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盟国家植物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有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105种(属)。广西与东盟国家开展边境贸易,特别是在粮食作物、水果和林业产品的贸易中存在很高的风险。对红火蚁、谷斑皮蠹、菜豆象、双钩异翅长蠹、橘小实蝇、芒果象属、椰心叶甲、香蕉穿孔线虫等有害生物必须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局在开展输华石竹属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时,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确定了世界上石竹属的有害生物共153种,根据FAO制定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对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了评估,先筛选出17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最后确定8种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3.
对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上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废弃物等实施检疫查验并采样检疫鉴定.截获了一类有害生物如菜豆象、谷斑皮蠹、地中海实蝇、马铃薯白线虫、马铃薯金线虫、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以及其它一些植物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新修订的联邦政府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如下:Ⅰ.俄罗斯未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昆虫类  相似文献   

5.
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局在开展输华石竹属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时,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确定了世界上石竹属的有害生物共153种,根据FAO制定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对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了评估,先筛选出17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最后确定8种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危害程度和防控难度,将绍兴市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危害较重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划分成5个风险等级,并提出了一套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有害生物的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为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和危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山东口岸进境矿产品植物疫情截获情况,提高矿产品有害生物疫情检出率,有效保护国门生物安全.[方法]分别从截获植物疫情变化规律、疫情类别、矿产品类型、检疫性有害生物与一般有害生物情况、来源地、不同隶属关截获情况等方面对山东口岸2008—2017年进境矿产品截获的各类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山东进境矿产品中截获有害生物总计54种(属),2560种次,1574批次,检疫性有害生物4种(属),29种次.进境矿产品中有害生物截获种类和种次均呈现中间多两端少的特点,以昆虫、线虫和杂草截获种类最多,占截获种类总数的87.04%,昆虫截获种次最多,占截获总种次的65.70%;有害生物的截获种类和种次均以非金属矿产截获最多,金属矿产次之;共截获4种(属)、29种次检疫性有害生物,50种(属)、2531种次一般性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前三位国家分别是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结论]研究结果对口岸进境矿产品疫情截获及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陈业林  吴浩 《植物检疫》2005,19(6):378-379
由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于2004年11月3~6日在南宁举行,并从此拉开了每年举行一次盛会的帷幕.境外13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展物有果蔬及其制品、粮豆及加工制品、花卉、竹木制品、食品、化妆品及原料等,其中以食品、果蔬及其制品为主.从入境参展物中共截获有害生物23种(属)26种次.截获有害生物种次频率较高的为木质包装、水果、花卉、集装箱、咖啡豆.据资料记载,东盟10国有近80种我国禁止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由于东盟国家参加"南博会"展览的物品大部分是农产品.如不严加检验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后果将不堪设想.现把首届"南博会"进境物检疫体会作一介绍,以便做好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及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外来植物有害生物传入我国蔓延危害的主要特点、发展态势及潜在风险.我国防范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主要存在管理体制、法规制度、检疫手段和技术、人员素质和资金投入等诸方面问题.加强植物检疫职能、整合检疫管理力量、构建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安全服务贸易等是有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重要组织步骤;完善植物检疫立法和管理体制、重视技术标准研制和采用国际标准惯例、加快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和重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改进植物检疫检验手段和技术、加强非疫区和非疫生产基地建设、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在植物检疫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管理程序,实质上是进境植物检疫管理的程序。在加拿大,由动植物检疫局植物保护处(PPD)管理整个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过程。PPD为了确定新的商品或来自不同产地的商品  相似文献   

11.
2014~2015年中国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14~2015年中国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进行数据统计,重点分析不同检疫业务类型、有害生物类别、来源地的疫情截获数据和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表明: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数据持续增长,疫情主要来源渠道为进境货物,废纸携带有害生物风险增高,昆虫、杂草、真菌为截获次数最多的有害生物类别,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是截获有害生物次数最多的来源国。  相似文献   

12.
相生植物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从适应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要求出发,通过对有害生物治理历史的回顾,对有害生物治理策略与措施发展过程的分析,提出“相生植物”新概念,论述了植物作为生物类群中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作为生物防治中的重要因子,与动物、微生物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还分析了利用相生植物控制有害生物的可行性与科学依据以及在未来生物防治、植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文  龚国祥 《植物检疫》2004,18(1):62-63
截止2002年,农业部、原动植物检疫总所、原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代表我国政府,先后与世界上38个国家签订了103份双边植物检疫条约.这些在特定历史时期签订的条约,成为签订双方进行植物及植物产品贸易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对防止有害生物传出传入,保护签约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经济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同其它国家的植物检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中因有害生物诊断异议的贸易纠纷不断发生,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委员会出台的<限定性有害生物诊断准则>(ISPMs.27)规定了有害生物诊断标准的模板和内容,提出对限定性有害生物的诊断在技术要素部分需包括有害生物背景、有害生物分类地位、有害生物检测、有害生物鉴定、相关记录、相关资料的联系方式、致谢、参考资料等8个方面的内容,本文提出我国有害生物诊断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浅析入境旅客携带物传带植物有害生物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入境旅客携带物传入我国,提高检疫工作执法把关的能力,参照FAO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及国内建立的一些风险分析体系,对入境旅客携带物传带植物有害生物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16种风险度高的携带物和10余种(属)传入风险性较高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并对通航的国家和地区的风险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外来农业植物有害生物进入后,一旦定殖危害,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长期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如何防止外来农业植物有害生物入侵,一旦传入能及时发现和扑灭已成为植物检疫的一大课题.我们从基层植物检疫工作者角度,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内黄县黄顶菊的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河南省内黄县在农业有害生物普查时发现了外来有害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e].2007年,河南省确定该植物为省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有害生物疫情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作物疫情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2001、2002年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开发的。该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部分。空间数据库包括全国1:250 000地图数据和全国范围720个气象站点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包括2001、2002年在全国1 300个县约1 000种有害生物调查数据,194个气象站点从1950年到2001年的气象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MapInfo及其开发语言MapBasic开发了菜单、对话框等用户界面,可简单方便地完成查询有害生物信息,绘制有害生物发生范围专题图、插值图、每日温度、月均温、害虫年发生世代数估计及有害生物可能分布范围的估计等操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经济、生态和人及人类社会3个方面阐述了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根据国际标准中制订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流程,定性地描述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并从入侵种特性研究、适生区预测研究和风险分析模型3个方面阐述了有关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理论研究进展,这些理论研究有助于为有害生物风险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植物外来有害生物发生调查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从境外引进植物种源繁殖材料、地区间植物及其产品和进出口农产品贸易日益频繁,外来植物有害生物传入蔓延的风险大大增加.为了掌握我市农业植物外来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2000~2003年根据我市农业植物种植结构分布和外来有害生物发生进行了调查,并提出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