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 1986年我们在调查研究桑树需肥特点和土壤养分的基础上,198(?)~1990年研制了桑园专用复合肥数种,经镇江蚕种场、本所和溧阳、海安两县大面积农村基点中试结果表明:中低产桑园每亩年施复合肥75~100公斤,与同等氮肥区比较,可以增产桑叶14.67~22.83%;再者据农村基点养蚕试验结果:复合肥区和普肥区比较,春秋两季平均万头蚕产茧量提高3.95%,全茧量增加4.15~11.79%,茧层量增加5.00~12.50%。  相似文献   

2.
<正> 推广桑专用复合肥是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1985年,我所就对桑树专用肥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适合长江流域的桑园使用的复合肥配方,并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桑专用肥和施用普通化肥相比,桑叶产量春、秋季平均增加15%以上,桑叶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13%。通过叶质养蚕试验,春秋两季平均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分别提高了8%、9%和5%。到目前为止,桑园专用肥施用面积已达3300余公顷,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加以注意。1.关于桑专用肥配方问题桑树专用肥配方根据是桑树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  相似文献   

3.
通过1985~1989年的多点试验,桑树施用N、P、K三元复合肥比单施氮肥增产桑叶5.9%,养蚕试验可提高收茧量5.2%;施用N、P、K、Mg含镁复合肥可增产桑叶18.7%,养蚕试验可提高收茧量9.8%。含镁复合肥可明显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的总糖含量增加显著,磷、钾元素也有较多增加。在较大面积上生产性试用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广大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4.
桑树专用有机复合肥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园施用复合肥,将成为桑园施肥技术改革的方向。1989年起,开展了桑树专用有机复合肥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养分配比筛选,原料的选择与处理、造粒工艺的改进、肥料的肥效试验等,研制成“丰叶”牌桑树专用有机复合肥料,在德清有机复合肥料厂投入批量生产。产品品级为14—7—7,内含较高的Ca~(+1)及多种微量元素。桑园施用后,比等量的化肥混合肥增产桑叶8.3%,比纯氮增产18.3%,增产蚕茧4%左右,同时能改善桑园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桑园施用"胜恩克2号"、绿源生物肥(CK1)和常规施肥(CK2)三种处理,调查对桑叶产量、质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胜恩克2号"能增加桑树的壮枝数、株高和单株条长,叶子较大较重,桑叶产量平均增产9.83%和16.57%;养蚕试验表明,"胜恩克2号"处理区较绿源生物肥处理(CK1)与常规施肥处理区(CK2),蚕发育较快,死笼率分别降低0.80%、0.20%,全茧量分别增加1.35%、0.67%,茧层率分别增加0.77%、1.45%,万蚕茧层量分别增加0.03%、3.17%,百公斤叶产茧量分别增加2.52%、3.26%,百公斤叶茧层量分别增加3.24%、4.67%。结论:桑园施用"胜恩克2号"能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是一种高效适合桑园使用的肥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桑园的科学施肥水平,探索桑园中在不增加成本条件下施用复合肥的增产效果和使用技术,我们于1990年春开始,进行了蚕桑专用复合肥的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地点试验在杨沙村陈立夫承包的桑园内进行(肥力结构见表1)。土质为沙壤土;供试桑树品种为团头荷叶白,树龄5年,栽植密度为每亩1500株。  相似文献   

7.
桑园传统施肥偏重化肥,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肥力,以致桑叶减产、质量下降;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发现,能增加桑叶产量和质量,增加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从而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县旱地桑园由于管理方法不当造成产叶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根据桑树生理、生长和我县的气侯特点探索旱地桑园管理的新技术开展“优耕法”(即深耕施肥,秋期地面复盖)的试验,初见成效,下半年桑叶增产62.19%,万头蚕产茧量增4.2%,茧层量增7.9%,公斤茧价增5.6%,达到了省力、高产出、高效益的目的,符合我县的实际易被蚕农所接受,正在扩大试验示范,继续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作者在推广桑园专用含镁复合肥的过程中,发现该肥料对提高桑树抗桑疫病能力有显著的作用。1990年起我们在越溪乡前珠村的桑疫病高发桑园设区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设专用含镁复合肥、三元肥和纯氮对照等三个区,其它管理完全相同,在春期和秋期二次作桑树生长量、桑叶产量及  相似文献   

10.
桑园模式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吴江市蚕区的桑园为试验基地,将桑园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和目标施肥三者结合,制订桑园施肥模式,通过三年点面结合的实施,获得了如下结果:桑叶亩产叶量,从试验前的1773kg 增加到2696kg,增加52.1%;亩产茧,从110kg 递增到170kg;叶质提高明显,尤其糖的含量比率提高13~25%,茧层量增加2~3%,鲜茧出丝率提高0.4~0.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增加明显,增加的投入与增加的产出之比为1∶5.87.  相似文献   

11.
用辐射与杂交育成新桑品种川799,其树型紧凑,枝条粗壮、直立,生长旺盛,易采摘,平均年667m2桑园产叶1551.53kg,比对照荷叶白高11.64%,万蚕产茧量和万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6.84%和7.88%,5龄50kg桑产茧量比对照高9.45%,667m2桑园产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16.18%和17.83%。秋叶硬化迟,属晚生桑品种。  相似文献   

12.
抗寒桑品种龙桑一号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新品种龙桑一号具有抗寒性强,抗桑细菌病、褐斑病能力强的特性。在黑龙江省产叶量比对照种秋雨桑高10—31%,养蚕试验中春季万蚕收茧量增10%,秋季增25%。国家品种鉴定中,单位面积产叶量、产茧量、茧层量分别高于对照种15%、30%、31%。养蚕试验成绩:万蚕茧层量、五龄100公斤桑产茧量,万蚕产丝量,五龄100公斤桑产丝量,分别增12%、13%、11%、14%。  相似文献   

13.
以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果用性状好为引种育种目标,从引进品种中筛选出若干优良的叶果兼用桑品种,其中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16号的中试结果表明:与标准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全年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加29.8%,桑叶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5%,100kg桑产茧量提高8.1%;与三倍体叶果兼用桑品种大10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果量增加9.5%,产叶量提高24.7%,表现出三倍体桑叶片肥大,桑果大,生长旺盛,品质优,抗性强等优良特性,是一个叶果综合经济性状和抗逆性良好的高效桑品种。  相似文献   

14.
对桑树新品种薪-圆作了引种鉴定试验,与荷叶白相比,hm2桑产叶量提高6%以上,hm2头蚕产茧量增12%以上,hm2桑产茧层量增20.7%,每50kg桑叶桑产值高10~19%,强抗桑疫病,适于条桑收获与密植栽培,已成为当地主栽品种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改变其N、P2O5、K2O肥的施用比例,并对桑叶产、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是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能显著提高生长芽生长量,极显著提高春叶产量;适当提高种茧4龄起蚕结茧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显著提高全茧量及茧层量。极显著提高卵质成绩及下代孵化率。  相似文献   

16.
试验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改变其N、P2O5、K2O肥的施用比例,并对桑叶产、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是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能显著提高生长芽生长量,极显著提高春叶产量;适当提高种茧4龄起蚕结茧率和虫蛹统~生命率。显著提高全茧量及茧层量。极显著提高卵质成绩及下代孵化率。  相似文献   

17.
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多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该杂交组合群体整齐,生长势旺,叶大肉厚,产量高,叶质优,耐剪伐,种子产量高且发芽性能好。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粤桑11号的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平均比对照种沙2×伦109提高22.5%,春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提高7.3%,万蚕茧层量提高6.6%,100kg桑产茧量提高8.4%,100kg桑茧层量提高6.2%。  相似文献   

18.
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1):14-17
为把蚕桑实用新品种新技术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增加单位桑园面积的经济效益,江油市引进了若干近年育成的新桑树多倍体品种,进行多年多点的产叶量、叶质、抗逆性等实用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标准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36.8%,桑叶养蚕万头产茧层量提高6.6%,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是一优质高产的好品种,现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9.
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域性鉴定,育成早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与对照荷叶白相比,全年公顷桑产叶量高17.09%,春产片叶量高23.11%,万蚕茧层量高279%,公顷桑产茧层量高2421%,百蚕良卵数相仿,抗桑黑枯型细菌病、黄化型萎缩病力强,抗旱耐瘠,生长势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0.
朱方容  何彬  林强  胡乐山 《蚕业科学》1999,25(3):135-140
对72 个桑树杂交组合进行两种冬伐处理,研究冬伐形式对桑树的花叶病抗性、春叶产量和叶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冬伐处理对桑树的花叶病抗性、春叶产量和叶质均有极显著的影响。采用冬留长枝的冬伐形式,可使花叶病的株发病率降低5517 % ,病情指数降低7399 % ,病害对产量的综合损失率降低8645 % ;桑树的总枝条长度、单位条长叶片数、单叶重分别增加3296% 、1233 % 和2377 % ,从而使春叶产量大幅提高,平均增产13593 % ;春叶的干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糖含量显著提高,桑叶养蚕可使全茧量、茧层量、产卵数、良卵数分别提高388 % 、416 % 、60 % 和6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