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便于钢制焊接储罐设计人员合理地选取设计规范进行储罐罐壁抗震计算,简要介绍了储罐设计规范GB 50341-2003、API 650-2013中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应力和底圈罐壁许用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分别对15×104 m3、10×104 m3双盘式浮顶油罐进行了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应力、底圈罐壁许用临界应力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计算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应力时,GB 50341-2003与API 650-2013的计算结果相同;GB 50341-2003与API 650-2013在计算底圈罐壁许用临界应力方面都是安全的,但GB 50341-2003在确定罐壁许用临界应力方面相对保守。GB 50341-2003与API 650-2013中罐壁许用临界应力的计算公式可用一个公式来代替,当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应力不大于底圈罐壁许用临界应力时,储罐底圈罐壁在地震作用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GB 50341-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对储罐的设计压力范围进行扩展,并提出相关的技术要求。对压力引起的储罐强度破坏进行理论分析,从正压和负压两方面分别阐述设计压力的取值对罐顶与罐壁连接处有效截面积、罐壁板计算厚度、罐壁加强圈及罐顶结构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规范中罐顶与罐壁弱连接有效截面积计算公式仅适合Q235钢板材质;在微内压工况下,抗压环截面积取值要求与弱顶结构的取值要求相冲突,两者无法同时满足;在负压工况下,加强圈的数量根据许用临界压力和最大允许不加强罐壁当量高度确定,研究结果可为储罐结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佳  袁玲  唐悦影  卢向红 《油气储运》2013,32(4):421-425
基于石油储罐设计日益大型化和浮放式的现状,对比分析了现行中美大型储罐设计标准GB50341--2003和API650—2012关于抗震计算的相关规定,总结了其在抗震设防基准、设计准则、数学模型及其参数和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依据两国标准规定的方法,对某项目5000m。内浮顶罐的抗震计算不同,尤其是罐壁临界许用应力,两标准的计算结果相差近3倍,是所有计算结果中差别最大的参数,也是两者设防目标不同在数值上的表现。GB50341-2003规定储罐上部自由空间即为晃动波高,而API650—2012规定储罐上部自由空间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储罐地震用途组别等因素,更有针对性地定义了储罐上部自由空间与晃动波高的关系。(表3,参8)  相似文献   

4.
针对钢制焊接储罐设计人员如何选取设计规范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储液晃动波高计算的问题,介绍了GB 50341-2003、GB 50761-2012与API 650-2013中关于储罐晃动波高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分析了GB 50341-2003与GB 50761-2012中储液晃动基本周期对地震影响系数取值的影响及其差异,对10×104 m3、1×104 m3及200 m3储罐进行了储液晃动基本周期、地震影响系数和储液晃动波高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相同容积与径高比的储罐晃动基本周期相同;储罐径高比越大,GB 50761-2012、API 650-2013与GB 50341-2003计算所得的晃动波高相差越大;当径高比趋于1时,GB 50761-2012、API 650-2013与GB 50341–2003计算所得的晃动波高相差较小。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各个储罐设计规范中晃动波高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大型储罐的设计标准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石油储罐设计日趋大型化的现状,对不同国家石油储罐的设计标准API650-2009、BS EN 14015-2004、JIS B 8501-1995和GB 50341-2003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适用于计算大型储罐壁厚、罐底边缘板厚度和顶部抗风的标准.API650变点法是计算大型储罐(D>60 m)壁板厚度的最佳方法;关于边缘板厚度的选取,当底圈壁板厚度小于30 mm时,4种标准均可选用,当底圈壁板厚度大于30 mm时,应选用API650或BS EN 14015;关于顶部抗风的计算,4个标准各有利弊,国内工程应以GB50341为主,国际工程以API650为主,而欧洲工程则以BS EN 14015为主.  相似文献   

6.
在大型油罐设计中采用线性理论的方法,分析论述了罐顶对罐壁是否产生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拱顶油罐、浮顶油罐的罐壁边界条件、罐顶边界条件的分析计算,求出各层壁板挠度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便可得出其应力。从线性方程中,可看出影响罐壁应力的主要因素是挠度方程中的待定系数。待定系数除受储罐尺寸、液位高度的影响外,还受罐顶重量、罐顶剪力和弯矩的影响。以10万m~3浮顶油罐和拱顶油罐为例,进一步证明,液位是罐壁应力的控制因素,而罐顶重量、罐顶剪力和弯矩对罐壁应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计算LNG储罐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全容式LNG储罐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稳态工况下储罐罐体的温度场分布,进而根据计算结果,对不同环境温度、液位高度、对流换热系数对储罐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罐壁漏热量影响较大,环境风速对罐顶漏热量影响较大,液位高度对罐壁和罐底的漏热量有一定影响,环境风速对储罐整体漏热量影响不大,该模拟结果对全容式LNG储罐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储罐的大型化给抗风圈、加强圈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比较目前国内外大型储罐抗风圈、加强圈设计标准的基础上,以某20×104 m3浮顶储罐抗风圈、加强圈的设计为例,分别根据中国标准GB 50341和美国标准API 650设计了其截面模量.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其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抗风圈、加强圈分别进行了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给出了罐壁的变形特点及极限风压值.对比分析根据GB 50341和API 650设计的抗风圈、加强圈的计算结果,给出了抗风圈、加强圈的设计计算建议,可为大型储罐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湘球 《油气储运》1994,13(4):19-22
在大型油罐设计中采用线性理论的方法,分析论述了罐顶对罐壁是否产生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拱顶油罐,浮顶油罐的罐壁边界条件,罐顶边界条件的分析计算,求出各层壁板挠度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便可得出其应力。从线性方程,可看出影响罐壁应力的主要因素是挠度方程中的系数。待定除受储罐尺寸,液高度的影响外,还受罐顶重量,罐顶剪力和弯矩的影响。以10万m^3浮顶油罐和拱顶油罐为例,进一步证明,液位是罐壁应力的控制因素,而  相似文献   

10.
大型原油储罐的静力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大型储罐的有限元模型,其静力问题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地基用弹簧单元模拟,罐壁用壳单元模拟,液体用三维流体单元模拟.分析了储罐液位高度和地基模量对储罐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储罐液位越高,其根部和底板边缘区域内的环向应力、径向应力及轴向应力越大;地基模量对储罐外壁轴向应力和环向应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一圈板的下部.对于15×104m3原油储罐,正锥和倒锥底板储罐的应力和变形相似.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埋地储罐强度和稳定性设计方法,针对具体埋地储罐案例,进行了壁厚计算、稳定性校核和加强圈设置及尺寸确定。为验证理论设计的可靠性并准确掌握埋地储罐的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借助ANSYS软件建立储罐及周围填土模型并导入FLAC3D,利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理论设计与数值模拟结果,得出结论:储罐理论设计是安全可靠的;设计过于保守,钢材强度利用率非常低;不设置加强圈的罐壁本身可满足稳定性要求,稳定性设计方法及公式偏于保守;无加强圈储罐,其封头强度及刚度均大于圆筒,应力和变形大小从两端封头到罐体中部递增,且二者在储罐整体上分布不均匀;有加强圈储罐,其应力及变形分布均较均匀,整体受力性能较好。(图7,参16)  相似文献   

12.
针对微内压储罐设计规范中的公式和概念,从罐顶与罐壁的弱连接结构、罐底部不被抬起的最大内压、抗压环发生屈曲破坏时的压力、设计内压和锚固、通气(呼吸)几个方面解析了微内压储罐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弱项"结构条件、抗压环塑性失稳临界条件、罐壁将被抬起而未被抬起时的临界压力、储罐锚固、呼吸阀配置等,同时对规范中的一些公式进行了推导和说明,并对GB50341-2003及API 650的一些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10×10^4m^3浮顶油罐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型储油设施,为获得关键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并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安全性,对其进行现场充水应力测试并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采用电测法,将振弦式应变计与电阻应变片结合使用。测试结果表明:罐体在水深为20.2m工况下达到最大工作应力,最大环向应力出现在罐壁3^#板上部和4^#板下部,测试值与模拟计算值基本一致。按分析设计标准对油罐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该油罐设计合理,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应力水平完全满足强度要求。测试方法及结果可为今后10×10^4m^3及更大体积油罐的设计和测试提供参考。(表3,图6,参13)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储液罐在双向地震波激励下的地震响应,以15×104m3立式浮放隔震储液罐为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考虑接触非线性,进行大型立式浮放储罐隔震响应数值分析.整个系统主要分为基础隔离部件和液体-结构相互作用子系统两部分,分别利用壳单元和势流体单元模拟罐体结构和液体区域,并用弹簧-阻尼系统等效代替三维隔震.利用Ba...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大型拱顶储罐的最大直径已达60m,其罐顶网壳强度校核多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为计算简便,通常将网壳边界条件进行简化处理,忽略罐壁顶部变形对网壳结构的影响。对比介绍了各类单层球面网壳,总结了单层球面网壳基本设计原理,并以某设计院设计的拱顶罐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拱顶网壳和罐壁一体的储罐模型。分别对拱顶储罐在静载、静载+风载、静载+均匀动载、静载+均匀动载+风载共4种载荷工况下罐顶网壳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并依据计算结果,提出将环板和肋板建于罐壁顶部的改进方案。对改进后的设计模型进行静载+均匀动载和静载+均匀动载+风载这两种工况下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拱顶储罐结构受力更合理,承载能力更强。(图17,表4,参]6)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在油罐设计中,罐壁变点法设计的试算问题。认为试算问题的核心是求解一个难以求得精确解的方程。针对这一核心问题,指出了试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采用通用优化算法求解罐壁厚度的新思想和新解法,给出了新解法的数学模型,并用一个算例说明了新解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足斌  王海琴 《油气储运》2000,19(11):23-26
从实际计算出发,将等壁厚油罐和变壁厚油罐统一考虑,得到了最省材料的中小型油罐的高度确定方法。计算表明,油罐的最优高度不但与钢材种类,焊接水平,顶底厚度之和有关,而且还与所设计油罐的圈板数(或圈板高度),最小壁厚、液面蒸气压等有关。用原有方法确定油罐高度有些偏大。地公称容积同但计算容积不同的油罐,其设计高度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某油库储油罐的利用效率,拟将富余的2座5X104m3外浮顶原油储罐改造为内浮顶柴油罐。基于此,分析了改造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储罐缺陷,针对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管壁椭圆度、垂直度和水平度,底板腐蚀情况,以及罐体各部位的钢板厚度进行相应检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校核,确定各部位改造的具体技术要求。此外,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应用双向子午线网壳技术作为改造内浮顶的网壳顶盖。相关经验为后续储罐的改造修复提供了作业依据。(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太阳辐射对浮顶油罐温度场的影响,有必要掌握受太阳辐射影响原油在浮顶油罐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浮顶油罐与环境换热过程,建立2×104 m3 浮顶油罐的三维模型,对一天内浮顶油罐油品及罐壁的温度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以太阳辐射为主的环境变化影响下,浮顶油罐的近壁面和浮盘处会产生温度梯度较大的高温油层,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