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PLC的椰子剥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立式椰子剥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使立式剥衣机实现自动化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分析立式椰子剥衣机的整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该款剥衣机操控繁琐、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以PLC作为核心控制模块,综合运用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原理设计出一套适用于立式椰子剥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使立式剥衣机的平均剥衣速度提高200%,平均剥衣破损率降低60%。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椰子产后运输转运卸载的速率,减少椰子在产后转运卸载过程中的损伤情况,设计一种椰子自动卸载装置。通过改变挡帘的厚度和高度,配合卸货时的速率,实现完全自动卸载作业。结合椰子的几何尺寸,对椰子卸载过程进行理论分析,获得椰子卸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阐述自动卸载的工作原理,设计卸载装置、挡帘等关键部件。为验证装置的自动卸载能力,研制样机,以卸载装置的速率、挡帘的厚度和高度为试验因素,以单位时间卸载量、椰子单层离开卸载装置百分比为试验指标,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挡帘层数和高度固定不变时,随着卸载速度的增加,单位时间卸载量随之增加;随着卸载角速度的增加,单层离开百分比小于100%时的卸载角速度和挡帘的厚度和高度有关。挡帘总厚度为3时,挡帘高度为800 mm和1 000 mm在单层离开百分比小于100%时的试验角速度皆为21 rad/s帘高度为800 mm时,总厚度为3的挡帘单层离开百分比小于100%时的试验角速度为21 rad/s,总厚度为4的挡帘单层离开比小于100%时的试验角速度为27 rad/s。该研究对椰子产后运输过程中的卸载过程自动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PLC的椰子切割机的设计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椰子是我国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之一,可加工成多种制品。椰子加工成产品之前需要先将椰子切割,才可进一步加工生产,所以提高椰子切割的效率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为此,介绍了一种椰子切割的方法,基于PLC对椰子切割过程的控制进行了设计和研究,并编写了切割过程的控制程序以及相应的梯形图。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热带农业主要产品的海南椰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海南椰子摘果技术状况,提出了海南椰子摘果机械化作业是促进海南椰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推动海南椰子摘果机械化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海南椰子采收业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椰子产业是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此,简述了椰果的结构和特性,分析了海南椰子采收业的现状.目前,我国椰子采收业都是采用人工采摘的作业方式,存在着效率低、质量差和安全性低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椰子产业化、商品化,就必须加快发展椰子采收机械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椰子加工剩余废弃物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椰子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工艺的研究。试验分为4组,每个试验组加入300g椰子废弃物,发酵温度均为(35±1)°C,前3组接种量分别为20%,30%,40%,第4组发酵前用300 g,6%NaOH溶液对接种量为30%椰子废弃物进行浸泡处理。试验结果表明:30%接种量较合适椰子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其产生沼气总产气量和沼气中最高甲烷体积分数分别为3 238 mL和56.4%。椰子废弃物经过6%NaOH溶液处理后,发酵启动速度加快了5天,沼气总产量提高了481mL。因此,椰子干法厌氧发酵工艺的研究对解决椰子废弃物资源浪费及对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PLC的椰子自动剥衣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子产业在海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椰子产量的逐年上升,如何对椰子进行初加工、提高其附加值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为此,针对海南地区椰子去壳仍以手工去壳为主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椰子剥衣装置,并阐述了其总体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关键部件及参数。该机器能适应不同形状椰子的加工需求,去皮效率高,内果破损率低,对提高椰子加工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椰子剥壳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椰子的几何、物理机械特性的研究,设计一种齿辊式椰子剥壳机,实现椰子的机械剥壳。椰子的一次剥壳率不低于85%,内果破损率不大于10%。所研制的椰子剥壳机,综合性能优、可靠性高、适应性强,操作简易,调节方便,可以满足当前椰子加工中机械剥壳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9.
一种椰子抓取采摘机械手设计及其工作空间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两种目前常用于椰子采摘的采摘方法—人工攀爬采摘和采摘机刀具切割采摘出现的劳动强度大、作业危险及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抓取采摘机械手。采摘机械手底座固定在椰子采摘机上,通过旋转功能组件实现采摘手抓的左右摆动,依靠气压升降、摆臂功能组件实现采摘手抓的升降和俯仰,利用机械手外手抓抓住果蒂,内手抓抓住椰子旋转采摘。为此,介绍了采摘机械手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对其关键结构进行了建模,并进行了工作空间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椰子采摘机械手工作点分布密集对称,满足工况需求,为进一步实际采摘实验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剥除椰子外衣纤维时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仿生钢丝辊刷的集成式除椰衣机。该椰子除衣机工作时,先利用划皮辊子结构将椰子外层纤维斩断,随后利用仿生钢丝辊刷勾除椰衣纤维,最后利用磨砂辊轮对椰壳做打磨处理,实现椰衣去除机械化。为了验证仿生钢丝辊刷勾刷椰衣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仿生钢丝辊刷除衣试验装置进行试验。由试验可得,在合理的参数组合下,除椰衣厚度R_Δ25 mm,满足椰子加工工艺要求,为集成式椰子除衣机设计提供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温室栽培输送全自动化、减少人工成本投入和提高温室内叶菜产量,研发了一种自动输送立体栽培床系统。该系统以立体栽培模式为基础,包括3种自动输送系统:补光灯高度自动调节系统、床架装运自动对接推送系统和AGV自动运输系统。该系统的研发填补了温室内自动适应补光的国内空白,实现了温室叶菜种植空间最大化利用。该套系统安全性高、实用性强,为温室立体栽培全自动化输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PCA技术和SVM技术分析了自动驾驶系统路况识别检测原理,然后从训练模块和分类识别模块设计了系统模型和系统功能,最后采用模块化的思想设计了自动驾驶系统硬件平台,并基于QT环境开发搭建了系统上位机,实现了基于嵌入式和机器学习的农用车辆自动驾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常规作业中正常进行自动驾驶功能,符合设计要求,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连祥威  张燕  梁栋 《农机化研究》2012,34(9):246-248,252
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热带高效农业是海南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而椰子产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为此,分析了椰果采摘机的工作特点,从设计原理、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等方面总结了椰果采摘机的研究现状,并且探讨了椰果采摘机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这将为海南的椰子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外自动转向系统技术的发展情况,简要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自动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形式,并详细阐述了应用于东方红拖拉机的自动转向系统的转向过程和原理。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车位探测系统是自动泊车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该子系统以实现自动泊车为目标,基于DSP TMS320F2812和超声波传感器设计了系统方案,编写了控制程序。系统能够探测车位尺寸,判断是否符合自动泊车要求和判别车位类型。实车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探测车位,为自动泊车系统提供外部环境参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市场上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产品的分类,研究了自动驾驶拖拉机前装应用技术中的电气系统匹配和液压系统匹配等关键技术,开展了前装自动驾驶拖拉机的液压跟踪测试和作业精度测试,有效保证了前装自动驾驶拖拉机的可靠性和作业精度。  相似文献   

17.
该机具有连续压榨,工作效率高的特点,连续工作椰肉出汁率达到65%以上,且投资少,生产方便,是椰子食品生产企业理想的椰子原汁压榨机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保存新鲜椰子水合适的储存条件,用133只小果实,以不同的温度(4℃、12℃、22℃和28℃)、时间和包封类型(椰子上包或未包聚乙稀)作了五个星期的研究。记录储藏第一天(零时间)和2、3、4、5星期随意从6个包封和6个没有包封的椰子取水,作生理化学(白利糖度,总的酸度,HP值和重量)、微生物和感觉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激光标刻编码技术和工艺,利用半导体泵浦激光器在水果表面标刻二维码,以椰子为试验对象进行标刻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功率3.8 W、标刻速度500 mm/s时,标刻二维码的清晰度最高;在冷藏储存状态下,椰子表面的二维码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直流电机与全液压转向器直联的自动转向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机装备电控液压自动转向系统生产成本高及电动方向盘自动转向系统中控制力矩小、存在自由行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直流电机与全液压转向器直联的自动转向机构及其电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自动转向执行机构、自动转向控制器和液压转向机构等。自动转向执行机构与原车液压转向机构连接实现自动转向功能,考虑了底盘阿克曼角的自动转向控制器实现车轮转向的精确控制,通过在转向驱动电机输出轴安装电磁离合器和转向柱扭矩传感器实现人工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的自动切换。试验结果表明,车轮转角响应平均稳态误差小于0.1°,最大稳态误差为0.158°,±20°阶跃信号最快响应时间达1.2 s,超调量小于1%,可以满足对各种轮式农机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转向系统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