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目的】通过对四种不同发酵剂的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发酵乳乳清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的体外检测和先天性高血压大鼠的体内检测。【方法】ACE抑制活性的测定根据Cushman D W等的方法进行改进。利用8周龄先天性高血压大鼠(SHR),每天使用四种发酵乳乳清灌胃SHR大鼠,每一试验样品实验期为3 d,剂量逐渐升高,对照组饮用水。用ZH-HX-Z鼠尾无创动脉测量仪测定收缩压。【结果】瑞士乳杆菌TUST005发酵乳ACE抑制活性大于其他发酵乳ACE抑制活性,并在4 ℃下后发酵3 d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达到45.91%。当瑞士乳杆菌TUST005发酵乳剂量15 mL/kg体重与乳清剂量为20 mL/kg体重,血压的下降和上升速度相对缓慢,维持最低血压水平时间较长为6 h,降压效果最好且与对照组相比降压值为20.2 mmHg。【结论】瑞士乳杆菌TUST005发酵乳体外检测和体内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甘草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小鼠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对金葡菌所致小鼠乳腺炎控制效果;【方法】30只BALB/C雌孕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n=10)、阳性对照组(P,n=10)和试验组(T,n=10)。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母鼠于产后8-10d经乳头管注入50μl 7.0×102CFU细菌悬液,生理盐水组注入50μl 灭菌生理盐水。30只母鼠于接菌-12h、0h、12h、36h腹腔注射甘草甜素88mg/kg或生理盐水0.2ml。接菌后66h处死小鼠,取乳腺组织固定,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观察显示P组的小鼠乳腺组织破坏得最为严重。P组小鼠乳腺组织间质宽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T组小鼠乳腺组织间质宽度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P组相比极显著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组小鼠乳腺组织中TNF-α、INF-γ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T组小鼠乳腺组织中TNF-α、INF-γ含量与P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结果表明,甘草甜素不仅减少乳腺内的细菌数,降低对组织的损伤,而且减轻乳腺炎症变化及全身反应,对乳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水貂生长激素(mGH)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表达,为大量获得水貂生长激素奠定基础。【方法】将体外合成的水貂生长激素基因插入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将重组的pPIC9K-mGH用SacI酶切后,LiC1法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菌株GS115,经G418筛选后进行甲醇诱导表达,并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酵母上清中水貂生长激素的表达。【结果】酵母上清中可见与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31kd)相符的条带,该条带可被水貂生长激素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结论】正确构建了水貂生长激素真核表达载体,该蛋白能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4.
牛气管抗菌肽在山羊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经发表的牛气管抗菌肽(bTAP)cDNA序列设计4条短的寡核苷酸片段,以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合成bTAP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序列测定正确后,构建bTAP基因的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pBcp-bTAP,将其溶于生理盐水后直接注射山羊乳腺小叶,使bTAP基因在乳腺组织内表达,收集注射质粒前后的奶样,测试奶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注射pBcp-bTAP后的奶样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活性可以持续至20h以上。  相似文献   

5.
从成熟的薄皮甜瓜(齐甜1号)果肉组织中提取总DNA,经PCR扩增得到约0.5kb的ACC合成酶基因的片段,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MD18-T中,测序表明,该基因为583bp,编码194个氨基酸;从番茄(东农706)叶片组织中提取总DNA,经PCR扩增得到约2.2kb的E8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T Easy中,测序表明,该基因为2192bp; 以pCAM2301为起始植物表达载体,pCAM-GT为中间载体,成功构建了果实特异启动子(E8)调控薄皮甜瓜ACC合成酶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冻融法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得到了完整的Ti质粒表达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研究了由黄芪、白术、防风、党参和甘草组成的加味玉屏风散对实验性免疫抑制黄鳝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阴性空白对照组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阳性空白对照组注射环磷酰胺,设低、中、高三个剂量阳性用药组注射环磷酰胺和加味玉屏风散,阳性用药对照组注射环磷酰胺和黄芪注射液,于第3d、第9d各注射一次,在第15d采样,分别测定脾脏体指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并统计各组的死亡率。【结果】阳性空白对照组黄鳝与阴性空白对照组相比,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脾脏体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抗氧化酶CAT、GSH-Px活性受抑制极显著(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各用药组的死亡率均比阳性空白对照组的低,脾脏体指数和CAT、GSH-PX抗氧化酶活性均有回升,并接近或超过健康组;SOD活性则远超过健康组水平,其中尤以阳性用药低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P<0.01)。【结论】加味玉屏风散具有良好的增强黄鳝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2~8细胞期鼠胚细胞为供体核,选用注射hCG后15h、17h的兔卵母细胞为受体胞质,施加1.6 kv/cm、160、两次脉冲的电场条件,间隔20min,融合液为含Ca、Mg的0.3mol/L甘露醇,适于鼠、兔种间EOBC的融合激活。小鼠2—细胞、4—细胞期胚细胞与兔去核卵母细胞融合率高于8—细胞期胚细胞,分别为83%、80%及62.5%,桑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体细胞共同培养系统和Taurine能显著提高鼠、兔核质杂交胚的体外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A抗原位点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TGEV S基因A抗原位点序列,应用Primer6.0设计一对含酶切位点的引物,用于RT-PCR扩增A抗原位点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于paesy-T克隆载体上构建克隆载体,用EcoR I和Xhol I对表达载体PET-32a(+)和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将酶切产物亚克隆至PET-32a(+)多克隆位点上,连接、转化至BL21(DE3),构建A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的大小为534bp,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经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应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成功地构建了TGEV S 基因A抗原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结论】TGEV S 基因A抗原位点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填补了中国国内单独针对此位点进行研究的空白,也为TGEV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出生至断奶仔猪胃肠道组织中FcRn的表达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旨在研究FcRa在仔猪胃肠道的表达分布及不同日龄间的表达变化。【方法】以大白争长白二元杂交仔猪作为研究对象,分布采集从出生至断奶后共12个日龄仔猪胃肠道组织。应用RT-PCR方法检测FcRa mRNA表达并进行表达量的相对分析。【结果】①FcRa在仔猪胃肠道各段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十二指肠后段和空肠前段表达量最高,在结肠和胃内表达最低。②在十二指肠争空肠段,仔猪从一出生就有较高水平的FcRa转录,吮乳后至出生后1d达到峰值,随后略有下降但前4d差异不显著(P〉0.05);自7d起FcRa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0.05),至断奶时降到最低。③在回肠段,FcRa表达水平较十二指肠和空肠段低,从出生至断奶前(21d)表达量变化不明显。断奶后有显著下降(P〈0.05)。④胃与结肠部位FcRa的表达比较稳定,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结论】仔猪不同组织中FcRa在十二指肠后段和空肠前段的表达水平最高,提示仔猪十二指肠、空肠是FcRa转运初乳中IgG的主要部位。仔猪肠道FcRa的表达量变化与初乳及乳汁中IgG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证明了FcRa在肠道转运IgG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利用细胞培养技术,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生长30d的鹿茸体外培养不同代数梅花鹿鹿茸生长中心干细胞(鹿茸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生长30d的鹿茸的梅花鹿鹿茸干细胞.将第2代、5代、8代鹿茸干细胞经含有不同浓度的IGF1(0,1,3,和10nM)作用后,在培养24h后用3H.胸腺嘧啶核苷测定法检测每分钟衰变数(DPM)值;【结果】取材于生长30d鹿茸的干细胞,全部IGF1处理组(1,3,10nM)都显著高于对照组(0nM)(p〈0.01)。3个不同浓度IGFI处理组的平均值和最高值都是离体培养2代的细胞最低(分别为2987和3743DPM/mg蛋白),而培养5代的细胞最高(分别为10320和12180DPM/mg蛋白).第8代的细胞又开始下降(分别为8754和11568 DPM/mg蛋白);【结论】IGF1能够促进鹿茸干细胞分裂增殖,生长30d鹿茸的干细胞在离体培养,不同培养时期的鹿茸干细胞对IGF1刺激的敏感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RNA干扰及其植物抗病毒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在动植物的遗传改良、功能基因组、基因治疗等研究中广泛应用;【方法】它是指一些小的双链RNA分子介导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结果】本文就RNA干扰的作用机制、RNA干扰与植物病毒间的互作以及RNA干扰表达载体构建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论】随着RNAi研究的进一步深入,RNAi必将成为遗传育种工作者培育抗病毒植物的有力手段,促进植物抗病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Coriolus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 on liver injury of mice induced by CCl4.[Methods]40 male Kunming mice at four moths ol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which were control group,model group,C.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 protection group and feeds + C.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 group. Mice were fed for 8 d. On 2 h after final administration,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blend oil solution was carried out was carried out in control group. And in other groups,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0. 15% CCl4 blend oil solution( 10 mL / kg) was conducted. After 18 h,eyeballs were collected and serum was isolated. Livers were taken out and the hepatosomatic index was calculated. Liver homogenate was prepared and the ALT and AST were detected,as well as the SOD and NOS activities,and MDA,GSH and NO contents.[Result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C.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 in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ways reduced the hepatosomatic index( P 0. 05) and MDA content( P 0. 001),lowered the AST activity in serum( P 0. 05),the NOS activity and the NO content( P 0. 01),and enhanced the SOD activity and GSH content( P 0. 01).[Conclusions] C.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 in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ways protected the liver injury of mice induced by CCl4.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构建一个同时反义共抑制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透明种皮12基因家族(BnTT12)转录的植物表达载体。【方法】通过PCR扩增得到BnTT12家族一段503bp的特异保守片段TT12A,通过亚克隆整合到中间载体pCambia2301G,构建TT12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G-TT12A。采用液氮冻融法将其转化到根癌农杆菌。【结果】经过PCR鉴定、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成功,并转化到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形成TT12反义表达载体的工程菌株。【结论】pCambia2301G-TT12A的成功构建为利用此反义载体通过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新型黄籽油菜和进一步探明TT12基因在甘蓝型油菜种皮色素合成途径中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多酚氧化酶(PPO)是发生酶促褐变的关键酶,PPO活性过高会使烟叶变褐。为明确烟草NtPPO8基因对PPO活性的影响,建立降低NtPPO8基因表达量的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体系,探究使用RNA干扰技术对烟叶NtPPO8基因表达量及PPO活性的影响。以中烟100和K326为材料,分析在移栽后50d进行VIGS载体侵染的植株,并在侵染后10、20、30、40d分别测定NtPPO8基因表达量及PPO活性。结果表明,接种VIGS载体的转化植株,其中在侵染后20d时NtPPO8基因的沉默效率最高,为78.46%;随着侵染时间推移,NtPPO8基因的沉默效率逐渐降低,在接种后40d内有效表达;且转化植株中的病毒载体会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向上传导,随着接种部位的上移,沉默效率逐渐降低。因此,研究建立VIGS体系能够有效沉默NtPPO8基因的表达,并且有效降低PPO活性,为提高烟叶耐烤性及降低烟叶褐变比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董超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113-117
为了在软体动物中建立RNA干扰技术,以用于毛蚶基因功能研究。通过体外转录技术合成双链RNA,并将其注射毛蚶干扰目标基因的表达。肌肉注射双链RNA 48 h后取样,用RT-PCR技术检测目标基因的表达变化,以确定干扰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各目标基因的表达均能被各自特异的双链RNA有效干扰而降低。在注射双链RNA后不同时间点,即12、48、72、96、120 h,取样检测目标基因的时序表达,以确定目标基因表达被干扰的时间效应。发现目标基因的表达在48 h即能有效降低,而且有效时间能持续至120 h以上。对注射双链RNA的动物个体,于48 h取样检测不同组织的目标基因表达,发现毛蚶的RNA干扰效应能系统性地在不同组织发生,表明干扰效应能在不同组织之间进行传递。因此,本研究报道了一种稳定的毛蚶RNA干扰技术,为在毛蚶中进行基因功能鉴定和抗病毒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种子不同发育时期抑制差减文库为研究对象,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一个与油脂代谢相关,含MATH结构域的基因片段,长度为327bp,命名为BnMT-1。根据RNA干扰的基本原理,将目的片段正反向插入到表达载体pFGC5941.nap查尔酮内含子两侧,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质粒PCR扩增检测,证明已成功构建了干扰载体PP-MT。采用根癌农杆菌法将PP-MT干扰载体转入甘蓝型油菜中,对转化植株基因组DNA的PCR检测表明,干扰载体已转入到甘蓝型油菜中,共获得了两株转基因植株。这为进一步研究BnMT-1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为分析玉米ABA/逆境响应转录因子ABP9基因过量表达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利用该基因开展抗逆分子育种。【方法】本研究构建了35S启动子驱动ABP9组成型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获得了过表达ABP9基因的拟南芥转基因株系,并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比较了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在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形态和生理变化,分析了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相比表现出萌发,幼苗生长以及开花阶段的生长抑制;气孔开度减小,叶片内源ABA含量降低;ABA信号传导基因表达增强,而ABA合成基因表达降低;而且这些效应在ABP9基因表达相对较强的转基因株系中表现更明显。【结论】说明ABP9基因过量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即诱导转基因植株产生耐逆反应,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因此,在利用ABP9基因进行转基因抗逆育种时须考虑控制ABP9基因适时适量表达。  相似文献   

18.
亚洲棉EMS诱变条件优化与突变体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适于亚洲棉诱变的甲基磺酸乙酯(EMS)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创制优异亚洲棉突变体。【方法】用体积分数0.4%~1.5%EMS溶液浸泡处理亚洲棉石系亚1号种子4~8 h,分析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EMS溶液处理对石系亚1号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并对M1、M2代突变株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0.6%EMS溶液处理8 h,石系亚1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为51%、18.84,诱变效果最佳。以该参数大规模诱变处理约23 000粒石系亚1号种子,共筛选获得M1代变异材料5559株,突变频率为48.37%;M2代变异材料825份,突变频率为14.17%,其中叶型、株型的突变频率最高,分别为8.0%,5.9%;M3代变异株系57个,变异性状遗传频率为31.30%,M3代新增突变频率为18.26%。【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亚洲棉种子EMS诱变体系,构建了亚洲棉石系亚1号M2突变群体,获得了36份可稳定遗传的突变体株系,为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9.
miR-26a和miR-30d在牛不同组织中表达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检测miR-26a和miR-30d在牛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靶基因,探讨两者在牛不同组织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以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利用TRIzol一步法提取牛各组织总RNA后,根据miRBase提供的bta-miR-26a和bta-miR-30d成熟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反转录茎环引物以及荧光定量PCR引物,反转录获得cDNA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牛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应用Targetscan、RNA22、miRDB等生物学软件预测其可能存在的靶基因。结论:miRNA-26a和miR-30d在牛心脏、肝脏等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iR-26a在心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在脾脏,在睾丸中的表达量最低。miR-30d在肾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在心脏,在睾丸中表达量最低。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NAs的靶基因,推测miR-26a和miR-30d可能参与调控机体的免疫、繁殖等活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叶片保护率评价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尝试采用叶片保护率评价阿维菌素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2龄、3龄幼虫的毒力,以期为该药毒力的准确评价提供资料。【研究方法】浸叶法测定阿维菌素对小菜蛾2龄、3龄幼虫室内毒力的同时,观察记录24h、48h、72h校正死亡率、叶片保护率【结果】对小菜蛾2龄幼虫,24h、48h、72h的LC50分别为>10.00mg/L、2.87mg/L、0.56mg/L;相同时间内PC50分别为0.25 mg/L、0.82mg/L、1.43mg/L。对3龄幼虫,24h、48h、72h的LC50分别为>10.00mg/L、6.20mg/L、3.00mg/L;相同时间内PC50分别为<0.16mg/L、0.04mg/L、4.25mg/L。【结论】根据叶片保护率,可以发现阿维菌素对小菜蛾影响快,但是当阿维菌素毒力达到稳定时,必须有较高的校正死亡率,否则达不到理想的叶面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