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秀丰梨”为洋梨的变异单株,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198g,最大果重460g,葫芦形,果面光洁美观,内细汁多,耐贮运,自花结实率高,具有多次开花多次座果现象,结果早、丰产,改接幼树第2年即可结果,每667平方米产量达436.4kg,成龄树改接后,当年即可结果,第2年株产达62kg,第3年株产达205kg。  相似文献   

2.
梨丰产技术     
梨适应性强,分布广。南起两广地区;北至东北省区;东起山东、江苏、浙江;西至新疆,都有梨的栽培。梨的营养价值高,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0.1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12g,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梨既可生食,又可制膏、脯、汁和罐头等。是我国重要的外销果品。梨嫁接苗栽后3~4年结果,7~8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30年以上。一般亩产达2000~3000kg,如采取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亩产可达5000kg以上。梨因种类、品种、原产地不同,对温度要求差异很大。原产东北地区的秋子梨品系(如南果梨、香水梨、…  相似文献   

3.
2001年自山东引入中梨一号梨试种,表现良好。平均单果重210g,最大果重35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13%。大田定植第二年始花,第三年结果65%以上,3年生株产13kg,折合每667m2产量980kg,丰产性较好,果实套袋后,好果率97%以上,易管理。  相似文献   

4.
杏李新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李杂交新品种是用杏和李进行多代杂交后获得的新兴水果.因其具有早实丰产、色泽艳丽、含糖量高、风味独特、耐贮运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大果农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收益的主要果树新品种.2001年我们从中国林科院经济研究开发中心引进了7个杏李优良新品种进行试栽,通过3年的品种特性观察和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定植第2年结果率达92%,平均单株产量6.5 kg;第3年平均单株产量达15 kg,取得每667m2均收益3 000元以上.现将观察及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猗梨枣是优良的鲜食品种,1996年春从山西省临猗枣树研究所引入无棣县,以金丝小枣为砧木,采用密植园、间作、庭院三种形式进行栽培,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早实中产性,嫁接第2年平均株产达2.6kg,第3年平均株产达6.2kg,第4年平均株产达13.3kg,平均单果重28.6g。  相似文献   

6.
1997年我市大面积发展M2 6中间砧藤牧一号苹果 ,在孟疃、桃林等乡镇建起了千亩生产基地。近 2m× 3m成片栽植 ,以4∶1比例配置新红星为授粉树。生产上 ,该品种表现为易成花芽 ,腋花芽座果率高 ,幼树期顶端优势强。在我市成熟期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 ,栽后第 2年花株率 95 .5 % ,第 3年平均每 667m2产果 5 18.3kg ,第 4年达 15 83 .5kg ,进入盛果期。通过几年的生产栽培表现出成熟期早、价格高 ,值得推广。1 果园基本情况果园为棕壤 ,N .P .K含量分别为 89.1× 10 -6、18.7× 10 -6、82 .3× 10 -6。本地年平均气温 13 .4℃ ,无霜期 186天 ,…  相似文献   

7.
在威宁的高寒山区,经过采用撩壕整地、高标准栽植、引进红富士和新红星等新品种、加强病虫害管理等措施建立的苹果园,经过观测,提高了园地肥力,增强了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了地上树体的发育,第3年结果植株达到70%,第4年达95%,第5年全部结果,株均产量3kg,第10年以后每hm2平均产量已达到7500~15000kg,达到了优质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沾化冬枣是宿州市近年来引种的鲜枣珍品。1998年春建冬枣密植园10hm2,栽植密度为3m×2m、3m×3m。经过科学管理,定植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平均产量为402.8kg/亩,实现2年结果、3年丰产的目标。2006年产量达618kg/亩。一、高标准建园1.园地选择。冬枣为多年生植物,根系分布深广,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果品市场,振兴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我们引进皇家嘎拉苹果于苗家村建立示范园3.3hm2,进行了早期丰产优质栽培试验,2年结果,3、4、5年生产量分别达1642kg/667m2、3228kg/667m2、4230kg/667 m2,实现了早实丰产高效,现将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给黄土丘陵区提供优良的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并总结出风味玫瑰在豫西黄土丘陵区的丰产栽培技术,在河南省豫西黄土丘陵区进行了风味玫瑰杏李的引种试验。建园第2年结果,第5年丰产,第3~5年每hm2产量分别达到8 490 kg、16 920 kg、32 820 kg,每hm2产值分别达到84 900元、118 440元、196 920元,纯收入分别达64 050元、79 095元、140 550元。5月下旬果实成熟期,平均单果质量95.3 g,最大单果质量150.0 g。果实紫红色,果皮易剥离;果肉鲜红色,肉质细,粗纤维少,汁液多,香气浓,具有浓郁的玫瑰花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18.6%。对风味玫瑰杏李的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授粉、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湖南林业科技》2003,30(1):60-62
1999年春,用从日本引进的4个砂梨品种作接穗,对一片5年生劣质低产梨园实施高接换种。通过近4年对引进梨品种的物候、生物习性、经济性状、抗性等多项指标和因子地观察、调查,较系统地研究了梨引进品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以丰水梨品种适应性较强,其次为湘南和新世纪,而金二十世纪适应性较差。在5年生大砧上实施高接换种,第二年就开始结果,结果株率达30%以上,且有一定的经济产量,每666.7m^2达150-200kg,第3、4年结果株率达100%,每666.7m^2达500-800kg,具备良好的丰产性能。根据观察和调查结果,对今后梨树生产和劣质低产梨林改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路家村,利用沙荒地栽植苹果24 hm2,主栽品种短枝红富士和新红星,株行距3m× 4 m。通过综合管理,实现了 3年见果,6年每 667m2产量达 2 258kg。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 高标准建园 栽植前1年秋季细致整地,先将高低不平的沙丘推平,然后挖1m见方大穴,用熟化土换掉上层沙土。春季定植造林,栽植时每株施入60kg土杂肥、1kg磷肥、0.5 kg磷酸二铵、150 g硫酸亚铁作底肥。苗木选用2年生苗高 1.5 m、根径 1.2 cm以上的壮苗,栽后灌足水,然后每株用1m2见方的地膜覆盖树盘,以保水、保墒,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遵化白”杏是杏的一个优良品种 ,以其果个较大 ,品质优良 ,成熟期早 ( 6月上旬 ) ,提早上市而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为探讨杏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笔者于1 998年春在自家 0 .2 hm2责任田上 ,栽植“遵化白”杏 330棵 ,株行距 2 m× 3m,现已 3a生。栽后第 2年就有 1 88株挂果 ,挂果株率约57% ,收获果实 95kg,平均株产 (只是挂果树平均 ) 0 .5kg,获效益 2 85元 ,平均零售价每公斤 3元多 ;第 3年全部结果 ,共收获果实72 6 kg,平均株产 2 .2 kg,最高株产 3.1 kg,获效益 2 1 78元 (平均售价 3元多 )。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 ,该品种杏不仅售价高…  相似文献   

14.
1反季节早蜜梨 河南郑州育成,在南方7月初成熟,果实生育期63~65d.果皮黄绿色,平均单果重200 g左右,大果达700 g以上,卵圆形,果面光滑,肉质致密,细腻而香甜,含糖量达1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8%,这是早熟梨历史上少见的记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引进试验,探索出适合于白银市黄河阶地的矮化型红富士密植栽培技术,即采用大穴栽植、密植技术、1年生幼树越冬期特别管理等措施。定植后,第3年开始挂果,结果率达85.4%,最高株产11.3kg,平均产量1867.5kg/hm2。预计5年可丰产,平均产量可达到3万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变旱地核桃传统的稀植大冠、结果迟与产量低的落后状况 ,笔者于 1994~ 2 0 0 0年进行了山地核桃密植栽培早期丰产技术试验。引种品种为早实良种核桃辽核 1号、中林 5号 ,栽植密度为 84 0株 /hm2 。栽后第 3年 (1997年 ) ,有 80 %的树结果 ,平均每株挂果 11个 ;第 4年挂果树占 10 0 % ,单产10 0 5kg/hm2 ;第 5年达 135kg;第 6年单产 2 0 2 5kg/hm2 ,无病虫果率在 98%以上 ,收入 2 76万元 /hm2 ,比对照 (5 10株 /hm2 )增收 1380元 /hm2 ,且提前 1年进入盛果期。现在树冠紧凑 ,主枝开张、枝梢壮密 ,枝组均衡 ,长势良…  相似文献   

17.
利用当地核桃(Jaglans sigillata)复选优株和新疆早实核桃(J.ragia)的嫁接苗,进行栽植密度、施肥量、品种(含树种)三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当地晚实核桃嫁接苗第2年便有少数植株开花挂果,第5年全部结果。早实核桃第2年全都结果。3年生部分单株结果300多个、8年生产坚果892.5kg/ha。早期丰产密度以4m×4m为宜;幼树施肥氮,磷比以1:1配适量有机肥为好。采用良种核桃嫁接苗、合理密植和科学管理,都可使核桃早期丰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引进的 18个板栗品种进行生长结果及栗实品质等方面的对比试验 ,筛选燕山短枝、后 84 - 3、达 1- 3、燕红 4个优质、丰产且抗性强的品种 ,嫁接后第 5年单位投影面积栗实产量在 0 78kg以上 ,综合性状优于当前生产上应用的石丰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于2002年3月从陕西引入“大10”、红果等果桑品种,在蒙自云南省草坝农场建立试验示范园24.27hm~2,定植后第2年便开始挂果。单葚平均质量3.5g,最大粒8.2g,果实紫黑色,味甜,品质佳,充分成熟时含可溶性固形物14%~21%,每公顷平均产量达11093.5kg,第3年增至12975kg,第4年达21300kg,在果桑集约化栽培上取得了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清水河县松树梁流域进行大扁杏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证明,成活率达98%以上;初次结果时间为栽植后第三年;初结果量为450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