。本文就其社会、经济效益及配套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1 效益分析1 1 经济效益增加 1999~ 2 0 0 1年试验、示范结果显示 ,棉瓜套种虽然棉花产量略减 4~ 5 % ,但经济效益提高了 86 7% ,扣除生产成本 ,比单作…  相似文献   

13.
实用植棉农谚肖望舒(江西省棉花研究所332105)引富:为了普及科学种棉知识,推广科学植棉技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高效。为此,将多年来收集的立套言简意深,通俗易懂的植棉农谚整理出111条,奉供我省广大棉农因地制宜使用。(1)棉花全身都是宝,用到那里都是...  相似文献   

14.
棉花种子与其它农作物种子有其不同特点 ,它需要将种子从子棉中分离出来再进行加工、脱绒、包衣、处理才称之为种子。因此棉种在收摘、晾晒、贮存、加工、包衣等每个环节中都要掌握好一定的技术要求 ,才能确保种子的质量。1收摘子棉时的技术要求1 .1严禁摘不成熟的棉花。棉桃要正常成熟吐絮后再收摘 ,个别地方棉农有白天揪桃晚上摘花的做法 ,这种做法容易把未成熟好的子棉揪下影响种子的成熟度 ,而且会降低棉纤维的产量与质量 ,因此保种棉严禁摘生花。1 .2分类摘花。收摘时注意剔除虫蛀瓣、僵瓣 ,多摘内围铃桃 ,少摘外围铃桃 ,不摘尖子花。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海南冬季鉴定杂交棉种子纯度结果分析,揭示了纯度控制的重要技术环节,明确了海南冬季鉴定杂交棉种子纯度的重要经济价值。通过调查,分析了种子纯度与种子经营企业及棉农的经营 (种植) 风险的内在联系及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6.
棉花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是我国棉花收购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整个国民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实行合同定购,以定购指导生产,安排收购,有利于计划种植,减少棉花生产发展中的盲目性,有利于国家根据需要收购,保证国内供应和外贸出口。合同定购中,国家对棉农实行优惠的收购政策,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棉积极性。按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棉花生产强县之一的新疆轮台县具有悠久的棉花种植历史,从2005年起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棉花也成为轮台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棉花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本县大力推广棉花"矮、密、早"栽培技术模式,使农民在种棉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由于前几年棉花临时收储制度的执行,棉花生产旱涝保收,棉农收入稳定,农民种植棉花积极性高涨,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耕地资源有限,促使一些低产田、次宜棉区进入棉花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18.
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顾名思义经济效益较高。可是,在1980年以前,临川县的棉花单产很低,在30~50斤之间徘徊了三十年。由于产量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棉农说:“种棉种棉,有钱买米,冒钱过年”。把种棉花当成了一个包袱。1981年以后,我县普遍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调整了棉田布局,运用了科研成果,单产翻番,收入猛增。1983年全县计划二万亩棉花,实种不足1万8千亩,总产18,900担,首次突破了百斤关,比1982年增长75.5%,比1980年增长1.63倍。其中秋溪公社总产8,424担。亩产165.1斤,  相似文献   

19.
我所育成的赣棉78—7新品系,经1980—1981两年全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鉴定,综合性状表现比较优异。1982年在进行全省棉花生产试验同时,还在彭泽、九江、高安、丰城、新余、临川、永修、都昌等重点产棉县示范繁殖近三千亩,普遍获得成功,受到棉区干群欢迎。彭泽县泉山公社茅店大队棉农反映,种棉花种了二、三十年,从来还没有种过这么好的品种。据一些示范单位的观察调查和总结材料综合,这个新品系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有: 1、产量高,增产效果显著。彭泽县浪  相似文献   

20.
何春福 《中国棉花》2009,36(5):41-41
湖南桃源县有传统的植棉习惯,棉花是全县的大宗经济作物。近几年年均植棉1万公顷左右,每公顷皮棉产量在1650kg以上。作者以提高植棉效益为出发点提出了建议,并指出:发展棉花生产靠鼓足农民的种棉信心,种好棉花靠调动农民的种棉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