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乙二醇蓄冷库性能及其在黄冠梨保鲜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解决果蔬贮藏保鲜设施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促进产地冷藏设施建设,研制了以乙二醇为载冷剂的蓄冷库,并对该库的性能、贮藏保鲜效果和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探讨该冷库用于果品贮藏保鲜的可能性。研究发现乙二醇蓄冷库的平均温度为0.18~0.32℃,测温点间最大温差为0.8℃,好于对照冷藏库。结果说明乙二醇蓄冷库的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有利于保障果品贮藏品质。乙二醇蓄冷库和对照冷藏库用于贮藏黄冠梨,贮藏效果差异不大。一个贮藏周期一间容量30t的乙二醇蓄冷库,用电量略高于对照冷藏库;但因实行峰谷电价,运行电费仅是对照冷库的75%。总体来说,与对照冷藏库相比,研制的乙二醇蓄冷库性能优良,保鲜效果理想,运行成本更低,是实施峰谷电价地区适宜的果品贮藏保鲜设施。  相似文献   

2.
贮藏温度和气调包装对鸡蛋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延长鸡蛋保鲜期,研究在室温(25℃)和冷藏(4℃)条件下不同配比CO2、O2、N2三元混合气体包装对鸡蛋保鲜效果影响,结果表明:鸡蛋采用气体组分为50%CO2、7%~11%O2、39%~43%N2的气调包装贮藏保鲜,室温下贮藏30d仍保持AA级,而不包装室温贮藏30 d降到了B级;不包装冷藏也可延长鸡蛋保鲜期,但失重率相对较高;气调包装与冷藏结合对鸡蛋的保鲜效果不是2种处理的保鲜效果之和,与气调包装室温贮藏的保鲜效果相似.50%CO2、7%~11%O2、39%~43%N2三元气体包装、室温贮藏可实现鸡蛋就地贮藏,试验为鸡蛋贮藏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内层涂保鲜剂纸板包装盒对水蜜桃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内涂保鲜剂纸板包装盒的保鲜效果,以宁波奉化水蜜桃为试验对象,开展了4组不同包装和贮藏温度组合的试验:普通纸板盒包装,贮藏于室温下(25℃);普通纸板盒包装,贮藏于4~6℃;保鲜纸板盒包装,贮藏于室温下(25℃);保鲜纸板盒包装,贮藏于4~6℃;未包装,贮藏于4~6℃,作为低温对照;未包装,常温对照;共6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纸板内层用乙烯吸收剂(白硅石粉)、0.8%的乳酸链球菌素和0.5%的纳他霉素溶液涂层可有效抑制桃果实的呼吸强度,保持果肉硬度以及桃的风味;低温贮藏可延缓果实衰老,抑制硬度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蓝莓采后病害和致病病原菌及有关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如低温贮藏、气调贮藏、高压静电场保鲜、辐照保鲜、壳聚糖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包装方式、生物保鲜剂保鲜、植物提取液保鲜,以及其他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对香蕉贮藏保鲜中所遇到的问题,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香蕉果实采后形态学及生理生化变化、采后处理、影响贮藏的因素及贮藏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等国内外最新的香蕉贮藏保鲜方法.为香蕉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压静电场保鲜鸡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高压静电场对鸡蛋贮藏保鲜的影响,该试验利用30、60、90 kV/m不同高压静电场分别对鸡蛋进行30和60 min的预处理,然后置于13℃左右的室温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鸡蛋的哈夫单位、蛋黄指数、挥发性盐基氮和感官性状的变化等指标,研究高压静电场对其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能很好地保持鸡蛋内部的含水量;有效地降低了哈夫单位、蛋黄指数与挥发性盐基氮的变化速率;贮藏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该试验30 kV/m、60 min剂量和60 kV/m、30 min剂量的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辐照处理在农产品检疫除害、杀菌保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智利进口甜樱桃为对象,研究了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对果实花青素、色泽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甜樱桃经过0.00、0.41、1.06、1.88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分别于室温(13~17℃)贮藏7 d、低温(4±1℃)下储藏15 d。结果表明,电子束处理对果实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与贮藏温度和剂量有关,0.41kGy电子束处理的总花青素和单体花青素含量高于对照和其它剂量电子束处理。电子束处理可影响花青素的聚合和降解,4℃贮藏15 d时,电子束处理花青素聚合色素比均小于对照。硬度下降是甜樱桃贮藏的主要问题,适宜剂量电子束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可减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幅度。电子束辐照对甜樱桃的色泽、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其果实的失重率和霉变率均低于未辐照果实,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吉林省长白山区抚松人参为试材,进行了辐照保鲜人参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硅窗气调小包装+20Gy ~(60)Coγ射线辐照人参,室内贮藏127天,地窖贮藏249天,保鲜率均达90%以上。保鲜参除总糖略有降低外,人参总皂甙和氨基酸组成均无明显变化。包装袋中的气体组成以CO_2<5.7%、O_2>10%、O_2/CO_2在1.4—3.0左右为宜,有效的辐照剂量为20—40Gy。  相似文献   

9.
荔枝常温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荔枝常温保鲜的技术,结果表明选用天然无毒的多糖复配自制的杀菌剂制成的保鲜剂处理荔枝,小袋包装(500g/袋)果实能贮藏12d,好果率89.2%;箱包装(20kg/箱)果实贮藏10d,好果率达84.7%。证明了多糖和自制的杀菌剂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地延长荔枝的保鲜期。探讨了影响贮藏的因素,指出了荔枝常温保鲜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简介蓝莓果实采后的生理特征及其研究进展(营养成分变化、生理代谢活动、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综述了现阶段常用的几种贮藏保鲜技术,包括物理保鲜(低温贮藏、冰温贮藏、气调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技术,分析其保鲜机理。  相似文献   

11.
石榴皮提取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为了发展草莓贮藏保鲜的新技术和有效利用石榴皮资源,以新鲜草莓为材料,在贮藏前分别经过1.25%壳聚糖溶液(T1)、1%石榴皮提取液(T2)、1.25%壳聚糖石榴皮提取物复合溶液(T3)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作为对照(CK),通过对其在贮藏期相关品质指标(质量损失率、软化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Vc质量分数、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比较了3种处理溶液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T1、T2、T3处理均降低了草莓果实质量损失率、软化腐烂率和MDA含量,延缓了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Vc质量分数的下降,其中T3处理效果明显好于T1和T2处理,T3处理可使在室温下放置的草莓保鲜期延长1~2 d。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液用于草莓保鲜可行,与一定浓度的壳聚糖配制的复合保鲜液保鲜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2.
甘蔗四种下种方式的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广西推广面积最大的桂糖11号和正积极推广的新台糖16号两个甘蔗品种作试验材料,分砍种浸种消毒(A),砍种不浸种(V),剥叶不砍种(C),不剥叶不砍种(D)4种下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前期土壤水分及温度基本满足甘蔗萌芽与生长要求的条件下,两个甘蔗品种均以砍种浸种消毒种茎处理的出苗早、出苗率高,糖11号A处理出苗率比B、C、D处理高27.0% ̄64.7%,新台糖16号A处理出苗率比B、C、D处理  相似文献   

13.
大型自然冷资源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总结世界第一座大型利用自然冷资源果蔬保鲜库(简称ZL1200库)的试验结果,阐述了利用自然冷资源果蔬保鲜技术的原理、特点、保鲜效果,并进行了库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ZL1200库比普通的机械制冷式果蔬保鲜库节电在90%以上;库内温度稳定、湿度高,保鲜效果优于普通机械式冷库。该库还具有无污染、便于自动化管理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粉垄耕作对宿根蔗和新植蔗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甘蔗对养分吸收以及植株解剖形态的影响,为粉垄耕作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以常规耕作为对照 (CK,耕作深度 25 cm),粉垄耕作 (垂直旋深40 cm) 为处理,甘蔗种植采用新植甘蔗和宿根两种方法。在甘蔗主要生育期,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甘蔗对养分的吸收和积累量,同时测定叶中氮代谢酶活性和根系活力,观测根系维管束形态结构,并测定根系活力。  【结果】  与常规耕作相比,粉垄耕作条件下,土壤容重降低了8.6%~16.9%,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8.7%~77.6%和8.2%~25.6%,差异显著;甘蔗叶片氮磷含量提高,增幅分别为11.4%~19.4%和5.3%~34.8%;显著提高了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产量。粉垄耕作下,甘蔗茎维管束更大,分布更密集,蔗茎维管束数量、维管束面积、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韧皮部面积显著增加,新植蔗和宿根蔗茎维管束面积分别增加了15.2%和16.7%,维管束数量分别增加28.0%和17.8%;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分别提高7.8%和7.9%;韧皮部面积分别增加29.7%和30.8%;在苗期、伸长期和成熟期,粉垄耕作的甘蔗根系活力分别比传统耕作处理增加了1.29、1.39和1.25倍,新植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 (GS) 活性分别增加了149.6%、36.5%和65.6%,宿根蔗叶GS活性分别增加了65.9%、36.0%和93.3% (P < 0.05);在苗期和伸长期,新植蔗叶片谷氨酸合成酶 (GOGAT) 分别显著提高了40.3%和69.1%,宿根蔗分别增加37.9%和42.4%;苗期粉垄耕作宿根蔗亚硝酸还原酶 (NR) 活性显著高于常规耕作甘蔗9.5%。  【结论】  粉垄耕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速效氮磷含量,改善甘蔗维管组织,提高甘蔗体内氮磷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有利于甘蔗吸收和转运氮素,促进了氮代谢和氨基酸的合成,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甘蔗生长发育,实现甘蔗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 EC 4.3.1.5.) activity, tanning ability, and polyphenols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cherimoya (Annona cherimola Mill.) fruit treated with 20% CO(2) + 20% O(2) + 60% N(2) for 1, 3, or 6 days during chilling temperature (6 degrees C) storage. The residual effect of CO(2) after transfer to air was also studied. These observations were correlated with texture and cellular characteristics, visualized by cryo-SEM. Tanning ability and the early increase in tannin polyphenols induced by chilling temperature were reduced by CO(2) treatment. Conversely, high CO(2) atmosphere enhanced the nontannin polyphenol fraction as compared with fruit stored in air. Lignin accumulation and PAL activation observed in untreated fruit after prolonged storage at chilling temperature were prevented by high CO(2). Moreover, the restraining effect on lignification was less effective when the CO(2) treatment was prolonged for 6 days. In addition, fruits held at these conditions had greater firmness and the hist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cells was similar to that in untreated fruits. We conclude that CO(2) treatment modulates the phenolic response that seems to regulate the strength of cell adhesion and so to prevent hardening caused by chilling temperature storage.  相似文献   

16.
覆盖及堆积高度对肉牛粪便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覆盖对不同堆积高度肉牛固体粪便温室气体(N2O、CH4和 CO2)排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静态箱的方法研究了20和40 cm堆积高度时覆盖或者不覆盖情况下肉牛粪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结果表明,堆积40 cm的牛粪CH4的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20 cm处理,而N2O和CO2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覆盖显著增加了牛粪N2O的排放量和40 cm高度牛粪的CH4排放量,降低了40 cm高度牛粪CO2的排放量,而对20 cm高度牛粪CH4和CO2排放无显著影响。根据CH4和N2O在100 a 尺度上相对CO2的全球增温潜势计算出综合温室效应,无覆盖处理的20和40 cm牛粪的综合温室效应分别为(101.07±6.28)和(94.67±3.29)g/kg,覆盖处理的20和40 cm牛粪的综合温室效应分别为(104.20±6.78)和(103.43±3.21)g/kg,堆积高度为40 cm且无覆盖的综合温室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17.
贮藏时间和温度对蓝莓花色苷微胶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贮藏时间和温度对蓝莓花色苷微胶囊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贮藏条件,该文研究微胶囊在?18、4和25℃下,贮藏6个月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乳清蛋白联合多糖为壁材的微胶囊能确保贮藏期间花色苷被高效包封。贮藏期间微胶囊品质的下降可能是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所致。贮藏3~4月间,微胶囊玻璃态转化温度出现大幅下降(P0.05),粉体稳定性变差。与其他贮藏温度相比,?18℃下贮藏可抑制微胶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减弱,使其具有更高的包埋产率(P0.05)和释放率(P0.05),保留更多的花色苷(P0.05)和其他酚类物质(P0.05)从而增强抗氧化活性(P0.05)。因此,花色苷微胶囊较适宜的贮藏时间为3个月,贮藏温度为?18℃。研究结果可为微胶囊的贮藏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云南)低纬高原蔗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受限于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甘蔗生产潜力缺乏系统评估的问题,该研究基于低纬高原不同生态蔗区17个代表站点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大田试验数据统计结合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作物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典型播期充分灌溉和雨养条件下甘蔗主栽品种的蔗茎产量和糖分差异,并对不同水平的甘蔗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无论在灌溉模式还是雨养模式下,不同生态蔗区的甘蔗生产潜力和产量差均存在差异,特别是半湿润蔗区的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增产潜力大;典型春播种植模式下,湿润区的潜在产量为123.1~134.6 t/hm2,半湿润区的潜在产量为99.3~132.7 t/hm2,当前农户平均单产已达72.0 t/hm2,仍有25.2%~45.4%的蔗茎增产潜力,7.4%~11.1%的糖分增产潜力,以及25.5%~49.7%的蔗糖增产潜力。蔗区生态气候、播期水氮管理优化和良种推广是影...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保鲜剂复合杀菌剂对甜瓜的保鲜效果,以西州蜜甜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抑霉唑硫酸盐、ClO2、咪鲜胺、1-MCP、1-MCP复合抑霉唑硫酸盐和无菌水对甜瓜常温贮藏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无菌水相比,所有保鲜剂均可显著抑制甜瓜采后腐烂与失重,维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贮藏品质。1-MCP与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可显著抑制西州蜜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呼吸峰值较对照无菌水分别降低43.7%和37.5%,乙烯释放峰值较对照无菌水分别降低47.9%和53.7%,呼吸峰值和乙烯释放峰值出现时间均推迟3 d。其中1-MCP复合杀菌剂对果实可滴定酸和Vc含量保持效果显著,与对照无菌水相比,可滴定酸含量提高40.0%,Vc含量提高38.2%,对西州蜜甜瓜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王烁  杨其长 《中国农业气象》2010,31(3):407-410,415
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大,北墙作为主要蓄热体对温室夜间温度调节具有重要影响。冬季凌晨时段日光温室内空气温度较低,对作物生长不利,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在日光温室北墙内侧使用"热阻帘"以延迟墙体热量释放的时间、从而提高凌晨低温时段室内空气温度的方法。通过在北京地区冬季的试验证明,夜间热阻帘覆盖墙体内表面时(晴天16∶00-4∶00,阴天16∶00-3∶00)试验温室墙体内表面热通量比对照温室分别减小38.5%、38.9%,热阻帘卷起后的时段内(晴天4∶00-8∶30,阴天3∶00-8∶30)墙体内表面热通量比对照温室分别增大7.2%、13.5%,在此低温时段内试验温室跨中空气温度比对照温室高0.28~0.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