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西北盐碱地区栽培土壤资源有限问题,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醉马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相关酶特性的影响,旨在探讨与揭示醉马草对盐碱土壤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西北盐碱地区的耐盐草种的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为模拟西北地区复杂的盐碱环境,本研究将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A:NaCl:Na2SO4=1:1;B:NaCl:Na2SO4:NaHCO3=1:2:1;C:NaCl:Na2SO4:NaHCO3:Na2CO3=1:9:9:1;D:NaCl:Na2SO4:NaHCO3:Na2CO3=1:1:1:1;E:NaCl:Na2SO4:NaHCO3:Na2CO3=9:1:1:9),并设置50、100、150、200 mmol·L-14个盐浓度梯度对带菌(E+)和不带菌(E-)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进行胁迫,分析盐胁迫下醉马草种子萌发阶段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及幼苗生长阶段的苗长、胚根长度、根冠比、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line)含量.并通过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盐胁迫下的醉马草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盐碱胁迫均使醉马草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及平均发芽时间延长,且随盐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P<0.05);盐碱胁迫亦随盐浓度的增加使醉马草胚根长度、根冠比显著降低.除C、E处理外,其余混合盐碱胁迫下的醉马草幼苗生理指标(POD、SOD、MDA、proline)均随盐浓度的上升而下降.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混合盐碱胁迫下的醉马草耐盐性大小顺序为A>D>B>C>E.综上可知,盐碱胁迫显著抑制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P<0.05),其中碱性盐(NaHCO3、Na2CO3),尤以Na2CO3对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强于中性盐.活力指数、胚根长度、POD、SOD、proline为评价醉马草耐盐性的主要指标.E+醉马草耐盐性优于E-,内生真菌可有效提高醉马草渗透调节和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醉马草耐盐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盐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以盐分种类和盐浓度为控制因素,按照NaCl?Na2SO4?NaHCO3?Na2CO3的顺序,以A(1?1?0?0)、B(1?2?1?0)、C(1?9?9?1)、D(1?1?1?1)、E(9?1?1?9)5种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共5个组别,记为A-E;每个组别分为6个浓度,共30个处理,研究盐碱复合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将盐溶液中未萌发的种子转移到蒸馏水中后,种子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萌发.经过回归分析得出,A-E的耐盐阈值依次为0.26、0.24、0.23、0.25、0.16 mol·L?1,耐盐极限值分别为0.65、0.62、0.62、0.60、0.52 mol·L?1;聚类分析得出,A-E的耐盐阈值依次为0.3、0.2、0.3、0.3、0.1 mol·L?1.对回归与聚类分析结果取均值,得出白茎盐生草种子萌发在盐碱复合胁迫下的耐盐阈值为0.234 mol·L?1,耐盐极限值为0.602 mol·L?1.盐分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大于盐分种类.相较于碱性盐,白茎盐生草更耐受中性盐环境.  相似文献   

3.
采用2种中性盐NaC1和Na2 SO4及2种碱性盐NaHCO3和Na2 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成A,B,C,D,E共5个组合,设25,50,100,150 mmol·L-1共4个浓度梯度,模拟出20种不同盐度和碱度的混合盐碱条件处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进程,及沙培条件下混合盐碱胁迫对其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旨在探讨混合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A组外,其他各组的发芽率、发芽势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同一浓度下随着碱性盐比例的增加种子萌发进程延缓越明显;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不同组合之间表现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盐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以盐分种类和盐浓度为控制因素,按照NaCl ? Na2SO4 ? NaHCO3 ? Na2CO3的顺序,以A (1 ? 1 ? 0 ? 0)、B (1 ? 2 ? 1 ? 0)、C (1 ? 9 ? 9 ? 1)、D (1 ? 1 ? 1 ? 1)、E (9 ? 1 ? 1 ? 9) 5种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共5个组别,记为A-E;每个组别分为6个浓度,共30个处理,研究盐碱复合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将盐溶液中未萌发的种子转移到蒸馏水中后,种子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萌发。经过回归分析得出,A-E的耐盐阈值依次为0.26、0.24、0.23、0.25、0.16 mol·L?1,耐盐极限值分别为0.65、0.62、0.62、0.60、0.52 mol·L?1;聚类分析得出,A-E的耐盐阈值依次为0.3、0.2、0.3、0.3、0.1 mol·L?1。对回归与聚类分析结果取均值,得出白茎盐生草种子萌发在盐碱复合胁迫下的耐盐阈值为0.234 mol·L?1,耐盐极限值为0.602 mol·L?1。盐分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大于盐分种类。相较于碱性盐,白茎盐生草更耐受中性盐环境。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海乳草种子为材料,通过设置有无光照(光照周期为12h,光照强度为7200lx,12h黑暗)7种恒温和3种变温(5℃、10℃、15℃、20℃、25℃、30℃、35℃;10~20℃、15~25℃、25~35℃)筛选海乳草种子适宜的萌发条件,在此条件上模拟干旱及设置不同盐碱梯度,通过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探讨不同盐碱和干旱胁迫对海乳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乳草种子萌发属于光促型,在有光条件下,25℃或20~30℃萌发效果最好,并且变温有助于发芽;(2)海乳草种子的活力及生活力均随渗透势升高呈下降趋势,-0.735MPa渗透处理下,其种子几乎不发芽;(3)不同渗透势即不同盐碱浓度对海乳草种子萌发初期影响显著,随盐碱浓度升高,种子的发芽力及生活力均逐渐降低。低渗处理(-0.46Mpa)下,Na2CO3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NaCl,且随渗透势升高抑制效果加重。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同种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NaCl与Na2CO3混合溶液为试液,创建苜蓿种子的盐碱萌发环境,研究混合盐碱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合盐碱浓度的增加,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苗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发芽指数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程度有所不同,根据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分析,60 m M NaCl与60 m M Na2CO3混合处理组的盐碱浓度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甚至使其无法正常萌发。  相似文献   

7.
张彦妮  李博  何淼 《草业科学》2012,29(8):1235-1239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四种盐的混合液及NaCl、NaHCO3两种单盐分别处理大花飞燕草(Delphinium grandiflorum)种子,观察并测定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物量等,根据测定的数值计算出种子活力的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盐溶液有利于大花飞燕草生物量的积累,重度的混合盐溶液胁迫下,不论浓度高低都不利于其萌发、生长;高浓度盐碱溶液胁迫对其活力影响很大,盐浓度达150 mmol·L-1时,不同处理下的种子活力都为0。盐胁迫和碱胁迫同时作用于大花飞燕草时,两者互作共同影响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达乌里胡枝子在浓度为1、2、3、6、7、8、9、10、11、12、13、14、15 mg/L的NaCl,Na2CO3和Na2SO4胁迫下种子发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盐不同浓度的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均低于对照,在NaCl胁迫下,盐浓度为8 mg/L时发芽率最高,浓度为10 mg/L时发芽率出现一低峰;在Na2SO4处理下,盐浓度为10 mg/L时发芽率也出现一低峰;在Na2CO3处理下,浓度为6 mg/L时所有种子不发芽;NaCl处理组种子发芽率高于Na2SO4处理组,3种盐的耐受程度大小为:NaCl>Na2SO4>Na2CO3。  相似文献   

9.
不同盐胁迫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艳敏 《草业科学》2012,29(7):1088-1093
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Na2SO4 ,NaCl和Na2CO3 的混合液以及NaC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液分别处理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研究不同盐分胁迫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高浓度盐处理显著抑制了种子的萌发。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且对幼苗生长和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高羊茅种子对不同类型盐的耐受性各异,不同盐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为Na2SO4<混合盐(NaCl+Na2CO3+Na2SO4)相似文献   

10.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我国东北松嫩盐碱化草地上的建群植物。为明确羊草在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阶段对盐、碱胁迫及与温度交互作用的响应,采用3个温度处理(20/10℃,30/20℃和35/25℃),并混合2种中性盐(NaCl:Na2SO4=9:1)与2种碱性盐(Na2CO3:NaHCO3=9:1)分别模拟土壤盐、碱胁迫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叶片长度与根系长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在碱胁迫下其降幅更大;另外这2种胁迫均对羊草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温盐、温碱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羊草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其中30/20℃处理下羊草生长最好;在盐胁迫下,当盐浓度<200mmol·L-1时,低温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随着盐度继续增加,高温则加剧了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碱胁迫下,即使碱浓度较低,高温与其交互作用也极大地加剧了对种子发芽的抑制。因此,盐、碱胁迫及温盐、温碱交互作用对羊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同,碱胁迫及其与温度交互作用对羊草的伤害更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浓度NaCl、Na2SO4、NaHCO3、Na2CO3单盐溶液对长穗偃麦草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芽长和根长等指标,研究长穗偃麦草种子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与用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相比,随着NaCl、Na2SO4、NaHCO3、Na2CO3单盐浓度的增加,长穗偃麦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NaCl、Na2SO4、NaHCO3、Na2CO3对胚芽长和胚根长的抑制规律一致,表现为随盐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且胚根比胚芽对盐浓度反应更敏感;但是低浓度NaHCO3对胚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种单盐对长穗偃麦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总体表现为:二价盐>一价盐。  相似文献   

12.
干旱和钠盐胁迫对罗布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克彪  姜生秀 《草业学报》2016,25(5):214-221
为探明罗布麻种子在不同水分和钠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通过模拟盐渍化土壤溶液渗透势和主要阴离子组成,研究罗布麻种子在PEG-6000不同渗透势溶液和不同钠盐(NaCl、Na_2SO_4、NaHCO_3、复合钠盐)溶液中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用PEG高渗透势(-0.05 MPa)溶液、低浓度Na_2SO_4(0.2%)和复合钠盐(0.2%~0.6%)溶液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抗旱指数CK,平均发芽时间CK,盐害率为负值,发芽高峰期集中于2~4d,溶液对种子发芽具有促进和增效作用,随着溶液渗透势降低和盐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抗旱指数逐步降低,平均发芽时间延长,盐害率增大,发芽高峰期集中于2~3d。NaCl、NaHCO_3溶液处理种子,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平均发芽时间延迟,发芽高峰期集中于2~3d,渗透胁迫和毒害作用增强,溶液对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和延缓作用。PEG、复合盐溶液处理种子,渗透势和浓度的适宜值、临界值与极限值分别为-0.09,-0.70,-1.30 MPa和0.85%,2.04%,3.22%。用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处理种子,盐害率大小总体依次为NaHCO_3NaClNa_2SO_4复合钠盐。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大小碱地肤种子的萌发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碱性盐(NaHCO3)处理不同高度碱地肤(株高分别为10,30和50 cm)植株的种子,比较其种子对2种盐分抗逆性差异。结果表明,在无盐胁迫条件下,种子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发芽情况,植株越高,种子千粒重越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越高。低浓度的盐碱刺激了碱地肤的发芽,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碱地肤种子的萌发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发芽时间延长,其发芽的趋势随着植株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在相同Na (100 mmol/L)条件下,NaCl处理组中碱地肤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指数高于NaHCO3处理组。试验结果证实,对于不同大小的碱地肤植株,其种子对盐碱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盐碱胁迫冬油菜的主导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4种盐分为A因素(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的依次盐分组成摩尔比为A1(1∶9∶9∶1)、A2(1∶1∶1∶1)、A3(9∶1∶1∶9)和A4(1∶1∶9∶9)与5种盐浓度为B因素(盐浓度B1、B2、B3、B4和B5 分别为10、20、30、40和50 mmol·L-1)的双因素试验,模拟20种不同盐度和pH的盐碱条件处理冬油菜“陇油6号”(Brassica campestris cv.Longyou No.6)的种子和幼苗7 d后,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处理盐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片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的含量增加;降低和增加程度由A1~A4大体增强,不同盐组成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用盐度(Na+)、pH值、CO32-和Cl-代表盐碱混合条件所有胁迫因素,胁迫因素与胁变指标间均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pH值、盐度(Na+)和CO32-是盐碱混合条件对冬油菜胁迫的主导因素,而Cl-的胁迫作用也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5.
不同盐分胁迫对高冰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高冰草种子在4种盐分NaCl、Na2SO4、Na2CO3、NaHCO3的8个不同浓度(0.2%、0.4%、0.6%、0.8%、1.0%、1.2%、1.4%、1.6%)的胁迫下进行发芽试验,分别观测其发芽情况,胚根和幼苗的生长。结果表明:高冰草种子的发芽率随盐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耐盐顺序为Na2SO4>NaCl>NaHCO3>Na2CO3。  相似文献   

16.
混合盐碱胁迫对5种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农菁11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 ‘Nongjing 11’)、农菁7号偃麦草(Elytrigria repens ‘Nongjing 7’)等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20,40,60,80,100,120 mmol·L-1)混合盐碱(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牧草品种在盐碱化草地的建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浓度胁迫(≤20 mmol·L-1)可提高农菁11号羊草、东北羊草和农菁7号偃麦草种子的萌发能力,高浓度(>60 mmol·L-1)降低种子萌发。农菁7号偃麦草各处理间的发芽率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盐碱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影响不大。盐碱胁迫后农菁12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Nongjing 12’)和农菁3号垂穗鹅观草(Roegneria nutans ‘Nongjing 3’)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且与胁迫浓度成显著负相关。混合盐碱浓度20 mmol·L-1处理后农菁11号羊草幼苗的苗长和根长高于对照,其他浓度下低于对照。盐碱胁迫浓度大于20 mmol·L-1时抑制牧草幼苗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