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猪-沼-果”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模式,是运用沼气厌氧发酵的原理,在养猪场就地建造沼气池,将养猪场的猪粪和污水分别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有效地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卵,降解有机质,提高有机质肥效,而沼气池内产生的沼液、沼渣通过铺设的管网用泵直接输送到果园,沼气则用作生活燃料。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循环,大大减轻猪场粪便、污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朱广凯 《科学种养》2013,(10):56-56
不久前的一天,笔者在湖南省隆回县石门乡老屋村王定财家宽敞的院子里看到,一侧是绿油油的瓜果蔬菜,一侧是排排猪舍和1个沼气池。王定财风趣地对笔者说:“我这个农家院里现在已经形成了‘蔬菜喂猪-猪粪沤沼-沼渣肥菜’的生态经济链。”  相似文献   

3.
一、让沼气池低温季节多产气 使用沼气做燃料,既清洁卫生又环保节能,所以在江西农村使用沼气做饭的农户越来越多。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如何让沼气池多产气呢?江西省南昌市玉丰农技推广站的经验是抓好以下几点: 1.建池。建沼气池除要按要求施工外,选址还要尽可能建在猪舍下面,这样既节约土地,又能使冬季池温提高1-2℃。北方四结合沼气池必须建于阳光猪舍下面,出料间的一部分应置于蔬菜大棚内,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生物发酵式猪舍缓解热应激小气候智能化调控系统效果,本试验选用两个生物发酵式养猪场,比较其对改善猪舍温度、湿度、温湿指数(THI)、氨浓度的效果以及对猪的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生物发酵式猪舍在夏季采用缓解热应激小气候智能化调控系统可极显著降低猪舍的温度(P<0.01)、THI(P<0.01)和氨气浓度(P<0.01),可显著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5.
9月3日,笔者在湖南省隆回县岩口镇温里村刘尔元家院子里看到:一侧是绿油油的瓜果蔬菜,一侧是一排排的猪舍和连着的沼气池。主人风趣地对笔者说:"我这农家院里形成了‘蔬菜喂猪—猪粪沤沼—沼渣沼液肥田’的生态经济链。"  相似文献   

6.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生长猪的呼吸道疾病。在中小规模养猪场,由于卫生环境差,猪舍封闭通风不良,导致该病传播速度快,对养猪业构成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村家庭能源生态模式,俗称“猪-沼-果”模式。是指以户为单元,利用山地、大田、庭院等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建造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的综合配套工程,并围绕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开展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招宝农庄的生态循环是从种牧草开始的:牧草(黑麦草、皇竹草等)在农庄工作人员的精心管理下,长得郁郁葱葱,主要用作珍禽、野猪、野兔等野生动物的饲料——野生动物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成沼气——农庄用沼气做饭、给畜禽舍和饲料加温以及照明等等——沼气池的沼液、沼渣用来给花卉、果木、牧草施肥——花卉、果树、牧草不仅使农庄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调节小气候,美化农庄环境,成为农庄休闲景点。  相似文献   

9.
<正>发酵床养猪源于过去传统养猪,人们将稻壳、秸秆、树叶等铺垫于猪舍,一方面在寒冷季节供猪保暖,另一方面用来稀释猪粪尿以及其他废弃物。之后日本、韩国等专家对此种工艺进行专门研究并科学改进,筛选出合适的垫料和发酵能力强的菌种,在猪舍内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末和发酵床专用菌等混合物,猪饲养在上面,所排出的粪尿在猪舍(棚)内完全被微生物发酵而降解、  相似文献   

10.
猪舍内易产生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引起猪群发病或生产性能下降,降低养猪效益。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净化猪舍空气的实用方法,效果较好,特介绍给养殖场(户)。  相似文献   

11.
猪-沼-果生态模式效益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沼-果生态农业工程是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和沼气综合协调发展的生态模式。农户充分利用庭院土地和空间,建立沼气池、厕所、猪圈。猪圈养猪,猪圈地下建沼气池,猪圈上层养鸡,房前屋后种水果。人畜粪尿流人沼气池,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减少了污染,改善了环境。同时,产生的沼气又可用作农户的燃料和为农户照明,解决农村用能;沼液、沼渣可作优质有机肥、饲料添加剂,用以施肥、喂猪和防治病虫害等,从而实现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与良性循环,达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夏、秋季节由于气温过高,猪易失去正常体温平衡而发生应激反应,出现食欲下降或不食、饲料利用率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等情况,严重者会中暑死亡。对此笔者认为要从猪舍建设、环境整治、日常饲养管理、消毒灭源等方面综合施策,将高温对猪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中西医结合及时治疗中暑猪,以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作用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吉县地处吕梁山南端,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在发展沼气的基础上,根据本县苹果主导产业及日光温室蔬菜不断增多,对优质肥料需求量增大的情况,提出以沼气为纽带,大力发展“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两年来,该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资55万元,共建了550个“猪-沼-果(菜)”综合利用模式的沼气池,培育了一批“猪-沼-果(菜)”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的示范户。实践证明,这种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可在以下4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塑料暖棚舍饲猪,是将塑料薄膜应用到猪舍建筑当中,利用太阳能充分开发光热资源,节约供暖费用,起到增加采光面积和提高猪舍温度的作用。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应用塑料暖棚养猪,比敞圈饲养猪的日增重平均可提高50%以上。现就塑料暖棚猪舍与一般猪舍在建筑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冬季发酵床养猪舍内环境状况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北方冬季发酵床猪舍内的环境状况,本试验对发酵床猪舍的环境进行了测定。在冬季11—12月份,每隔3天测定1次猪舍的温度、湿度、光照、风速和猪舍内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每次测定在早、午、晚3个时间点测定。结果表明:冬季发酵床猪舍内环境温度为17.36℃;舍内的湿度相对较高,但基本上能够满足猪的生长要求;发酵床猪舍垫料10 cm处的温度为26.14℃、20 cm处的温度为26.35℃;发酵床猪舍内氨气的浓度为10.71 mg/m3,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13%,氨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均在卫生学范围内,不会对猪生产性能的发挥起不利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北方冬季发酵床饲养模式能够提高猪舍内的温度,显著改善猪舍内环境,有效解决了粪尿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冬季昼夜温差大,大幅降温会对猪造成极大应激,不仅影响猪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疾病,因此,冬季养猪做好防寒保暖显得尤为重要。1.做好猪舍各种设施、设备的检修。入冬前,及时整修栏舍,用塑料薄膜等封堵可能漏风部位,防止贼风进入,提高猪舍温度。2.做好猪舍的保暖加热,确保猪趴卧的地方干燥。仔猪哺育间应安装红外线灯等加热设施,舍温最好保持在20~25℃。大、中猪猪舍可用木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垦科技》2012,(2):57-57
一忌选址不当。猪场宜离公路100米以上,应远离生活区和畜产品加工厂,要在住房的下风向,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水源清洁、取水方便。二忌设计不佳。安排猪舍时要考虑猪群生产需要:公猪舍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区.既与母猪舍相邻,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杨山 《科学种养》2011,(9):10-10
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周家村农民张开建,于1999年创建了一个小型养猪场,由3头母猪、20平方米的猪舍开始,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占地14亩、拥有优种母猪155头、年产三元商品仔猪3000头的生产规模,年产值90万余元,可获利润25万元。  相似文献   

19.
冷季提高猪舍环境温度方式之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寻找温度与猪的生长之间关系的有关数据,得出在临界温度下,育成猪的生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总结了我国各地现有的各种养猪舍建筑形式;分析、探索了冷季提高、维持猪舍环境温度的各种方式;通过估算其成本和它们各自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经行经济性比较得出全封闭式暖床保温  相似文献   

20.
最近,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李永喜的养猪场试行让猪睡“席梦思”的养殖新技术,成了当地的一件新鲜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