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菜蛾是武汉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小菜蛾对有机磷、菊酯类农药抗性的产生,其为害愈来愈严重。为寻求新的防治药剂,我站引进了几种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抗性小菜蛾,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在小菜蛾防治中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和生物农药Bt,探究了小菜蛾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与其对Bt杀虫蛋白Cry1Ac的敏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浸叶法测定了2个抗性背景不同的小菜蛾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和Cry1Ac蛋白的敏感度,通过比较敏感度差异,初步探索了小菜蛾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和其对Cry1Ac蛋白敏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自广东博罗县田间的小菜蛾种群(GDBL)对除Cry1Ac之外的9种常用杀虫剂,均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而北京室内小菜蛾种群(BJNK),虽然对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茚虫威、多杀菌素、溴虫腈具有抗性,对Cry1Ac在内的其他5种杀虫剂仍比较敏感。可见,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抗性的两个小菜蛾种群,对Cry1Ac蛋白仍处于敏感状态。由于小菜蛾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与其对Cry1Ac的抗性机制不同,小菜蛾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与其对Cry1Ac的抗药性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因此,在田间可以通过加强Bt杀虫剂的使用来提高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菜蛾抗药性的产生,导致小菜蛾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为了准确掌握小菜蛾抗药性的发展动态,及时提出抗性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指导科学用药和发展农药新品种,从1999年开始,在深圳等6个地区对小菜蛾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对其抗性进行监测,并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提出综合治理措施,建立抗药性综合治理示范区,有效地控制了蔬菜小菜蛾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4.
几种药剂对小菜蛾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害虫之一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小菜蛾对多种药剂 ,如有机磷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产生了抗性 ,小菜蛾的防治成为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气候温暖的华南地区 ,小菜蛾的全年发生 ,对广东、广西等地的无公害蔬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测定了广州地区常用防治小菜蛾的药剂如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等与菜喜、锐劲特等近年引入的新药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 ,为小菜蛾的综合防治寻找合适的药剂。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药剂A .1.8%…  相似文献   

5.
小菜蛾(吊丝虫)是世界性范围的严重蔬菜害虫。在广东蔬菜种植区,由于它繁殖力强.世代数多,目前已经形成很高的农药抗性,传统上使用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和菊酯类农药,由于小菜蛾抗药性的形成已不能在生产上起到防治此虫的作用。近年来,为了解决蔬菜生产上的需要和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笔者先后对BT、1.8%害极灭乳油(Abamectin)和50%wp宝路(POLO)等新一代农药进行了室内外筛选、药效试验。证明了这些农药是目前防治小菜蛾较好的产品,尤其以生物农药Bt,由于它价格低廉,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为今后在蔬菜种植推广作进一步的准备工作,经在广州地区菜田再一次对这些农药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评价,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荆州市郊小菜蛾对几种代表性杀虫剂(氯氰菊酯、敌敌畏、甲基对硫磷、毒死蜱、杀虫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氯氰菊酯产生了较强的抗性(56.6倍);对甲基对硫磷和毒死蜱产生了中等程度的抗性(17倍和11.3倍)。杀虫双、阿维菌素基本上未产生抗性。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的增效试验表明代谢水平升高不是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L .)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以长江中下游各省受害最重。由于小菜蛾幼虫比较活泼 ,年发生数代 ,特别是该虫对生物杀虫剂Bt和菊酯类农药容易产生抗性等原因 ,导致该虫的防治比较困难。因此筛选防治小菜蛾的药剂是蔬菜生产上一项紧迫的任务。 0 .3%苦·阿微乳剂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用植物性杀虫剂苦皮藤素与微生物源农药科学复配研制的一种新的无公害杀虫剂 ,为了验证该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我们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田概况试验地设在西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农…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来自5个地区的田间小菜蛾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5个地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均产生了中等水平以上的抗性,江苏无锡和广东增城种群的抗性达1428.16倍和6642.12倍,为极高抗性水平;对丁醚脲均处于敏感或敏感性降低水平。5个地区的小菜蛾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虫螨腈、S-茚虫威、虫酰肼和唑虫酰胺等5种药剂的敏感性各异,大多处于敏感或敏感性降低水平,但也有些地区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我国部分地区对小菜蛾抗药性情况,可为小菜蛾的抗性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对4种农药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浸叶法测定了日本关西地区小菜蛾幼虫对乙酰甲胺磷、巴丹、氯氰菊酯和Bt4种不同类型农药的抗药性。试验明确小菜蛾在当地对上述4种参试农药都已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小菜蛾R系幼虫在240mg/kg氯氰菊酯、200μl/LBt浓度下死亡率分别仅为3.7%、7.2%。这两种农药目前已不能用于防治日本关西地区菜田小菜蛾  相似文献   

10.
桑螟对桑园常用农药抗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3个不同地区的桑螟种群对桑园常用农药的抗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各地桑螟对农药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对灭多威抗性,海宁、湖州、缙云分别为35.2、9.7、5、1倍;对双效磷抗性,分别为10.6、3、1.3倍;对敌敌畏抗性,分别为6.5、8.2、3.8倍;对毒死蜱抗性,分别为2.3、5.9、1.45倍;对辛硫磷抗性,湖州5.1倍,缙云3.2倍。比较桑螟对不同农药抗性结果表明,桑螟对敌敌畏、双效磷、灭多威已呈高抗性。同棉铃虫、小菜蛾比较,桑螟对农药敏感性相对较高。交互抗性测定显示,抗灭多威的桑螟品系对毒死蜱不存在交互抗性,在对灭多威已产生很高抗性的地区,防治桑螟时可交替使用毒死蜱与灭多威,以延缓桑螟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使用农药混剂是抗性治理策略中的一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农药混剂是抗性治理策略中的一项措施S.W.Robinson(Ciba-Geigy)引言使用过的几种治理抗性方法,都已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功。这些方法一般都是以某种农药轮用的形式为基础。在本专业领域和科研机构中,经常讨论使用农药混剂对抗性发展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唑虫酰胺的抗性特征,采用生物生化方法测定了江西省5个蔬菜产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唑虫酰胺的抗性水平,并研究了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对其它药剂的交互抗性和生化抗性机制。结果显示,分宜县和高安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唑虫酰胺尚未产生明显抗性,永丰县、德安县和余江县小菜蛾种群对唑虫酰胺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5.20~8.20倍;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对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茚虫威有中低水平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72、3.44、2.77和2.20倍,而对溴虫腈、定虫隆和丁醚脲无交互抗性;增效剂磷酸三苯酯和胡椒基丁醚对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均有显著增效作用,增效倍数分别为3.42倍和2.64倍;唑虫酰胺抗性品系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18倍和1.64倍。研究表明,小菜蛾对唑虫酰胺产生抗性可能与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据资料表明 ,目前大部分的农业、卫生害虫都已对一种或多种农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而且几乎涉及所有类型农药 [1 ] 。如何通过科学用药来抑制或延缓抗性种群的抗性发展 ,成为我们今后抗性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敏感和抗性初始频率较低的种群所采用的轮用、混用以及使用增效剂等用药策略对有一定抗性水平的抗性种群是否仍然奏效 ?针对这一问题 ,作者以对溴氰菊酯已产生中等抗性 ( R/ S=2 8.2 4)和高等抗性 ( R/ S=5 4.1 2 )的家蝇为试虫 ,采用轮用 (换用辛硫磷 )、混用 (辛硫磷与溴氰菊酯的混剂 )、使用增效剂(溴氰菊酯与增效磷混剂 )三…  相似文献   

14.
温州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 ,极为适合小菜蛾的繁衍 ,加上当地许多蔬菜基地常年都有叶菜类蔬菜种植 ,更为小菜蛾的周年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抑太保、“70 51”杀虫素、虫螨光、天力Ⅱ等的相继推广应用 ,对小菜蛾的防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长期单一使用某一品种或盲目加大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 ,致使小菜蛾对当前使用的许多农药产生抗性。为配合温州市政府“放心菜”工程配套技术体系项目的实施 ,笔者引进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出口的新型生物杀虫剂———菜喜 2 .5%悬浮剂 (下简称菜喜 ) ,并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室内杀伤力试验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药使用安全风险情况监测,对农药药害、农药抗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生产性人畜中毒发生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分析了农药使用风险产生原因,提出了降低农药使用风险的应对措施,从而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保障农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小菜蛾抗药性消失动态研究小菜蛾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已产生严重的抗药性,为治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如果停用这类杀虫刑,自然界生活力较强的感性个体的敏感性基因则可稀释抗性种群的抗性基因,使抗性向相反的方向,即敏感性方向发展。在一定时间之后,则可重...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部分地区水稻二化螟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点滴法普查了江西省南昌、南城、永新、丰城、上饶、彭泽6县(市)二化螟种群4铃幼虫对4种(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供试二化螟种群对沙蚕毒素类农药杀虫单、有机磷类农药三唑磷已产生了较强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3.30~241.95、7.97~111.20;对苯基吡唑类农药氟虫腈和抗生素类农药阿维茵素部分地区也产生了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88~16.47、3.70~9.90。本文还对二化螟抗性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使用与杂草抗药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0年首次报道了杂草对均三氮苯类除草剂产生抗性,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也随着除草剂的使用而不断发展与蔓延。到目前为止,已有100种以上杂草对不同类型除草剂产生了抗性,其中涉及均三氮苯、联吡啶、苯氧羧酸、苯基脲、二硝基苯胺、芳氧苯氧丙酸、环己烯酮、三唑、咪唑啉酮、磺酰脲等,从而使杂草抗性成为除草剂品种开发及化学除草中的重要问题。在杂草对众多类型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事例中,杂草对超高效除草剂磺酰脲类化合物的抗性最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萝卜小菜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平 《广西植保》2009,22(4):16-17
20亿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SC是棉铃虫多角体病毒,能有效防治萝卜小菜蛾。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3d,能有效杀灭小菜蛾,对菊酯类、BT等农药抗性强的小菜蛾防治率高,是目前防治抗性小菜蛾的较佳选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 ,防治方法目前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同种 (或者同类型 )农药 ,国内各地小菜蛾已产生严重抗药性 ,轮换用药或使用农药混剂是延缓抗药性产生的有效的办法之一 ;同时 ,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也必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国家有关部门已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为此 ,作者于 2 0 0 1~ 2 0 0 2年做了 1 0 %菜易丰 (阿维·辛 )乳油等药剂的防治效果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在平乐县平乐镇南佛村 ,防治对象是小菜蛾 ,蔬菜品种是小白菜 (成株期 )。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