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县自1994年以来,一直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1996年开始推广水稻软盘抛秧技术。目前,水稻旱育稀植推广面积约40万亩,软盘抛秧面积7万亩,由于传统的旱育秧技术操作繁杂,往往因某一环节不到位,便影响秧苗素质,发生黄苗、死苗现象,较大程度延缓了该项技术的推广进程。2000年春季,按照省农技推广总站的统一部署,以简化旱育秧操作程序为目的,引进“葵花”牌水稻壮秧剂7吨,在全县10个乡镇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
旱育秧是旱地或稻田进行旱整地、湿播种、早管理的一种节本型、集约化的育秧新技术,深受农民欢迎。安岳县2010年旱育秧推广面积达45.83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70.1%。在近年来旱育秧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发现一些常易出现的问题,已影响到该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应引起技术干部和农户的高度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岳池县地处川东丘陵区,水稻面积56万多亩(1亩=1/15公顷,下同),系水稻生产大县.自2001年起,在旱育秧上配套旱育保姆物化产品,效果非常显著.至2007年,旱育秧面积已占育秧面积的七成左右,加速了旱育秧技术的推广,为水稻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自1993年推广水稻旱育秧,至1997年应用面积已达245万亩,旱育抛秧面积达130万亩,若将旱育抛秧增产部分占总产增量的比例视作其技术贡献率,1997年贡献率达82.3%。本文总结了丘陵地区实行水稻旱育抛秧技术,从如何确定基本苗的数量,提高基本苗的质量,抓好大田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其人防治措施等方面作了有益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是平罗县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6万亩左右。由于我县中低产田面积大,水稻栽培方式多样,田间管理粗放,导致水稻单产不高、品质降低、效益下滑。自2014年开始,平罗县连续三年承担自治区农牧厅下达的水稻品质提升综合技术推广项目,对提升水稻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水稻产业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6.7万亩,其中水稻插秧面积1.1万亩。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水稻品质,平  相似文献   

6.
我县是云南一季中稻主产高产区.自1995年引进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获得成功后,为我县的水稻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水稻旱育秧从1996年的518亩,逐步推广到2000年的8413亩,旱育浅插面积达到12.1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93%,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旱育化.肥床旱育秧具有节省秧田、节约种子、减少用工、秧苗素质好、移栽成活快、分蘖节位低、分蘖成穗率高等特点,比常规湿润薄膜育秧增产5%~10%,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多年生产实践表明,水稻旱育秧应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秧技术2011年在南部县推广面积达15万亩以上,占水稻总面积的50%左右。该项技术推广的价值高、优点多、效益好、受欢迎。实践证明,旱育秧具有“省工、省力、省时、省水、省肥”等优点。南部县从1993年引进试验,1995年开始在双佛镇回龙宫村示范达100多由。通过多年的努力并对此项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平罗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6年播种面积8333.3hm^2,其中,水稻旱育稀植面积3800hm^2,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5.6茗,平均单产665kg/667m^2,总产3790.5万公斤,占水稻总产的54.2名,但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过程中还存在着施肥种类和数量不合理的问题。为了使施肥更加经济合理,我们设计了高产稻田施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适合平罗县高产稻田相应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9.
我县于1995年进行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示范,1999年推广面积达1262万亩。水稻旱育苗(无塑盘)抛栽技术是一项轻型栽培的新技术,为探讨其高产高效的群体栽培模式,特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宣汉县位于四川省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幅园面积4 271km,耕地面积76.52万亩,海拔275~2 458m。全年平均气温16.70℃,≥10℃有效积温5 250℃,无霜期296天,相对湿度80%,年日照小时1 596.8小时,年降水量达1 312.5mm。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适宜种植地区375~1 450m。自1997年起引进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通过近15年生产实践研究,至2013年全县水稻轻简高效旱育秧技术推广占水稻育秧面积95%以上,为我县水稻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水稻主要为一季杂交中稻,常年种植面积3 000万亩左右,总产1 500万吨以上。实行旱育秧集中育秧,既是提高秧苗素质、打好丰产基础的关键措施,也是推进水稻生产方式新变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托管式社会化服务来完成这一技术措施,既可促进水稻标准化生产,更有利于推进规模化经营。全省从2011年开始实施集中育秧,2012年重点示范县实施面积270万亩,2013年实施了416.7万亩。据各地统计,水稻  相似文献   

12.
在贵州省榕江县山区和半山区旱育秧的面积越来越大,为了继续推广和巩固旱育秧的育秧技术,使该技术在半山区得以应用,为了解沼液在水稻生产上的作用及效益,2006年进行了沼液在水稻旱育秧上施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涪陵区从2004年引进该项技术,全区共试验示范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榨菜———水稻”模式260亩(1亩=1/15公顷,下同)。涪陵区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田间测产:水稻平均亩产531.0公斤,比旱育秧(亩产518.6公斤)增产12.4公斤/亩,每亩可减少投入45元以上。2005年小春季推广榨菜少免耕技术8.05万亩,平均亩产鲜菜头2458公斤,免耕栽培与常规翻挖栽培产量相当,但免耕比翻挖减少投入40元/亩以上。大春季全区推广少免耕种植水稻2万亩,两项合计为农民节支增收412万元。一、榨菜———水…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宁安市是水稻主产区,到2009年水稻种植面积已达30.4万亩.近年来水稻生产有着突飞猛尽的发展,从直播、小棚育秧、大中棚旱育秧、大棚钵体苗旱育秧、两段式育秧、一段超早育秧到现在的新基质育秧从根本上提高了水稻的种植水平,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机插水稻软盘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东县目前拥有插秧机2000多台,机插水稻面积达30多万亩,是江苏省拥有插秧机台数最多和机插稻面积最大的县。育秧是当前制约机插秧推广应用的关键,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目标,笔者针对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机插水稻软盘旱育秧技术,为机插秧技术在如东县的顺利推广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旱育秧是旱地或稻田进行旱整地、湿播种、早管理的一种节本型、集约化的育秧新技术,深受农民欢迎.安岳县2010年旱育秧推广面积达45.83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70.1%.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平罗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2005年全县种植水稻0.69万公顷(10.4万亩),其中旱育稀植插秧2800hm2(4.2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4%。旱育稀植插秧稻每667m2产稻谷661.6kg,出米率75.3%,产值1394.9元,扣除成本(种子、化肥、机械、劳力)263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盐城市各地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百万亩”优质水稻行动计划为载体,从紧从早抓好水稻的备耕工作。在具体措施上,切实做到了“四早”:一是面积布局早规划。据统计,2004年全市水稻规划面积达到25.33万hm2,比2003年增加2.47万hm2,增加10.7%。二是旱育秧床  相似文献   

19.
平罗县常年种植水稻l万余公顷,其中0.7万公顷是在盐碱地栽培。2011年,在水稻地施用施地佳,以观察其降盐除碱效果和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条件试验地选择在通伏乡通城村,地势平坦,地下水  相似文献   

20.
双晚免耕旱育秧技术唐恒强水稻双晚水育带蘖壮秧,难拔又难栽,费工又费秧田。笔者根据近年来水稻旱育稀值栽培技术经验,以及在双晚旱育秧推广中发现,双晚旱育秧严重影响双晚安全齐穗。虽能达到和超过水育壮秧的亩总有效穗,但结实率和包颈现象特重,而导致双晚旱育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