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武都区主要养殖鱼类2005年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监测,草鱼的病害有5种,鲫鱼的病害有3种,其中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为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真菌性水霉病。  相似文献   

2.
李小霞 《新农村》2004,(2):19-19
(1)长期使用同一药物如漂白粉是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一种较好鱼药,但如果长期使用,鱼类就会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鱼安是用来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如赤皮病、打印、肠炎、烂尾、带头白嘴、细菌性烂腮等的良好药物。它杀菌能力强,每立方米清水中投放0.1克,便可杀灭所有鱼类寄生虫病。在使用范围内,对水浮游生物无不良影响:在水中不残留,不污染环境。其具体的使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4.
春季气候多变,是鱼类发病较多的季节,为夺取高产,首先要在管理上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尽量减少鱼病的发生和减轻鱼病的危害。春季鱼类常见病有水霉病、寄生虫病、细菌性鱼病等。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资料显示,我国鱼类细菌性疾病的危害率非常高,一般水产养殖领域用于对抗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使用化学药物。药物使用缺乏科学性,导致鱼类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强。本文以鱼类的抗药性研究为出发点,系统的阐述鱼类耐药性机制和耐药性来源以及扩散途径,以期为我国的鱼类养殖行业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吴小明 《吉林农业》2011,(4):281-282
鱼类出血病是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复方中草药在预防、治疗鱼类病毒性出血病实践中行之有效,文章主要说明这些复方中草药的成分、使用方法及药理。  相似文献   

7.
鱼安是用来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如赤皮病、打印病(腐皮病)、肠炎、烂尾、白头白嘴、细菌性烂腮等的良好药物。鱼安杀菌能力强,每立方米清水中投放0.1克便可杀灭所有鱼类寄生虫病;在使用范围内,对水中浮游生物无不良影响;使用后在水中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其具体的使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害达50.00%以上,化学药物仍是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措施,药物滥用现象普遍。鱼类病原菌至少耐受一种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为加强鱼类病原菌耐药性调查研究及抗菌药物药物学、药效学和在鱼类的代谢动力学研究,主要对鱼类病原菌的耐药性现状、检测方法和消除方法进行了概述,对耐药性的机制、来源和扩散进行了归纳,以期进而规范养殖用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秋季鱼类最易患暴发性出血病,它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淡水鱼类中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细菌病?主要危害草鱼、鲫鱼、鲤鱼及花门鲢等常规品种,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病难以控制.且病情多有反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暴雨天气给水产养殖带来了严重危害,表现在:狂风暴雨使部分养殖网箱、围塘堤坝损坏倒塌,鱼虾蟹逃逸;使养殖网箱内的鱼类碰撞、擦伤、继发细菌性溃疡病等病害;使围塘养殖的养殖环境发生突变,如盐度、pH值急剧下降。暴雨后养殖塘水质已经不适宜于池内虾、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都区主要养殖鱼类2005年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监测,草鱼的病害有5种,鲫鱼的病害有3种,其中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为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真菌性水霉病。  相似文献   

12.
淡水鱼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水产养殖最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在淡水鱼养殖当中,造成鱼类死亡和减少的最主要的疾病是细菌引起的败血症,本文即概括细菌性败血症引起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总结出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方法,以减少淡水鱼类养殖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1.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首先要看季节,不同的季节发病原因也有所不同,要根据气候特点来诊断鱼病的起因。4—9月份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高发期,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另一方面也要搞好鱼病防治工作,提高养鱼成活率。因此,4—9月份要每月用药1次预防疾病发生。鱼病发生的原因有2种,一种是细菌性疾病,另一种是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用漂白  相似文献   

1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怀集县历年普遍发生,带来较大产量损失,对水稻生产已构成威胁,2013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造成严重损失。通过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秦艳 《河北农业》2007,(1):17-17
日光温室中栽培黄瓜,经常发生的细菌性病害有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缘枯病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养殖户追求较高的产量,养殖密度的加大和颗粒饲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危害情况愈发严重。该病有危害严重、周期长、患病品种多、死亡率高的特点,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鱼细菌性败血病又称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该病在70年代、80年代初曾在我国部分养殖场发生,但由于当时其它传染性鱼病危害较大,掩盖了它的重要性,故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至80年代中后期它的危害愈来愈大,因而引起了许多鱼病工作者的注意,目前对该病已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本文报近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预防等。  相似文献   

18.
谢岗  海波 《新农村》2007,(10):24-24
清水100千克加入食盐2~4千克,在10—15℃食盐水中浸洗鱼体10~15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车轮虫、斜管虫、粘细菌等。可预防鱼类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病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该病病原体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目前,从病菌分离、培养和接种感染,以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来看,此病主要是在环境不良情况下由细菌感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疹病,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导致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