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是以2008年从广东汕头南澳海区华贵栉孔扇贝养殖群体中挑选的黄金色个体构建基础群体,以闭壳肌和贝壳金黄色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辅以家系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南澳金贝"被全国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水产新品种,也是广东省第一个国家级贝类新品种。优良品质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具有三大优良特点:一是外观色泽金黄,贝壳、  相似文献   

2.
<正>一、品种名称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二、品种来源亲本原产地为中国,来自于广东汕头南澳养殖群体中的金黄色个体,其贝壳、闭壳肌、外套膜均为金黄色。三、审定情况2014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1-009-2014)。四、特征特性1.外部形态两枚贝壳为金黄色;贝壳大,  相似文献   

3.
正一、品种名称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二、品种来源人工选育品种。亲本原产地为中国,来自于广东汕头南澳养殖群体中的金黄色个体,其贝壳、闭壳肌、外套膜均为金黄色。三、审定情况2014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GS-01-009-2014。四、特征特性1.外部形态:两枚贝壳为金黄色;贝壳大,近圆形,壳长略小于壳高。左壳较凸,右壳较平。两耳不相等,前耳大,后耳小。壳表具大而等粗的放射肋23条左右,肋上具有翘起的小鳞片。足丝孔具细齿。铰合线直。  相似文献   

4.
合浦珠母贝4种壳色选育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白壳、黑壳、红壳和金壳色选育系F6代的育种性能,对养殖达18个月龄4种壳色合浦珠母贝的形态、质量、闭壳肌拉力和抗才女虫寄生病等12个性状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4种壳色选育系间壳高、绞合线长、壳宽、体质量、壳质量、软体部质量、闭壳肌质量、闭壳肌拉力、右壳感染率和贝壳感染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相关分析表明,白壳色选育系可作为壳高和低才女虫感染率同时选育的最优育种群体,金壳色选育系可作为壳宽、体质量和闭壳肌拉力复合选育的最优育种群体。该研究结果为开展合浦珠母贝多性状复合选择育种工作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5.
《海洋与渔业》2012,(6):54-54
海大金贝是原产于日本北部和俄罗斯远东沿海的虾夷扇贝的人工改良品种。品种改良时,以肉柱为橘红色性状(闭壳肌可积累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为选育目标,经过连续多代群体选育而获得。海大金贝肉柱呈橘红或金黄色而非普通扇贝的白色肉柱,且出肉率高,营养成份均衡。因此商品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6.
<正>扇贝"青农金贝"(品种登记号:GS-02-003-2017)由青岛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之春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其闭壳肌呈金黄色,含有2种特有的类胡萝卜素,闭壳肌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3%,脂肪平均含量仅为0.2%,显著低于白色闭壳肌扇贝的平均脂肪含量1.5%,营养价值和市场售价较普通的白色闭壳肌显著提高。扇贝"青农金贝"经过多代选  相似文献   

7.
以金黄壳色选育群体与养殖群体为试验材料,比较4月龄两个群体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比较8月龄与18月龄两个群体肝胰腺、闭壳肌、外套膜与鳃组织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同时检测两个群体肝胰腺、闭壳肌、外套膜与鳃组织载脂蛋白(PmAPOL3)、清道夫受体B(PmSR-B)与stAR相关脂质转运蛋白-3类似蛋白(PmSTARDL3)基因表达量。试验结果表明,4月龄金黄壳色选育群体类胡萝卜素含量大于养殖群体,但差异不显著(P0.05);8月龄金黄壳色选育群体所有检测组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养殖群体(P0.05);18月龄金黄壳色群体肝胰腺、闭壳肌与鳃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大于养殖群体(P0.05);8月龄金黄壳色选育群体肝胰腺、闭壳肌、外套膜与鳃PmSR-B、PmAPOL3与PmSTARDL3基因表达量均大于养殖群体肝胰腺、闭壳肌、外套膜与鳃(P0.05);18月龄金黄壳色选育群体肝胰腺与鳃的PmSR-B、PmAPOL3与PmSTARDL3基因表达量显著大于养殖群体的肝胰腺与鳃(P0.05)。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金黄壳色选育群体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大于养殖群体,这与选育群体较强的类胡萝卜素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长牡蛎"海大3号"(品种登记号:GS-01-007-2018)是以2010年从山东沿海长牡蛎野生群体中筛选出的左壳为黑色的360只个体构建选育基础群体,以黑壳色和生长速度为选育指标,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长牡蛎相比,10月龄贝壳高平均提高32.9%,软体部重平均提高64.5%,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黑色。  相似文献   

9.
流沙湾养殖华贵栉孔扇贝体色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雷州半岛西部流沙湾养殖的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群体进行了体色多态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0个苗种来源不同、总抽样数量为5 954个个体的养殖群体中,壳色可分为6类,分别是橘黄色(62.31%)、枣褐色(14.51%)、紫白色(12.46%)、橘黄间紫色(6.43%)、紫顶枣褐色(3.46%)和黄顶紫黄色(0.82%);6类壳色群体的闭壳肌颜色均存在白、黄2色,且白色比例均显著高于黄色,其中黄色闭壳肌比例最高的是橘黄色(18.79%);华贵栉孔扇贝成熟的生殖腺颜色分为黄、乳白2色,分别代表雌性和雄性,性比与闭壳肌颜色相关。研究表明,华贵栉孔扇贝壳色以橘黄色为主(P〈0.05),闭壳肌颜色以白色为主(P〈0.05);壳色与闭壳肌颜色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带“黄”壳色个体黄色闭壳肌比例较高(P〈0.05);黄色闭壳肌群体雌性比例显著高于雄性(P〈0.01)。  相似文献   

10.
<正>育种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4年收集的大连旅顺、凌水和山东荣成3个中间球海胆养殖群体构建基础群体,以体重、壳径和生殖腺颜色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辅以家系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1.
海带“205”     
<正>育种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荣成市蜊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荣成海带栽培群体后代个体的雌配子体和韩国海带自然种群后代个体的雄配子体杂交产生的后代群体为亲本群体,以藻体深褐色、叶片宽大和孢子囊发育良好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2.
<正>育种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5年从浙江乐清湾收集的泥蚶自然群体为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辅以家系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泥蚶相比,27月龄平均体重和壳长分别提高31.0%和11.4%。  相似文献   

13.
<正>育种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5年从江苏南通文蛤野生群体中挑选的3500粒2龄枣红壳色个体构建基础群体,以枣红壳色和生长速度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辅以家系选育技术,经连续5代选育而成。枣红壳色个体比例达到100%,呈鲜味氨基酸含量平均达到20.0%,DHA和EPA含量平均达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14,(10):48-50
<正>培育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3年从山东东营收集的野生文蛤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辅以家系选择技术,以生长速度和壳纹特征为选育指标,经连续5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文蛤群体相比,26月龄平均体重、壳长、壳高、壳宽分别提高  相似文献   

15.
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育种单位:广东海洋大学、雷州市海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 0 0 1年~2002年从广西北海涠洲岛收集的马氏珠母贝野生子一代为基础群体,以壳宽和壳长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辅以家系选育技术,经连续5代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6.
<正>育种单位: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品种简介:品种是以大连裙带菜栽培群体为亲本,以晚熟和高产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与普通裙带菜品种相比,收割期延迟15天~20天,最迟可到5月上旬,产量提高30.0%以上,菜质较好。适宜在我国辽宁和山东沿海栽培。  相似文献   

17.
西盘鲍     
正育种单位:厦门大学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3年引自日本长崎县的西氏鲍群体经4代群体选育获得的西氏鲍长崎选育系为母本,以经4代群体选育获得的皱纹盘鲍晋江选育系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即为西盘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产》2014,(4):44-48
<正>A.中华绒螯蟹"光合1号"品种来源:辽河入海口野生中华绒螯蟹。该品种是从2000年开始以辽河入海口野生中华绒螯蟹3000只为基础群体(雌雄比为2∶1),以体重、规格为主要选育指标,以外观形态为辅助选育指标,经连续6代群体选育而成。选育单位: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审定情况:2011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正>育种单位:大连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5年从福建莆田野生菲律宾蛤仔群体中选择出的壳面具有斑马纹的个体构建基础群体,以斑马纹壳面为主要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7代选育而成。壳面呈斑马状花纹,纹间距约为壳长的1/40~1/30;在相同养殖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育种单位: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烟台市崆峒岛实业有限公司、烟台市芝罘区渔业技术推广站、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2002年崆峒岛国家级刺参种质保护区中自然生长刺参繁育的子代为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