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紫苏     
笔者食用紫苏多年,一直作烹饪海鲜的主要配料。由于居住在海边小城镇,食用紫苏的频率相当高,早期都是老家腌渍后带来,近几年是自己种植。材料充足,也学会了多种食用方法:紫苏茶、紫苏蛋汤、凉拌紫苏叶、紫苏豆腐汤。现在就向广大读者介绍这种既是美味又能治病更能美化环境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紫苏叶含多种营养成分,以及类胡萝卜素、迷迭香酸、多酚、黄酮、紫苏醛、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抗菌消炎、防过敏及抗肿瘤等生理功能,且紫苏根系发达、茎节密,具有很强的再生优势,因此紫苏叶有相当高的综合利用开发价值。通过综述紫苏叶的营养价值、生理功能和紫苏叶食品加工等内容,旨在为紫苏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紫苏又名白苏,为唇形科紫苏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过去,紫苏一直作为中药材少量种植,根、茎、叶、花皆可入药,并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可以做汤、清炒,也可做成开胃小菜及调味品。将其加工制成盐渍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是近年来国际市场走俏的一种高档蔬菜。1.工艺流程原料采收→挑选→清洗→沥水→踩压→浸泡→装袋→压榨→揉搓→倒池→封口→腌制→包装。2.操作要点(1)采收紫苏的采收应在晴天的早上进行,因早上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叶片不易萎蔫。紫苏叶成熟要适度,叶片横径最大处要求达5cm以上,颜色呈深绿色或紫…  相似文献   

4.
为研制紫苏海棠果低糖果酱,以海棠果和紫苏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定法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紫苏海棠果低糖果酱配方。结果表明:当海棠果添加量150 g,紫苏叶添加量5 g,木糖醇添加量30 g,果胶添加量4.5 g时,果酱的感官评分最高,为85.4分。按最优配方制得的紫苏海棠果低糖果酱酸甜适宜,口感细腻,香味浓郁,风味最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贵州地区紫苏资源的多样性,研究紫苏叶色性状的差异及成因,收集并种植贵州地方栽培及野生紫苏资源53份,调查苗期叶片颜色性状,并测定其花青素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贵州地方紫苏资源叶色有面绿背紫、全绿、全红(紫)等多种性状。全红(紫)紫苏花青素含量较高,叶绿素含量较低;绿色紫苏则相反。不同紫苏材料间,花青素含量差异最高可达到60倍,叶绿素含量差异最高在3倍左右。但是,其中有2个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及花青素含量。叶片中花青素与叶绿素含量差异,导致贵州地方紫苏资源叶色存在着较大的多样性,该工作为紫苏资源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紫苏叶和陈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确定紫苏陈皮酥性饼干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紫苏陈皮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00 g,紫苏和陈皮共12 g,紫苏与陈皮质量比3∶1,木糖醇21 g,蛋黄75 g,黄油50 g,食盐1.0 g,泡打粉0.8 g,采用该配方制得的紫苏陈皮酥性饼干口感酥松,表面棕黄,甜而不腻,有浓郁的紫苏和陈皮香气,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垦科技》2013,(10):56-56
2013年,七十六团种植的670公顷香紫苏已开始收获,为确保生产有序开展,该厂早计划、早安排,提前开工生产。该团祺芳香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出的香紫苏精膏、香紫苏精油将作为初级产品销往河南、山西等地进行深加_T.是有些日用品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8.
1.简易干制民间紫苏干制加工方法,一般在白露节前后(始花期),将全株割下,倒挂于通风处阴干以备药用。紫苏叶即苏叶,质薄脆,易碎,有特殊香气,主治风寒;紫苏梗即苏梗,质硬体轻,断面黄白中空,略有特殊香味,有理气宽胸、  相似文献   

9.
芽变万代福     
在北方花市中常见的万代福多为青叶,价格也较便宜,株价20元左右,而叶艺好的价格则较高。青叶万代福易出叶艺,因此从青叶万代福中选出芽变品种就十分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 of Science紫苏研究进展与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了解植物紫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数据库,对1997-2021年国内外各科研院所发表的有关紫苏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结果 表明,25年间世界范围内紫苏相关研究论文产出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2020年均达到120篇;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日本、韩国和中国,日本达到525...  相似文献   

11.
紫苏叶片光合效率的日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苏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大约为60ixmol·m~(-2)·s~1和1100~xmol·m~2·s~(-1)。光合作用最适叶温为28℃。CO_2补偿点为50Pl·L~(-1)。为典型的C_3植物光合特征。 在干热、高温与适温3种不同类型的晴天,伴随叶温、光强及叶水汽压亏缺的升高,紫苏叶片光合速率表现明显的日变化,中午前后降低。光合效率则从上午测定开始时起持续下降,下午逐渐回升。一天中,由于光呼吸速率的升高,在普通空气中测定的表观量子效率下降的幅度总是大于在低氧空气中测定的表观量子效率下降的幅度。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也表现出明显的午间降低,并在光照变弱时能较快地恢复。文中讨论了光抑制与光呼吸在自然条件下紫苏叶片光合效率午间降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是一种药食兼用型的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研究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对30份紫苏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标记开发,以‘日本晴’(水稻)为对照,测序获得紫苏全基因组范围内的SNP分子标记。通过测序共获得106.92 Mb Reads数据,各样本Reads数据在1742153~9815872之间,样本平均测序质量值Q30为95.91%;平均GC含量为39.16%。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获得406599个SLAF标签,样本的平均测序深度为19.13倍,其中多态性的SLAF标签共有140387个,共得到419223个群体SNP标记。利用开发的SNP分子标记将30份紫苏种质资源分为2组,紫苏SNP分子标记的研究可为紫苏的遗传图谱构建、种质资源鉴定以及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紫苏在我国栽培区域广泛,种植历史悠久,已成为主要出口创汇蔬菜。华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限制,主要栽培叶用紫苏。基于此,文章介绍了紫苏的生物学特性、育苗技术、控制水肥以及温度和湿度、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分析了华北地区紫苏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隆紫苏迷迭香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羟苯基丙酮酸还原酶基因(Hydroxyphenylpyruvate reductase gene, HPPR),通过已报道的其他物种的HPPR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成功克隆得到了紫苏HPPR基因片段,并命名为PfHPPR(GenBank登录号:HM152567.1),该片段长为426 bp,共编码142个氨基酸残基。根据蛋白比对结果,PfHPP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彩叶草、鼠尾草和丹参的一致性分别为92%、93%和92%。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该基因在紫苏叶中的表达最高,茎次之,根中相对较弱。内源性植物激素信号分子及外界刺激对PfHPPR表达量影响的实验表明PfHPPR的表达受脱落酸、水杨酸和UV-B信号调控途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朱业斌 《科学种养》2010,(10):17-18
<正>紫苏是一种药食兼用型植物,别名赤苏、红苏、黑苏、白苏、香苏等,为唇形科白苏属。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紫苏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产品,近年来又开发出  相似文献   

16.
紫苏原产我国.是传统的药食兼用植物.民间自古有食用苏籽的习惯。紫苏的叶、梗、果均可入药.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食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紫苏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微波技术辅助提取紫苏叶多糖,考察了料液比(g/mL)、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装载量对紫苏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装载量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极显著;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紫苏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显著;紫苏叶多糖最佳的微波提取工艺参数为:装载量为10 mL、微波时间为30 s、微波功率为800 W,该条件下紫苏叶多糖提取率为3.99%。微波技术强化了紫苏叶多糖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甲羟戊酸-5-磷酸激酶(PMK)在紫苏萜类物质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中的重要作用,对紫苏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紫苏PMK基因参考序列,采用基因克隆技术从紫苏中克隆了PMK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对紫苏PMK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苏PMK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 524 bp,编码50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fPMK的分子质量为54.73 ku,等电点为5.20,为亲水蛋白;紫苏PfPMK氨基酸与SmPMK、SsPMK、SbPMK和PvPMK同源性较高,说明紫苏PfPMK蛋白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较强。亲缘关系分析显示,PfPMK与丹参和一串红的PMK亲缘关系很近,在线软件WoLF-PSORT预测PfPMK蛋白可能定位于质膜或内质网膜上。qRT-PCR结果表明,PfPMK基因在紫苏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高于在叶和茎中的表达量;紫苏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qRT-PCR分析显示,PfPMK基因在9月中下旬表达量较高。首次从紫苏中克隆出PfPMK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属于甲羟戊酸-5-磷酸激酶基因,参与了紫苏萜类物...  相似文献   

19.
紫苏PfDGAT2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PfDGAT2)在紫苏种子油脂合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对紫苏DGAT2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了该基因在不同紫苏品种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PfDGAT2基因c DNA全长1 249 bp,共编码329个氨基酸;DGAT2蛋白的等电点为9.46,属于碱性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表明,紫苏DGAT2蛋白的主要结构元件是无规则卷曲(34.65%)和α-螺旋(30.0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紫苏与芝麻和烟草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油橄榄的亲缘关系较远。通过研究PfDGAT2基因在含油量不同的2个紫苏品种种子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开花后30 d形成的种子中表达量最高,但是二者又具有一定差异,晋紫苏1号(含油量46.88%)表达量为开花后10 d的1.63倍,并紫苏1号(含油量35.60%)为0.75倍,因此,推测DGAT2在紫苏TAG生物合成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在4℃冰箱中低温贮藏了5年的5个紫苏变种的14份种子为材料,探讨了遗传和环境因子对紫苏种子活力的影响,并筛选了评判紫苏种子劣变程度的指标.结果表明:1)紫苏种子活力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白苏变种和耳齿紫苏变种的耐贮性较好,野生紫苏变种和紫苏变种的次之,回回苏变种的耐贮性较差;2)紫苏种子最适宜的保存条件为低温、干燥、密闭环境;3)千粒重、电导率、丙二醛含量、CAT活性可作为衡量紫苏种子劣变程度的指标.本研究可为紫苏的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