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CoCl_2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探求较适宜于蚕豆生长的CoCl_2浓度,为钴盐在盐碱地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通过培养皿的种子萌发试验,用不同浓度CoCl_2浸种,以确定适宜的CoCl_2浓度范围,再进行不同程度NaCl胁迫的蚕豆幼苗盆栽试验,研究浇灌CoCl_2溶液对NaCl胁迫下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CoCl_2浓度小于0.1 mmol/L浸种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蚕豆种子的发芽率、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以0.008 mmol/L较为显著;浓度大于0.1 mmol/L时,则会抑制其萌发.蚕豆幼苗受NaCl胁迫时,较低浓度CoCl_2溶液浸种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蚕豆幼苗的株高、基径、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地上和地下部分干质量,降低幼苗的受盐害程度,以浓度0.008 mmol/L效果较好;高浓度CoCl_2(1 mmol/L)则显著抑制了幼苗生长.【结论】0.008 mmol/L CoCl_2浸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蚕豆幼苗的抗盐性,因此,可在盐碱地区施加低浓度钴来增强蚕豆幼苗对盐碱地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浓度为0(CK),0.05,0.1,0.5和1.0 mmol/L的苯甲酸苄酯处理辣椒幼苗后,通过对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指标的测定,探讨其对辣椒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相对电导率外,苯甲酸苄酯对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PAL活性、PPO活性及POD活性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最佳作用浓度均为0.5 mmol/L。  相似文献   

3.
硅对黄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种子为试材,设置0、0.1、1.0、10.0 mmol/L共4个硅酸钠浓度处理,研究了硅对黄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低浓度硅酸钠(0.1 mmol/L)对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幼苗主根长和下胚轴长生长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硅酸钠(1.0~10.0 mmol/L)却对黄瓜种子萌发产生抑制效应;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0.1mmol/L硅酸钠能刺激黄瓜种子萌发,是较适宜的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4.
水杨酸对PEG-6000胁迫下茄子种子活力和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干旱胁迫下茄子种子活力和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2种长茄品种和2种圆茄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经不同浓度(0.0~2.0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后,在30%PEG-6000摸拟干旱胁迫下测定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理指标.【结果】干旱胁迫下,0.5~1.5 mmol/L的SA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α-淀粉酶相对活性,茄子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干质量和地下部分干质量,叶片中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其中以1.0 mmol/L的SA处理效果最佳.另外,长茄类品种耐干旱能力高于圆茄类.【结论】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SA能提高茄子种子的吸水率和α-淀粉酶相对活性,提高茄子种子活力,增强茄子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缓解茄子在干旱胁迫下所遭受的氧化损伤,增强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四种化感物质对苜蓿和菟丝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四种化感物质: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和香豆素,分别设置浓度为50、100、200和400 mg/L的处理液.结果表明:四种化感物质不同浓度处理液对苜蓿和菟丝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影响.在高浓度时(200、400 mg/L),四种化感物质对苜蓿和菟丝子种子的发芽指数的抑制作用强度为:香豆素>肉桂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在低浓度时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苜蓿种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肉桂酸和阿魏酸对菟丝子种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四种化感物质对苜蓿和菟丝子幼苗长度的抑制作用强度为:香豆素>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香豆素50 mg/L处理液促进了苜蓿幼苗胚根横向生长,使幼苗鲜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三种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对不同种盐、旱胁迫油菜的耐受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三种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NaCl和甘露醇处理,研究其对三种芥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 (1)在盐和旱胁迫中,随着NaCl和甘露醇浓度的升高,其种子发芽率、根长和株高均呈下降趋势。NaCl (<150 mmol/L)和甘露醇(<200 mmol/L)时,三种芥菜型油菜种子发芽率跟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NaCl (≥200 mmol/L)和甘露醇(≥300 mmol/L)时,显著抑制了其种子萌发,CBJ004-34油菜保持了78%的发芽率。(2)NaCl (<150mmol/L) 和甘露醇(<100 mmol/L)时, Xinyou9 和CBJ004-34 油菜幼苗的根长跟对照没有显著差异;NaCl (<100 mmol/L)时,促进新油9号油菜幼苗根的伸长。【结论】 新油9号和CBJ004-34油菜种子的耐盐性和耐旱性好,该研究为选育油菜耐盐耐旱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土壤连作障碍的变化规律,为黄花蒿的友好栽培及其次生代谢组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小白菜和萝卜种子,探讨其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小白菜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随处理浓度增加,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越大;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小白菜和萝卜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存在差异,对其幼苗叶片的POD、SOD和CAT活性具有浓度效应,而MDA含量随黄花蒿浸提液浓度增大而增加。【结论】黄花蒿根、茎、叶水浸提液中含有化感抑制物质,其化感效应超过小白菜和萝卜体内POD、SOD和CAT活性的调节能力,幼苗体内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牛角瓜在不同NaCl浓度下种子萌发率、幼苗的各种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以确定牛角瓜耐盐幅度,为更有效地利用盐渍土及沿海滩涂地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用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和500mmol/L的NaCl溶液处理,蒸馏水为对照进行萌发试验。每皿20粒种子,3个重复;计算萌发率。【结果】低浓度NaCl对牛角瓜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当NaCI浓度较高时,其萌发则会受到抑制;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大,牛角瓜幼苗逐渐表现适应性的生理反应,牛角瓜幼苗含水量、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降低趋势,而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则表现出增加趋势。【结论】牛角瓜具有一定的耐盐胁迫能力,是一种可被利用的耐盐植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核桃(Juglans regia)凋落叶浸提液和腐解液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核桃凋落叶潜在的化感效应。【方法】采用浸提和腐解(20和40d)两种方式处理核桃凋落叶,得到3种质量浓度(25mg/mL(低)、50mg/mL(中)、100mg/mL(高))核桃凋落叶浸提液和腐解液,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分析不同质量浓度核桃凋落叶浸提液和腐解液处理下萝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核桃凋落叶浸提液和腐解液均降低了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并对萝卜幼苗的苗高、根长、鲜质量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核桃凋落叶浸提液和20,40d腐解液均提高了萝卜种子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并明显增加了萝卜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对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幼苗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幼苗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核桃凋落叶腐解液对萝卜的化感效应强于浸提液,且40d腐解液的化感效应强于20d腐解液。【结论】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核桃凋落叶浸提液和腐解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同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随凋落叶腐解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马铃薯田杂草危害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探索青藏高原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的化感抑草潜力,研究青藏高原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青薯9号和175号不同器官的化感抑草作用。【方法】以野燕麦(Avena fauta L.)和自生油菜(Brassica napus L)为受体,采用滤纸片生测法,分别测定铃薯青薯9号和175号根、茎、叶部分5个质量浓度水浸提液(6.3,12.5,25,50,100 g/L)的化感抑草作用。【结果】当水浸提液浓度大于25 g/L时,2种马铃薯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明显,总体表现出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的趋势。2种马铃薯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自生油菜的化感作用强于野燕麦,且对受体植物根长的化感作用强于芽长和鲜质量。当水浸提液浓度为100 g/L时,水浸提液对自生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指数RI为-1.00,完全抑制自生油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结论】总体而言,175号化感作用强于青薯9号。就不同器官而言,175号叶部分和青薯9号茎部分化感作用较强。研究结果将为应用马铃薯化感物质进行生防除草剂及其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Nine primers were employed to detect molecular polymorphisms in 103 Verticillium dahliae isolates that represent diverse groups of 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VC).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isolates confer two distinctive RAPD groups (RPGs). RPG1, consists of isolates belonging to 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 Ⅰ (VCG Ⅰ), while RPG2 encompasses VCGⅡ and VCGⅣ. The genetic diversity associated with VCGⅢ was greater than that associated with VCG1. Five RAPD fragments, with frequencies more than 0.96 in VCG Ⅰ but less than 0.1 in VCGⅢ, produced characteristic fragments for VCG Ⅰ (defoliating type), suggesting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RPGs and VCGs.  相似文献   

12.
蜡蚧轮枝菌毒素的抑菌与杀虫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PD液体培养基对4株蜡蚧轮枝菌菌株VL9808、VL98011、VL98012、VL98014进行振荡培养,通过离心获得菌丝体,对菌丝进行冷冻干燥,经甲醇提取、氯仿萃取等过程,获得了油相和水相两部分组分,用该两部分组分对植物病原真菌、小菜蛾和桃蚜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4株菌株的油相部分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水相部分活性较弱;4株菌株的油相和水相对桃蚜和小菜蛾有良好的致死作用,油相的活性高于水相部分,两者引起桃蚜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小菜蛾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显微镜观察对大丽轮枝黄萎病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并对该菌种轮枝状分生孢子梗的形态进行详细描述,确认了微菌核的存在。筛选出快速鉴定该菌种的特异性引物Vd3/Vd4。同时,利用10对RAPD引物对实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枝黄萎病菌种间存在着高度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以黄萎病菌(从邯208中分离到的致病性中等的和从中棉所8号中分离到的致病性弱的菌株)为材料,构建了AD-cDNA文库.该文库的转化效率为4×105cfu/μg,库容量为4.8×106克隆,插入片段的大小在750~1 500bp之间.筛选获得的候选蛋白测序结果表明含有TRRAP结构域(TRansformation/tRa...  相似文献   

15.
野生抗病茄植株腐解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野生抗病茄植株腐解物对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化感作用,探讨野生茄子的化感作用利用途径。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试了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刺茄(Solanum surattense,CRP)、赤茄(Solanum integriflium)、刚果茄(Solanum sisymbriiflium)4种野生抗病茄(以下分别简称TL、CI、CH和GG)的根、茎、叶腐解物及叶片浸提物的乙醇提取液对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腐解物提取液对茄子黄萎病菌均具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腐解物对菌丝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为叶>根>茎,而对孢子萌发的化感抑制作用叶>茎>根。其中,各试材叶腐解物对菌丝生长的化感作用为GG>TL>CI>CH,对孢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为GG>CI>CH>TL。各试材叶片浸提物对菌丝生长的化感作用为TL>CH>CI>GG,这与腐解物的化感作用并不一致。4种常用作嫁接砧木的野生抗病茄叶片腐解物对茄子黄萎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田间防病试验。土壤微生物与植物试材的相互作用是腐解物表现化感抑菌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论述了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策略,探讨了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和内生真菌在内的棉花黄萎病生防因子及其生防机理,并提出了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茄子黄萎病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研究了茄子黄萎病的苗期接种鉴定技术。利用PD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采用灌根法接种,接种浓度为2×107孢子/ml,接种苗龄为2叶期,土温25℃,接种10 d后进行第1次发病调查,共调查3次。对8份茄子材料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有2份材料表现高抗,1份材料表现感病,5份材料表现高感。  相似文献   

18.
草莓黄萎病是一种从草莓根部侵入、在茎叶部分表现发病症状的严重的土传性病害,几乎遍布世界各主要草莓产区,是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该文从病原与传播方式、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草莓黄萎病的研究进展,从农业、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介绍了草莓黄萎病的主要防控措施,以期为草莓黄萎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枫树黄萎病接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枫树苗期黄萎病几种接种方法中,以浓度为1.8×106个分生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浸根接种效果最好,具有接种操作简便、定量、发病快和随机等特点;灌根接种效果最差。土壤接种能反映大田自然发病的优点,接种量为2%(W/W)的麦草培养菌比甜菜籽培养菌接种效果好,直播比移栽的植株接种效果好。结果表明,根据株高、发病率和定植率来评价接种效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生调查及病原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对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系系统进化及落叶型菌系分布进行分析和检测.[方法]抽样调查棉花黄萎病发病情况,利用Verticillium dahliae特异性引物D1/D2进行落叶型检测;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新疆菌系进行扩增,测序后进行BLASTN分析.[结果]棉花黄萎病在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普遍发生,棉花黄萎病发生中度及以上病田占比达48.1;,严重发生病田占比为24.1;;BLASTN分析证实采集的棉花黄萎病菌系均为大丽轮枝菌;供试棉花黄萎病菌系检测出22株落叶型菌系,占供试菌系的37.2;.在分离到棉花黄萎病菌系的15个采集点中有9个点检测到了落叶型菌系,占比为60.0;.[结论]新疆部分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比较严重,强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落叶型菌系在新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地理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