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东台沿海挡潮闸淤积成因及减淤防淤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受涨落潮的历时、流速、流量、潮波变形、潮汐水道变化以及围垦切断滩面等因素的影响,沿海挡潮闸下游淤积问题始终困扰着水利工程的管理,为了减淤防淤,通过对闸下淤积的成因分析,采取水力冲淤、机械清淤,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修筑导堤,合理确定闸下引河长度和种植固滩防淤植物可有效防止挡潮闸淤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整体水工模型和断面水工模型试验以及二维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对曹娥江大闸的排涝能力、水流流态、流速分布、闸下消能、闸下局部冲刷、导流堤方案等几个水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验证和优化了设计。  相似文献   

3.
海河二道闸和防潮闸优化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汛期为腾空海河河道并保证二道闸下咸水不致上溯,二道闸闸下水位应控制在1.0m左右。利用一维非恒定流模型对海河自西河闸至入海口河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西河闸分流量为80、100、120m3/s3种情况下,海河防潮闸和二道闸优化调度结果。  相似文献   

4.
深圳水库泥沙淤积对水质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近年土地开发引至的泥沙淤积给深圳水库所造成的问题,对淤积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用实测数据分析了淤积物对供水水质的影响和危害,同时为解决水体深层缺氧和淤积物释放污染问题所采取的应对工程措施作了介绍,为存在类似问题的水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宁车沽防潮闸基础抗滑稳定不足的问题,采用了土层锚杆加固防潮闸基础。为了验证基础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对防潮闸6号、7号闸孔进行了土层锚杆加固试验,并对6号闸孔进行了长期观测,获得了土层锚杆承载力曲线和长期工作下土层锚杆承载力变化曲线,试验证明采用土层锚杆加固防潮闸基础能够解决闸室抗滑稳定不足的问题。为了研究长期工作下土层锚杆的承载能力,以粘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土层锚杆的蠕变力学模型,通过对锚杆现场拉拔蠕变试验数据的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与蠕变方程间的间接联系,求解出了蠕变方程中的流变力学参数,由此计算出了锚杆的长期承载力。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锚杆长期工作的试验观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宁车沽防潮闸基础抗滑稳定不足的问题,采用了土层锚杆加固防潮闸基础。为了验证基础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对防潮闸6#、7#闸孔进行了土层锚杆加固试验,并对6#闸孔进行了长期观测,获得了土层锚杆承载力曲线和长期工作下土层锚杆承载力变化曲线,试验证明采用土层锚杆加固防潮闸基础能够解决闸室抗滑稳定不足的问题。为了研究长期工作下土层锚杆的承载能力,以粘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土层锚杆的蠕变力学模型,通过对锚杆现场拉拔蠕变试验数据的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与蠕变方程间的间接联系,求解出了蠕变方程中的流变力学参数,由此计算出了锚杆的长期承载力。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果与锚杆长期工作的试验观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底孔闸墩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考虑了各种可能产生裂缝的影响因素,并对温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闸墩在正常的结构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裂缝,温度骤降是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谭兴华  吴桢祥等 《灌溉排水》2001,20(2):33-35,50
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淇河渠道倒虹吸模型试验,对低水头大流量倒虹吸进口掺气及通气孔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控制闸宜设在上游或下游,不存在进口水跃问题,上游设闸控制虽有掺气问题,但是量小无害,因此,低水头大流量倒虹吸管进口不需要设置通气孔。该项研究成果可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平原地区倒虹吸管设计与运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深圳河一、二期工程完工后,经过近2年的运行,河道淤积严重,大大降低了设计防洪标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收集整理深圳河已有水文,泥沙,地形与潮汐资料,分析了深圳河干、支流泥沙特性及淤积现状,对深圳河的泥沙特性及淤积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深圳河水动力特性及具体地形、水文等情况,对河清淤方式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低压输水管道在农业灌溉中迅速发展。但因种种原因在相当多的低压管道输水灌区,存在着管道淤积问题,对其淤积成因和防治方法国内现已开始着手研究,在研究时首先要对管道断面淤积程度进行调查。管道断面淤积程度以淤积面积占管道断面面积的百分数表示。过去计算淤积面积,通常采用实地解剖法,即在需调查的管段,用铁锨挖至管道,用铁锤或钢钎在管道上打洞,测算出淤积面积。此方法就该调查点来说,计算出的淤积面积数值较准确。但是,因每条管道的上、下游  相似文献   

11.
以中干河闸站为例,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技术手段,对中干河闸站建成后引排水对周山河通航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中干河闸站是泰州市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位于中干河和周山河交叉处,闸站采用双向抽排型式。闸站引排水可能会对周干河通航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闸站的运行。研究表明:泵站抽引排水对周山河的影响随着外河水位的降低而增大,当外河水位为3~5m,闸站引排水量为20~30m3/s时,对周山河航道基本无影响;当外河水位为1.5~2.0m,闸站引水量为30m3/s时,对周山河航道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水闸往往为不均匀地基,水闸平底板的内力分析模型应为不均匀地基上的板。本文应用集中力弹簧模型的概念,建立了考虑三向附加应力的压缩变形地基沉降弹簧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板下不均匀地基。本文将弹性薄板的有限单元法与改进的集中力弹簧模型相结合,能有效地解决不均匀地基上基础板的求解问题。文中还讨论了闸底板与地基间作用力的无拉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流倒灌下支流尾闾泥沙淤积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水流倒灌下支流尾闾河段泥沙冲淤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长江支流沮漳河尾闾河段的河床冲淤变形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复杂水沙条件下支流尾闾河段的冲淤变形,计算结果可以为引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黄河口改道、淤积延伸对其上游河道反馈影响问题的认识上,各家研究成果不仅定量相差很大,在定性上也有较大分歧。作者分析认为,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与河口演变影响因素繁多,河床(包括河口)冲淤变形十分剧烈,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采用传统的资料分析手段,不能对此复杂情况进行充分和全面的分析,是造成上述研究结论分歧的根源。因次,未来必须借助河工模型试验或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开展研究,才可能彻底揭示黄河口演变对河道反馈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河流治理,河道上泄水建筑物产生的水流噪声开始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而噪声产生的机理和防治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以浑河为对象,对其上橡胶坝、翻板闸及滚水坝三种类型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噪声进行监测,测量不同类型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在相同的条件下噪声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条件下,三种泄水建筑物噪声,橡胶坝最大,其次是渠首滚水坝,最后是翻板闸。泄水建筑物噪声都属于中低频噪声,且距建筑物距离越大噪声值越小。  相似文献   

16.
水工弧形闸门流激振动的改进简化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弧形闸门危害性的流激振动进行振动控制,其中前提之一是对闸门模型做适当的简化。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的结构动力特性与简化结构动力特性相等的原则修正弧形闸门简化力学模型,并确定了等效的弧形闸门三维简化结构模型和系统参数。分析和计算表明,建立的简化三维力学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弧形闸门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随机脉动压力下的振动反应,可用于安装阻尼器的弧形闸门的智能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7.
竖向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闸设计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多采用桩基。但是由于桩土作用的复杂性,要获得解析解是十分困难的。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接触面单元的非线性数值模型,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群桩与土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接触单元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桩与桩侧土体之间滑移破坏地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金泽水源地及黄浦江松浦大桥备用取水口是黄浦江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金泽、松浦大桥断面水质对保障上海市西南五区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近年太浦河工程实况调度,设计了太浦闸流量分级调度方案、太浦闸水质超标分级调度方案并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拟定了1个常规流量分级调度方案、2个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方案,并采用对重点研究范围内河网水系、水利工程及污染源进行细化更新后的太湖流域模型进行水量水质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太浦闸采用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可改善金泽水源地水位条件及水质指标,减少关键水质指标(NH3-N)超过0.8 mg/L及连续超0.8 mg/L天数,而对松浦大桥备用取水口水质指标改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9.
The linked tetra-shaft and double-cantileverflat flap gate is a new type of sluice gate. It is suitablefor low water head river barrage, canal head inlet sluice, andcontrolling gates of irrigation areas. However, the designcurrently adopts a traditional method. Therefore, in light of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ofpreliminary design, computerized design can be used.The core of the paper is the model of the software and it alsointroduces some focal points of the editing program. Throughthis software, the authors discovered a new model for thistype of sluice, and we hope to provid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to other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20.
在动床模型试验中,根据黄河浪店水源工程引水闸前设计高水位347.70 m及低水位347.34 m,相应斜坡沟流量为821 m3/s及337 m3/s,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含沙量条件下运行时闸前后的水流流态、流速分布、含沙量及粒径的分布以及闸前后的河床冲淤变化、拦沙设施的拦沙效果等进行了试验观测,并对浪店泵站取水防沙水工模型试验所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水位条件下、水流含沙量不高时可以冲刷形成汊道,为不同时期水泵成功取水进行灌溉提供正确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