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鸡腹水综合症(ASB)是肉鸡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特点是公鸡高于母鸡;3~6周龄为本病的高发期;冬春寒冷季节多发;饲养条件差,鸡舍卫生不佳,空气污浊,发病率可达10%~20%,死亡率达30%左右,给肉鸡饲养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肉鸡腹水症是当今国内外肉鸡养殖业的一大难题,与减蛋综合症、痛风并列为肉鸡养殖业的三大新病,最常发于肉仔鸡,尤其是某些较大型的肉鸡,多在3~5日龄发生,死亡高峰常见于3~4周龄。一般情况下公鸡比母鸡的发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多发,死亡率也显著增高。所以,防治腹水症是促进肉鸡养殖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肉鸡腹水综合症(ascites syndrome,AS),又称为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ulmonary hypertension syndrome,PHS),主要发生于3~4周龄.研究表明肉鸡腹水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肉鸡生长速度过快导致机体供氧不足,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和腹腔组织液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雏鸡水肿病、肉鸡腹水症、心衰综合征和鸡高原海拔病,是以病鸡心、肝等实质器官发生病理变化、腹腔积水、右心室肥大扩张、肺淤血水肿、心肺功能衰竭和肝脏显著肿大为特征的综合征,主要发生于幼龄肉用仔鸡。该病与猝死综合症及生长障碍综合症成为当今肉鸡饲养业的3种最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了肉鸡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1流行特点肉鸡腹水综合征主要发生于生长速度较快的幼龄鸡群中,多见于3~6周龄,特别是速生型肉鸡,且公  相似文献   

5.
肉鸡腹水综合症,又称雏鸡水肿病、肉鸡腹水症、心衰综合症和鸡高原海拔病,是以病鸡心、肝等实质器官发生病理变化、明显的腹腔积水、右心室肥大扩张、肺淤血水肿、心肺功能衰竭、肝脏显著肿大为特征的综合症。主要发生于生长速度较快的幼龄鸡群中,多见于3~6周龄,特别是速生型肉鸡,且公鸡发病率高于母鸡。在发病季节上,多见于寒冷的冬季和气温较低的春秋季节。它不仅使肉鸡的屠宰率及屠宰品质下降,也易造成鸡的死亡,严重者死亡率可达60%,和猝死症、腿病构成了严重危害肉鸡饲养业的三大疾病。本文对该病的发病原因、预防及综合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肉鸡腹水症(Ascites syndrome in Broilers,ASB)是一些高海拔(1500m以上)地区幼龄肉鸡最常见的病,因此也称之为"高海拔病"。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主要发生于幼龄肉用仔鸡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给养鸡业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腹水综合症最常发生于生长期的肉用仔鸡,特别是一些快大型的肉鸡品种,3日龄即可发病,2~3周龄的鸡敏感性高于大龄鸡,症状突出表现在4周龄以后,死亡高峰见于4~7周龄快速生长期。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  相似文献   

7.
安卡拉病也叫心包积水—肝炎症,该病于1987年3月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安卡拉地区的1个肉鸡场发生暴发性流行,由此而得名。该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7周龄的肉鸡,以3周龄~5周龄的鸡最易发,死亡率达10%~50%,一般在30%左右,给肉鸡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笔者将某养殖场发生的一起肉鸡安卡拉病诊治情况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棕榈粕在肉鸡中的使用效果及与酶制剂联合使用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设正对照组(试验组1:玉米-豆粕型日粮)、负对照组(试验组2:1~21d和22~42d饲料配方中分别添加3%和5%棕榈粕)和试验处理组(试验组3:负对照组+复合酶),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分0~3周龄和4~6周龄两阶段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21d对于相同性别的鸡,不同处理对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肉比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22~42d试验组3的母鸡在平均日增重及采食量方面较试验组2分别显著提高11.9%和10.0%(P0.05),公鸡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全期使用酶制剂组(试验组3相对试验组1和2)表现出了更高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综合表明,肉鸡1~21d和22~42d饲料配方中分别使用3%和5%的棕榈粕并同时使用棕榈粕专用酶制剂不会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多糖对肉仔鸡不同阶段生产性能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商品代良凤黄鸡(母鸡)42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分两个阶段(0~4周龄、5~8周龄),共8周。第一阶段(0-4周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0.1%、0.15%、0.2%、0.1%、0.15%、0.2%的酵母多糖,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试验5组、试验6组和试验7组;第二阶段(5-8周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0.1%、0.15%、0.2%、0.05%、0.075%和0.1%的酵母多糖。结果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酵母多糖能明显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最适宜的添加水平在0.15%。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肉鸡腹水综合症已成为肉鸡饲养业世界性的严重问题,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肉鸡腹水症是以明显的腹水,右心扩张,肺脏充血,水肿以及肝脏病变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冬季和早春,4-6周龄最易发生,死亡率达15%~30%,而且较大型品种和公鸡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梁伟 《预防兽医学进展》2013,(12):M0003-M0003
肉鸡腹水症是以幼龄肉鸡腹中聚集起大量的浆液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症,主要侵害4周龄以上的肉鸡,最早发生于3周龄的雏鸡,但死亡一般发生于后期,该病是快速生长的肉仔鸡的常发病之一。由于它能引起幼鸡死亡率高达35%以上,直接影响养鸡者的经济效益故必须引起肉鸡饲养户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肉鸡腹水综合症是发生于肉仔鸡的一种常见病,以明显腹水、右心肥大扩张和肺脏淤血水肿为特征。本病以3~6周龄肉鸡多发,公鸡比母鸡多发,早春、晚秋和冬季多发,给肉鸡养殖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威胁了肉鸡养殖业的发展。1发病情况2014年11月2日,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平顶山村养殖户李某,饲养AA肉鸡3 000只,到27日龄的时候,发现鸡采食量下降,个别鸡两翅下  相似文献   

13.
张是  谢航 《江西饲料》2010,(4):41-41
1肉鸡急性死亡综合症 又称突然死亡综合症。乃因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引起代谢紊乱所致。3周龄和8周龄肉鸡发病居多。种鸡开产前和开产后10周为发病高峰。患鸡采食减少,大部分在给食时死亡,从发病到死亡平均持续1min左右。共济失调,翅膀剧烈扇动,肌肉痉挛,尖叫。  相似文献   

14.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一种代谢性非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生长速度快的3-4周龄肉鸡。多年来,笔者深入到肉鸡饲养场(户)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许多致病原因,并针对致病原因和发病  相似文献   

15.
肉鸡腹水综合症又称"心衰综合症"、"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症",是肉鸡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病鸡腹部膨大下垂,腹部皮肤透明发亮,站立时腹部着地,行动迟缓,重症病例鸡冠和肉髯紫红色,受应激或捕捉时突然死亡.病理特征为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水样积液,右心扩张,肝脏肿大硬化,肺充血水肿.多发于4~6周龄肉仔鸡.  相似文献   

16.
肉用仔鸡腹水综合症(AS),又称肉仔鸡肺动脉高压综合症,是影响全世界肉仔鸡养殖业的主要疾病。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快速生长的4~7周龄肉仔鸡,以血液粘度升高,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肝脏淤血和腹腔积液为主要症状。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可高达40%以上,致死率达90%以上,给肉鸡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肉仔鸡腹水症是以幼龄肉鸡腹腔中聚集大量的棕红色或土黄色浆液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症,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4周龄以上的肉鸡,尤其是发育良好的鸡。该病是快速生长的肉仔鸡常发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秋冬等寒冷季节多发,无地区性,大多数发病3~5日后出现零  相似文献   

18.
桑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其血浆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探讨桑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浆尿素氮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588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7个试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桑叶粉);0% 3%组(4~6周龄添加3%桑叶粉);0% 5%组(4~6周龄添加5%桑叶粉);0% 10%组(4~6周龄添加10%桑叶粉);3% 3%组(0~6周龄添加3%桑叶粉);3% 5%组(0~3周龄添加3%桑叶粉,4~6周龄添加5%桑叶粉);3% 10%组(0~3周龄添加3%桑叶粉,4~6周龄添加10%桑叶粉)。试验结果表明,在0~6周龄,0% 10%组和3% 10%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0% 10%组肉鸡日采食量显著低于3% 3%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桑饲料的各组肉鸡饲料转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 5%组除外。桑饲料的添加对肉鸡血浆尿素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桑饲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血浆中尿素氮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可见,就0~6周龄肉仔鸡生长速度而言,不论0~3周龄添加桑饲料与否,4~6周龄的添加量都可以达到5%,但不应超过10%。  相似文献   

19.
孟岩  张辉 《中国饲料》2007,(21):30-32
选择12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添加0.3%的甘露寡糖。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每组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后期(4~5周龄)和整个试验期(0~5周龄)的增重,添加0.3%甘露寡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前期(0~3周龄)未见明显效果。试验前期的料肉比,添加0.3%甘露寡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期和整个试验期处理组虽然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添加0.3%甘露寡糖组回肠绒毛长度以及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之间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3%甘露寡糖可显著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并可以改善肠黏膜的形态,增大小肠吸收面积。  相似文献   

20.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导致肉鸡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对肉鸡养殖业危害最大的世界性疾病之一。4~6周龄最易发生,死亡率达15%~30%。现将治疗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例介绍给广大养鸡户们,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