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造林栽培技术1.1造林地选择1.1.1疏林地:选择阳坡,半阳坡,山坡中下腹,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郁闭度0.3以下,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1.1.2裸露地:林间空地,退耕还林地及耕地。适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工混交林的林地水文关系,林地养分归还量、林地生物化学关系和空间构成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混交林地土壤的生态关系。与纯林比较,混交林地上部分截留的降水是纯林的2.2倍,地表径流明显减少;混交林生物量大,归还土壤的养分量也大;土壤微生物数量多、酶活性增强,对土壤肥力有维持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1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木荷作为杉木的伴生树种营造杉荷混交林,可改善林分小气候;增强林分抗性、减少虫害:提高林地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产量,混交林总蓄积量比杉木纯林大54%~81.7%,林分生物量比纯林大58.7%~89.8%.文中还对杉木混交林的造林地选择,混交方式等营林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风沙干旱地区,采用樟子松和杨树营造混交林,长势良好,是比较理想的混交类型。一、选地和整地营造松杨混交林,要选择沙荒地或杨树“小老树”林地进行改造。在沙荒地为防止风蚀,可采用带状整地,带距3米,带面宽1米,深0.3~0.4米。杨树“小  相似文献   

5.
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杉木纯林、杉木巨尾桉混交林的林分生物量、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桉混交林林分的总蓄积量比杉木纯林高出26.41%,生物量则是纯林的1.6倍,大大地提高林分生产力。两种林分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相差不大,混交林土壤肥力略有下降,但混交林增加了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因而营造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是科学经营杉木连栽地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分别从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5个层次对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降雨分配和增加林地蓄水能力上。不同比例混交林持水量大小排序为:1:1行间混交林>3:1带状混交林>1:1株间混交林>杉木纯林。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表现为土壤层>林冠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具有比杉木纯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7.
选择黄土高原的 2 6a杨树纯林作为对照 ,对沙棘 杨树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林地土壤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平均株高比杨树纯林的高 44 8% ,胸径平均大 3 2 7% ,林分生物量高 1 3 9 76% ;地上各部分生物量都明显高于杨树纯林 ;混交林地与杨树纯林地相比 ,土壤表层各层容重减小 ,孔隙度增大 ,两林地土壤含水量除 8月份接近外 ,其他月份混交林地都要高 ;混交林土壤全N比杨树纯林地高 5 %~ 69 0 % ,土壤全P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速效P高出 2 2 4%~ 2 3 3 3 %。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杨树纯林中根径 <3 5mm和 3 5~ 1 0mm的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表层 0~ 3 0cm ,而混交林主要分布在 0~ 1 0 5cm的范围内 ,相对更深、更均匀 ;杨树纯林中根径 >1 0mm的根系分布比混交林更深、更均匀。混交林的根径为 <3 5mm和 3 5~ 1 0mm的根系分布范围大体相同 ,根径 >1 0mm根系的分布范围要小。  相似文献   

8.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5个层次对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降寸分配和增加林地蓄水能力上。不同比例混交林持水量大小排序为:1:1行间混交林〉3:1带状混交林〉1:1株间混交林〉杉木纯林。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表现为土壤层〉林冠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具有比杉木纯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9.
混交林土壤养分效益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抚顺地区人工落叶松阔叶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天然次生林等林地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混交林与纯林相比,缓解了酸化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含量,同时对各类林地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在维护土壤养分平衡功能方面,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次生林、混交林、荒山、落叶松纯林,说明局长 人工针阔混交林更有利于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对内蒙古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林地类型下以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蓄水能力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内不同林地土壤蓄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油松纯林(1 985.52t/hm^2)〉小叶杨纯林(1 923.81 t/hm^2)〉小叶杨柠条混交林(1 904.22 t/hm^2)〉山杏纯林(1 896.38 t/hm^2)〉油松沙棘混交林(1 867.98 t/hm^2)〉桑树山杏混交林(1 765.13 t/hm^2)〉柠条纯林(1 637.79 t/hm^2)。乔木林和乔灌混交林的土壤蓄水能力明显大于灌木林,其中尤其以阴坡油松林的蓄水能力为最好;立地条件不同,土壤蓄水能力不同,无论何种林地,都是阴坡好于阳坡,下部好于上部。  相似文献   

11.
混交林和树种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往人工林营造以单纯林为主,造成病、虫、火等灾害严重,林地生产能力衰退等弊端,这引起念来愈多的造林学家、生态学家和病虫害学家的关注。混交林和树种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很快。本文从混交林的生态效益、防护效益和社会效益,混交林的造林技术以及混交林内树种间在生物化学、生物波、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循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出发,阐述了国内外混交林营造及其机理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2.
闽南山地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闽南山地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的大量调查,分析了经营混交林与纯林对生物量及土壤肥力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对生物量积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林地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土壤水分、养分状况明显改善。建议今后应尽量避免连茬经营人工纯林,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3.
豆科及非豆科固氮树种是重要的生物固N资源。作为混交树种,在混交林中发挥着改善林地养分及水分状况,维持地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很好地促进主要树种生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8年对威坪林场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可以提高地力、杉木生长,上前枫香有受侧方庇荫的迹象。建设通过杉木间伐进行高速以保证林地既有较多的枯落物,又不影响杉木的生长,从而使杉枫混交林在千 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景观赏、获取木材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杉阔混交林地土壤肥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营造杉阔混交林是改良杉木林地土壤肥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的重要途径。综述了我国营造杉阔混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土壤养分循环、土壤养分贮量和供应状况的影响,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6.
赣南不同坡向杉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江西大余县帽子峰林场,通过标准样地法对不同坡向杉阔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不同坡向的植物种类和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阳坡植物种类较阴坡丰富,阳坡有利于保持乔木层及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阴坡有利于保持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且物种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7.
对44年林龄闽楠纯林及闽楠马尾松混交林林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楠×马尾松混交林的经营效益比闽楠纯林好,营造闽楠人工林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山地阴坡、半阴坡中下部或凹部、谷地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水曲柳纯林与混交林根际土壤中养分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东 《林业研究》2002,13(4):269-272
在落叶松水曲柳纯林与混交林中,采集林地土和根际土,测定了氮、磷、钾浓度,目的是探讨养分条件变化在混交林增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地土全氮浓度和水解氮浓度与水曲柳纯林相近,但要高于落叶松纯林。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根际土全氮和水解氮浓度与纯林中的相近,而落叶松在混交林中根际土水解氮浓度明显高于纯林中的。混交林林地土全磷和全钾浓度与两个树种的纯林相差不大。混交林林地土有效磷、有效钾浓度均高于水曲柳纯林,而且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根际土的有效磷和有效钾浓度与纯林中的相比明显增加,分别高出44.1%~79.6%和13.5%~25.6%。这说明水曲柳在混交林中磷和钾的利用状况得到了改善。表2参15。  相似文献   

19.
分析在不同造林模式和生境下20 a林龄闽楠生长、林分结构稳定性以及分化情况,结果表明,闽楠人工林纯林生长表现优于混交林,且各生长性状变异均小于混交林,表明纯林内闽楠生长一致性较高。纯林模式下闽楠人工林坡位效应明显,生长性状均随坡位升高呈下降趋势;混交模式下闽楠人工林坡向效应明显,东南坡(半阴坡)生长较好。径阶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效果较好,各林分均为倒“J”型分布,处于竞争稳定期。林木分级显示混交林及下坡位优越的立地条件和东北坡较短的光照环境均能促进闽楠林分分化。因此,闽楠人工林营造时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山地阴坡、半阴坡中下部为造林地,根据培育目标选择不同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20.
1991~1998年对威坪林场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可以提高地力、促进杉木生长,目前枫香有受侧方庇荫的迹象。建议通过杉木间伐进行调整,以保证林地既有较多的枯落物,又不影响杉木的生长,从而使杉枫混交林在千岛湖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景观赏、获取木材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