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洋     
<正>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6万亿2014年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据初步估算,2014年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6万亿元,增速约为7.6%。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透露,中国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传统产业恢复性增长,海洋油气业总体平稳;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速继续保持首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壮大;涉海金融服务业逐渐起步,有力支持了  相似文献   

2.
《齐鲁渔业》2010,(9):60-60
<正>据估计,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在海洋中。有人计算过,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提供30亿t水产品,能够养活300亿人口。在海洋水产品中,人们吃得最多的是鱼类。全世界有鱼类2万多种,中国海域约有2 000种。世界渔场大都分布在大陆架。  相似文献   

3.
海洋鱼类是动物蛋白质的一个极其丰富和重要的来源之一。在当今全世界约七千万吨左右的总渔获量中,海产鱼类约占75~80%,即年产量高达5千多万吨。这些产量的90%捕自面积仅占海洋总面积7.6%的大陆架。近十几年来,如何提高海洋鱼类产量问题已是国际上正在广泛讨论的问题。归纳起来,今后提高海洋鱼类产量的主要途径大致如下: 一、远洋、深海及未开发海区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海洋小型鱼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胜锋  程家骅 《海洋渔业》2006,28(4):336-341
海洋小型鱼类对整个渔业资源变动起到指示作用,而且对经济鱼种资源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着重论述了海洋小型鱼类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海洋小型鱼类分布与环境关系、渔业生物学、资源数量评估的研究,并论述其将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魏臻邦 《海洋渔业》1982,(6):275-276
<正> 青岛水族馆饲养有多种海洋鱼类、无脊椎动物、爬虫类和海兽。可以看到各种海洋动物的形态和生活特点,也是海洋生物者较为理想的试验场所。现将整理饲养海洋鱼类的几点体会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鱼类群落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鱼类群落研究为海洋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洋鱼类群落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为我国渔业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资料.本文从我国海洋鱼类群落研究的方法、历史、进展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海洋鱼类群落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海洋     
<正>2014年十大海洋新闻揭晓2014年是海洋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一年。由中国海洋报发起并邀请海洋领域专家共同评选的2014年十大海洋新闻最近揭晓:1.南极泰山站建成,"雪龙"船救援俄籍船舶;2.海洋区首次纳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3.中外各方积极参与马航MH370失联客机搜救;4.中国坚决回应越南在南海海域的挑衅;5.李克强访问希腊期间首次阐述中国海洋观;6.中国首次参加"环太平洋"军演;7.中国首次举办APEC海洋部长会议;8.习近平考察"雪龙"船慰问科考队员;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相似文献   

8.
海洋     
<正>陈连增调研广东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3月17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对广东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进行调研,实地察看了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天启明石油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详细了解《几种海水养殖鱼类重要疾病高效疫苗研制及产业化》、《LWD(随钻测井)伽玛系统开发》等专项项目实施情况。陈连增对广东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给予肯定,他要求广东积极做好海洋科技"十三五"规划,规划布局好海  相似文献   

9.
海洋鱼类是海洋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它富含人体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在我国广阔的海洋里孕育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是世界海洋鱼类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些海洋鱼类绝大部分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将这些药用鱼类与现代医药学及高新技术融为一体,加以利用,将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首先总结归纳了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中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胃含物分析法、碳氮稳定同位素法、特定化合物同位素法等实验方法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随后介绍了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最新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中食物组成、摄食方式、摄食量和食物用于机体各种生命活动分配方式,以及海洋食物网研究中以传统胃含物分析法为基础、以简化食物网为核心,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和生态系统模型的应用发展;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海洋鱼类摄食生态和食物网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陆化杰  刘凯  欧玉哲  陈子越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21,45(12):2099-2111
随着微塑料在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中的发现,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海洋微塑料的来源、类型、分布规律、毒性以及对不同食性、不同栖息地海洋鱼类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瞻望。结果表明,微塑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分布在海洋的各个角落,其毒性主要由自身毒性和联合毒性两部分组成。微塑料在海洋中垂直分布特点为底层沉积物含量较高,其次为底层、上层水域,中层水域较少;水平方向上分布特点为河口区含量较高,流场区次之,大洋区较少。不同栖息环境的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数量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近岸底栖性>底层性>大洋性>大洋底栖性;摄取种类也不同,并主要受微塑料密度的影响,中上层鱼类主要摄取密度较小的微塑料,中下层鱼类主要摄取密度较大的微塑料。不同食性鱼类对微塑料摄取量也不相同,滤食性鱼类摄取量最高,植食性和掠食性鱼类摄取量略不相同。海洋鱼类的摄食特性对不同形状、大小、密度的微塑料摄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后续研究应结合渔业生物、生态学,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等  相似文献   

12.
石永闯  陈新军 《海洋渔业》2019,41(1):118-128
小型中上层海洋鱼类是重要的渔业资源,目前其捕捞产量约占到全球海洋渔获量二分之一。小型中上层海洋鱼类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分布不均匀、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生物学特点,近年来,一些小型中上层海洋鱼类渔获量出现下降趋势,为保证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其进行准确的资源评估研究和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对20多年来应用于小型中上层海洋鱼类资源评估的模型方法以及所需数据类型进行归纳与回顾,同时对模型中重要的参数估计、不确定性来源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由于缺乏完整、准确的生物学信息导致无法对小型中上层海洋鱼类使用传统的资源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因此,其资源评估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建议今后研究中应开展以下工作:1)努力提高现有模型的评估精度,尽可能考虑更多影响因素; 2)要进行长期系统的渔业资源独立调查; 3)充分利用体长等易获得数据,开发体长结构模型和基于生态系统的评估模型,降低模型选择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海洋鱼类是动物蛋白质的一个极其丰富和重要的来源之一。在当今全世界约七千万吨左右的总渔获量中,海产鱼类约占75~80%,即年产量高达5千多万吨。这些产量的90%捕自面积仅占海洋总面积7.6%的大陆架。近十几年来,如何提高海洋鱼类产量问题已是国际上正在广泛讨论的问题。归纳起来,今后提高海洋鱼类产量的主要途径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水产科技情报》1973,(4):11-11
为了进一步贯彻1972年全国海洋鱼类资源调查会议的精神,在去年以来开展东海区海洋鱼类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不久前,在上海市举行了东海区海洋鱼类资源调查交流会。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陈大刚教授和张美昭教授编著的《中国海洋鱼类》(上、中、下三卷,三卷定价698元)已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海洋鱼类》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中国海洋鱼类》是一部系统的鱼类学基础性专著和全面的分类学工具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全",  相似文献   

16.
范树成  艾南鱼 《河北渔业》2002,(1):45-46,41
<正> 2001年9月5~10日,海洋捕捞处抽调二人对全省海洋捕捞业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后的发展思路,深入沿海县、重点渔业村与当地村干部、渔民进行了座谈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当前海洋捕捞业生产形势 全省海洋捕捞生产形势很不乐观,近海水质污染加剧。各种鱼类资源继续严重衰落,产量减  相似文献   

17.
海洋遥感在渔场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渔场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受到鱼类自身生物特性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海洋遥感能够获取的大范围同步的海洋热力、海洋水色和海洋动力地形等海洋环境要素,为人类理解海洋鱼类种群动力机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运用渔场分析和预报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多元数据的集成为渔业的即时管理提供了发展方向。目前运用海洋遥感进行渔场研究存在的问题有:1.海洋遥感手段仅能获得渔场表层的信息,必须结合浮标海洋剖面信息才能更好地解释鱼类栖息环境;2.运用海洋遥感技术获取渔场水色信息的精度不高,给渔场资源的研究带来了困难;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渔场的实时预报容易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4.如何建立科学的渔场预报模型的评价体系是渔场预报亟待解决的问题;5.渔场分析和预报走向智能化、自动化的关键技术还有待深入研究。遥感技术不断向高光谱和定量方向发展,为渔场资源的定量评估提供重要条件。在高效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同时,对海洋生物的资源存量进行定量的评估从而指导人类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大洋渔业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7种海洋鱼类的生物能量学模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启升 《水产学报》2003,27(5):443-449
根据室内流水实验法,定量研究了黄、渤海生态系统7种鱼类能量收支组分,并建立了相应的生物能量学模式。7种海洋鱼类的生物能量学模式豆著不同,并可分为3类:(1)较低代谢和较高生长,如黑鲳、矛尾鳃虎鱼;(2)较高代谢和较低生长,如欧氏六线鱼和黑鲷;(3)代谢和生长均处于中等水平,如真鲷、红鳍东方纯和鲐。其差异原因可能与这7种海洋鱼类的生态习性不同相关。与淡水肉食性鱼类比较,7种海洋鱼类的代谢能明显偏高,表明海洋鱼类属于高代谢消耗、低生长效率型鱼类。  相似文献   

19.
《海鲜世界》2007,(5):45-46
日前,北海海洋之窗为庆国庆、迎奥运,从不同的深度、广度去挖掘海洋文化,从历史、政治、文化、科学、经济的不同角度,去发掘海洋,展示海洋。北海海洋之窗一改国内海洋展馆中主题单调的鱼类养生及海底隧道为主的展示,以其高品位的文化内涵、高科技的造景技术、高层次的科普教育、国际先进的养生技术,填补国内海洋展馆的一大空白。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2月3日~7日,主题为"湛蓝海洋,铸梦远航"的201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广东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蒋伟烈、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以及沿海有关省市政府、大型国企和国外厂商、学术团体机构等的负责人参加了开幕活动。开幕活动由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主持。据悉,201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堪称"中国海洋经济第一展",由广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