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猫的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发生腹膜炎和出现腹水为特征。此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发生于各种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猫,且健康猫血清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弓形虫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可感染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通过粪便排出的弓形虫卵囊是重要的传染源。选取北京市房山区的犬、猫进行血清弓形虫抗体 IgG的筛查,不同年龄段家养犬的感染率为 10.3%~ 18.5%,家养猫为 6.7%~ 25%;流浪犬为 23.3%,流浪猫为 40%。从结果上看,流浪犬、猫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家养犬、猫,随着年龄的增长,犬、猫感染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且与其性别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刚地弓形虫在伊宁市宠物犬猫、流浪犬、散养猫中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方法]分别采用动物弓形虫Ig 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弓形虫抗体快速诊断试纸(免疫色谱分析法)对不同生活状态、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440份犬猫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率为20.23%(89/440),宠物犬阳性率为15.50%(31/200),宠物猫阳性率为10.00%(2/20),流浪犬阳性率为24.00%(48/200),流浪猫阳性率为40.00%(8/20),流浪犬阳性率显著高于宠物犬(P0.05),散养猫阳性率显著高于宠物猫(P0.05);第二季度犬的感染率最高,为27.00%(27/100),与第一季度差异显著(P0.05);1岁以内犬组与6岁以上犬组差异极显著(P0.01),1~3岁与6岁以上犬组差异显著(P0.05);弓形虫抗体快速诊断试纸(免疫色谱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21.14%,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伊宁市犬猫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阳性率高低与犬猫年龄、生活状态以及季节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临床上以突发体温升高,呕吐、腹泻、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为特征。FPV可使各种年龄的猫受到感染,但以1岁以内的幼猫更易感,此外其他猫科动物(如虎、豹、山猫、豹猫)鼬科动物  相似文献   

5.
真菌性皮肤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危害动物与人体健康的同时还影响外观。本研究调查了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泰兴地区三家宠物医院患真菌性皮肤病犬猫的发病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阐明该病与季节、性别、年龄、品种、被毛长度等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年内泰兴地区三家宠物医院总计接诊犬猫真菌性皮肤病371例,占总病例(2 008例)的18.48%;夏季为犬猫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占全年的53.10%,冬季发病率较低,为3.77%;1岁以下幼犬、幼猫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分别为58.17%、77.06%;犬的发病部位以腹部、四肢为主,猫的发病部位以眼周、耳部为主;患病犬雌雄比例为82∶71,患病猫雌雄比例为89∶129;贵宾犬和英国短毛猫为常见发病品种,发病率分别为28.10%、44.50%,这些数据为防控犬猫真菌性皮肤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猫肾功能衰竭诊断的准确率,优化猫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案,收集天津市某宠物医院2021年接诊的9例肾功能衰竭病猫,根据病史、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并采用输液及饮食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猫肾功能衰竭。结果表明:猫肾功能衰竭病因多样化,发病类型与年龄有相关性。经过治疗9例肾衰竭病猫均痊愈出院。本文为猫肾功能衰竭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行间生草对玫瑰香葡萄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玫瑰香葡萄园行间间作薄荷、猫薄荷、紫花苜蓿以及清耕对照处理,研究间作对玫瑰香葡萄品质及葡萄园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玫瑰香葡萄其着色和成熟的时间顺序为:猫薄荷薄荷紫花苜蓿对照CK。3种行间生草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清耕。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氮含量顺序为:对照CK薄荷紫花苜蓿猫薄荷。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顺序为:紫花苜蓿猫薄荷薄荷对照CK。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顺序为:薄荷猫薄荷紫花苜蓿对照CK。  相似文献   

8.
李海霞 《新农业》2024,(2):49-50
<正>慢性肾病是猫科动物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特征是肾脏结构和功能受到持续性、不可逆转性损伤。这种损伤会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猫的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随着猫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15岁以上的猫,老年猫患上这种病的概率更高,发病率可高达80%。在大多数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又称为猫瘟病毒、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或猫传染性肠炎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变异快,分布广,会导致猫科和部分其他科的动物突然发病并且精神沉郁、体温上升、出血性肠炎、腹泻、呕吐、白细胞显著减少等。各年龄的猫都能感染猫细小病毒,其中幼龄猫最为易感。猫瘟可以发生在各个季节,其中秋冬季节更常见。该病会造成猫养殖行业的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由于猫细小病毒导致严重疫情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猫细小病毒也越发引起大家的关注。本文从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特征、临床检测方法、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FPV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猫疱疹病毒(FHV)和猫杯状病毒(FCV)是引起猫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两种病原,FHV和FCV可引起猫结膜炎、鼻炎、口腔炎症等,或伴有肺炎、发热等症状,对猫科动物的健康有极大危害。本研究通过调查郑州市某宠物医院2020年2月—2021年7月猫感染FHV和FCV的病例,分析病毒在当地的流行情况以及发病率与猫品种、年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FHV阳性病例有72个,FCV阳性病例有120个,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7.5%和62.5%;最易感FHV的品种是中华田园猫和英国短毛猫,最易感FCV的是布偶猫和中华田园猫;FHV主要感染3月龄以下和10岁以上的猫,FCV主要感染3月龄以下和3~6月龄的猫;雄性动物发病率略高于雌性,但无明显差别;FHV在冬春两季易感染动物,FCV在春夏两季感染率最高。FCV的阳性率高于FHV,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均与品种、年龄和季节因素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温州地区犬猫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法对采自不同饲养场所的267份新鲜粪便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有74份阳性样品,共检出7种寄生虫虫卵,以弓首蛔虫虫卵和钩虫虫卵为主。流浪犬猫、未驱虫犬猫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宠物犬猫和驱虫犬猫,有弓首蛔虫、钩虫、复孔绦虫、曼氏迭宫绦虫、贾第虫5种人畜共患寄生虫被检出。流浪犬猫感染的寄生虫种类多,感染率高,且携带多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研究表明,温州地区犬猫肠道寄生虫感染比较普遍且种类复杂,这为进一步了解温州地区犬猫寄生虫感染状况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防控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猫外膝体(LGN)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受体TrkB和P75NTR的年龄差异性表达及视觉功能老年衰退的神经机制。【方法】制作外膝体冠状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猫外膝体各层BDNF及TrkB、P75NTR表达差异。Olympus光镜观察切片、采集图像,Image-Pro Express 6.0软件分析计算免疫阳性细胞密度及阳性反应平均光吸收值,SPSS13.0软件数据分析。【结果】青年组及老年组猫外膝体BDNF及TrkB、P75NTR各层均有表达;老年组猫外膝体各层中BDNF及TrkB、P75NTR阳性细胞密度及阳性反应强度较青年组一致下降(P0.01),且BDNF及TrkB、P75NTR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猫外膝体中BDNF及TrkB、P75NTR表达存在年龄性差异,且年龄性表达下降可能是视觉功能老年化衰退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病原为龚地弓形虫,猫是终末宿主,老鼠是引发猪弓形虫病的重要传播源。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年龄、性别均可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小型养猪场常有发生,并带来很大损失。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此病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科学诊断  相似文献   

14.
猫的直肠脱临床表现为后段直肠粘膜层从肛门向外突出,各种品种和年龄的猫都可患本病,幼龄猫多生。此病多继发于寄生虫和肠炎导致的顽固性腹泻,另外动物长期营养不良,边牧,肠道异物也能引起直肠脱出。脱出时间较短进行清洗后人工复位。若脱出时间较长,直肠粘膜发生严重水肿和坏死需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15.
近年研究发现猫须草是一种潜在的饲料添加剂,广西地区是我国猫须草主要产区之一,但缺乏关于猫须草种植和加工产业的统计信息。为了解广西地区猫须草资源饲料化利用可行性,促进猫须草资源的充分利用,采用问卷、文献调研并结合现场调研的方法,对广西地区猫须草种植、加工、饲料使用、销售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猫须草种植容易,田间管理简便,病虫害少。广西地区猫须草质量稳定,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不同地区所产猫须草有效成分差异较小。但是目前猫须草消费市场有限,种植规模较小,无法满足饲料产业需求。如能开拓猫须草资源的饲料化应用,引导广西地区农民进行与禾本科植物轮作,并精细化加工,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益,也可促进猫须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猫冠状病毒引起的渐进性、高致死性疾病。患猫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重下降、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本文对两例幼龄公猫进行临床、血液学、影像学检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腹腔积液,并伴有贫血、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降低等情况,结合猫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病例1确诊为湿性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2确诊为混合性猫传染性腹膜炎。对两病例使用核苷类似物GS-441524制剂并配合保肝药物,进行数月跟踪治疗,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可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猫是老鼠的天敌和克星,猫肉还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近几年来,随着鼠药的泛滥成灾,猫的数量锐减,老鼠猖厥,农业专家已发出呼吁:少用药,多养猫,保持生态平衡。现在全国各地猫市兴起,猫价增增,据调查,一只断奶猫售价40~50元,因此,养猫不仅是灭鼠除害,而且还是一项成本低、易饲养、销路好、见效快的致富项目。那么怎样才能养好猫呢?一、猫的繁殖。发育正常的猫,7~10月龄可达性成熟,12月即可配种,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发情交配,与许多其他种类的动物不同,雌猫在交配时就引起卵子破裂,如果它再与第二只雄猫交配,就会又重受精。因此,为…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时期的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貓”一词的含义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先秦时期“貓”在不同文献中含义有别,“貍”和其别名“貔”以皮毛为猎取目标的小型野猫。汉代字书中开始收录“貓”“貍”相关的条目。南北朝时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和南朝梁顾野王《玉篇》中都有时人蓄养猫的记载,猫是家猫、狸是野猫的认识形成。这一时期也可成为中国古人普遍驯养家猫的最晚时间。此后对“貓”“貍”词义认识的变化主要是细化其形态特征和分类归属以及出现专门描述猫行为的词等方面。古人对猫的词义认识演变的历史就是一段人与猫从互相试探、互相改变到互利互惠、共同生活的历史。深入考察古人对猫的词义认识的演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深厚独特的猫文化、适应现代人对猫的情感诉求和文化心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泰州地区宠物犬猫弓形虫感染流行现状,随机采集泰州地区不同来源犬与猫的血液样本,采用弓形虫抗体ELISA试剂盒与弓形虫抗体胶体金试纸条2种方法对该地区犬猫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597份宠物血清样本经ELISA试剂盒与胶体金试纸条2种方法检测出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06%(犬8.05%,猫19.34%)、11.60%(犬7.79%,猫18.40%);且农村散养犬和猪与流浪犬和猫的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高;成年犬和猫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幼年犬和猫;春季采集的犬和猫血清样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高;阳性样本宠物主人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57%;对于具有临床症状的感染犬猫通过综合治疗措施,治愈率达81.82%。同时数据显示,ELISA试剂盒检测敏感性高于胶体金试纸条,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猫须草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猫须草根、茎、叶的基本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成分含量,用比色法测定猫须草根、茎、叶50%乙醇浸提液体外抗氧化能力,用荧光探针法检测IPEC-J2细胞胞内NO自由基含量。结果表明:猫须草根、茎、叶基本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猫须草根、茎、叶50%乙醇浸提得率分别为9.52%、16.64%和16.70%,浸提液均具有良好的体外铁离子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肠道上皮细胞NO自由基升高有缓解作用。猫须草叶体外抗氧化能力及清除胞内NO自由基能力优于根及茎。结果提示:根据猫须草各器官特点,针对性综合利用猫须草资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