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高剂量红色素(斑蝥黄质)在脱温鸡上的着色效果,并进一步研究红色素的沉积规律以及不同剂量和不同来源的红色素对其脚胫着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日粮中添加红色素可有效促进肉鸡脚胫着色,着色效果随饲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红色素添加剂量的增加,着色效果增强;(2)红色素添加量(以斑蝥黄质有效含量计算)为10~15mg/kg时,肉鸡脚胫着色指数可达到智特奇比色扇12~13度;添加量为30mg/kg时,脚胫着色指数可达到智特奇比色扇13~14度;(3)在相同添加水平时,智特红与加丽素红相比着色效果相当甚至略好。  相似文献   

2.
李广超  王林果 《畜禽业》2012,(12):20-21
试验旨在研究两种天然色素在肉鸡脚胫沉积规律,同时比较不同色素添加量对鸡着色程度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色素添加量并试讨论色素沉积影响因素。选用1日龄408只鸡苗随机分成4组,其中1、2、3组饲喂A公司小鸡饲料,4组饲喂B公司童鸡饲料,分别在7、9、11、13、15、17、19、21日龄用罗氏比色扇测试每组12只鸡脚胫着色程度(RYCF值),记录数据求平均值。结果表明色素沉积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添加叶黄素42g/t及角黄素33.6g/t能减少成本并得到较好的沉积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鲑鳟鱼鱼肉着色的意义,着色剂的分类及作用,添加色素种类选择,影响着色效果的因素,添加着色剂成本及效益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陈兵  罗森 《水产科技情报》2001,28(4):181-183
黑条丽鱼的最佳产卵条件是:有新水或流水刺激,水的硬度在13.8德国度,DO在5mg/L以上,pH在7左右,水温25-35℃。通过采卵及配水孵化可明显缩短其产卵周期(10-15d),提高孵化率(达91.5%)。孵化的最佳水质条件是:水的硬度的7.8德国度左右,庆大霉素的添加量为111万国际单位/m^3,亚甲基蓝的添加量为0.28mg/L。  相似文献   

5.
西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研究草鱼饲料添加牛磺酸,在饲料中添加0、200、400、600、800、1000、1400、1800mg/kg的牛磺酸,饲养草鱼30d,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的生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牛磺酸促进草鱼生长(除1800mg/kg添加量外)。添加量为600mg/kg时,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揭示最佳,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草鱼体内水分含量下降,体脂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黄霉素对生长缓慢的欧洲鳗促生长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黄霉素对生长缓慢的欧洲鳗(Anguiuaanguilla)仔鳗的促生长效果。试验结论:添加黄霉素的配合饲料对欧洲鳗有显著促生长作用。其适宜添加量为10-15ppm,以添加15ppm为最佳,该组的增重比为121(对照组为100),饵料系数为1.45,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鮑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新型香精,以鲍蒸煮液美拉德反应产物为基料,感官评定为指标,在单因素及L_9(3~4)正交试验基础上,确立了口感和海鲜风味俱佳的鲍复合调味品最佳配方为:盐添加量35%、味精添加量40%、玉米淀粉添加量9%、鲍风味基料添加量为6%、白砂糖添加量4%、麦芽糊精添加量3%、呈味核苷酸二钠(I+G)添加量1.5%、酵母抽提物添加量1.5%。研究了不同的造粒方式和干燥方法对颗粒产品吸湿性、溶解性、流动性、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定的影响;相关理化、性能指标为:完全溶解于90~100℃热水中的时间需要72 s,且分散良好、溶液微浑浊、无沉淀,鲜味足;堆密度为(0.61±0.01)g/cm~3,硬度为(3 642±122.198)g,吸湿性为(9.35±0.01)%,临界湿度值为60%,休止角为33.0°,总体可接受度为(7.81±0.12)分。研究结果表明,旋转造粒和流化床干燥的产品质量最佳,吸湿性比较小,溶解性、流动性和质地性都比较好,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苹果醋为主要原料,添加牡蛎多糖采用正交实验研制牡蛎多糖苹果果醋,并测定了牡蛎多糖苹果果醋、牡蛎多糖及苹果醋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结果表明,牡蛎多糖苹果果醋的最佳配方为:牡蛎多糖添加量0.3%,酵母添加量0.1%,柠檬酸添加量0.1%,蜂蜜添加量10%,其感官评定得分为86.6。抗氧化测定结果表明,牡蛎多糖苹果果醋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5.8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5.11%,还原力为0.66,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阿散酸,添加量为每公斤饲料60、80、100mg,试验结果表明:各添加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与对照组比有显著的提高,添加量以80mg/kg组为最佳,增重率、饲料效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96%、11.24%。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配合饲料中锰和钴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按两因子三水平有重复试验设计,网箱养团头鲂。经90天饲养结果表明,配合饲料中锰(Mn^2+)和钴(Co^2+)的添加量分别为12.9ppm和23.4ppm时,团头鲂鱼种的生长效果相对最佳,饲料中添加适量的Co^2+对团头鲂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在0-23.4ppm范围内有递增趋势,当Mn^2+的添加量为25.8ppm时,其生长相对减慢。  相似文献   

11.
脂肪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在水产饲料中是重要的脂肪供给源,添加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鱼类的生长,长,最佳比例为4%-7%,亚麻酸是第一限制性脂肪,鱼油、豆油是较好的脂肪品种。  相似文献   

12.
姜黄素在大黄鱼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进波  吴天星 《水利渔业》2007,27(6):105-106
试验鱼规格30 g左右,小网箱12只,分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网箱放养2 000尾大黄鱼。3个试验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2%、0.04%、0.06%的姜黄素。结果表明,试验组大黄鱼的平均鱼体终重、平均鱼体增重率、成活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饲料系数则比对照组显著下降,饲料中姜黄素的最适添加量在0.04%左右。随着添加量的逐渐提高,姜黄素在皮肤和肌肉组织中的含量也逐渐升高,能明显改善大黄鱼的体色,具有很好的着色效果,从而改善了大黄鱼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植物油对稚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前 ,养鳖场广泛采用粉状商品全价配合饲料 ,投喂前先加水充分搅拌 ,再将其挤压成软颗粒或制成面团状饲料用于水上或水下投喂。通常饲料生产厂家均要求养殖单位在投喂时添加一定数量的油脂 ,以提高养殖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在饲料中添加植物油对甲鱼生长及饲料系数等方面的影响 ,确定甲鱼饲料中最佳的植物油添加比例。试验采用的适量投喂法 (即投喂饲料至甲鱼刚好吃饱不再继续摄食为止 )来确定饲料的投喂量 ,并以此来探讨甲鱼的最佳摄食率 ,确定甲鱼的最佳饲料投喂量 ,为甲鱼的养殖提供参考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环境试验甲鱼养殖于…  相似文献   

14.
日粮中添加不同蛋氨酸水平对蛋鸡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 《畜禽业》2007,(12):10-11
在日粮中添加蛋氨酸,能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但并不是添加剂量越大越好,经大量试验证明,当蛋氨酸添加量为0.1%时,蛋鸡的综合性能(产蛋、饲料报酬、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5.
刘家峡水库网箱养殖虹鳟商品鱼着色试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虹鳟鱼肉质着色在国外养殖虹鳟发达国家早已进行,除使商品鱼肉质更鲜美、营养更丰富,对亲鱼培育着色能获得更优质的发眼卵,并能提高受精率、发眼率和出苗率。青海省龙羊峡水库网箱大面积养殖虹鳟鱼,直接采用国外进口颗粒饲料投喂进行肉质着色。我们自行研制配合添加着...  相似文献   

16.
杨代勤 《水产学报》2006,30(5):676-682
研究了饲料中添用不同含量胆碱对黄鳝生长、饲料利用效率、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肝体指数及消化器官4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的胆碱含量不同,对黄鳝的影响不同,饲料中胆碱添加量在0~2.0%内,随着胆碱添加量的提高,黄鳝的生长速度会加快,饲料系数会逐步降低,肌肉、肝脏的脂肪含量及肝体指数降低,前肠、后肠和肝脏的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均会相应的提高,而且饲料中的添加量达0.8%~1.0%时,这些变化显著,表明胆碱对黄鳝是不可缺少的,黄鳝饲料中胆碱的适宜添加量为0.8%~1.0%。  相似文献   

17.
以南极冰鱼为原料,研究了制作香酥鱼块最适宜的腌制工艺。通过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探讨五香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食盐添加量等关键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腌制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腌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五香粉添加量0.05%、蔗糖添加量2%、食盐添加量1.25%,在此最优组合参数下,南极冰鱼香酥鱼块的感官评分为9.54±0.02,此时制作的香酥鱼块咸淡适中,鲜香味美,有鱼肉特有的滋味,外酥里嫩,外表金黄,色泽均匀,产品品质好。研究表明适宜的腌制工艺对南极冰鱼香酥鱼块的品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一种低盐健康新型的使用复合咸味剂腌制罗非鱼片的加工技术,本研究以罗非鱼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氯化钠分别与氯化钾、苹果酸钠、白砂糖不同添加量组合对腌制罗非鱼片的感官品质、含盐量、水分含量、蛋白水解指数和质构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复合咸味剂的最佳配比参数。结果显示,氯化钾、苹果酸钠、氯化钠添加量对罗非鱼片品质影响显著,白砂糖添加量对罗非鱼片品质影响不显著;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复合咸味剂腌制罗非鱼片的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钾添加量为2.6%、苹果酸钠添加量为1.3%、氯化钠添加量为9.1%、白砂糖添加量为0.5%。优化后产品的感官评分为89,含盐量为2.81%,表明实验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实际值。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产品的钠含量降低了22.92%,从而为罗非鱼的加工提供了一种低盐低钠快速腌制的加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脂肪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稚鱼生长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并找到了脂肪的最适添加量。试验是在专用鲟鱼苗种培育池内进行,利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生产的鲟鱼饲料原粉,加入猪油和豆油,比例为1:1,作为饲料中脂肪的添加。试验设0、2%、5%、8%四个梯度,试验共进行35d。实验结果表明,脂肪添加含量为5%时,其相对增重率为299.24%,饲料系数为1.28,达实验期内效果达到最佳.实验发现,俄罗斯鲟对添加猪油和豆油的饲料抢食凶猛,远远高于不添加脂肪的饲料,说明饲料添加的油脂具有一定的诱食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红辣椒粉对锦鲤生长和体色的影响,选用平均体质量(7.517±0.58)g的锦鲤进行了为期30 d的饲养试验。试验鱼共450尾,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辣椒皮含量为0、1%、3%、5%、7%的试验饲料。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红辣椒粉对锦鲤体表亮度L*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辣椒粉添加水平的提高,体表红质a*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次不同饲养时间的测定中,添加水平为5%的试验组,锦鲤皮肤及尾鳍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大。饲养30 d后,随着辣椒粉添加水平的提高,各试验组鱼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均呈升高趋势,且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表明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红辣椒粉有助于锦鲤的生长。综合分析说明,饲料中添加5%的红辣椒粉时,锦鲤生长、着色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