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革氏病的病原菌,属于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副猪嗜血杆菌主要感染小猪,特别是4~6周龄的断奶仔猪,临床多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或者转为慢性,表现为跛行、食欲减退等。为有效地开展本病的防治研究,进行了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工作。笔者从浙江某养殖场的“猪高热综合征”样病例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PCR扩增和16SrRNA鉴定,确定为副猪嗜血杆菌。现将临床发病及分离鉴定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一鹌鹑养殖场产蛋鹌鹑自42日龄起突然出现大规模发病、死亡,为探究其发病原因,本研究对病死的鹌鹑进行病理剖检观察。结果显示,发病鹌鹑气管环出血,肠道黏膜脱落呈弥漫性条带状出血,卵泡液化,卵黄性腹膜炎,肝脏充血坏死,心脏呈纤维素性心包炎。结合临床症状和发病规律,初步判定为大肠杆菌感染。采集发病鸡肝脏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合分离菌株的培养特性、革兰染色观察以及质谱检测结果,确定该起鹌鹑发病是因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大肠杆菌株对阿米卡星敏感,可用于后续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卫市城区是宁夏养鸡业重点地区。2006年,在免疫鸡群中自然感染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疫情。疫情发生后观察了疫区发病鸡群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发病鸡群进行了免疫抗体水平监测,采集发病鸡群组织病料进行了病原的分离鉴定,以比较病毒分离结果和免疫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免疫鸡群自然感染HPAI后体内携带病毒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张三军 《中国猪业》2014,9(8):55-57
本文根据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养殖场发病猪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症状、细菌分离鉴定及病原学RT-PCR检测等结果,确诊该猪群发生了猪瘟与副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疗措施,还就目前养殖场易发的混合感染疾病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自然感染鼠痘材料,以细胞培养,动物接种分离出一株病毒91-KMPV。通过人工发病,临床病理观察,病毒的电镜观察,多种细胞培养,细胞传代和多次复归本动物,毒力毒价,稳定性试验以及血清学和病毒理化特性试验等证明所分离病毒是痘病毒科下痘病毒属小鼠传染性脱脚病毒。应用分离到病毒制备抗原及标准血清,建立了HA和HI等检测方法。为该病的监测净化提供一项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一规模猪场保育猪群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检测了14~70日龄小猪的蓝耳病毒、圆环病毒抗体,并检测了4头发病小猪猪瘟、蓝耳病毒感染情况。发现小猪在14~0日龄感染了蓝耳病毒,50-80日龄出现圆环病毒感染并随即继发了链球菌感染,50~80日龄的发病小猪中仍有部分个体肺组织中能检测到蓝耳病毒。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饲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单一的蓝耳病毒感染,可能不会导致小猪发病;但蓝耳病毒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可协同增强致病能力,导致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很快继发一系列并发症,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2011年2月中旬,偃师市邙岭乡省庄村某养猪场存栏130多头的大小猪相继发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观察,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瘟合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药敏试验表明,分离到的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对氟苯尼考、头孢喹肟钠敏感。通过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为临床猪瘟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东莞市茶山镇某大型猪场进行采血分离出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gpi抗体检测,据了解从2008年下半年茶山镇某大型猪场的母猪有流产现象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哺乳期间的小猪得病后病情极为严重也有突然死亡的情况发生,15日龄左右的发病仔猪死亡率可达40%~60%。本镇兽医站得知这些信息后到现场了解情况和排查原因,从初步详细观察母猪和解剖病死小猪得出结果,怀疑猪伪狂犬病毒。技术人员在全场的待产母猪和已经产猪仔的母猪进行有目的性采血,待析出血清后做猪伪狂犬病病毒gpi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证实有个别母猪已经感染了伪狂犬病病毒,确诊后采取了隔离、综合治疗、消毒及注射疫苗等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东莞市茶山镇某大型猪场进行采血分离出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gpi抗体检测,据了解从2008年下半年茶山镇某大型猪场的母猪有流产现象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哺乳期间的小猪得病后病情极为严重也有突然死亡的情况发生,15日龄左右的发病仔猪死亡率可达40%~60%。本镇兽医站得知这些信息后到现场了解情况和排查原因,从初步详细观察母猪和解剖病死小猪得出结果,怀疑猪伪狂犬病毒。技术人员在全场的待产母猪和已经产猪仔的母猪进行有目的性采血,待析出血清后做猪伪狂犬病病毒gpi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证实有个别母猪已经感染了伪狂犬病病毒,确诊后采取了隔离、综合治疗、消毒及注射疫苗等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诊断玉溪市峨山县某竹鼠养殖场竹鼠2013年6月所发疫病,试验对发病竹鼠进行了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观察等。临床观察表明,竹鼠感染后表现为精神沉郁、腹泻(肛门被粪便严重污染)、后肢瘫痪等。剖检可见胸腔、腹腔有大量淡黄色积液;胃黏膜溃疡、糜烂,内容物呈黑色;十二指肠肠管呈红褐色、肠系膜胶冻样,盲肠鼓气;肝脏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下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肿胀,肺脏有大量出血点;尾根两侧皮下出血等。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心肌明显出血;肝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细胞浸润,门管区化脓、出血和瘀血;脾脏广泛瘀血;肺脏瘀血,肺泡管内有炎性渗出物,肺泡壁增厚;肾出血和瘀血,肾小球肿大,管腔内充满大量积液;结肠固有层轻度出血和水肿,杯状细胞增多,呈卡他性肠炎等。表明,玉溪市峨山县某竹鼠养殖场竹鼠2013年6月所发疫病为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
绵羊源性粪肠球菌的分离、初步鉴定及动物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粪肠球菌属于链球菌科、肠球菌属,其为机会感染菌,自然界和动物粪便中大量存在。其在人医中不仅可以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等,在动物医学中尚未引起重视。石河子周围地区羊场羔羊发生了一种以败血症和神经症状为主、预后不良的疾病,羔羊发病时表现出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全身抽搐、站立不稳,体温高达40℃,剖检整个脑部严重者有灰色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肺呈弥漫性充血,似大理石样。羔羊的病死率达20%左右,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对三个羊场发病羔羊体内分离到10株可疑菌,并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西藏自治区仲巴县帕江乡扎布耶盐山羊的发病情况,采集发病羊的粪便、血液、肝脏、脾脏、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内蓄积的浆液性纤维性渗出物等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经病原菌分离鉴定,该地区扎布耶盐山羊羔羊感染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检出率为97.14%(34/3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对头孢唑林、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他啶、氟苯尼考、头孢拉啶6种药物高度敏感。该调查研究为仲巴县帕江乡扎布耶盐山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诊断方法和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东莞地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某镇一养殖场内部分10日龄雏鸡发病死亡,无菌操作采集组织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结合雏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确诊雏鸡死于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分离菌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和呋喃妥因敏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病毒分离鉴定的常规方法,从某番鸭养殖户自然死亡的番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用分离到的毒株试验感染1日龄敏感番鸭,其死亡率达100%,临床及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发病的番鸭基本一致,并可回收到该病毒,分离毒株与番鸭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血清学交叉反应。根据试验结果,初步确定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6,(1):80-83
为了解山东省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肉鸡场鸡毒支原体的感染情况,2013年至2014年从山东地区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商品肉鸡场采集发病鸡,记录其临床表现(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进行鸡毒支原体分离鉴定。对符合鸡毒支原体培养特性的分离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加以鉴定,共分离鉴定出36株鸡毒支原体。3~20日龄肉鸡采集23场,分离出3株鸡毒支原体,分离阳性的样品疑来自鸡毒支原体单纯感染的病例;21~40日龄肉鸡采集78场,分离出33株鸡毒支原体,分离阳性的样品均来自混合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临床采集的蛋鸡病料进行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和致病性分析后, 确定为克雷伯氏菌感染; 同时制备了自家氢氧化铝灭活苗, 并对疫苗的安全性、保护性及免疫原性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利用当地发病鸡群分离的克雷伯氏杆菌制成的灭活苗性能良好, 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猪鼻支原体是猪场感染率极高的一种支原体,可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等症状。目前尚未建立标准的猪鼻支原体发病模型,也缺乏标准强毒株。本研究从某猪场发病猪的关节液中分离得到一株支原体,通过PCR检测、菌落形态观察、菌体形态电镜分析、菌株MLST分型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确认其为猪鼻支原体。为评价菌株致病性,将该分离株接种1月龄自然分娩不吃初乳猪(SF-pCD猪),试验猪在感染后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临床症状,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出现部分死亡。剖检结果显示感染组出现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及关节炎,肺部组织病理分析显示为间质增宽,无虾肉样病变。从发病猪的扁桃体、肺、心及关节积液中可再次分离到攻毒株。综上,本研究分离获得一株猪鼻支原体,人工感染猪后可出现典型的发病症状,猪鼻支原体发病模型的建立为致病机制及疫苗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瓮安县某养猪场发生了一起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母猪流产和早产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导致猪场小猪大量死亡.经临床针状观察、剖检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诊断该猪场此次疫情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并立即对发病猪群进行隔离,经采用复方黄芪多糖、长效土霉素及氟苯尼考等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9.
正犬瘟热(CDV)在1809年由Jeneer首次报道。1905年卡尔(Carre)将分离的滤过性致病因子接种动物从而复制出病例,1926年Laidlaw和Duncan利用完全隔离的犬和易感性高的雪貂进行了人工感染,该试验肯定了本病的病原为病毒。1980年我国首次分离并获得了犬瘟热病毒。犬瘟热常引起大批犬、貂、狐等动物发病,死亡率可达30~80%,继发细菌感染是导致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并发肺炎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国内外对CDV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多种实验室检测方法。下面我们从病毒分离、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犬瘟热病毒检测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天津部分地区2014年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菌株的致病力,收集本地区45个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病料53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培养特性及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及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最终分离到阳性样品15例,阳性率28.3%;挑选2株(TJ-0121A,TJ-0134A)分离于临床症状典型病猪,且生物学特性典型的分离株进行豚鼠副猪嗜血杆菌的人工感染试验,每只豚鼠腹腔注射2.0×109 CFU/mL菌液。TJ-0121A分离株接种豚鼠后,豚鼠全部死亡;TJ-0134A分离株感染7d后未出现死亡。对所有豚鼠的肝、肺、脾、淋巴结、肾、心肌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和PCR检测,TJ-0121A组死亡豚鼠的所有组织均可分离并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TJ-0134A组豚鼠仅肺脏分离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说明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