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介绍了褐毛鲿在北方地区人工育苗的技术研究成果。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两城育苗基地利用从深圳移植的350万尾初孵仔鱼,经50天培育,至2006年12月28日共育成全长50.9mm的鱼苗101.8万尾,总成苗率为29.1%,并对褐毛鲿绿色生态防病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索褐毛鲿养殖技术及褐毛鲿鱼苗适宜养殖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温及盐度),因此在成功育苗的基础上,我们又对褐毛鲿鱼苗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力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褐毛鲿在北方地区人工育苗的技术研究成果。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两城育苗基地利用从深圳移植的350万尾初孵仔鱼,经50天培育,至2006年12月28日共育成全长50.9mm的鱼苗101.8万尾,总成苗率为29.1%,并对褐毛鲿绿色生态防病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索褐毛鲿养殖技术及褐毛鲿鱼苗适宜养殖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温及盐度),因此在成功育苗的基础上,我们又对褐毛鲿鱼苗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力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5.
褐毛鲿(Megalonibea fusca Chu,Lo & Wu,1963)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毛鲿鱼属;英文为Dusky roncador。褐毛鲿我国南方渔民俗称“网撞、木撞”,北方称为“黄金鲿”。系近海暖温性底层大型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东海、黄海南部,喜栖于底质为岩礁和石砾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北方冬春季节,自然海区和养殖池塘的水温偏低,不能进行褐毛鲿的养成,必须将上年秋季已育成的鱼苗经中间暂养待外界水温适宜后,方可移至室外进行养殖。为了探索褐毛鲿鱼苗的中间培育途径,降低成本,减少燃煤对环境的影响,我们从2006年1月22日~2月22日,历时30天,进行了褐毛鲿幼鱼中间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7.
褐毛鲿(黄金鮸)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毛鲿鱼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峡、浙江沿海及黄海南部,为近海暖水性底层大型食用鱼,其适温和适盐范围较广,生长速度快,品质佳,特别适应网箱和池塘养殖,为探索褐毛鲿鱼北方地区池塘养殖的最佳模式,特进行了如下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8.
褐毛鲿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峡,浙江沿海及黄海南部,为近海暖水性底层大型食用鱼,春适温和适盐范围较广,生长速度快,品质佳,特别适合网箱和池塘养殖,为探索褐毛鲿北方地区池塘养殖的最佳模式,特进行了如下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9.
褐毛鲿鱼(MegalonibeaFuscaLoetWu)(该鱼插图见彩中插2)为近海暖温性底层大型食用鱼类,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东海、黄海南部。褐毛鲿鱼主要产卵期5~7月,适温16~26℃,产卵时叫鸣声响亮,产卵鱼群体长一般1米左右,大的可达1.5米,鱼体重60千克,属捕食性凶猛鱼类,主要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褐毛鲿鱼是深水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成熟个体可达1米多,大型个体体重可达50千克以上,尤其是鱼鳔,是上等的营养滋补品,为独特的“毛鲿型”,是石首鱼科系统发育上的一个小分支,并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和时间试验于2003年5…  相似文献   

10.
报导了褐毛鲿鱼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成果:在海水温度22—25℃,比重1.020、PH8.0—8.5,光照控制5,0001ux以内,均匀充气的条件下,受精卵6.1kg(约1154万粒)进行工厂化育苗,历时40d.培育出平均体长24.4mm幼鱼251.2万尾,受精卵孵化率87.72%,育成率为24.21%。讨论了扁藻类单胞藻在鱼苗培育饵料系列中的重要意义和仔鱼期鱼鳔异常胀大病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1.
褐毛鲶鱼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峡、浙江沿海及黄海南部,为近海暖水性底层大型食用鱼,其适温和适盐范围较广,生长速度快,品质佳,特别适应网箱和池塘养殖,为探索褐毛鲿鱼北方地区池塘养殖的最佳模式,特进行了如下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2.
褐篮子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sens)进行亲鱼暂养培育和4批次人工育苗试验,描述了褐篮子鱼人工育苗试验过程,初步总结褐篮子鱼人工育苗技术。试验结果褐篮子鱼平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达90%以上,单池鱼苗培育成活率可达30%。褐篮子鱼在不低于28%的水体中幼体发育较快,鱼苗全长达1.5cm后进行人工饲料诱导驯化的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对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  相似文献   

14.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列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水产厅于1987年12月27日在福建省东山县主持召开了日本对虾人工越冬促熟及育苗技术鉴定会,并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日本对虾人工越冬促熟及育苗  相似文献   

16.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东山和广东阳江褐毛鲿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6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对2个群体6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13个位点,多态位点85个。东山和阳江褐毛鲿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4.60%和25.56%、0.0795和0.0768、0.1210和0.1176,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低水平。遗传分化系数Gst及AMO-VA分析表明,2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UPGMA聚类图及PCA分析显示,群体间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7.
祖国各地     
福建省水产学会召开海产贝类人工育苗技术交流会福建省水产学会于1979年2月15日至19日在蒲田县召开海产贝类人工育苗技术交流会。共收到论文、报告22篇,15篇在会上进行宣读、交流。会议贯彻“双百”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就福建省海产贝类人工育苗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福建省近几年来海产贝类人工育苗和海区半人工增殖苗种有成绩,取得的主要经验是:1.亲贝的选择和精养直接关系到催产的效果。经过选择和精养  相似文献   

18.
科技动态     
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大黄鱼课题组,在省科委、省水产厅有关部门、专家的支持帮助下,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科研人员共同合作,在完成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全体课题组同志的日夜奋战,努力探索,终于完成了大黄鱼全人工育苗的技术研究,课题组于1989年4月对由1985、1986二年育出的苗饲养成的成鱼进行人工催产,获卵20.4万  相似文献   

19.
<正>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隶属于鲑形目香鱼科,福建闽东区域俗称"时鱼",当地溪河均有分布。1998~2001年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突破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后,促进了宁德市香鱼养殖业的发展,2004年全市香鱼养殖面积近7.0hm2,产量650t,2011年~2013年全市每年均投苗900×104~1100×104尾,年产香鱼700t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海参养殖和育苗规模不断扩大,传统育苗技术存在成本高和育苗周期长等缺点,已难满足生产的需要。而半人工育苗技术同传统全人工育苗技术相比,优势明显:第一,操作相对简便;第二,节省育苗成本;第三,可以缩短育苗周期。下面根据广大基层水产工作者的实践,并结合笔者经验,将海参半人工育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