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40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滇杂40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楚粳23号A与优质抗病恢复系南34配组育成的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9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滇审稻2009001)。  相似文献   

2.
滇型杂交水稻滇杂86是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优质恢复系南34与新育成的滇I型不育系D5A(滇粳优5号A)配组选育的耐寒优质高原粳稻新组合,该组合耐寒性强、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9年4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高产抗病杂交粳稻组合榆杂34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云南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滇Ⅰ型不育系滇榆1号A与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南34配组育成杂交粳稻新组合榆杂34,该组合中熟,株型紧凑,产量高,耐肥、耐寒,抗病性好,米质较优,2004年1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20,(1):25-27
针对杂交粳稻组合滇禾优34亲本的特征特性,基于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滇禾优34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滇型杂交粳稻组合滇杂32是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黎榆A和优质抗病恢复系南34组配育成,具有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几年的制种实践,总结了滇型杂交梗稻榆杂34(滇愉1号A/南34)的高产稳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杂35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5A与优质恢复系南3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抗稻瘟病、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滇优35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恢复系南34与新选育的滇Ⅰ型优质不育系DHC - 10A配组育成的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繁殖制种容易等特点,于2010年1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优质杂交粳稻滇杂31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杂交粳稻滇杂31的亲本榆密15A和南34的特征特性;提出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域和最佳扬花授粉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培肥父本、增加母本有效穗和颖花数、适时适量喷施“九二○”是滇杂31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1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滇杂31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榆密15A和优质抗病恢复系南34组配育成的新组合,杂种优质强,稳产高产,抗稻瘟病性较强,米质优,适应性广,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