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区蚕期气候经常处于闷热的环境,春秋饲养从区外引进的春用品种比较困难,过去春秋蚕期也曾推广从苏浙引进的二化多丝量品种“苏17×苏16”,因其生命力低,繁种困难,近年已淘汰.当前我区春秋蚕期主要推广饲养抗高温多湿性能强,但茧层率茧丝质量和出丝率较低的夏秋蚕品种“桂夏二号”.  相似文献   

2.
广西蚕区饲养的桑蚕品种当前主要是推广“桂夏二号”。蚕种场繁育该品种的蚕种有多年的经验。但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茧丝质量和经济效益,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春季及中、晚秋季,逐步推广象“三新×5091”等这类多丝量桑蚕新品种,必将取得增产增值,提高茧质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区现行的桑蚕夏蚕品种“南农七号”,体质健壮,抗逆性强,是比较好养的,但蚕茧小,茧层薄,茧丝长仅有370米;出丝率低,仅有49.4%;丝质差,只能缫一些比较低品位的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蚕区贫下中农和有关蚕种场、缫丝厂协助下,从一九七二年开始采用杂交、定向培育的方法,经过反复饰选,于一九七五年选育出了适应我区夏季饲养的夏蚕新品种“桂夏一号”.通过中间试验鉴定,一九七六年开  相似文献   

4.
我区春秋兼养的二化性品种“东34×苏12”推广以来,曾经对稳定春秋蚕生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苏12原种比较难养,秋季繁种比较困难,而且其茧层率、茧丝量、出丝率与“桂夏二号”相仿,再提高有一定局限了.一九七七年我区通过鉴定试行推广的秋蚕新品种“两广一号”(新九×7532)虽然体质比较强健,茧质、丝质比“东34×苏12”高,但因出现再出卵,在未解决前一些蚕种场怕制种没有把握,不愿扩大繁育,因而扩大生产也受限制.为了解决适应我区饲养的秋蚕品种,我所于1978年又育成了九白和539两个品种,配成九白×7532、539×7532并进行了试养鉴定.  相似文献   

5.
桑蚕二化性品种“桂夏二号(932×7532)由广西蚕业指导所育成后,1978年我市小榄蚕区首次引进试养数十张,1981年中山市蚕种场引进2468张,作秋季饲养,1983年又引进22108张,1984年引进21956张,普遍增产增收,受到广大蚕桑干部和蚕农的欢迎。“桂夏二号”具有较稳定的滞育卵,蚕期耐高温和抗病力较强的特点。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其耐湿性优于我市推广饲养的“广农五号”(新九×8301)和“两广一号”  相似文献   

6.
桑蚕新品种“两广2号”(932·芙蓉×7532·湘晖)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合作选配的四元杂交种.该品种进行了两年的实验室、农村饲养、种场繁种及有关缫丝厂测试鉴定.分别比两广当前推广的“桂夏2号”和“两广1号”提高.自治区桑、蚕品种审定小组接受育种单位的申报.依据农业部(80)农业(经)字第9号关于《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规定于1992年2月29日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7.
我区蚕茧质量经过几次蚕品种更新换代,夏蚕品种茧层率由13%提高到19.5%,茧丝长由300米增加到750米,出丝率由6%提高到12%,生丝品位由G级提高到2A级。春秋蚕品种茧层率由19.5%提高到21.75%,茧丝长由750米增加到950米,出丝率由12%提高到14.5%,生品位由A级提高到2—3A级。存在问题是蚕品种比较单一,大多数地区全年均养夏蚕品种“桂夏二号”,春蚕茧质量低,养蚕技术粗放,消毒防病差,养蚕批次密,蚕病多、产量低,喂桑不足,簇具不良,蚕茧收烘处理不合理,影响到蚕茧质量低、烘折大,解舒率和出丝率低。提高我区茧丝质量和出丝率,必须改变蚕品种单一,全年饲养“桂夏二号”的状态,加强选育和推广春、夏、秋不同季节的优良蚕品种,提高蚕种生产技术和蚕种质量。狠抓消毒防病,改革养蚕批次,推广小蚕共育,全面采用花簇,逐步扩大推广方格簇,改进原料茧收烘处理。通过以上努力,就能把我区蚕茧质量和出丝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繁育桑蚕“两广二号”原种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新品种“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自1992年春通过广西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审定以来,在我区推广很快。仅1992年和1993年两年饲养蚕种量达99.3万张,占全区全年蚕饲养置70%和80%。该品种不仅具有好养、茧质优、产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我区在一九七七年之前,夏季养蚕的主要品种是“南农七号”。这品种是多化性,虽然好养、稳产,但丝质较差、产量低,蚕农收入少,丝厂缫丝亏损,厂丝经常滞销积压,已不适应蚕丝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为了改变我区蚕丝生产的落后状况,广西蚕业指导所经过几年的选育,育成了夏蚕新品种“桂夏二号”这品种抗高温多湿,产量高,茧形匀正白净,茧身厚硬结实,上车  相似文献   

10.
中央农牧渔业部一九八二年六月二日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的通知,同意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新品种的审议意见,我区选育的早秋用蚕品种“群芳×朝霞”(539B×7532),其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可供全国试养、推广.同时通知可供全国试养、推广的新品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春用蚕品种“春蕾×明珠”(春试一号×春试二号)、“菁松×皓月”(春试三号×春试四号)和早秋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新品种“两广二号”在贵州蚕区的性状表现。研究原蚕饲养的配套技术.以“两广二号”与贵州育成的优良夏秋用品种“贵蚕一号”进行饲养比较。饲养方法与品种选育试验相同,调查项目及调查方法也与品种比较试验的原蚕性状研究相同。结果“两广二号”与“贵蚕一号”成绩各有优势。结果表明,桑蚕夏秋用品种“两广二号”是一对适宜于贵州南部蚕区应用的优良夏秋用品种,可在贵州开展一代杂交种繁育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区桑蚕品种的改良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五十年代初期蚕茧生产是个体经济饲养的桑蚕品种全为黄茧土种,茧层薄、丝量少、丝质差,随着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给蚕业生产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向广东省引进多化性白茧品种“南农七号”为我区高温季节  相似文献   

13.
任何生物,都有它生长发育的特性.蚕也是这样,当我们还不了解它的时候,总觉得难养,当我们掌握其特性之后,就能人为地去创造适合它生长发育特性所需要的条件来饲养.夺取高产,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桑蚕的夏蚕品种——桂夏二号,是我区当前主要的推广品种.它的丝质比南农七号好,可缫A级丝,而南农七号只能缫低档丝.制种在适合条件下也较制苏12东34容易当然目前在高温季节制种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在陈屋生产队饲养桂夏二号的情况,谈几点的体会.陈屋生产队解放前就有许多人种桑养蚕.解放后也是依靠蚕桑收人解决三、四月“青黄  相似文献   

14.
一、桑蚕育种概况我们选育桑蚕新品种工作是从1972年以后开展的,在有关蚕种场、农村鉴定点和丝厂的合作下,结合我区的具体情况,学习了外地先进的育种经验,桑蚕新品种选育有了一些进展,先后育出了一些新品种,但限于水平及条件,进展还是比较慢的.现将情况及体会分述如下:1、夏蚕品种选育我们的夏蚕新品种“桂夏一号”(211×201)是1975年育成的,76年开始推广.它与“南农七号”相比,茧层率提高3.5——4%,担桑产值提高12——15%,茧丝长长300米,净度达A级(高四个等级).其经济性状比“南农七号”提高,但仍存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择性状优良的中系、日系材料若干,以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为主,辅以对死笼率及产卵量的选择,经过6年11代的选育,初步选育出一对春秋兼用的桑蚕新品种。该品种虫蛹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头蚕产丝量、生丝率、解舒率分别高于对照种。茧层率与对照种相仿,茧丝长及净度低于对照种。克蚁制种量高出对照种16.5个百分点。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合在山西省及气候条件相同的中西部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16.
我区地处亚热带,春秋饲养从区外引进的春用多丝量品种生产不够稳定,虽然近年引进饲养区外一些高丝量品种也有成功的例子,但因蚕种繁殖困难而难以推广.我区和湖南、广东先后育成的优良蚕品种“群芳×朝霞”、“芙蓉×湘晖”、“研菁×日桂”、“ 3新×5091”,但其强健性与茧丝质量负相关的矛盾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茧丝质和量提高了,而原蚕体质又减弱,母蛾产卵量减少,蚕种繁殖系数低,增加了蚕种场繁种的困难.因而这些品种的推广量未能进一步扩大.当前我区春秋期的当家品种还是抗高温多湿和抗病力强,茧层率和出丝率较低的  相似文献   

17.
"桂蚕N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适合我区的抗血液型脓病较强的强健性夏秋用四元杂交桑蚕新品种,2013-2014年示范推广4.5万张,通过两年对"桂蚕N2"一代杂交种繁育生产及农村饲养成绩调查及专家对"桂蚕N2"一代杂交种农村饲养现场测产。结果表明:"桂蚕N2"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对血液型脓病具有较高的抵抗性,一代杂交种繁育系数高、丝质稳定等特性。全年不同季节饲养,年平均蚕期发病率"桂蚕N2"比两广二号降低5.45百分点,死笼率比两广二号降低8.79百分点,平均单张(标准张25 000头)产茧量32.93 kg,与现行品种两广二号相比,张种平均增产3.47kg。高温季节饲养,平均蚕期发病率比两广二号降低11.53百分点,平均张种收茧量比两广二号张种增产8.19 kg,死笼率比两广二号降低19.31百分点;在茧丝质量方面上车茧率、解舒率高,高温季节丝质成绩比两广二号稳定。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稳定,适宜亚热带蚕区夏秋期应用,可在长江流域夏秋、华南省区全年应用,特别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的蚕区和夏秋期饲养,更能表现出其强健丰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广西蚕业的发展正在向着建设蚕业强省迈进,以提高茧丝质量为目标,以先进的技术路线"三新结合"为保证,即新桑蚕品种、新的种养技术、新的缫丝工艺.目前我区正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和"桂蚕二号",新品种的推广对提高茧丝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使广大技术干部及蚕农真正掌握"良种良法",特对这两对新品种主要性状及主要饲养技术要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桑蚕夏秋用新品种“两广二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蚕夏秋用新品种“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蚕业研究所于1989年开始合作选配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于1992-1993年广西、广东两省分别通过品种省级审定,主要经济性状成绩超过两省的现行推广品种“桂夏二号”(广西)、“两广一号”(广东)。其主要优点:强健、高产、优质、易繁、适应性广,平均单产25-27公斤;茧层率21-22%;单茧丝长1052米,解舒75%,净度92分左右,干茧出丝率40.27%。据统计至1994年已累计推广300多万张,其中广西累计200多万张,占全区发种量80%,广东累计75万张左右,其它四川、海南、福建等省累计25万张,到1994年累计该品种所增总产值达2亿元(其中广西1.4亿),现己为两广新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20.
桑蚕秋蚕品种“东34×苏12”是七十年代开始在我区推广的。这个品种比较好养、稳产,丝质也比较好。但茧层率、茧丝量和出丝率较低。苏12原种比较难养。秋繁比较困难。蚕种场制种率低或制不出种,因而饲养量逐年减少。1977年我区通过鉴定进行扩大试养秋蚕新品种“两广一号”(新九×7532),但因当时出现再出卵较多,以后逐步掌握了减少再出卵的方法,减少了再出卵的发生,因而推广应用于生产,但这对品种的丝质和出丝率还不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