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以出血性肠炎或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犬科和鼬科动物重要传染病。本文从一例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诊治入手,介绍了犬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貂阿留申病(AD)和犬细小病毒病(CP)是危害经济动物健康的重要疫病,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建立了水貂阿留申病毒(ADV)、犬细小病毒(CPV)复合PCR检测方法,并对临床样品进行了大量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特异、敏感、简便、快速,非常适宜临床样品的大量筛选检测,对经济动物疫情的快速诊断与控制、加强经济动物及其产品进出境的检验检疫工作,御疫情于国门之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命清 《兽医导刊》2016,(6):148-149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频繁呕吐、剧烈腹泻、出血性肠炎和白细胞显著减少特征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根治,从生产实践和临床治疗来看,细小病毒感染是犬科动物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病毒性疾病之一,是动物细小病毒的典型代表.文章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犬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犬及他种动物携带犬细小病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采用军事医科院实验中心所生产的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剂检测犬、牛、猪、兔、鸡、鸽、番鸭和樱桃谷鸭8种动物体内携带犬细小病毒,结果发现,除猪以外,其余7种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带毒。各种动物的带毒(阳性)比例是:犬为24/51、牛为16/48、兔为5/5、鸡为5/5、鸽为10/10、番鸭为2/15、樱桃谷鸭为1/15,在上述带毒动物中,明显出现肠炎症状的只有2只犬,其余均未发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毒、伪狂犬病毒、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犬冠状病毒是引起犬科动物重要传染病的5种病毒,严重威胁着犬科动物的健康,是出入境犬科动物重点筛查的致病因子。为提升口岸进出境犬科动物检疫工作效率,建立了上述5种病毒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在建立5种病毒环等温扩增检测技术(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基础上,将这些LAMP检测体系固化在同一块塑料芯片上,制备了同步高通量快速检测微流控芯片,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样本仅在芯片上相应病毒反应槽出现显著扩增,而其他病毒反应槽未出现扩增,彼此无交叉反应;微流控芯片的敏感性与LAMP方法一致;通过检测不同时期收集的感染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犬冠状病毒临床样本,证实建立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现有核酸检测方法相比,微流控芯片可以在受试核酸上样40 min内完成上述5种犬病毒的快速筛查,从而满足进出境犬科动物快速检疫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消毒剂可以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清除或杀灭动物体表以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抑制其繁殖,从而达到控制动物传染病传播的目的。为了解月苄三甲氯铵和过硫酸钾复合盐消毒剂对犬类病毒(RNA病毒和DNA病毒)的灭活效果,选择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和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开展消毒效果评估。分别把这两种类型消毒剂与CDV、CPV体外发生作用后感染细胞,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来判断其与消毒剂作用后的感染能力。结果显示:月苄三甲氯铵和过硫酸钾复合盐消毒剂对于CDV和CPV的消毒效果有一定差异,两种类型消毒剂与CDV作用24 h均能将其全部杀灭,但均未能将CPV彻底灭活,其中过硫酸钾复合盐对CDV和CPV的灭活效果较好。结果表明:这两种消毒剂对犬类病毒均有一定的灭活效果,在临床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临床应用时应适当延长与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定期更换消毒剂,同时要考虑其安全性和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本研究为临床犬病毒性疾病防控中消毒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12):115-119
犬瘟热病毒与犬细小病毒分别引致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这两种病毒对犬科动物危害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且混合感染较为常见。通过临床诊断、血清学检测、血常规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分析一例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病例,并采用特异性血清与支持对症治疗相结合方法,提出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对该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为临床同类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犬瘟热病毒的生态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研究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查了17个毛皮动物和野生动物的676份材料,从犬,貂,貉,狐熊,小熊猫,大熊猫,狼,狮,虎,猞狮、金猫等12种动物病料中,检出含有CDV材料487份。应用间接ELISA、免疫荧光和中和试验等技术检测了8种动物158份血清,其中从犬,狐,小熊猫、虎、金猫,狼等6种动物的106份血清中检出了抗CDV抗体。应用RT-PCR和基因探针检查了4种动物的37份材料,其中有29份阳性。  相似文献   

9.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Virus,CD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常引起大批犬、貂、狐等动物发病,病死率达30%~80%.是当前对我国养犬业、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因此提高对犬瘟热的预防和控制也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镜技术和血凝试验检测犬细小病毒和犬腺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镜技术和血凝试验是检测犬细小病毒和犬腺病毒快速而简便的方法。本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大部分相符,但各具特色。电镜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地显示目标病毒的生长发育、粒子的完整性以及有无非目标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污染情况,这对于动物病毒疫苗种毒质量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以关中驴为试验动物 ,用猪瘟病毒(HCV )、犬细小病毒 (CPV )、兔瘟病毒(RHDV)、鸡新城疫病毒 (NDV)、伪狂犬病毒(PRV)等病毒进行免疫 ,检测所产生的抗体效价 ,并与猪、鸡、兔、犬、及猫等动物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关中驴与对照动物产生的抗体效价一致 ,证明了关中驴可替代其它动物用于生物制品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养犬业的兴起,犬类门诊病例越来越多。根据我们近五年来的统计,犬类疫病中传染性胃肠炎、犬瘟热、犬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最多,占门诊病例的40%左右。据了解,发病率85%,死亡率20%~100%。根据我们几年来的经验,总结了一套防制措施,现介绍如下:1 防疫措施1.1 保证环境清洁 犬舍周围环境要定期消毒,一般每周一次。犬舍粪便应及时清除。规模化犬场门口应设消毒池,药物一般用10%漂白粉。1.2 保证饲料质量 犬是杂食动物。幼犬、育肥犬、成年犬营养要求不同,一定要选择营养均衡的日粮,一般可到正…  相似文献   

13.
小熊猫等四种动物犬瘟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犬,貂,貉,狐,熊,小熊猫,大熊猫,狼,狮,虎,金猫和猞狮共65只动物的病料进行了犬瘟热病毒分离,结果从小熊猫,犬膜梭菌抗毒素对小熊猫,犬,貉和狐四种动物的病料中分离出9株CDV,其中小熊猫CDV具有较强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该毒株有可能成为疫苗后备株。  相似文献   

14.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犬、狐、貉)、鼬科(水貂、雪貂、黄貂)和浣熊科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传染病,感染率可高达100%,以上两种疾病都是犬的重要的烈性传染病,单一感染治疗已很困难,混合感染治疗难度更大.现将一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混感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用犬肾细胞 (MDCK)从疑似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犬的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到 1株病毒 ,经血凝试验、免疫电镜观察、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细胞培养特征观察和回归动物试验等鉴定 ,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命名为 BJ- JB- 3。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犬瘟热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耿志贤田克恭(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100850)李钟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所)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virus,CDV)是犬瘟热病的病原。自然条件下CDV感染食肉目中犬科、...  相似文献   

17.
免疫金电镜技术检测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应用免疫金电镜技术检测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Ig)。检测结果证明驴抗犬细小病毒所产生的Ig对犬细小病毒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反应。因此认为,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保健品研制中心所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对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和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方泛菌克是(犬毒必治)一种新型高效复方抗菌、抗病毒药物,能迅速消除动物肠毒素和内毒素,增强胃肠吸收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试验用犬毒必治对30只患犬细小病毒的病犬进行治疗,治愈28只,死亡2只,治愈率为93.3%。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蛙病毒跨境传播的风险,提出科学可行的控制手段,对导致蛙病毒进入我国的可能因素进行了风险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传入蛙病毒的主要威胁是来自疫区的活的养殖用两栖类动物,其次是养殖用爬行类动物。对进口活的养殖用两栖类,要求出口渔场进行2年以上的监测。对用于动物园或实验室的敏感动物,建议不从疫区进口;对进口动物种蛋,要进行表面消毒;对其它敏感鱼类(活的和冰冻、冰鲜的),在不从疫区进口的前提下,需要进口后抽样检疫;对加工后的制品以及其它非敏感水生动物,可以自由贸易。对运输活鱼的水、包装等需要强制进行常规消毒。这些检疫措施,是按照SPS的原则和科学原则提出来的,不仅能保障进口两栖和爬行类动物对我国水产养殖的安全,也能降低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8年4月上旬,长沙动物园饲养的多只三色犬感染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细小病毒感染后,立即对环境笼舍进行消毒,对病犬紧急采取增强免疫、抗病毒抗感染、强心护肝、对症治疗等措施。经过半个多月的抢救治疗,成功治愈病犬11只,治愈率为6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