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面积杂交稻制种花期相遇的栽培调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面积杂交稻制种根据父母本生育特性、制种季节和生态地区合理安排播差期.根据新陈种和用种量调整母本播种期,湖田泥性田花期防父早,新田沙性田花期防父迟,父本“明2暗4”插植,扩大父本株距,培育壮秆大穗多穗稳健父本植株,及早预测和调节花期等运用栽培调控,实现父母本花期相遇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 1 父本散粉期比母本吐丝期略早技术 以往制种,在确定错期播种时,制种单位往往遵循“宁可母等父,不让父等母”的原则,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果母本吐丝期比父本散粉期偏早,在拔母本雄穗时,制种农户不愿意摸苞去雄,担心母本授不上粉,给去雄工作带来一些阻力,势必影响制种纯度。现在反其道而行之,在确定播种错期时,使父本散粉期比母本吐丝期略早一些,迫使制种农户早拔母本雄穗,摸苞去雄,(否则,就有花期不遇的危险),既提高了制种质量,又不影响产量,还减轻了去雄工作强度,缩短了去雄周期。 2 母本带茎叶去雄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面积杂交稻制种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两期父本各插1行,父本“明2暗4”插植,扩大父本株距,培育壮秆、大穗多穗、稳健的父本植株,湖田泥性田防父本早措施。新田沙性田防父本迟措施,及时预测和调节花期等实现花期全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整播期、花期预测以及花期调节使玉米杂交制种的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纯度。特介绍播期调整、花期预测以及花期调节的一些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在于父、母本花期相遇情况,而花期是否相遇,往往与气候及土壤温、湿度等因素分不开,如果花期预测不准确或调节方法不当,势必造成花期相遇不理想,制种产量下降,因此准确预测花期及采取相应措施调节花期是玉米制种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6.
气候因子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广东省农科院白云基地春季温室、大棚、田间3种栽培模式下,番茄的生长发育随气候因子的不同变化,其中主要研究了温度、湿度和总辐射3种气候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番茄的株高显著高于大棚和田间栽培,茎粗无显著差异;始花期,温室开花略早于大棚和田间,盛花期和终花期,大棚略高;温室坐果时间略早于大棚和田间,且数量较多。温度和湿度对番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较大,而总辐射对其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根据临高县气候特点,结合博优253父、母本的播始历期,从确定父、母本播种适期,花期调节、"九二O"利用等制种关键环节介绍临高县博优253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品红花期调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红采用控制光照时间可调节花期,在“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用花,以满足节日用花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王云度先生认为“刘长非刘邦之子”,从《史记》、《汉书》等史料中,并不能得此结论。本文针对王先生的文章,分析认为:厉王母(刘长母)有许多“得幸”的机会,而其早不上报也是有合理原因的。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绥宁县从1983年开始,杂交水稻制种年年优质高产,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都在200千克以上,2003年5.3万亩制种田,亩产突破251千克。21年来的高产制种经验中,除科学安排父母本播差期,选择最佳扬花授粉天气外,主要是父母本花期调节恰当,花期基本相遇,有效地提高了授粉率和结实率。现将在科学安排播差期基础上的父母本花期调节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推广采用窄行宽株、两期父本各插一行、两行父本按“品”字形插植、扩大父母本间距等插植新技术,有利于父本及靠近父本行的母本个体生长发育和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避免单行父本插植方式赶粉后父本易发生折倒伏,且克服大二行父本插植方式因父本占用空间过多而母本穗数不足的弊病,是一种高产稳产的插植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不同雌雄配比对中华鳖人工繁殖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人工繁殖不同雌雄配比的受精率差异,结果显示:在放养密度3750~4500 kg/hm2,亲鳖规格♀1.5 kg/只、♂2.0 kg/只条件下,雌雄配比可达8∶1。在不增加水体面积和投资情况下,雌雄比8∶1与5∶1相比多产受精卵13500~18000枚/hm2,可增加纯利润27000~30000元/hm2。  相似文献   

13.
金优458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金23A与早稻强恢复系R458配组而成的高产早籼迟熟组合。本文介绍了超级稻金优458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及该组合春季制种母本直播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优质丰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1B1(母本移栽密度7 500株/667m2、可育株采用挤浆识别拔除)制种产量最高(77.42 kg/667m2),处理A2B3(母本移栽密度5 625株/667m2、可育株采用看花识别拔除)制种产量最低(55.74 kg/667m2),极差为21.68 kg/667m2。可育株识别拔除技术间制种产量差异极明显,以挤浆识别拔除的处理(B1)平均产量最高(75.83 kg/667m2),分别较看花识别拔除处理(B3)和花蕾形态识别拔除处理(B2)增产33.95%和12.49%,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蓝粒小麦L和03初36与若干非蓝粒小麦组合的自交、测交后代籽粒胚乳颜色,判断蓝粒基因通过雌雄配子传递的差异.各杂交组合F1均为浅蓝粒或中蓝粒,表现胚乳直感,蓝粒是显性性状;F2发生蓝粒和非蓝粒的分离,而且蓝粒有深中浅之分.F2胚乳非蓝粒与蓝粒数目相当,符合11∶9,不符合3∶1.测交结果表明,蓝粒基因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100%和20%.该传递率能较好解释各组合F2代胚乳蓝粒与非蓝粒比例符合11∶9的原因.蓝粒小麦结实正常,说明雌配子基本上正常传递,与测交结果相吻合.本文还对控制蓝粒基因的数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宜的小麦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父母本不同的行比和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制种产量随着母本行数的增加而增加,父母本行比为2∶6时制种产量为3 683.8 kg/hm2;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制种产量为3 649.4 kg/hm2;父母本行比与氮肥施用量的互作效应表明,父母本行比为2∶6、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产量为最高,达4 160.6 kg/hm2。父母本行比和氮肥施用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当父母本行比为2∶5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6.7粒、1.12 g和62.6%;当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6.0粒、1.08 g和59.2%;父母本行比与氮肥施用量的互作效应表明其对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当父母本行比为2∶5、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9.6粒、1.24 g和71.6%。[结论]穗粒数是影响制种产量最大的构成因素,提高穗粒数就能提高制种产量。综合父母本行比和氮肥施用量对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来看,该试验条件下,以父母本行比为2∶5~2∶6、氮肥施用量为300~450 kg/hm2的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CP72-1210作亲本的育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CP72-1210作亲本的30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入选率和入选实生苗的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以CP72-1210作父本的15个组合入选品比试验的株系13个,平均每万株实生苗6.27个,并已育成2个早熟高糖优良品种。以CP72-1210作母本的15个组合入选品比试验的株系5个,平均每万株实生苗2.99个。CP72-1210用作父本的育种效果优于用作母本的。根据后代表现和育成品种及优良品系的数量,认为CP72-1210是一个优良亲本,其后代品种具有萌芽好、分蘖力强、生长快、有效茎数多、宿根性能好、抗风抗病力强、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的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18.
 在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的不育系繁殖田,通过每平方毫米内父本花粉量和母本异交结实粒数的调查,利用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6.254+4.189 x,相关系数r=0.719,决定系数r2=0.517,︱r︱=0.719>r0.01,13=0.641。结果表明:父本花粉量与母本异交结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当1 mm2内父本花粉量每增加一粒,母本异交结实粒数增加4.189粒,母本结实粒数有51.70%由父本花粉量决定,随着父本花粉量减少,母本异交结实粒数也随之减少。田间温度28.0~34.4 ℃,相对湿度62%~78%范围内,父母本花时差较小,分别在10~23 min之间,对异交授粉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红罗非鱼(Oreochromissp.)稚鱼、雌雄亲鱼的肌肉脂肪酸组成,为红罗非鱼的生物学研究及科学养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及气相色谱技术检测红罗非鱼稚鱼与雌雄亲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从红罗非鱼稚鱼肌肉中检测出10种脂肪酸,雌雄亲鱼肌肉中检测出16种脂肪酸,以C16:0、C16:1、C18:0、C18:In.9、C18:2n.6的含量较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4%以上。红罗非鱼肌肉脂肪酸含量因生长期和性别不同而异,C20:5n.3(EPA)和C22:6n.3(DHA)在稚鱼肌肉中未能检出,雌亲鱼肌肉中含有少量(0.47%h和0.65%),雄亲鱼肌肉含量丰富(1.39%和2.33%);红罗非鱼稚鱼和雄性亲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次序为:饱和脂肪酸含量(ESFA)〉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雌性亲鱼肌肉中:∑MlIFA〉∑SFA〉∑PU-FA。【结论】红罗非鱼稚鱼阶段主要依靠∑sFA提供能量以满足其生长所需,雌雄亲鱼则依靠∑MuFA和∑PuFA来提高其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水稻杂交制种过程中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对杂交稻父本进行不同代处理的试验,比较其对杂交种子及父本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SPNE处理父本两代的效果最好,只处理一代时当代处理的超过上代处理的,上代处理的还能超过对照产生表观遗传效应。将它们的种子在同样条件下萌发生长,结果显示凡是前代用SPNE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幼苗的株重、叶绿素、蛋白质含量等,都超过对照,产生表观遗传效应,效果表现和上述一致。将处理和对照的杂交种子种植,比较F1代的产量和相关性状,表现为处理种子再用SPNE处理的效果最好,不再处理的超过对照产生表观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