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劼 《中国水产》2016,(7):72-74
正水产业是越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越南第五大出口产业,主要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等市场。近20年来,越南水产品的出口取得了巨大发展。1995年越南水产品出口总额仅为5.5亿美元,近年来越南水产品出口总额迅猛增长,到2014年已达78亿美元,年均增长15.6%。2015年由于印尼、印度、泰国等国虾的供应逐步恢复,再加上竞争加剧、美元升值,使得各市场的进口需求减少,导致越南未能实现2015年水  相似文献   

2.
根据越南渔业部(MOF)发布的消息,2006年越南将将大大增加水产品的出口量,预计水产品的出口额从去年的26.5亿美元增加到28亿美元,增长5%。2006年水产品的生产量将增加到340万t,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00万t,养殖产量140万t,水产养殖总面积增长10%,达110万公顷。越南主要水产业团体之一的水产品出口、生产协会认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越南为发展本国经济,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政府特别重视对水产业的发展。八十年代的渔业生产以年增长6%的较高幅度增长。1990年渔业产量102万t,以虾、柔鱼为主的水产品出口达2亿5000万美元,仅次于本国的石油出口,居第2位。  相似文献   

4.
<正>不管是在传统市场还是在新兴市场,越南水产品出口都保持着健康的增长速度。这表明,越南水产品正在全球市场上赢得更稳固的地位。在2014年的头7个月里,与2013年同期相比,越南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等主要进口国家的水产品增加了24.5%,达42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越南《西贡解放日报》日前援引越南水产品出口和加工协会的消息说,从2001年初以来,越南已向中国出口了价值达1.6亿美元的水产品,比2000年同期增长约276%。越南向中国出口的水产品主要包括:干制的水产品,出口额达7430万美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297%;鱼类达3340万美元,增长111%。《西贡解放日报》援引越南水产品出口和加工协会秘书长阮友勇的话说,中国市场正引起越南水产品出口行业的关注,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越南向中国出口的水产品还会大幅度增加。2001年头7个月,越南已经出口水产品创汇超…  相似文献   

6.
<正>俄罗斯为了寻找可替代的供应来源,决定进一步加大对越南农产品和水产品市场开放程度。2014年8月,俄罗斯允许7个越南水产品公司重新恢复对俄出口,同时,还督促越南加大对俄出口力度。然而,越南分析师警告出口商说,从对俄出口中赚钱并不容易。卢布贬值是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一、黑龙江省水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省水产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到1997年,全省养鱼水面已达528万亩;渔业劳动力近17万人;群众养鱼户达56560多户,渔民人均纯收入 2800元;水产业产值超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其中渔业总产值实现11.6亿元(1990年不变价);水产品产量达32.3万吨,提前三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四番的奋斗目标,其中养殖产量达27.5万吨。水产品有效供给增加,质量提高,价格平稳,市场活跃,地产鱼人均占有量将达8.6公斤。从而为真正建立起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科学化管理的水产业产业化运行体系乃至初步实现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南向EU(欧盟)出口的水产品逐年多了起来。据最近越南河内的媒体称,2007年1-8月越南向欧盟出口的水产品金额已达5.83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的增加26%。继亚洲的日本市场,北美洲的美国市场,现下欧洲的欧盟市场也成为越南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  相似文献   

9.
国际     
<正>越南2015年出口目标为85亿美元2014年越南水产品出口收益79.2亿美元,比2013年的67亿美元增长了10多亿美元。2015年,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计划设定的出口目标为85亿美元。按目前越南水产品的出口水平,该国已跻身于全球第五大水产品出口国行列。越南水产品出口与加工商协会(VASEP)表示,尽管2014年越南水产品出口收益颇丰,但并不意味着养殖业者和生产商利润有所提高,他们仍要面对疾病风险和原料短缺问题。养殖业者依然担心养殖虾生长问题。(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  相似文献   

10.
近期南阳市对2000~2005年水产业发展进行了总体安排和部署。总体发展目标是:2000年鱼产量达到4.5万吨,水产品(包括莲藕)总量11万吨,水产业总产值8亿元;到2003年鱼产量达到7万吨,产值10亿元,水产品总量18万吨,水产业总产值13亿元;到2005年鱼产量达到10万吨,产值14亿元,水产品总量22万吨,水产业总产值20亿元。规划把南阳全  相似文献   

11.
据越南报纸报道,越南1991年的水产品产量达106.6万t,比1990年增长8.9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是73万多t,淡水产品产量是33.6万t,主要育鱼、虾、鳖和蛙类。  相似文献   

12.
<正>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月至4月,我国出口水产品114万吨,货值5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5.9%和3.3%。这是继去年出现同比下降后,我国出口水产品再次出现负增长。在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出口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等问题不容忽视。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水产业发展迅速,出口势头迅猛,挤占了我国的市场份额。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  相似文献   

13.
陈莹 《内陆水产》2003,28(3):4-4
随着2002年湖北省第一辆活鱼专用长途运输车进入西藏自治区,素有“鱼米之乡”盛誉的湖北省水产品已进入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4个省、市、区,湖北鱼已“游”遍全国。湖北是千湖之省,水域面积大,类型齐全,水产业优势明显,淡水鱼产量连年高居全国榜首,2002年达270万吨。湖北省水产办公室主任高泽雄介绍,近年来,湖北省水产业发展迅速,全省水产养殖水面达63万公顷,养殖产量200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0个百分点和20倍。全省水产品外销比例达40%,河蟹、虾类等土著鱼类产品还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际市场,年出口额2000万美元。同时,…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产业在改革和开放的大好形势下迅速发展,水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现已成为水产品出口大国。1988年我国外销日本水产品超过10万吨,在日本水产品进口市场上,名列前茅,在美国虾类市场上,我国对虾出口由1982年的1271吨增加到1986年的9398吨,呈直线增长趋势。1988年1—7月份,我国生产的冷冻虾已在日本市场上居第一位,鳗鱼外销量亦达2300余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推动福建水产业的迅猛发展。1992年福建省水产品产量达160万吨,比1978年44.8万吨增长2.57倍;总产值达59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水产品创汇达1.45亿美元,渔区人均收入达1558元,比农村人均收入多560元。全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51公斤,居全国之首。水产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5.(?)5%提高到1992年的20%。1992年水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提前三年完成“八五”160万吨计划,率先  相似文献   

16.
《渔业科技产业》2005,(4):39-39
据来自越南驻美国商务机构的信息。美国水产专家预测2005年美国市场对罗非鱼的需求将达到4亿磅,市场消费需求增长25%。越南水产部已经确定罗非鱼成为2005年的出口主力水产品之一。将划定13000公顷-15000公顷的淡水水面作为罗非鱼饲养基地。预计产量将达到12万-15万吨。其中2/3提供出口。预计,2005年越南罗非鱼出口将创汇超过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一、水产业基本状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1984年南朝鲜水产品总产量为291万吨,占世界产量第7位,当年水产品出口产值为9.55亿美元,这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相似文献   

18.
渔业动态     
对虾是越南最大的创汇出口品种 目前越南人均水产品消费量11kg,1994年水产品出口107,600t,占全国出口值的15%。 越南具有140万ha内陆水域适合水产养殖,目前仅利用三分之一。1994年渔业产量为34万t。大多数是海洋鱼类和罗非鱼。近来发展成淡水养殖并取得明显的成绩。1994年26万ha泻湖用于对虾、蟹和其他咸淡水鱼类的养殖。拥有  相似文献   

19.
<正>越南水产品加工与出口协会代表透露,从2017年年初至今,越南金枪鱼出口同比增长2.1%。截至目前,越南金枪鱼已出口到世界97个国家。美国、欧盟、以色列、东盟、日本、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成为越南金枪鱼八大出口市场,占全国金枪鱼出口总额的8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越南金枪鱼对墨西哥出口额猛增,达125%,墨西哥已超过加拿大和中国,  相似文献   

20.
李明爽 《中国水产》2014,(10):41-41
<正>根据越南海产品出口商与加工商协会(VASEP)消息,2014年前7个月,越南出口到俄罗斯的海产品达362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5.4%。受俄罗斯解除暂停7个越南企业海产品进口和俄罗斯、越南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协定的双重影响,估计今年下半年越南海产品出口俄罗斯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是个好兆头,俄罗斯一直都是越南海产品企业在欧洲的关键市场之一,"越南海产品出口商与加工商秘书长Truong Dinh Hoe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